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心理学研究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作者:谈雨霏;施春华
发布于:2018-04-19 共8171字

      摘要: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是20世纪末以来, 随着网络快速普及而兴起的一种现象, 指的是青少年以互联网为媒介, 通过假装成不同的身份来进行自我表征和自我探索的行为。本文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历程、定义、内容与测量工具、动机、影响因素, 以及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对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同一性实验; 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 综述;

  网络同一性实验 (identity experiment on the the internet) 在心理学的人格和社会性领取是一个很新的术语, 对其的研究应追溯到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Erikson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将毕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 该理论以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最为引人注目。根据Erikson, 自我同一性的基本意思是发现自己的正确身份或知道自己是谁[1]。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认为, 青春期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角色混乱的危机, 形成同一性。Erikson之后众多的研究者研究发现, 自我同一性的获得需要经历探索、承诺的多个重复[2-3], 而且可能要用生命全程来加以描述[4-5]。换句话说, 青春期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但同一性的确立和打破后重新获得的反复探索可能会持续一生, 而这正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正如Erikson所述,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 因此在网络时代, 青少年必然会利用网络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探索自我同一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Turkle[6]就提出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假装成不同的身份, 2000年以后Gross[7]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上网的青少年中并非少见, 而是十分普遍, 超过一半以上。2008年Valkenburg和Peter[8]首次将网络同一性实验界定为是青少年在上网时假装成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且他们提出, 网络由于其在交流上比现实中提供更少的视听觉线索以及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相对隔离, 这会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产生刺激作用。根据柴晓运等[9]的看法, 目前国外对网络同一性实验的研究正在升温, 已经初步研究了其定义、影响因素、途径、动机及作用机制等方面, 而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 只能发现3篇相关的文献, 一是张玥[10]等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二是张梅[11]等人对大学生网络同一性实验实验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三是柴晓运等[9]从网络环境的视角对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综述。

  综上,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是青少年基于网络表现出的假装身份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看成是和青少年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有关或属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的范畴。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概述, 旨在为对此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1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和动机

  1.1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测量工具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是指青少年在像社交软件、网络游戏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媒介中具体采用了哪些行为来进行自我表征和自我探索。Valkenburg[12]将青少年的网络同一性实验的行为与青少年气质量表中的内外向以及自我表现策略进行了结合, 通过访谈与问卷施测的方法, 最终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分为8类: (1) 假装成年龄更大的人; (2) 假装成一个更有男子气概的人; (3) 假装成一个更美的人; (4) 假装成一个更轻浮的人; (5) 假装成相反性别的人; (6) 假装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熟人; (7) 假装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8) 假装成其他身份的人。而且Valkenburg认为, 这8类行为就是一个维度, 从而形成了一个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问卷。张玥等人[10]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对12位青少年的深度访谈, 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 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分成了3个维度, 即积极外在、消极内在和积极内在、共10个条目, 如:假装成更有魅力的人 (属于积极外在) ;假装成更苛刻的人 (属于消极内在) 、假装成更自信的人 (属于积极内在) 等。张玥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 较之Valkenburg的问卷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和评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行为。

