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血站采供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3844字
论文标题

  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的血液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质量是血站工作的核心,针对血站工作流程,我们通过工作实践,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查找出一些较易犯的失误和潜在的漏洞和缺陷,加强对采供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血液采集、制备与检验的质量管理

  1.血液采集:工作前检查备齐工作用物,摆放整齐合理,献血环境 (包括车或屋) 使用空调系统,保证献血环境的舒适度。并每天使用温湿度计记录和监控环境温湿度,保持献血环境温度在 17℃~28℃,湿度 30%~80%,达到人体最佳舒适度。严格实名制献血:核对有效身份证明,严禁间隔期不足、年龄不到及超龄采血,执行体检制度。初筛时除 ABO 血型,乙肝表面抗原,血红蛋白测定等常规检测项目外,由于 ALT 的影响因素较多,经血传染病检测中,ALT 不合格的报废率较大,故建议初筛时对 ALT 进行快速检测,以提高所采集血液的合格率。采集血液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采集血液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穿刺做到轻、准、稳,和献血者交谈使其分散注意力,让献血者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献血过程,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和将献血者发展到固定的献血队伍中来有直接的影响。血液采集完毕及时将针头剪下放置于利器盒内,防止误伤工作人员及刺破血袋。热合辫管前,使用赶血钳将辫管中的血液和血袋中的抗凝剂混匀,便于交叉配血时血液样本的取用,热合血袋辫管时,要从离血袋远端向近端热合,以防辫管内压力过高而致成分分离离心时辫管破裂。
  将采集的全血及留样标本管及时放入储血冰箱,使其在(4℃±2℃)环境下保存。按《献血征询表》填写的内容对献血者资料认真核对录入计算机系统,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工作结束时,认真统计,留样标本管、留样辫子血、采血袋数和《献血征询表》 数量及条码均要对应。献血车(屋) 内严格清洁消毒。同一天同一地点采集全血的血袋最好使用同一批次,这样便于核查。
  2.成分制备:目前美国已按血浆制品和储存方式的不同,将血浆制品分为 FFP,FP24,解冻血浆 (TP) 和液体血浆 (LP) 4 种。其中 FFP(是指在采血后<8h 分离血浆后速冻于<-18℃而成的血浆制品,它含所有的凝血因子) 和 FP24(是在采血后 8~24h 分离血浆和制备冷沉淀后剩余的血浆速冻于<-18℃而成的血浆制品) 使用最多,而且 FP24 用量呈上升趋势。对采集的全血要及时(<24h,最好在 8h 内)进行成分分离,按成分血不同的保存要求进行储存。离心前,一定要配平,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根据离心机使用说明书和实际工作中调试的最佳状态进行设定;离心后血浆与红细胞分离时应注意:移出的血浆里切勿让红细胞混入,若有红细胞混入或出现挂壁便要进行再次离心;血浆分离出主袋,将保血液移入主袋时,一定要让红细胞与保血液充分混匀;注意一袋全血在制备完成分离断袋前应严格核对每个血袋条码的一致性;粘贴成分标签时,再次核对条码,做到打一签贴一袋,严防差错;制备好的成分血及时按各成分血的储存要求进行储存,勿让各种成分血在自然室温下放置过久,以免发生溶血及纤维蛋白析出等而影响血液质量。
  3.检验:首先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实验室环境符合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过要求》及《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过准则》的要求;各工作环节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对采集的标本要及时进行检测。原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检验结果的判定有直接的影响:ALT 升高、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等。检验完毕,打印“血液检测异常报告单”交供血科,双方需签字交接。注意:标本按规定进行处理,防止污染。

