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乡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3 共82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章丘市乡村社区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第一章】乡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困境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社区环保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三章】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 
【第四章】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第五章】章丘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完善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对策研究 
【总结/参考文献】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优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创造财富的总和。

  而 21 世纪人类经济和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发展。随着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技术合作、信息化合作,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工业的影响越来越势不可挡。同时,人地矛盾的尖锐化、自然资源争夺的白热化、生态危机的普遍化、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也将更加严重。

  就现在来说,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们生活在农村中,资源的利用也是在农村中。目前,对于国家来说农村地区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原因存在许多方面,例如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村的的环境保护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农村环境出现众多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在城市环境改善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效,但我国农地区村的环境保护却一直非常落后。我国农村环境状况十分严峻,现阶段有近 4 亿人喝不上干净水,每年会增加 1.5 亿亩遭受污染的耕地,近年农村的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农民正常的生存环境在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从环境污染来看,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充斥着方方面面,我国 9 亿农民的身体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侵袭。在世界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抽血检验中,我国农民的血液中被检测出含有多达 103 种人工化学物质,而且这其中有55 种属于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大多数与农民的饮水、农药喷洒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以耗费资源为代价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又散又小的工业,资源的耗费更加明显,技术水平不高,耗废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村每年产生 2.8 亿吨生活垃圾、90 多亿吨生活污水、有效利用率则不到 35%的 4700多万吨化肥,造成了农村土壤和水体环境的严重恶化。此外,开垦森林、围湖造田、乱砍乱伐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如果任凭这些现象一直发展下去,我国的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大的受到威胁,这会危及到我国农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可能会危及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环境负债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同时,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主体比较分散,所以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以面污染为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是政府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监管却一直不能到位。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的管理,全面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实施调动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美好的新农村,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长治久安之策。本文通过对章丘市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现状问题进行调研,试图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这也是文本写作的主要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关于社区与农村社区概念

  社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欧,后来在美国逐渐发展并逐渐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社区”为 community,最初的意义是亲密伙伴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但是,社区这个名词的流行主要起源于英国学者 H.S.梅因。在 1871 年,H.S.梅因在他的书《东西方村落社区》中首先提到社区,此后,也就慢慢流行了起来。

  在 1887 年,德国的学者斐迪南·腾尼斯使用了 gemeinschaft 一词,并且将该词表示社区、团体等意义。在其着作《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中,应用到了gemeinschaft,并且在在其翻译着作中翻译为《社区与社会》。这是第一次从社会管理学角度对社区进行的解释:即具有相同价值观、关系密切、出入相助的同质的一类群体。

  “社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社区人们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的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领域。

  之前介绍过《社区与社会》这部着作,它在社区理论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社区理论的诞生。这部着作将社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空间上的区位,即把地理位置相近的居住区及附近共同拥有的财产为基础。另外一种是精神上的区位,即虽然人们没有共同的地理区位关系,但是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信仰,并为此进行合作协调行动。最后一种是亲属姓氏组合上的区位。在这种社区分类中人们因为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而协调自己的行为,因而这种社区也被称为血缘社区。

  (1)倾向于空间区位的代表人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学者 B.菲利浦,他对社区的定义是: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日本学者恒山宁夫,他在《社会学概论》中提出:社区是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戴维斯(E. Davis)认为社区是人群聚集的最小地域单位,它综合了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各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社会利益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

  (2)倾向于精神区位的代表人物:姜纳森(C.T. Jonassen),他认为同一个社区内部的社区文化社会活动都会相似,因此他在社区分类中按照人文、社会实体将社区进行分类。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沃斯和威尔曼(L. wirth,wellman)。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分析社区时提出:虽然一些城市形式上是社区,但由于其内部缺少同样的种族信仰、相似的生活态度、相似的职业、相近的文化素质等社区的性质,所以这些区域更像一个居住区而不是一个社区。

  (3)倾向于亲属姓氏组合上的区位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帕克(Roberte. Park)在其研究中指出,由相同的姓氏或亲属聚集起来的人群会深深扎根于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因此这样的聚集方式更为稳定。斯科特在研究农村社区的时候认为,传统社区具有一种避免农民陷入生活危机的亲缘理论。在 1915 年,美国学者盖尔平(C.F.Galpin)在众所周知的研究报告《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析》中同样指出农村社区的血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1.2.1.2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社区机制效率问题