  1.2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和测量工具

  Valkenburg等[12]研究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 并设计了3个维度、10个项目的量表来测量和评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 维度分别为社会补偿 (social compensation) 、社会助长 (social facilitation) 和自我探索 (self-exploration) , 项目包括:让自己不那么害羞 (To feel less shy) (属于社会补偿) 、让自己结交新朋友 (To make new friends) (属于社会助长) 和探索别人对自己的反应 (To explore how others react on me) (属于自我探索) 等。社会补偿的动机主要源于网络交流相较于现实交流具有的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是排除掉一些少数的新兴科技产品如网络摄像机等, 在线的交流方式通常只会带给大家更少的听觉和视觉线索, 二是网络交流通常发生在一定的网络平台或网络社区中, 这些环境往往是与自身的现实生活分隔开的。基于以上的两个特点, 网络交流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感到害羞的内向型青少年产生刺激作用, 他们可能会更加寻求网络社交以补偿其现实社交的不足。社会助长的动机是指由于网络交流与现实社会中的交流有相似之处, 即网络交流也依托一个个网络社区来进行, 从而网络上有他人在场或和他人一起活动而使网络交流行为更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当然也包括青少年, 网络交流无疑是一种与他人、外界交流的渠道, 它和现实交流一样,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人际交往需求及愿望, 并促进个人社交能力的提高。自我探索的动机较于前面两种动机更为重要, 它是指青少年为了获得对自我更全面透彻的了解, 选择在网络世界中对自我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验, 他们更在乎外界对自身的看法以及切换自己身份所带来的不同体验等。Valkenburg等[12]的研究还表明这3种网络自我同一性实验的动机在不同年龄 (年龄较小的青少年younger adolescent/年龄较大的青少年older adolescent) 、性别 (男孩/女孩) 和人格 (外向型/内向型) 的青少年身上存在差异性。

  2 影响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因素

  2.1 网上交流的特点

  网上交流的特性除了包括在上文中提到的“带来更少视、听线索”和“与现实社会相对隔离”两个特点以外, 还具有匿名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在匿名的网络交友社区中, 青少年可以尽情展示自我并与他人交流, 不用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 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假装身份会被其他人揭穿, 同时匿名性还会使他们对和自己沟通的网络上的“陌生人”充满未知与好奇感, 特别是当这些“陌生人”实际上是自己生活中认识的人时, 他们可能期待对与之匿名沟通时对方会表现出全新的反应。Greenfield[13]和Kroger[14]提出, 匿名性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讨论平日生活中不便提及问题的较为安全的环境。池思晓 (2011) [15]也认为, 在网络这种匿名环境中, 人们的表达会更无所顾忌, 表现出更乐于展示个人的真实情感、弱点、甚至是隐私的特点。在自主性方面, Walther[16-17]认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是一种超人际模型, 它允许在网上交流的人们自由地进行印象管理, 同时还会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和信息沟通技能。国内也有学者研究[18]表明, 网络交流能够消除现实社会交流中的芥蒂, 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以上这些网络交流的特点, 会不同程度地刺激青少年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网络交流, 并为他们的网络同一性实验提供便利的环境与条件。

  2.2 人格

  Valkenburg等[12]根据“富者更富”的假设, 猜想那些在现实中更多进行人际交往的外向型青少年较之内向型青少年也会更多地使用网络。然而, 根据社会补偿动机的假设, 内向型青少年 (通常有更高的社交焦虑) 使用网络的倾向可能会更大。因此, 他们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特质与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倾向到底有何种关系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发现, 内向型青少年较于外向型青少年在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时确实有更高的社会补偿动机, 但是内外向与网络同一性实验两者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此外, 他们还总结了其他人的研究认为, 外向性与使用互联网建立人际关系的频率存在显着正相关, 精神质和神经质都和在网络环境中表达真实自我存在显着正相关, 高精神质的青少年甚至会将网上交流作为现实交流的替代。

  2.3 年龄

  Valkenburg等[12]把青少年期分为9~12岁的青春早期、13~14岁的青春中期和15~18岁的青春晚期, 通过研究发现, 处在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的频率显着高于处在青春期晚期的青少年, 这个结论与Linvingstone和Bober提出的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使用网络更多的是为了在已认识的人际圈中进行交流, 而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则更多的用网络与陌生人交流或者扮演不同的身份是一致的。Valkenburg等除了发现年龄对网络同一性实验有影响外, 还发现, 年龄在内外向人格特质和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例如, 他们发现, 青少年的年龄越小, 外向型的人越可能假装成年龄更大、轻浮的人, 而青少年年龄越大, 则是内向型的人越有可能假装成年龄更大、轻浮的人;年龄较小的外向型和年龄较大的内向型的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时更多地受到自我探索的动机的影响。Kraut等[19]和Gross等[20]一个选取了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混合被试, 一个选取了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被试, 结果他们得出的人格特质与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关系的结论彼此不一致, 这也正好说明了年龄在人格特质和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关系中是一个调节变量。

