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近代文学论文

老舍作品《贫血集》中的创作思路探析

来源:福建论坛 作者:石兴泽;石小寒
发布于:2019-03-20 共13611字

  摘    要: 《贫血集》是老舍抗战创作转向期间的小说集, 既保留着抗战初期热情宣传的“余绪”, 更有向后期转变之从容叙述的“趋势”, 既有战前“经验性写作”的艺术神韵, 也带有抗战开始后“非经验性写作”的思维惯性。五篇作品分“经验性写作”“非经验性写作”和介乎二者之间的“半经验性写作”三种创作情态。老舍有意回到经验世界“更关切文艺”, 却又无法放弃抗战宣传专注于“经验世界”。其成败得失昭示了转向期间的矛盾纠结, 也留下深刻悠远的警示, 无论对研究老舍还是抗战文艺, 都值得关注。

  关键词: 《贫血集》; “经验性写作”; “非经验性写作”;

  我们提出“经验性写作”与“非经验性写作”这个有意味的命题, 并结合老舍的《贫血集》进行分析, 概因这个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命题影响着作家创作的成败得失, 而《贫血集》恰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从老舍研究的角度说, 《贫血集》既保留着抗战初期热情宣传的“余绪”, 更有向后期转变之从容叙事的“趋势”;既带有老舍战前“经验性写作”的艺术神韵, 也带有抗战开始后“非经验性写作”的思维惯性———远承“战前”品味, 近接“战初”热力, 直通未来走向, 是老舍创作道路发展变化的重要拐点, 聚焦考察, 对认识老舍抗战期间的创作及抗战文学发展转变均具有重要意义。故虽非精品佳作, 却值得深入研究。

  《贫血集》中的作品创作于1943年下半年, 次年出版, 是老舍抗战创作转向期间的收获。其所体现的老舍创作转向是自觉的, 也是必然的。民族抗战持续三四年后, 激情和怒火的燃烧有所减弱, 文艺界开始对抗战作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和艺术表现。“抗战文艺的主流, 便应跟着抗战的艰苦, 生活的艰苦, 而更加深刻, 定非几句空洞的口号标语所能支持的事”, 老舍提出, 作家要放弃“空洞的宣传”而“更关切文艺”1———这也是文艺界的共识。他本人抗战期间的创作, 以1941年为界分两个阶段, “界前”, 他“尽力于抗战宣传”, 笔耕陌生的民众生活世界, 罔顾大手笔小创作, 也无论莎士比亚文艺, 创作了戏曲、鼓词等通俗文艺以及《残雾》《国家至上》等话剧;“界后”他仍然关注和表现抗战, 但逐渐回归常态, 回到小说创作轨道, 更多地顾及艺术。他在自己的“经验世界”奋力耕耘, 借抗战检讨中国传统文化, 创作了辉煌巨着《四世同堂》。转向的标志是模糊的, 区别却是存在的。无论体裁选择、创作旨趣还是技术圆熟程度, 前后均有明显差异。

  《贫血集》共5篇小说, 根据“经验性写作”和“非经验性写作”标准, 可分为三类。前者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 后者所写的是陌生的生活世界和认知的人生经验, 表现社会性诉求。《恋》和《一筒炮台烟》是一组, 属于“经验性写作”;《小木头人》和《八大爷》是一组, 属于“非经验性写作”;《不成问题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既有个人经验也有理性思考, 单独一组。当然,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因为没有纯粹的“经验性写作”, 也没有绝对的“非经验性写作”。“经验丰富想象, 想象确定经验”, 2“经验”再丰富也离不开想象, 而想象无论有多强势也包含着经验内容。分类考察只是“侧重”———侧重生活经验, 还是社会理性。仅此而已。

  一、源于生活经验的《恋》和《一筒炮台烟》

  《恋》系《贫血集》的首篇, 也是老舍抗战创作转向后的第二个短篇。此前他调整心态, 用两个多月时间创作了只有两万余字的《不成问题的问题》, 因速度“奇慢”而嗟叹不已。创作《恋》, 他心态稳定、目的明确, 可以从容叙述、细心打磨。作品的终端表现沉重无奈的选择, 源于痛苦纠结的情感体验。事情已经过去几年, 创伤还没有愈合, 隐痛让他无法释然。《恋》的创作带有释放积郁的成分。

  因痛苦纠结已经过去几年, 创作情态显得有些从容。他回到过去的生活世界, 从与抗战没有关系的日常琐事、收藏常识缓缓说起, 就像庄亦雅由着散漫的性子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 他的叙述如闲聊生活常识, 信马由缰, 轻松悠然。庄亦雅是散淡随性的人, 开始无意收藏, 只是随手买些小把件, 但日积月累, 收藏经验日益丰富, 藏品也逐渐增多, 成为小有名气的收藏家。兴因恋变, 人为名累, 顾念之下倾家荡产买下石谿的山水画, 悲剧由此开始。形势急转直下, 城市沦陷, 庄亦雅面临生死抉择, 老舍的笔墨变得急促而沉重。庄亦雅“并非完全没有爱国的心”, 但他留恋满屋的藏品, 留恋石谿山水画, 留恋小有名气的收藏生活, 失去出走机会, 在人死物失、人活物保的两难中选择了附逆。“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庄的故事自然而然, 老舍的叙述细致条理, 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每个细节都打磨得光溜圆润, 每个缝隙都弥合得天衣无缝, 每个字句都透着精炼老到。读者很容易感受到老舍徜徉在经验世界里从容叙述的个性风采。