  (1)在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控制中,社区在获取准确的信息反映企业行为的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学者阿弗萨(S. Afsah),通过对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得调查,于 1996 年在《世界银行发展简讯》中指出:工厂污染的强弱会受到社区的影响,当社区比较富裕,而且教育程度比较高,并且具有组织性时,就可以跟企业谈判,从而获取相关的污染信息,进而加强相关的监控。

  (2)农村社区机制是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补充。《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部着作由英国学者皮尔斯(Pearce. D. W.)根据尼泊尔的森林管理制度而编纂而成。这部着作对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局限作用,以及在保护农村环境中的补充作用进行了相关说明。尼泊尔的政府会把没有注册的森林跟荒芜的土地划归国家所有,会重点保护近两年没有耕种的土地还有靠近林区的。从而实现可以持续利用森林的目的。由于社区能协调社区的整体,使社区保持稳定平衡,相互协调。同时,由于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社会生活中社区的可持续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社会环境的长期发展,所以国内外学者认为农村社区环境管理是对传统的环境保护机制的重要补充。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关于社区与农村社区概念

  (1)关于社区研究。

  吴文藻和吴景超先生是最早倡导中国本土化社区研究的人。建国后,他们从学术领域掀起了关于农村社区、小城镇社区的相关研究。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认为在研究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把社会作为多种社区的融合体来研究更为符合中国的实际。而且,他认为社会结构需要社区的时空坐落,这样更能使社会更加平衡。在 1996 年,丁志铭对社区制定了系统的内涵:社区是一个具备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地域社会。在该地域社会中,人们不同程度的血缘关系相互连接、共同享受提供的生活环境和各种服务、具有共同的心理认同感,使得该地域社会中的人们形成社区意识。陈万灵(2002)在他的着作《农村社区变迁: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实证考察》中也提及社区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社区是地域相对较小、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比较相似、社会功能相对完整的“共同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具有相对不可分的性质。换句话说,在这个地区,居民有相同或相似的归属感,一起生活,享受同样的社会服务。因此,社区是一个社会功能相对完整的人文区域共同体,“社会功能相对完整”也就成为社区的本质特征。

  另外,徐勇、陈伟东等通过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参与案例,说明居民自治管理中社区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王邦佐通过对居民参与选举的事例说明了居民社区的形式在居委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窦泽宪通过社区参与对于治理的关系从而说明了社区管理对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贺雪峰(2008)认为社区是提高基层居民合作、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形式。此外徐永祥(2000)在其所着的《社区发展论》,潘小娟(2004)及窦泽宪(2003)在其所着的《社区行政》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居民社区参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其一,从对社区的定义看。何肇发(1991)在《社区概论》中认为 “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并且,何肇发认为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乡、一个县、甚至一个市都可以作为一个社区,社区应该能够作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徐永祥(2001)在其着作《社区发展概论》中给社区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以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为纽带,同质人口为主体的人群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周沛(2002)在谈到社区时更加情调了精神感觉方面;王邦佐(2003)认为社区是一个“地缘群体”,即更加强调了社区之间的空间区位特点;窦泽秀(2003)认为社区虽然体现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在一定地域内的集合,而且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更加强调社区内部人员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潘小娟(2009)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同一个类型的生活方式和主要活动才能够构成;韦克难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社区是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主要活动的集合,是拥有特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会实体。

  其二,社区的分类。社区系统的种类是根据分类标准的差异而不同的。郑杭生(1987)对社区分类的研究较早。他将社区按照四种方式进行划分。其中第一种是从社区变化的角度分,社区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可以将社区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传统社区是指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程度较小的社区,比如边远偏僻的群落、少数民族等等;发展中社区,是指变迁比较大的社区,比如沿海地区的乡镇和一些城郊社区等;现代社区一般比发达经济的社区多,它是指发展已经达到一体化程度的社区。