  2.4 性别

  Valkenburg等[12]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网络同一性实验的频率上无显着差异, 但在具体的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内容上存在差异。首先, 女孩比男孩更多地假装成年龄更大的人。Allison等人的研究[21]认为, 这是因为女孩比男孩成熟的更早, 使得女孩更需要和年龄大一些的人沟通。其次, 女孩更多地假装成更漂亮的人, 男孩更多地假装成更有男子气概的人。这个结果显然和社会对青少年期乃至整个成年期男性和女性的期待相一致。国内有一些研究也间接证明了在网络环境中的某些具体行为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例如, 施春华等[22]研究发现, 初中生的网络攻击行为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男生比女生得分更高;徐瑞荣等[23]研究发现, 在高中生中, 自我同一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会对自身性别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在如何对待权威的态度方面产生更多的困惑, 而女生在这些方面往往比男生有更多的消极体验, 因此女生将自身消极体验向同伴进行自我表露比男生更多, 且会对其自我同一性产生显着的消极影响。

  2.5 自我同一性状态

  Marcia (1966) [24]在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包括探索和承诺两个维度, 据此把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分为4种类型, 分别为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以及同一性扩散。柴晓运等[9]根据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分类以及其他关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使用关系的实证研究, 如, Huang[25]对于青少年同一性危机与网络依赖、Matsuba[26]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和同一性延缓、Mazalin等[27]对于性别、高焦虑水平、自我同一性水平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的研究, 推测处于自我同一性未完成状态或者自我同一性程度较低的青少年可能更多地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

  3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从理论上推测, 网络同一性实验很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但综合以往的研究, 结论尚不明确。Yurchisin等[28]和Zhao等[29]研究发现, 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对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atsuba[26]研究发现, 青少年进行匿名的网络活动对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消极作用;柴晓运等[9]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推断了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影响同一性发展的3种作用机制, 即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可控性对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有重新调节的作用、同一性实验的自我探索行为可能存在多样化反馈, 从而使青少年同一性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零风险的同一性实验有助于青少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整合。张梅等[11]认为在网络同一性实验和自我同一性之间的关系中存在重要的调节变量, 所以导致了以往研究结果之间的不一致, 提出将网络社交倾向 (倾向于网络社交而不是现实社交) 作为调节变量, 并将强迫性网络使用 (网络使用中的冲动性、时间过长、影响现实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等) 作为中介变量, 并用实证研究初步验证了这种假设。

  4 总结与展望

  首先, 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量的青少年正尝试着或尝试过网络同一性实验是一个客观事实。研究[30-31]表明, 在处于青少年晚期的大学生群体中, 仅有10.91%达到了自我同一性获得的状态。以大学新生为例, 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获得型、早闭型、延缓型[32]。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中, 都应该为青少年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 促进他们的自我同一性的获得。

  其次, 网络同一性实验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和引发的动机是什么, 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上文所述, Valkenburg[12]提出前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测量工具只包含一个维度, 张玥等人[10]认为包含3个维度, 我们通过对青少年的访谈发现, 他们还存在表现为消极外在的假装行为, 例如, 在使用网络时偶尔会假装成外貌更丑的人或者假装成更没有魅力的人等。这究竟是否是某种新的网络同一性实验动机所引起的 (本文提到的3种动机以外的其他动机) , 还是同一种动机引起的不同行为表现, 从而对网络同一性实验的3个维度的名称和内涵可能需要重新确定?另外, 我们对青少年的访谈还发现, 青少年为了保护自身隐私不受侵害, 也可能在网络上进行身份假装, 那么, 自我保护也是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动机吗?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研究。