老舍作品《贫血集》中的创作思路探析

  老舍细心打造庄亦雅这个人物, 很多叙述看似闲言碎语, 但每滴笔墨都不能忽视。庄亦雅是有能力、守规矩、热情而真诚的人, 长期涉足收藏江湖, 没有坑蒙拐骗之恶习, 没有见利忘义之丑行, 无论在朋友圈还是收藏界, 也无论经济还是道德, 都有不错的名声。他有性格缺陷, 但品行尚属端正。他的选择看上去突兀, 但从结局回味半生作为, 就会觉得符合性格发展逻辑。他缺少定力, 意志薄弱, 惯于顺从和傍依, 属于“没有远大的志愿与无谓的顾虑”的人。他工作疏懒懈怠, 对人生聊无所求, 对家庭缺少情感和责任。他懂字画也痴迷字画, 因热心收藏而成名, 因成名而虚荣, 因虚荣而痴迷, 因痴迷而物移。他知道石谿山水画的价值, 视其为生命, 他不怕死, 但听说死后字画还会落入敌手, 遂六神无主, “庄亦雅对着那两只收藏字画的箱子, 眼中含着泪, 点了点头”。陪着收藏品苟活, 是性格使然。前面所说的虚荣痴迷、疏懒任性, 看似不经意的闲笔, 却是颇具匠心的伏笔。如前面所说, 石谿的山水画价值连城, 偏偏被人撕去一角, 虽然曾经修补, 但终究是缺陷。老舍写山水画破损令人惋惜, 开始觉得意在考验收藏者的鉴别能力, 涉及价钱问题, 但读到后面却发现其用意并非那么简单。山水画的破损其实暗喻收藏者的人格和命运。庄亦雅视有瑕疵的字画为珍宝, 他自己也是人格和命运有“破损”之人。山水画的破损正暗示了他的结局。整个形象和所有叙述, 都对接得天衣无缝, 不露声色。

  结尾显得有些峻急。平淡的故事变成残酷的叙事, 宽厚的老舍将人物推到战争火焰上蒸烤, 是残酷现实使然, 也是艺术表现需要———老舍其实是借人物和故事表现自己曾经有过的痛苦和忧虑。济南快要沦陷的时候, 老舍“远走无力, 近逃无益”, 困守济南, 最担心的是被敌人抓去:“死亡事小, 假若我被他捉去而被逼着作汉奸, 怎么办呢?这点恐惧, 日夜在我心中盘旋。”3他说他在济南没有房产和银钱, 最担心的是敌人拿妻子孩子做筹码逼着为其做事。价值连城的山水画其实是妻子孩子生命的喻示, 庄亦雅的故事还原了曾经煎熬内心的痛苦经历。但结局是反向的:老舍咬紧牙关选择出走, 保住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气节, 而庄亦雅则像周作人那样躬身事敌———《恋》的“本事”中似乎有周作人的影子。老舍借创作“温习”当年的经历, 在为逃亡而庆幸的同时也释放了对妻子、孩子的愧疚情绪。时间稀释了积郁情绪, 经验成就了从容缜密, 《恋》几乎是精致完美的艺术精品。

  与《恋》相比, 《一筒炮台烟》没有生死考验的深切表现, 但老舍倾注了更深厚、更饱满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感受, 很多地方直写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体验。故事是虚构的, 情感体验却是真切的。主人公阚进一身上有老舍的“身影”, 模糊而深刻。如他公正无私、为人低调、做事勤劳、淡泊功名利益, 对工作尽职责、对学生关心、对朋友热心等诸多性情;如他因工作出色受聘讲师遭到嫉妒和诋毁, 既不辩护也不反击, 用辞职表示清白的“逃逸性”选择;如被挽留后以结婚平息谣言事端的处世方式 (他不想结婚, 但谣言关乎个人声誉, 只好采取“非常态”的方式匆匆结婚) ;等等, 均符合老舍的生活和性格实际———老舍当年或许不是因为破除谣言而结婚, 但“亏待”自己以息事宁人的处世方式却是他的性情和风格。这是他从母亲身上继承的性格, 是母亲生命的教育。

