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0 共3115字
  第 3 章 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效果分析
  
  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效果,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构建出适用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出“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个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到我省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效率。
  
  3.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1.1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一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选取一定的指标来评估区域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再设定指标权重及标准值,最后综合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目前,尽管可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但是尚无一种普遍性的评价方法。由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等级分类和影响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严格界定各等级标准。因此,本文采用多属性综合评价法来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见图 3.1.
  
  3.1.2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结合中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特点,考虑到中国现行统计制度,更重要的在于揭示目前辽宁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四类共计十八个指标①。
  
  第一类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包括人均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城市化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 6 个。其特点是阐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表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对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给予借鉴。
  
  第二类是反映资源产出效率的 5 个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单位 GDP 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 GDP 取水量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能够显示创造单位 GDP 或工业增加值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能源),即对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描述,其意义在于促进循环经济三大原则中的“减量化”,有益于节能减排的推进。
  
  第三类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统称为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能够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化”程度,揭示废弃物尤其是工业废物的资源化程度。
  
  第四类指标揭示工业固体废物、废水以及二氧化硫与化学需氧量的最终(处置)排放量,统称为废物排放处置指标。这 4 个指标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废物排放的重视,督促各界保护环境从源头做起。
  
  3.1.3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标准值及权重
  
  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本文最终形成的是具有 1 个总目标、4 项一级子目标和 18个具体指标的三层次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处理指标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影响是最大的,其回收利用效率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其次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资源产出效率,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循环经济很难迅速发展起来。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只有利用好这一指标体系,才能对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正确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基础要有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合理设定标准值和权重,才能从定量的角度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见表 3.1.
  
  3.2 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对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文章从“水平”与“垂直”两个角度出发,其中,水平动态的分析就是针对辽宁省 2003-2013 年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资料来源为辽宁省 2004-2014 年统计年鉴、2004-2014 年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4 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年份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数据资料等。
  
  3.2.1 2003-2013 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统计
  
  2002 年全国开展循环经济发展试点,辽宁有幸名列其中。从 2003 年开始,辽宁省进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2005 年在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循环经济工作全面推进,加速了试点发展步伐。到 2013 年,辽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这一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可以通过表3.2、表 3.3、表 3.4、表 3.5 相关评价指标体现出来。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2004-2014 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2004-2014 年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4 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并计算整理。
  
  3.2.2 2003-2013 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算
  
  首先对 2003-2013 年辽宁省 18 个循环经济指标进行标准值规范化,根据已选定的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将指标设为 X,标准值设为 Y,标准值规范化结果设为 Z,则 Z=X/Y,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中的人均 GDP 为例,2003 年辽宁省人均 GDP 标准值规范化:Z1=X1/Y=14258/30000=0.4753,2003 年中国人均 GDP标准值规范化:Z2=X2/Y=10542/30000=0.3514.
  
  第二步,将标准值规范化结果进行线性变换。具体步骤如下:在辽宁省与中国的标准值规范化结果中取大值为被除数,小值为除数,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计表中的人均 GDP 为例,Z2<Z1,因此 2003 年辽宁省人均 GDP 处理后的结果为Z2/Z1=0.3514/0.4753=0.7393,以此类推。
  
  最后,参照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将各项数据乘以对应的权重值再求和,即可得出各年份 的 循环经济评价水 平 结果,经济社会 发 展指标结果为:
  
  A=A1*0.125+A2*0.125+A3*0.125+A4*0.375+A5*0.125+A6*0.125,其中 A1-A6 分别对应的是人均 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城市化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 6 个进行了标准值规范化和线性变换后的数据,资源产出效率指标结果 B=B1*0.2727+B2*0.2727+B3*0.2727+B4*0.0909+B5*0.0909;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结果 C=C1*0.1947+C2*0.1947+C3*0.6106 以及废物排放处置指标结果 D=D1*0.1667+D2*0.4999+D3*0.1667+D4*0.1667,而 B1-B5、C1-C3、D1-D4 则分别对应的是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值规范化和线性变换后的 结 果 , 最 终 各 年 份 的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综 合 评 价 结 果Q=A*0.1787+B*0.1787+C*0.4074+D*0.2352.依照上述步骤,2003-2013 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如表 3.6 所示。
  
  3.2.3 2003-2013 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结论
  
  依据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值,用折线图绘制辽宁省 2003-2013 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见图 3.2)。由于各个指标值进行标准值规范化以及线性变换处理均以中国 2003-2013 年的指标值为标准,因此最终结果与后文辽宁省和其他省对比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二者并不矛盾,经第一步测算的数值需要进行加权计算,结果与 1 的差距越大,说明发展水平越低,差距越大,则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从测算结果来看。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2002 年辽宁省被设立为试点省,2003 年理论与实践全面开始试点摸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到 2007 年,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始终呈现出上升态势,这与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密不可分;第二阶段是 2008-2010 年,这一阶段受金融危机以及其他诸多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循环经济发展也自然受到波及。由 2007 年的 0.822 下降至 2010 年的 0.7556,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倒退;第三阶段即 2010 年以后,辽宁省多家企业、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等被先后纳入国家级试点范围,全省各界斗志十足,与此同时,辽宁省政府加大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再加上国家的扶持,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继而直接造成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情况下,资源利用率迅速提高,同时废弃物处置能力增强,从而表现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符合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
  
  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能力逐步提升,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推进了辽宁节能降耗工作,促使资源消费的大幅减少以及废物处置能力的增强,反映出了辽宁贯彻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决断,不仅保障了辽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大幅提升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