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激励政策理论基础及工业建筑特殊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21 共47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工业建筑节能的激励性政策探究
  【第一章】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优化探析绪论
  【第二章】激励政策理论基础及工业建筑特殊性
  【第三章】国内外建筑节能激励制度的启示
  【第四章】我国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工业建筑节能经济促进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中国工业建筑节能发展政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激励政策理论基础及工业建筑特殊性

  2.1 建筑节能的一般内容

  2.1.1 节能经济的外部性

  经济外部属性是广泛存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并且体现的是正向的外部属性。具体来说,当通过建设新型的节能建筑或对以往的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后,投资人虽然不能完全从中获取直接的高效经济收益,但是却可以通过建设节能建筑或进行节能改造实现社会总体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改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就业等诸多效益,这种效益主要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效益,体现出明显的正向经济外部属性。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将投资者的前期实际投入成本设定为 MC,而将建筑投资者在投资新建建筑项目或对既有建筑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边际收益设定为 MR,通过建筑节能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收益为 MSR.在建筑节能外部经济性的影响下,可以明显看出建筑节能的社会边际收益要远远大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但是同时可以看出,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存在交叉点,如果从投资者实际收益最大化与社会边际收益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个交叉点 E1 无疑是最佳投资角度。而从社会边际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投资者的前期实际投入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平衡点低于社会边际效益。在市场的自发性作用之下,投资者投资新建建筑项目或者对现有建筑项目实施改造过程中的均衡量要小于社会最优的均衡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建筑节能领域具有外部经济性,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2.1.2 市场失灵

  工业建筑节能跟一般建筑节能以及所有节能环保项目由一个同样的特性,就是现有的自有市场经济体制到了这个领域内就完全失去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节能经济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现象。时至今日,我国的工业建筑节能政策主要以政府发行的强制性条文为主,但强制性条文违背参与主体的主观意愿与市场规律,效果并不理想,必须做到滴水不漏才能保证强制节能要求的意图得以实施。即便如此,强制性条文背后往往伴随着庞大的监督体系,费时费力。相反,如果把监督体系所花费的成本变成激励政策,让采取节能措施的企业、单位、智能部门及其他参与者从中得到好处,势必会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合肥鑫晟光电科技电子器件厂房项目为例,光外墙保温一项,让该建筑的建设成本增加约 300 元/m?,这对企业来讲是不小的负担,工业建筑的建设目的一般是为服务于生产,而生产的根本目标是创造效益,初期投资加大造成的成本回收期加长,占用过多现金流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多数企业为降低成本会本能的选择钻空子,这样一来,再严格的政府强制条文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而多数真正采用了节能措施的企业,会因为成本上涨而在产品上加价,最终增加的成本还是无情的推给了消费者,这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这个链条中政府花费了人力财力,企业投入过多现金流但并没有创造更多利润,而消费者责为全部花费埋单。设想如果政府的强制性条文换成经济激励性政策,假设采用节能措施的企业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纳税可以优惠,贷款可以收到优待,使用的节能措施种类越多,税金减免力度越大,贷款额度越高,这样一来一方面企业的节能意识势必加强了,都会积极主动的寻找合适的节能措施用于自己的厂房车间,同时又回催生出更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如此一来,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自己的实惠,也就呈现了共赢的局面。对于工业建筑的节能措施采用而增加的成本,至少需要 10 多年的时间才能收回,这么长的投资回收期,投资者和企业势必不会积极主动而且还容易发生钻空子、找漏洞的现象。可以想象,由于在建筑节能领域中,投资者对于节能建筑的建设和改造投资直接受益较低,存在前期建设投入与投资受益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社会在个人投资行为中所获得的综合受益要远远大于节能建筑建设的前期投入。这种现象会导致投资者根据成本投入和受益测算而愿投资节能建筑,这是建筑节能经济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建筑节能政策不能单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推动的主要原因。

  在图 2-2 中,假定是市场机制完全作用的情况之下,在建筑节能领域中非节能建筑与节能建筑之间的比例情况。在目前建筑市场上只有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两种主要类型的情况下,从图表所反映出的基本内容来看,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在预计投入建设的建筑工程总数量当中,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之间的比例不同,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之间的开发商边际收益曲线、社会收益曲线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达到平衡。也就是说,当不考虑外部经济性时,节能工业建筑和非节能工业建筑完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于MR1=MR2 的交点 E 处达到均衡。此外,从图表统计情况看,节能建筑数量要大于非节能建筑数量,当节能建筑外部经济性发挥作用之时,只有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在均衡点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
  
  2.2 工业建筑节能的一般特征

  2.2.1 工业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不同于一般建筑,工业建筑的建造目的是为服务与工业生产,泛指从事工业生产或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俗称厂房或工业厂房。工业建筑另一个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在于工业建筑的建设周期和使用周期都较短。同时工业建筑的设计具还存在几个其他特点:(1)不同行业、不同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不同厂房在平面布局上各有差异;(2)工业建筑普遍为高大空间、结构复杂的建筑,其外观形状,结构形式主要受生产流程或内部用于生产的设备尺寸及类型制约;(3)工业建筑一般宽度大、跨度大;厂房的大门由于要进出产品、集装箱、车辆、设备而必须加大尺寸;(4)厂房所谓单层建筑,建筑表面积占比高;(5)因为考虑通风采光等因素,屋面经常有排气窗、采光窗等高传热比的维护结构存在,对保温、隔热、防水、屋面排水施工工艺要求较高;(6)同时为降低建造成本,其结构及维护结构材质多为钢结构、轻钢结构、简易彩钢板等材料,导热率高、保温性能差。