  阚进一“被动”结婚化解了矛盾, 自己却陷进家庭矛盾和世俗生活的琐碎中。作品用偌大篇幅表现贫困生活对其操守的考验, 世俗生活对其灵魂的侵袭, 均源于老舍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抗战期间, 物资紧张, 阚进一承受着贫困生活的重压, 始终不违背良知赚取不义之财, 宁肯出卖心血写稿挣钱维持生活也不改变品行。这里既有老舍结婚后家庭生活的碎片, 更有他因全力操持“文协”而窘迫的生活感受。抗战期间他负重操劳, 耽误了写文章挣钱糊口, 生活陷入贫困, 并因营养不良而贫血, 头晕体弱, 痛苦异常。他知道改善生活条件的渠道, 也曾有朋友邀他去大学教书, 但他拒绝不就。“我是干文艺的人, 只要是在文艺上有所获得, 便是获得了生命中最善的努力与成就, 虽死不怨。”4他任劳任怨, 始终坚守文艺阵地, 以病弱之躯扛着“文协”重担。这些———生活的困窘酸辛, 苦力支撑的难耐, 衔怨负屈的煎熬和浊世自傲的骨气等等, 均改头换面写进作品里。阚进一所经历的其实正是老舍所经历的。《一筒炮台烟》是老舍心灵深处滴出的带血的文字。

  作品题目是《一筒炮台烟》, 是说阚进一帮人排忧解难不求回报, 同事为报答将三千元钱装在炮台烟盒里留给他。当时, 阚进一妻子临产, 正急着筹钱住院而没有着落, 三千块钱是及时雨也是救命草。但他却执意送回, 恰逢学生向他借钱治病救人, 遂毫不犹豫地转送别人。面对怒喊深责的妻子, 他淡定地说:“无论什么吧, 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 生得干净!”他的回答无益化解窘迫的现实, 但理直气壮, 闪烁着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光辉。抗战是X光, “炮台烟”也是X光, 照出了阚进一的人格操守, 也表现了老舍的人格操守。

  老舍看重气节操守, 视其为生命。这是抗战期间老舍感受最深、表现最切的内容。《恋》之所写, 是城市沦陷后知识分子的气节问题。老舍明确说, 庄亦雅是重情义、守规矩的好人。他酷爱字画, 痴迷收藏, 这不算缺点。字画是民族文化瑰宝, 属于收藏者, 也属于国家民族, 他担心字画流落到日本人手里, 选择中包含着国家民族情绪。但在字画与气节面前, 他却顾念失衡, 没有分辨清楚哪些是可以牺牲的, 哪些是不能牺牲的, 为字画选择事敌, 就丧失了民族气节。《一筒炮台烟》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操守问题。阚进一生活在困境之中, 凭借心力吃饭, 靠写文章挣钱养家, 自己干干净净活着, 也让孩子干干净净出生。老舍赞赏阚进一, 作为读书人, 无论困难和压力多大都坚守做人的底线。在“炮台烟”面前, 也就是在金钱与困难面前, 阚进一心地坦荡, 正面表现了老舍的生活体验和人格操守。

  《恋》和《一筒炮台烟》是老舍在生活和情感经验的滚水里蒸煮出来的, 故事、人物、文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老舍风味。

  二、介乎“经验”和“非经验”之间的《不成问题的问题》

  事实上, 《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涉及知识分子操守问题, 但内涵复杂得多。作品中的尤大兴是具有现代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 曾在英国学习园艺, 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不善应酬, 办事认真, 准知道回到祖国必被他所痛恨的虚伪与无聊给毁了”, 但抗战爆发后, 毅然回国投身抗战。他有改善中国农业的远大志向, 有把“血汗献给国家”的愿望和扎实肯干的精神, 在浊流滔滔、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里, 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树华农场是烂摊子和乱摊子:当权者贪污腐败, 职员损公肥私, 农场管理混乱, 经济亏损, 价值错乱, 风气败落。他满怀热情来到树华农场, 很想有所作为, 改变果树老化现象, 改变农场亏损现状, 扭转颓靡腐败风气。他知道前主任四处活动蓄意把他赶走, 也知道农场职工受歪风影响贪图便宜对他冷漠, 但不敷衍、不妥协、不放弃。他认准“科学的方法与法律的生活, 是建设新中国的必经的途径”, 锐意进取, 独立前行。他的努力既得不到农场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更遭权势者的陷害排挤。无数辛苦化为乌有, 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树华农场。

  尤大兴是贞不随俗的知识分子, 是科学方法与法律生活的殉道者, 也是乱世浊流中的悲剧英雄。他是老舍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老舍对其赞赏有加, 却因缺少相关经验而无法放手去写, 更无法“写到骨子里”, 所以显得高大而模糊。老舍凭借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机械幻想”5赋予他某些好品性, 也根据表现需要让他有所作为, 却没法让他与周围世界发生“有机”联系。他拒绝世俗, 鹤立鸡群, 孤立了自己, 游离了环境, 很难有所作为。作为树华农场的新主任, 他连与前主任交接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更不要说联系员工, 得到支持。理想与现实是两个世界, 老舍似乎不知道让他在卑污的环境中做什么, 不知道怎样让他与周围的人物打交道, 只是让他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自行其是。“机械幻想”与“有机想象”是两种情态, 而老舍是长于经验而短于理想的现实主义作家。尤大兴的塑造反映了老舍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的双重短板。他“活在”老舍的理想世界, 而老舍并不擅长表现理想。他想塑造理想形象为污浊腐败的现实增加亮色, 但缺少足够的生活和创作经验, 致使尤大兴的故事显得游离甚至生硬。好歹, 尤大兴是次要人物, 表现知识分子操守是作品“附带”的内容。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创作旨趣源于老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忧虑, 塑造形象旨在揭露社会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主要人物丁务源身上。丁是老舍考察问题的切入点和聚焦点。

