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10篇(2)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04 共43534字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班级环境调节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 要: 大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经济、就业等心理压力,并因此而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掌握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该关系是否受班级环境的调节,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评定量表对 908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大,则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总体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班级环境的调节,但恋爱压力或经济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受班级环境的调节。这表明,通过班级环境的建设,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班级环境; 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这种状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能充分发挥自身内在的潜能。[1]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厚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其自身和家庭有着重要的影响,还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很长时期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教育界工作者和诸多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研究或调查显示,20% 以上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学生甚至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2 -3],心理健康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自杀等[4 -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何以至此? 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尤其是社会发展的加剧,大学生在心理上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经济、就业等多种压力。心理学研究发现: 适度的心理压力对人的学习和工作有促进作用,但压力过大则会对学习和工作带来干扰,而且还会危害到人的健康( 包括心理健康) .1[6]因此,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必将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由“心理”和“压力”两个词组成的“心理压力”,毫无疑问具有相当的主观感受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的许多因素又是客观的,而且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比如某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社会的总体就业形势等,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说是一个稳定的客观变量,它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改变。这提示大家,企图通过直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以达到维护其心理健康的目的,可能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只有先探明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即心理压力如何对心理健康产生作用,以及这一作用受哪些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影响,然后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入手,通过对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操纵或改变,从而阻断或降低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本研究的主旨是以大学生为被试,探明班级环境是否是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即探明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受班级环境这一变量的调节。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B = f( PE) ”这一公式。在这个公式里,B 代表行为,f 是指函数关系,P 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 是指环境。用文字来解释,就是说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班级是我国学校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所以,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7]基于此,本研究假定: 班级环境是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也就是说,心理压力会影响到心理健康,但班级环境对这一影响会产生调节作用,班级环境越好,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则越小。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在江西省某本科院校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1 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08 份,有效回收率为 90. 8%.样本构成如下: 男生 483 人( 占53. 20% ) ,女生 425 人( 占 46. 80% ) ; 大一学生 231人( 占 25. 44%) ,大二学生 224 人( 占 24. 67%) ,大三学生 233 人( 占 25. 67%) ,大四学生 220 人( 占24. 23% ) ; 文科类学生 430 人( 占 47. 36% ) ,理工类学生 478 人( 占 52. 64%) .

        2.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压力源量该量表由浙江大学朱林仙[8]编制。量表由描述大学生压力状况的 21 个题项构成,包含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和经济压力5 个分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 5 点计分法,选项“没有”、“很少有”、“偶尔有”、“经常有”、“时刻有”分别计 0、1、2、3、4 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压力越大。朱林仙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 爱 压 力 和 经 济 压 力 5 个 分 量 表 的Cronbach’s a值分别为 0. 812、0. 763、0. 776、0. 734、0. 702,总量表的 Cronbach’s a 值为 0. 825。
  
  (2)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 - 90)SCL - 90

        是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之一,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9]量表共有90 个自我评定项目,每个项目有“无症状”、“轻度”、“中度”、“偏重、”严重“5 个选项,分别计 1、2、3、4、5 分。量表的总均分为 90 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值,总均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
  
  (3) 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评定量表

        该量表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李向东[10]编制。量表由描述大学生班级基本情况的42 个题项组成,采用李克特5 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 到5 分,得分越高表明班级心理环境越好。李向东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a 值为0.917.
  
  3. 数据整理与分析

        采用 SPSS17. 0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并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α 值为 0. 05.
  
  二、研究结果

        1.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表 1 给出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由表 1 可见,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总分为 1. 181 ±0. 350,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的得分分别为 1. 514 ± 0. 477、0. 649 ±0. 221、1. 737 ± 0. 588、0. 853 ± 0. 300、1. 149 ±0. 398,表明大学生压力感受最强的是就业压力,其次是学习压力,再次是经济压力,恋爱压力在其后,最弱的是人际关系压力。

   

  表1.  

  从表 1 所列出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总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 p 均 <0. 01) ,表明心理压力越大的大学生,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说明,心理压力确实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 班级环境对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就本研究拟探明的调节变量而言,班级环境与自变量( 各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总分) 、因变量( 心理健康) 均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均小于各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总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度。理想的调节变量是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都不大[11],因此,本研究中的班级环境非常适合作为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此外,由表 1 也可见,性别( 男 =1,女 = 2) 与经济压力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年级( 一年级 =1,二年级 =2,三年级 =3,四年级 =4) 与就业压力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这提示人们,在分析班级环境对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效应时,必须将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以消除性别和年级对调节效应的影响。
  
  按照相关文献的建议,本研究使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班级环境对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12]首先,将控制变量( 性别、年级) 、自变量( 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总分) 、因变量( 心理健康) 、调节变量( 班级环境) 等都转化成标准分,并计算出各自变量与调节变量标准分生成的交互项,即”学习压力 × 班级环境“、”人际关系压力 × 班级环境“、”就业压力 × 班级环境“、”恋爱压力 × 班级环境“、”经济压力 × 班级环境“、”心理压力总分× 班级环境“等。其次,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第一步加入控制变量的标准分,第二步加入自变量与调节变量标准分,第三步加入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标准分生成的交互项。由于本研究涉及的自变量有6 个,所以共进行了 6 次分层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见表 2 ~ 表 7.
  
  由表 2 可见,总体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但班级环境在总体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能起到缓解作用,即在面临相同的心理压力时,班级环境越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具体到各心理压力,由表3、表4、表5、表6、表7可以看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而且班级环境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能起到缓解作用,即在面临相同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时,班级环境越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但是,班级环境在恋爱压力、经济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即在面临相同的恋爱压力或经济压力时,班级环境不同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着不同。
  

  表23.

  

  表45.  

  表67.  

  为直观显示班级环境对总体心理压力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各具体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分层回归所获得的回归方程 ( 1 心理健康 = 0. 731 × 心 理 压 力 总 分- 0. 056 × 班级环境 - 0. 055 × ( 心理压力总分 × 班级环境) ; 2 心理健康 =0. 683 × 学习压力 -0. 119 ×班级环境 -0. 064 × ( 学习压力 × 班级环境) ; 3 心理健康 =0. 605 × 人际关系压力 -0. 144 × 班级环境 -0. 070 × ( 人际关系压力 × 班级环境) ; 4 心理健康 =0. 655 × 就业压力 - 0. 119 × 班级环境 - 0. 055 × ( 就业压力 × 班级环境) ) ,取班级环境 Z 分数为 - 1 和1 分别作为低班级环境组和高班级环境组,取心理压力总分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的 Z分数为 -1 和 1 分别作为低心理压力和高心理压力,绘制班级环境与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交互效应图( 见图1、图2、图3、图4) .从图1、图2、图3、图4 可见,无论是低班级环境组还是高班级环境组,心理健康得分都随着总体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低班级环境组而言,高班级环境组的心理健康得分随着总体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增大的趋势有所减缓。也就是说,随着班级环境得分的增加,总体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或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所减弱。
  

  图1.  

  图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