  再次, 影响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因素有很多, 文中列出的只是以往研究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青少年进行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需要进一步总结和相应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做支撑。例如, 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与经济间的差异可能也是影响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因素之一。虽然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了解并缩小距离, 但不同地区间的青少年是否存在网络同一性实验上的差异、有何种差异却不得而知。不仅是国别之间的差异, 还有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或文化背景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的差异等,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 网络同一性实验也会影响其他因素, 例如自我同一性发展。由于目前的研究尚有限, 暂时没有系统的研究探讨网络同一性实验究竟会影响哪些心理指标, 其中的机制又是什么, 因此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后, 青少年的网络自我同一性实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现有的实证研究均为横断设计, 虽然既有量的研究也有质的研究, 但仍无法清晰地展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的开始和发展过程, 也就无法确定节点并及时掌握重要的信息。因此, 纵向研究也应该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美)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306-306
  [2]Cote J E, Levine C.Critical examin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paradigm[J].Developmental Review, 1988, 8 (2) :147-184
  [3]Luyckx K, Goossens L, Soenens B.A developmental contextual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Change dynamics in commitment formation and commitment evalua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6, 42 (2) :366-380
  [4]Kerpelman J L, Lamke L K.Anticipation of future identities:A control theory approach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serious dating relationships[J].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4 (1) :47-62
  [5]Stephen J, Fraser E, Marcia J E.Moratorium-achievement (MAMA) cycles in lifespan identity development:Value orientations and reasoning system correlates[J].J Adolesc, 1992, 15 (3) :283-300
  [6]Turkle S.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New York:Sherry Turkle, 1997:117-118
  [7]Gross EF.Adolescent internet use:What we expect, what teens report[J].Journal of Appl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25 (6) :633-649
  [8]Valkenburg, P M, Peter J.Adolescents’identity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Consequences for social competence and self-concept unity[J].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8, 35 (2) :208-231
  [9]柴晓运, 龚少英.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网络环境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3) :364-371
  [10]张玥, 王利刚, 谢东杰, 等.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的编制与效度、信度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 (4) :271-276
  [11]张梅, 张玥, 辛自强, 等.大学生网络同一性实验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网络社交倾向和强迫性网络使用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 (1) :98-105
  [12]Valkenburg P M, Schouten A P, Peter J.Adolescents’identity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J].New Media&Society, 2005, 7 (3) :382-402
  [13]Greenfield P M.Developmental considerations for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Internet use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4, 25 (6) :751-762
  [14]Kroger J.Identity development: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2007:280-282
  [15]池思晓, 龚文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1) :94-96
  [16]Walther J B.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 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J].CommunicationResearch, 1996, 23 (1) :3-43
  [17]Walther J B.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hyperpersonal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language, and cogni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7, 23 (5) :2538-2557
  [18]梁晓燕, 高志旭, 渠立松.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5, 23 (6) :907-911
  [19]Kraut R, Kiesler S, Boneva B, et 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 (1) :49-74
  [20]Gross E F, Juvonen J, &Gable S L.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Adolescenc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 (1) :75-90
  [21]Allison B, Schultz J B.Interpersonal identity forma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Adolescence, 2001, 36 (143) :9-23
  [22]施春华, 王一茜, 张静, 等.初中生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 25 (5) :704-709
  [23]徐瑞荣, 施春华.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8) :1257-1260
  [24]Marcia J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551-558
  [25]Huang Y R.Identity and intimacy cri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net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Society, 2006, 9 (5) :571-576
  [26]Matsuba M K.Searching for self and relationships online.[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Society, 2006, 9 (3) :275-284
  [27]Mazalin D, Moore S.Internet Use,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nxiety among young adults[J].Behaviour Change, 2004, 21 (2) :90-102
  [28]Vol.N.An exploration of identity re-cre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dating[J].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33 (8) :735-750
  [29]Zhao S, Grasmuck S, Martin J.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 (5) :1816-1836
  [30]王树青, 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2) :196-199
  [31]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7
  [32]陈晓, 徐菲, 林绚晖.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 (2) :257-260

原文出处:谈雨霏,施春华.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5):790-7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