  丁务源是树华农场的前主任, 也是颇有官场经验的官僚主义者。他没有正义感和事业心, 也没有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其为官之道和经营之法就是讨好上层, 敷衍周围。就其处世态度和敷衍能力而言, 有些像《离婚》中张大哥, 就连介绍他的语气口吻都让人想起张大哥;但他不是张大哥, 张大哥擅长敷衍但缺少心机, 而丁务源是一个知人事、懂权谋的小官僚, 一个混迹国家民族事业机体上的蛀虫。他自私自利、假公济私、投机钻营, 将好端端的农场管理得鸡鸣狗盗, 混乱不堪。但即便是农场亏空严重, 即便是被人发现受到指责, 即便是被免去了职权, 他也能够化解矛盾, 东山再起。作品后半部分写他虽被撤职, 却利用新主任缺少官场经验、富有书生意气的弱点, 拉拢左右, 买通上下, 将其赶出农场。丰富的官场经验和权术使他处于不败之地。在他眼里, 再大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因为他从不面对问题, 更遑论思考和解决问题。“人事, 都是人事;把关系拉好, 什么问题也没有!”凭借拉关系谋划人事, 即便是工作一塌糊涂也稳坐钓鱼台, 这是中国官场法则和定律。老舍借助丁务源这个形象深刻地揭露了中国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以引起重视和警惕。

  “不成问题的问题”也表现在尤大兴的故事中。他有科学知识但缺少问题意识, 以科学理念管理农场, 以科学方法给果树施肥剪枝, 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以铁面无私的原则整饬农场风气。他的改革有助于化解农场经营和管理的危机, 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本应得到同事拥护, 上级重用, 群众支持———这不应该成为问题, 但他处处碰壁, 事事受阻!他的公正无私得罪了员工, 也引起上层不满, 更招致对立面敌视。他无视农场现状和自身危机, 只管按照科学管理的“应然律”行事, 其结果举步维艰, 管理和改革陷入困境, 也将自己逼向绝境。更加致命的是, 他铁面无私的作风将贪图私利的妻子推向对方, 自己掉进别人挖好的陷阱, 成为败走农场的实据。妻子因他得罪人多而缓和周围关系, 却选择下策投其所好, 与某些员工同流合污、谋取私利, 结果授人以柄, 成为丁务源击败丈夫的炸弹。尤大兴败给了腐败的官场规则, 败给了包括妻子在内的庸众。权谋者与庸众织成灰色大网, 绞杀了尤大兴的科学管理, 吞并了树华农场的改革和希望。这是树华农场现实, 也是抗战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一边是严肃认真的改革事业, 一边是蝇营狗苟、荒淫无耻。在崇高与卑劣的较量中, 卑劣不动声色获得胜利, 崇高无论怎样努力都惨遭失败。这是何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舍的思考敏锐而深刻, 痛切甚至有些绝望在于沉重的内涵包含着对科学知识救国思想的怀疑和否定, 对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的怀疑和否定。

  掌握专门学问, 扎实肯干, 认真做事, 报效国家, 是老舍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早期作品如《赵子曰》《二马》中, 大都表现出这种思想。《赵子曰》中的李景纯劝说赵子曰等同学:“潜心去求学!比如你爱学市政, 好, 赶紧去预备外国文, 然后到外国去学;因为这种知识不是在《四书》《五经》里所能找出来的, 也不是只念几本书所能明白的。到外国去看, 去研究, 然后才能切实的明白。学好以后, 不愁没有用处;因为中国的将来是一定往建设上走的, 专门的人才是必需的。”6他希望赵子曰们毕业后到国外学习科学知识, 拥有服务中国社会的真本事。《二马》写英国伊姑娘诚挚地告诫马威:“好好的念书, 不用管别的!……只有念书能救国, 中国不但短大炮飞艇, 也短各样的人材;除了你成了个人材, 你不配说什么救国不救国!!”7从某种程度上说, 尤大兴是老舍早期人生理想的践行者, 或者说是“听信”了李景纯的劝告, 学成回国的“专门人才”———他英国留学, 懂得植物保护和园林管理, 有为国家服务的愿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且作风扎实, 积极肯干, 满怀热情, 是老舍曾经寄予厚望的人才。现在他学成回国服务于社会, 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竟遭遇挑战, 良好的愿望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尤大兴的失败说明, 科学知识不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踏实做事不能得到社会认可, 有专门知识且扎实肯干的人无用武之地。老舍痛感中国社会腐败黑暗, 痛感群众落后自私, 痛感官场和庸众织成的灰色网络对人才的扼杀。他忧愤深广, 心底悲凉!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 老舍长于剖析和批判, 短于理想和建设。尤大兴灰溜溜地走了, 丁务源又耀武扬威地回来。他接收了尤大兴科学管理的发展势头, 果树长出了新枝, 但农场还会亏损, 因为他会变本加厉地推行“乱场”方针。树华农场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农场没有希望, 中国也没有希望。老舍揭露了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 否定了伊姑娘对中国问题的“指点”, 否定了李景纯所说的报效祖国的途径, 也否定了自己早期的信念。《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否定和悲剧是多重的。无论笔墨艰涩的构想还是从容轻松的叙述, 都透露出老舍忧伤灰冷的情绪。

