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19 共4405字
论文摘要

  尽管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目前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学者对一国经济贸易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对该国经济利益的影响上,而甚少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上。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人类在从贸易中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到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各国开始不仅关注贸易发展所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且关注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并期望通过建立新的贸易模式,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生态思想
  
  全球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及世界贸易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要素的最佳利用。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各国的发展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界分别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以及世界市场等理论角度比较系统的研究了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成果也比较系统化,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生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研究较为少见。

  有研究者指出,当代西方贸易理论注重科学性,注重数学工具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但贸易学中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人的生存环境,与贸易相关的生态环境,以及劳工的待遇等问题,学术界一直不够重视。

  传统国际贸易学研究的是片面追求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片面的把经济贸易等问题量化,不考虑其本质。而只有对国际贸易尝试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一系列问题。

  世界市场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等,一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兼具科学与人文双重性,贸易学才有可能完整地揭示当代国际贸易的全部内涵,国际贸易实践中诸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象才有可能避免,使国际贸易学研究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贸易学的人文化方面,环境资源保护概括了保护生态、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等。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促进了国际分工,但这种分工并不是完全建立在自然禀赋基础之上,而是服从于强国的发展需要。正是由于国际贸易的存在和发展,一国不仅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交换范围的扩大,而且实现了生态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因此,研究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如何实现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是侧重于经济利益上的可持续发展,忽略了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贸易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业日渐成为人类急需关注的问题。要实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最重要的。就们必须探索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
  
  1.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十七大召开前后,随着生态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外贸易的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并就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及协调机制展开了较多研讨。

  就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日益扩大的非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外贸易给国内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应从环境规制、环境成本内在化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观点认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环境破坏、生产和消费废弃物的转移、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贸易投资方式、与贸易有关的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尝试。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还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学者研究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还面临两大现实问题:一是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二是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需要一系列措施实现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有学者甚至认为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理念背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受环境壁垒限制大;出口商品竞争力弱,受环保因素影响大。进口方面,外国投资者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我国,加剧了生态危机。

  2.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忽视环境的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的污染和森林的破坏等,与对外贸易的环境负效益有关。

  中国政府开始注意到由前几年的自由贸易产生的负面效应,首当其冲的便是环境的恶化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同等程度的贸易盈余和经济增长,伴随着同等程度的环境恶化。而当前不明晰的产权问题是环境问题的关键症结。若产权得以明晰,中国不仅能够扩大贸易带来的成果,还将踏上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坦途。

  可持续贸易是实现贸易与环境双赢目标的必由之路,应该以协调贸易政策和环境规制为重心,构建中国可持续贸易政策体系,即要结合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战略,建立以环境目标为导向,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辅之以产业、财税等政策的可持续贸易政策体系。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对外贸易引致的环境问题,当前的研究更多的是贸易和投资所带来的生产性污染和本地污染,对于与贸易密切相关的消费环节的污染问题以及跨国环境污染问题,还存在研究的不足,而这对于正确认识全球贸易自由化导致的环境变动,评判各国对此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以中国为例,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只是中国对短缺资本的渴求,掩盖了其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在研究者看来,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其他地方进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服务,从而导致资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而污染则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此可见,中国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的代价。在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的贸易往来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目前人们还没有察觉到的环境污染的危机。因为国际贸易的背后实际是生产这些贸易产品所需要投入的生态要素的流动。

  不仅如此,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进出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直接的环境影响,对于有些看似没有产生环境问题的产业,如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其由于对外贸易而形成的产业结构,也会对东道国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对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研究就要深入到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的背后,进一步探讨对外贸易对东道国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能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对外贸易与环境规制
  
  所谓环境规制就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政策与措施的总和。

  对外贸易的环境规制,首先表现在对外贸易商品的价格方面,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根据国际贸易活动的现实特征,结合国际贸易中的要素使用或耗费,有学者将国际贸易中的种种成本归纳为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进而构建了“国际贸易的全成本”的概念。

  该学者认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是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如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的生产、运输、消费、回收利用等)而产生的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国际贸易中的代际成本是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如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的生产、运输、消费、回收利用等)而产生的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因此,要逐步完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谋求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基于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

  也有学者认为,当前贸易活动具有不可持续性,贸易的发展和运行方式必须考虑环境要素和环境成本,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制约,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相平衡与协调。要使贸易活动具有可持续性,环境成本必须内在化,就要求一国必须实行环境规制措施。基此,该学者从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修复取代环境输出、环境指标体系建设、环境技术创新与贸易和环境的互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贸易与环境相协调的对策选择。

  还有学者还从对外贸易具体政策方面对贸易的环境规制提出看法,认为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在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属性,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无法充分有效地配置资源,因此,需要政府对环境进行规制。

  在这些学者看来,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来探讨有关贸易政策的选择,即保护和自由贸易哪一种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现在人们开始将视角转向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

  从长远贸易发展方面,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由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等积极方向转化。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污染产业通常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环境政策本身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贸易自由化会使污染产业迁移到环境规制较宽松的国家。环境规制本身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依靠降低环境标准来取得竞争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非良策。探索一条低环境破坏、高经济增长的路径,对目前中国经济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研究需突破领域
  
  现有众多的关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但都着重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污染分析,尽管有研究者指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结合起来,但现有的分析范围仍然侧重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生产污染和污染转移问题的研究。对于有些行业的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研究尚存在欠缺。

  比如,农业生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具有生态调节作用的行业,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当前还没有受到重视。由于对外贸易引致的不合理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由于农产品对外贸易而引致的农业生态要素流动,将对一国农业生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决定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否是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致的生产污染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学者也多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但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消费所引起的污染和生态影响,现有的分析尚存不足。而消费对生产从而对贸易的影响,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是否能够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亦有重要现实意义。

  事实上,只有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结合成一个大系统,在人类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将对外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对外贸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FIC可持续贸易是实现贸易与环境双赢目标的必由之路,应该以协调贸易政策和环境规制为重心,构建中国可持续贸易政策体系,即要结合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战略,建立以环境目标为导向,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辅之以产业、财税等政策的可持续贸易政策体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