  除此之外,工业建筑还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有对环境质量苛刻要求的试验类建筑,也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余热余湿的工业厂房;有“高、精、尖技术”的技术密集型厂房,也有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大车间;有大量有机材料的厂房,也有纯机械化流水线的机械化车间;既有高洁净度的电子期间厂房,也有四面敞开的高大空间厂房等等。使用功能上的差异造成室内环境要求上的巨大不同。因此工业建筑节能情况非常复杂。
  
  2.2.2 工业建筑能耗特点

  (1)能耗结构多样化:工业建筑的能耗种类很多,而建筑能耗在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中所占比例也不同。生产大型设备、大型构件的加工车间的主要能源消耗来源于生产,建筑能耗相对于生产能耗所占比重较低,而精密仪器、食品加工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建筑因为要严格按标准维持室内环境温湿度,其建筑能耗相对于生产能耗所占比重反而较高,还有类似于矿山、冶金、化工等重污染共建的能源消耗主要发生在精华回收废水废气处理上。工业建筑能耗结构多样化也就意味着工业建筑节能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节能意识偏差:很多人在提到建筑节能时往往会联想到建筑保温性能的提高,但多数行业的工业建筑在生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湿,这些低品质的能量如果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就是污染,但如果稍微加以回收利用又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能源,有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因此工业建筑节能应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技术的具体生产特点分门别类的实施,才能提高节能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3)执行环节阻力多:一般的情况不同的行业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而一般建筑的节能主管部门与主管工业的各个部门交集不多,工业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以及实施相关政策时多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主导思想,对于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方面则是次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应当工业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就是对各个主管部门的激励政策,同时也必须赋予节能部门更高的权限与更多的权利才能做好工业建筑节能工作。

  (4)技术支撑力度弱: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一般性的建筑基础之上,但是理论上工业建筑节能工作需要更多技术支持,而工业建筑节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及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更大。仅仅靠行政干预的方式简单粗暴的要求各企业控制能源消耗是不科学的,唯有以经济激励形式来提高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工矿企业节能消费的积极性,扩大工业建筑节能市场需求才能刺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催发新型节能技术的产生速度。

  (5)地域类型差异大: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源优势不仅相同,在建筑能耗主要存在与保温加湿方面,而在南方地区建筑能耗主要存在与制冷除湿方面,不同的能耗类型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与技术都不同,制定激励政策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资源类型因地制宜。

  2.2.3 工业建筑节能一般难点

  (1)室内温湿度要求不代表节能需求:现行的技术标准及国家规范仅规定了一般工业建筑设计的温度标准,例如对温度的要求普遍为:采暖温度取 14 摄氏度至 16 摄氏度,空调设计温度一般为 26 摄氏度至 27 摄氏度。但单纯从这些数据并不能分析出工业建筑节能的重点。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同样的温度控制标准背后隐藏的新风量是不同的,有些工业建筑由于粉尘及废气产生较多,对新风、排风量要求很高,而有些厂房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室内人员密集所以对排湿的要求高,虽然设计温度都一样但是能耗的方向有巨大差异,所以分析其节能措施及方法时也要区别对待。

  (2)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全面的基础数据:我国对一般建筑的节能研究经过数年以后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于工业建筑节能技术革新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科学性不足、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能耗主体覆盖面不全,虽然统计方法先进科学,数据是真实有效的,但统计数据范围过窄,信息量不全不能真实反映能源消耗具体的特点与节能措施的诉求。还需要具体的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的能耗数据,比例指标分别统计汇总才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但分类统计汇总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光靠一两个部门是无法完成。每个行业的主管部门都需要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制定自己业内的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和评价依据。

  (3)针对建筑能耗应建立更多系统的研究项目:工业建筑节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脱离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行业标准的研究是片面的,工业建筑节能必须结合每个行业自身特点以及独特需求加以有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全面,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4)依据的缺乏:依据的缺乏包括法律依据和技术标准的依据,我国颁布的各项法规及标准要么范围宽泛针对性不强无法实施,要么涉及面过窄无法触类旁通。而现实中工业建筑因地域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有必要全面收集各类工业建筑的能耗指标数据,并加以进一步分析,细化工业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努力完善工业建筑节能先关法律法规。

  2.3 本章小结

  研究认为,由于经济外部性是建筑节能的自身属性,并会由此导致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无法通过自然的市场经济机制到达推广建筑节能的目的,只能通过行政政策干预的方式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来达到目的。强制性政策干预在实施的同时往往要同时制定大量的监督机制,而通过经济激励政策调控,可以大大提高市场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业建筑由于其自身诸多特点,节能工作比普通建筑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一般的经济激励政策有事难以作用到工业建筑。如何指定针对工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