  老舍将树华农场设置在郊外, 是“乱世桃源”般美丽的地方, “没有什么战争, 和战争所带来的轰炸、屠杀, 与死亡”。抗战只是遥远而模糊的背景。他淡化了战争影响, 也淡化了抗战宣传, 意在说明这里发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科学的方法与法律的生活, 是建设新中国的必经的途径。”但尤大兴没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道路, 甚至没有筑造这样道路的基础。老舍不是思想型作家, 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常常表现出思想家的深刻。“不成问题的问题”如空谷跫音, 至今回响! (1)

  《不成问题的问题》写的是“别人”的故事, 表现的是老舍的社会思考。这个故事算得上“横空出世”———农场、园艺、管理、经营、亏损、专业人才、书生意气、科学理念……都是老舍创作中罕有的元素。但并非空穴来风。故事、人物原型出自何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老舍“文协”生活的经验感受密切相关。诚如老舍所说, “作品描写的对象常常是别人, 但写作时的心境与感情总是我的”, “我在我的书中”。8“文协”虽非官场, 但工作中要与官方各种人物打交道, 接受各方面的社会信息, 在其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痛感官场水深水浑。“普遍的卑鄙无耻, 普遍的龌龊贪污”, “在这个抗战胜利努力建国的现阶段, 不顾国家存亡人民福利专为自私自利大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 像这样卑污龌龊的国民, 国家会强盛吗?”9老舍痛心地说。经验是切身的, 但老舍却没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官场”, 事件、人物和场景都是想象的, 为表现经验而虚构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介乎“经验”与“非经验”之间。

  三、基于“非经验”的《小木头人》和《八太爷》

  在《贫血集》5篇小说中, 《小木头人》和《八太爷》的抗战意识最强, 抗战初期的创作留痕最明显, 算得上地道的“抗战小说”。但这不是将它们放在一起分析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篇均属于“非经验性写作”, 且思考内容带有连贯性, 可以看作一段思考的持续。10作品所表现的是抗战问题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木头人》是童话小说。童话小说要用儿童语言讲述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 要有丰富的想象和幻想, 还要有儿童情趣, 以满足儿童欣赏需要。老舍的童年生活是苦涩的, 其童心却被拉长延伸, 儿童文学创作点缀在其创作道路的始终, 晶莹闪光。《小木头人》写于艰苦的抗战期间, 表现的是严肃的抗战问题, 却充满儿童情趣。他兴趣盎然地介绍小木头人的形体和质性:勤快懂事、机智勇敢、厌倦读书。这些特性为故事发展做了铺垫。“童话”十足的叙述显示出老舍轻松从容的创作心态, 与前期的喷血呐喊迥然不同。这是老舍创作转向时的叙事风格。人物介绍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日本侵略中国, 小木头人的舅舅被日本人炸死, 他离家出走, 杀敌报仇。老舍耐心地叙述小木头人寻仇途中的见闻, 表现了抗战愿景:有钱的出钱, 有力的出力, 全民抗战热情高涨, 同仇敌忾气氛浓烈。后半部分写小木头人寻找抗战队伍时遇到敌人, 机智勇敢地混进敌人机场, 毁掉了十几架飞机, 成为英雄。几经风险终于找到抗战队伍, 成为其中一员。故事简单, 线索清晰, 格调明快, 童趣斑斓, 宣传意图明显:要想杀敌报国, 就要参加抗战队伍。

  老舍对此主张坚信不疑, 并通过不同体裁的作品多次表现。此前有话剧《国家至上》, 借张拳师的悲剧说明, 大敌当前, 每个人都应该放弃民族和个人的隔阂, 团结起来共同抗击侵略。《小木头人》用童话表现, 内容与形式有些“失调”, 小木头人无力承受如此重大主题, 遂创作《八太爷》, 继续《小木头人》的思考。《八太爷》的思考是悲剧性的。京郊农民王二铁从小仰慕英雄, 尤其仰慕因大闹京城而闻名遐迩的武侠康八爷, 一心想当康八爷那样的英雄。他为此做足了准备, 也付出了代价。曾经有人劝他安分守己, 好好过日子, 但他固执己见。他愚昧狭隘而又执着痴迷, 想当英雄却不知道、也不问什么是英雄和怎样当英雄;他崇尚武功, 迷信枪法, 却不知道、也不问打什么人和怎么打。他有勇无谋, 分不清形势和敌友, 虽然没有滥杀无辜, 没有把枪口对准出卖过他的“把兄弟”, 并且单枪匹马冲进敌群杀死六个侵略兵, 但终归没把本事和生命用在适当的地方。他死得豪横, 却难言英勇, 是愚昧而失败的英雄。老舍为他的死感到惋惜, 但作品不是挽歌;老舍清楚, 旧式英雄已无用武之地。王二铁的悲剧是对草莽英雄、独行侠的时代性否定。