  二、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的质量管理

  供血是血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作为血站各部门的对接点及对外供血的窗口,是关乎血站发出血液制品质量和用血单位用血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血液质量最后的一个关口。血站采集的血液和发出的血液制品都要经过供血科储存、周转和对每袋血液制品的去向均要保证有可追溯性,故要求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要认真仔细、精益求精,务必做到一丝不苟。
  1.做好采回血液的交接工作:由体采科将采集的全血交供血科储存;成分科领全血制备成分血及将制备好的成分血送回供血科储存时,双方均应核对血液品种、数量、温度、交接时间、条码是否清晰、血液状态是否正常等,无异常方可签字交接;供血科工作人员及时将接收的血液制品入待检库,根据不同储存要求放入相应条件的待检冰箱储存,严禁挤压。
  2.做好打签、贴签及批放行工作:根据检验科提供的“血液检测异常报告单”;电脑核对入库、报废等程序和血液制品实物对待检的血液逐一扫描、打签、贴签或报废。注意:⑴该操作在低温操作台上进行,尽量减少血液在常温下的暴露时间;⑵打一标签核对一袋血粘贴一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⑶确定核对无误后,进行批放行:批放行后方可将合格的血液按规定包装后按采血时间依次入成品库待发;不合格的阳性血及质检报废血进行报废申请后将其标识清楚放报废区报废血储存冰箱隔离保存,严禁发放,交专人按规定处理。⑷装订:将批放行单、血液检测异常报告单、报废申请单装订好,需归档保存。
  3.血液发放前后的准备工作:血液发放前首先要查看库存量及效期,根据库存量、效期及医院申请单对血液进行合理的调配、发放。本着危、急、重病患者优先、献血者本人及家属用血优先的原则,将血液按先入先出的顺序进行发放。若遇需长途运输时,应选择储存时间较短的血液,以减少运输对红细胞的破坏。发血前,认真检查血液有无漏袋;血液的外观、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脂肪血、溶血、析出物、血凝块等;血袋标签是否清晰。确认均无异常后方可发放。血液发放前要核对医院编号、付款方式,确保准确无误。
  逐一扫描每袋预发血液进行发放,扫描完成后将总量及预发血液的品种,数量、血型均要仔细核实,无误后方能打印出库单。出库单上注明发血时间、温度、血液状态等,双方 (供血科发血者和取血者) 核对认可后签字,出库单一联需归档保存。血液发放完成后,将血液清点按要求装入血液运输箱。⑴运输箱要定期清洁消毒,密封性好;⑵运输箱底层首先放置一定比例的冰袋作为冷媒,四周再放置具有保温效果的软性毛巾为保温缓冲层,血袋竖立排放,以便观察血液的分层。
  运输箱中间部位放置经过校准的温度计。⑶出库单应随血液装箱,放置于血袋最上方。⑷运输箱外粘贴标签,注明血液品种、数量;出发时间;发往目的地及联系电话等。做好防摔、防震、防高温、防低温、防辐射等安全标识。
  4.特殊血液制品的申请:医院如申请洗涤红细胞、血小板、Rh (-) 血液时,供血科应要求医院填写统一的申请单,按医院提供的申请单及时和相关科室 (成分科、血源管理科、检验科)联系,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院反馈预计可供给特殊血液制品的时间。
  5.供血计划及盘库:供血科根据各医院提供的用血计划、月 (年) 用血量统计、实际库存量及每月血源管理科提供的预采集血量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供血计划,对血液进行合理的供给,避免严重的“血荒”发生及血液“过盛”的现象出现,尽量做到既不浪费一滴合格的血液又能保障临床及时合理的用血。每月还应进行库存盘点,做到日日清,月月结。
  6.血液召回及保密性弃血:24h 开通联系电话,遇血液质量投诉及保密性弃血回告时,及时处理。召回血液要详细填写记录单,及时通知质管科按规定处理,并协助查找、分析原因,进行整改。

  三、采供血人员、环境的质量监控

  参与采供血的工作人员,工作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各项操作均应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岗位设置要合理,按流程有序地开展工作;采血环境及储血冰箱要按规定严格消毒,质控科工作人员要每月进行随机抽查,进行空气培养,监控消毒效果。

  四、采供血关键设备的质量管理

  保证血站各工作环节的顺利进行及保障血液质量安全,采供血过程中的关键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是前提。应加强对采供血关键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⑴加强内部计算机系统及程序的维护;加强储血冰箱、采血称、热合机、成分离心机、全自动加样仪、血球计数仪、转氨酶快速检测仪、生化分析仪等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⑵关键设备应定期按规定进行校准,实行专人负责制;⑶对关键设备应制定故障应急预案并保证其的可行性。

  五、总结

  以上是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一办法、两规范”在本血站的贯彻落实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希望能给予血站同仁们一点帮助和借鉴。在今后的采供血工作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为核心,本着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将献血、输血事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
  [2] 郑有飞,余永江,谈建国,等.空气湿度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7,35 (6):827-831.
  [3] 胡桂杰,包云辉,王倩,等.赤峰市人体舒适度评价及指数预报[J].内蒙古气象,2010,(1):32-34.
  [4] 王甜甜,王世春,夏代全,等.全血放置 4℃制备 24h冰冻血浆的质量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0):833-835.
  [5] SPENCE RK. Clinical use of plasma and plasma fractions[J].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 2006, 19(1):83-96.
  [6] 薛斌利,叶世辉,吴霞,等.血液发放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26 (8):576-577.
  [7] 罗秋初,郑旗林,邓纪芳,等.对公路运输中血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 (3):171-173.
  [8] 王拥军,孟忠华.应急跨地域血液联动中的质量管理实践与对策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 (1):17-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