  王二铁和小木头人都崇拜英雄, 且寻找当英雄的路, 但结局大不相同。老舍通过他们的悲喜剧表现了同一主张:单枪匹马无助于抗战大局, 盲目的结果只能是无谓的牺牲。小木头人机缘巧合成为英雄在于他是童话人物, 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 他一路化险为夷是童话所允许的;王二铁是成人世界的人物, 是民间通俗文艺影响下的旧式英雄, 老舍按照成人现实创作, 否定了他愚昧鲁莽的行为, 并补充和深化了《小木头人》的简单化思考, 说明英雄不是说当就能当的, 组织和教育农民走上抗战道路, 让农民成为战士, 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王二铁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形象, 老舍借此表现的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抗战深入, 有识之士意识到战争胜负取决于农民参与, 农民是兵之源, 如何使农民成为战士是当时中国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而让王二铁们成为有组织观念、有战斗力的战士, 则是众作家们关心的问题。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多方面探索, “农民———战士”形象因此涌现。“抗战以来小说中生出了一种典型, 这不是抗战初年的英雄主义复活, 而是写新英雄之如何产生。此种典型给我们现在中国人一个新的估价, 如一个农民带着他旧的伦理观念, 旧的理想, 遇到战争而发生了恐惧, 经过这种种的变动才到了战场, 便成了全民抗战的一员战士。他有自私, 有时愚蠢的生活, 过渡到团体生活, 渐渐明白日本是我们民族的仇敌, 及中国如何能抵抗日本。由此我们可看出在这样一个农而兵的人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文化变化史。一个中国农民如何由落伍的乡村脱出, 而参加了国际战争, 可以知道中国是如何变动着。”11“新英雄之如何产生?”作家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老舍怀着浓厚的兴趣关注抗战文学的变化, 并以创作参与讨论。但他缺乏实际生活经验, 无法做出切实的回答。农民王二铁具有战士“潜质”, 却没有成为战士, 他“死得其所”。老舍的回答虽然无力但透着清醒。

  与前两组作品相比, 这组比较单薄。原因很多, “非经验性写作”至关紧要。老舍困居重庆, 对敌占区的民情, 敌人机场的布置, 抗战期间北方的农民生活, 沦陷后北京的形势……均缺乏了解, 无论小木头人的机智奇遇还是王二铁的简单鲁莽, 都基于表现抗战思考而虚构想象, 属于“机械幻想”———把丰富的生活现实装在社会理性的盒子里, 编织人物故事。他缺乏生活经验, 想象的翅膀只能安插在陌生的理性时空, 飞不高也跑不远, 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均显得局促。尽管耐心打磨, 从容叙述, 思维缜密, 注重细节;尽管他努力发掘“间接经验”以弥补“直接经验”的缺失, 努力使其完善;尽管有得体的描写, 严密的逻辑, 甚至就其结构严谨而言优于前两组, 但总起来说显得骨感单薄。老舍说“艺术品是要用我们整个的生命、生活写出来的”。12可是这两篇作品却没有生活, 也很难谈生命体验。“我的一点感情像浮在水上的一滴油, 荡来荡去, 始终不能渗入到水中去!”13“最要命的是我写任何一点都没有入骨。我要写的方面很多, 可是我对任何一方面都不敢深入, 因为我没有足以深入的知识与经验。我只画了个轮廓, 而没能丝丝入扣的把里面装满。”14老舍检讨《火葬》的话, 也适用这组作品。

  四、“经验”“非经验”及成败得失

  《贫血集》是老舍抗战创作转向期间的产物。他从服从抗战宣传的狂热中沉下心来, 有意识地转型变向致力于“深切的艺术表现”, 但喋血呐喊的创作惯性仍自觉不自觉地发挥作用。因为抗战还在继续, 抗战文艺仍是时代文学的主潮, 民族生死危亡的局势不变, 老舍宣传抗战的热情不减, 其创作转向也不会彻底。但抗战文学不能简单地表现抗战, 笔是武器而非一般武器;作家应该“更关切文艺”, 以艺术的方式表现抗战———却是此时老舍的基本认知, 是《贫血集》创作的指导思想, 也是解读小说集的重要依据。

  老舍“更关切文艺”在作品开头表现得比较充分。《贫血集》每篇作品的开始乃至前半部分都表现出从容舒缓、平心静气的创作心境。他拉长镜头从故事的源头说起, 像老友茶肆酒楼闲坐聊天, 环境幽静、气氛和谐、时间充裕、语气舒缓, 故事是日常生活故事, 人物多是熟悉的人物, 生活细事如平缓河床的流水, 悄无声息的自然流淌。他准备充分、思维缜密、轻声慢语、从容叙述———从容是一种心态, 也是一种境界, 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的表现。老舍欣赏从容也渴望从容, 从容写作可以精心布局, 细细打磨, 容易出珍品精品。《恋》写庄亦雅悠闲自得的生活, 工作、收藏、鉴赏字画, 大半篇幅如叙述陈年旧事;《小木头人》在常识般的叙述中完成人物介绍, 亲切自然如宽心老人给儿孙讲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的故事发生在世外桃源般的树华农场, 环境优美如画, 丁务源在非议和“理解”中登场, 缓步走到人们眼前;《一筒炮台烟》将矛盾置于家庭之中, 写夫妻关系和生活细事, 是老舍的拿手戏;《八太爷》写旧式英雄与新时代的冲突, 传递了紧张气氛, 但叙述按部就班———《贫血集》每部作品开头都将转向期的创作心态表现得充分淋漓, 同时也将大作家的艺术造诣彰显得亲切清晰。就开篇而言, 《贫血集》每篇都是技术圆熟、表现上乘的精品。

  “半部精品”表现在结尾。结尾是作品的重要环节。结尾是否恰到好处, 是水到渠成还是功亏一篑, 直接影响着作品质地档次和成败得失。结尾是人物演出的终场, 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与前面的作为相统一;是故事的结束, 要符合前面的蓄势和逻辑张力———可以出乎意外, 但须在意料之内。结尾或者奇谲诡异, 或者平淡无声, 或者戛然而止, 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情趣。从某种程度上说, 小说, 尤其是短篇小说, 是结构的艺术也是结尾的艺术。老舍重视且讲究结尾。但《贫血集》诸篇的结尾与开头相比, 均显得匆促窘迫, 显示出创作转向期间老舍创作的另一面。

  细心品读即可发现, 《贫血集》有三篇作品的结尾虽不如开篇精彩, 但还能说得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两幅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尤大兴带着失意怅然离去, 丁主任重返树华农场执掌大权, 败走者忧伤沮丧, 重返者趾高气扬。胜败毁誉, 有悖事理, 却是残酷的现实。结尾深化了主题, 强化了问题的严重性, 发人深思, 令人警醒。《八太爷》否定了旧时代草莽英雄的老路, 老舍对王二铁有些惋惜, 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中国农民就这等素质。王二铁没有完成“农而兵”的转变, 在于愚昧鲁莽和独行离群。老舍让他和几个日本兵同归于尽, 虽然没有承载起演绎“文化变化史”的重任, 但也算是死得其所。《一筒炮台烟》的结尾有些仓促峻急, 但还算自然合理。阚进一热心助人, 帮人解决困难拒收回报, 将三千元送给求助者, 无论从哪方面说都符合事理逻辑。当然, 所谓“说得过去”是低标准, 这三篇的结尾虽不生硬, 却也说不上瓜熟蒂落, 严密精彩。

  问题较突出的是另外两篇。《恋》的结尾既失去从容叙事的耐心, 对庄亦雅附逆的解释也有些牵强, 因为他的附逆不是“痴迷”所能解释了的。叙述与结论之间的“不完整对接”在于收束急促, 庄亦雅的选择略显生硬。《小木头人》则出现明显的“蛇足”。母亲收到信后对小木头人哥哥说的那番爱国大义, 明显是借题发挥, 且从结构上看属于赘疣———尽管前面曾经铺垫, 说小木头人的哥哥爱学习, 小木头人寻仇途中曾给妈妈写过信, 但仍有铺垫不足、蛇尾断续之嫌。而这也说明, 并不是每次转向都华丽完美, 也不是转向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平稳。

  出现这些瑕疵, 有多重原因。探幽发微, 自然要想到《贫血集》序言, 15想到贫血对老舍创作的影响。贫血使他眩晕, 体力和脑力不支, 当然会影响艺术完美。比较明显的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因贫血体弱无法久坐, 两万多字的作品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不仅“慢得出奇”, 而且因创作时间长, 体力和精力不济, 出现情节枝蔓问题。无聊文人秦妙斋“闯进”树华农场就像艺术与农场经营没有必然联系, 他在农场总是显得“游离”, 而在“局外人”身上花费过多笔墨也透着结构布局的疏散;老舍让这样的人物夹在尤大兴和丁务源之间, 处理二者关系, 推动矛盾发展, 显得有些滑稽。因为秦妙斋清高自傲, 浅薄虚伪, 无作为、无操守、无德行, 不可能接受作品赋予他的任务, 他的存在冲淡了问题的严肃性和沉重性。其他诸篇结尾的仓促窘迫也与此相关。读到后半部分, 总觉得作者力不从心。贫血固然是重要原因, 但并非主因。因为有病卧床正可以放飞想象, 缜密思考, 从容修改, 反倒有助于艺术圆熟。科学研究表明, 人躺着的时候思维最活跃。《贫血集》诸篇开头及大半篇幅, 均表现出想象力强健而思维缜密、叙述精细、追求完善的特点;而结尾及结构的枝蔓另有原因。

  究其实, 源于创作旨趣与生活经验的矛盾, 源于生活经验短缺。

  如前所述, 老舍有意转向但无法回到常态。服从抗战需要以无形的力量拨弄着他的笔, 干扰他“更关切文艺”, 在塑造人物、叙述故事、艺术构思的时候, 总要接受表现抗战的指令。“指令”当头, 他“必须从民众的生活里出发, 不但采用他们的言语, 也用民众的生活, 民众的心理, 民众的想象, 来创造民众的文艺”。16有些描写基于生活经验, 轻松从容;有些笔墨超出经验范围太远, 他无法按照“本然律”写作, 也不能不根据“应然律”写作。创作开始, 因有较充足的准备和储备, 还能够从容维持, 但写到后面, 想象得不到经验支持, 导致思维拘谨迟钝, 文字生涩空疏, 只好仓促结束。“半部精品”和“贫血”现象因此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出现些许瑕疵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作家创作总是在“经验”世界与“非经验”世界徘徊, 也都存在“机械幻想”和“有机想象”的矛盾。谁都想耕耘自己的世界, 谁都不可能囿于自己的世界。“小说是人类生活经验的记录。一个小说家是人生经验的百货商店。” (3) 但没有哪个作家能够拥有“人类生活经验”的全部, 也没有哪个作家的“百货商店”能够涵盖社会和人生的全部。生、老、病、死和自然、性爱、地狱等是永恒的主题, 有些原本就无法体验之后再创作。创作终须遭遇经验的有限性与表现的无限性的矛盾。作家也总要“越域”, 让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到“非经验”世界飞翔。因为创作原本就是探索和创新, 而作家的表现欲和进取心是无限的。成败得失的分野多在逾越“非经验”世界的深浅和自觉与非自觉、自愿与非自愿之间。

  《贫血集》的未臻完善和矛盾纠结具有启示和警示意义。就近而言, 预示着老舍将置身“经验世界”创作《四世同堂》;就远而论, “非经验性写作”的自觉则预示了五六十年代即时性写作的悲剧性努力。其成败得失, 留下弥足珍贵的警示———“大数据”时代, 很多作家远离社会历史和现实, 忽视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 凭借网络信息搜集材料编织故事, 凭借聪明才智敲击键盘游戏人生, 致使很多创作缺少情感体验, 缺少艺术感动力和生命力。《贫血集》是一面明镜, 拿来照照有助于当下创作走出困境。

  注释:

  1 老舍:《一九四一年文学趋向的展望》, 载1941年1月1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
  2 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老舍全集》第16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195页。
  3 老舍:《八方风雨》, 《老舍文集》第1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280页。
  4 老舍:《成绩欠佳, 收入更欠佳》, 载1942年5月1日《文风》月刊创刊号。
  5 “机械幻想”和“有机想象”是艾布拉姆斯分析柯尔律治时使用的术语。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郦稚牛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258页。
  6 老舍:《赵子曰》, 《老舍文集》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383页。
  7 老舍:《二马》, 《老舍文集》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488页。
  8 2017年《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成电影, 获得大奖;因作品所揭示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所反映的人情世故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现实性而产生了很大反响, 成为观众和读者热议的对象。
  9 老舍:《我呢?》, 载1942年3月20日《文坛》创刊号。
  10 老舍:《灵的文学与佛教》, 载1941年2月1日《海音潮》第22卷第2号。
  11 《小木头人》发表时间为1943年5月15日, 载《抗战文艺》第8卷第4期;半月后《八太爷》发表, 载《新中华》第1卷第6期, 1943年6月。两篇作品是“挨肩”。
  12 老舍:《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 载1942年7月16日《国文月刊》第14期。
  13 老舍:《怎样写小说》, 载1941年8月15日《文史杂志》, 第1卷第8期。
  14 老舍:《我怎样写〈火葬〉》, 《老舍文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228页。
  15 老舍:《我怎样写〈火葬〉》, 《老舍文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227页。
  16 《贫血集》出版时, 老舍曾写“小序”云:“三年来, 因营养不良, 与打摆子, 得了贫血病。病重的时候, 多日不能起床;一动, 就晕得上吐下泻。病稍好, 也还不敢多作事, 怕又忽然晕倒。以贫血名集, 有向读者致歉之意;其人贫血, 其作品亦难健旺也。”见《老舍文集》第9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165页。
  17 老舍:《通俗文艺的技巧》, 载1939年8月1日《抗到底》第25期。
  18 老舍:《怎样写小说》, 载1941年8月15日《文史杂志》第1卷第8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原文出处:石兴泽,石小寒.从《贫血集》看老舍创作道路的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134-14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