  第二种分类主要是按照社区的空间特性进行的分类,有些社区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作为自然社区、有些社区是政府设定的可以作为法定社区、有些社区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专业功能的社区可以作为专业社区。其中,自然社区是指,自然村落等;法定社区是指,与政府设定的建制镇、行政村等等;专业社区,是指基于一定专业原因形成的聚落,如学校、军营、矿山等。第三种分类根据精神社区,不明显的地理边界,并且有共同的归属感的社区人的非空间性特征,把社区分为了散居民族社区、宗教社区、职业社区、移民社区、种族社区等。第四种分类方式把几个因素:空间特征、人口密度、社会分工特征综合考虑,分成了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而且学者费孝通(1983)还有第三个从中分出来的社区就是小城镇社区。

  (2)关于中国农村社区研究。上海沪江大学教授库尔普(D.H. Kulp)在 1918 和1919 年对广东潮州凤凰村做的社会调查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中国农村社区的调查。该调查结果为《华南乡村生活》(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本次主要是从该村的风俗、地理、人口、教育、经济、管理等展开的调查。同样白克令(H.S. Bucklin)教授也是来自上海沪江大学,他对离上海不远的乡村沈家行在 1923 年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编着了《沈家行实况》,该书也是我国对农村社区调查的结果中,最早使用中文的书籍。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宗教、地方行政、教育、农工商业、家庭、娱乐设施等。另外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在吴文藻先生的带动下,出现了大批从事社区研究的学者,如李安宅、费孝通、吴景超、李景汉、梁漱溟、晏阳初等。这段时间同样出现了许多着名的作品集,如吴文藻的《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用》,毛泽东的《兴国调查》,晏阳初的《乡村生活调查大纲》,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蒋旨昂编写的《战时乡村社区政治》,黄迪根据调查着作的《清河:一个乡镇村落社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文集》,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张闻天的《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年》等。在建国之后,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社区的研究一直处于中断状态,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社区的研究才逐渐恢复。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农民问题、农村社区组织及制度问题、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社区进行的实地考察;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社区概念、类型,对外国社区的文献翻译和引进和对社区理论史及流派发展的研究等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农村社区特点。丁元竹(1995)认为民俗是社区共同的特征,并且社区还具有其他的特点,比如说传统主义,民俗主义。费孝通(1983)在他的着作《乡土中国》中,精确的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社区所具有的特征: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政治治理中的无为而治;男女不要求完全相同,并且在生活上要各自生活;私人的交际线交织在一起就是基层社会结构;自己与他人发生的社会关系中,对各个人的差异是不同的;乡土社会中的文盲等。

  郑传贵(2005)对转型期农村社区特征进行了表述:村民行为合理化的农村社区在当今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就要消失,农民的收入也逐渐由村内移到村外,生活的中心也会随之转移,社会与自然的边界也会被打破;村民越来越难以统一行动,人民合作变得日益困难,缺乏合作造成经济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现象比比皆是;村中日益老龄化,村中生活日益萧条。这是中国社会过渡,许多农村社区的共同现象。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徐勇教授对进退两难的农村人口流动(农村人口流出影响更为深远,所以重点研究的是农村人口流出)对农村治理的影响。他认为造成社会人口与农村“有流动无发展”、乡村秩序“有流动无安宁”的困境的原因是农村的人们外出务工导致的,而且除了这个原因,国家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治理体制也是其中的原因。农村研究的重点是农村社区,对于农村社区的研究是农村社会研究的出发点,是农村社会研究的缩影。

  1.2.2.2 关于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

  戴星翼教授(1997 年),在分析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与排污企业之间的关系时,认为这二者之间就好比猫和老鼠的关系。如果政府部门前来检查,排污企业就会运行排污设备,而政府监管部门一旦离开,排污企业又会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大量排污。在这种监管状态中,政府环保部门属于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污染指数,进而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达到控制企业污染限度的目的。如果企业污染超过指标,将对其按照超额累进的方式收取排污费用,最终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工厂”型管理对于预定固定污染源头更为有效,但是对不能确定污染源头的企业则可能并不是特别适用。杨友孝,曹芳(2004)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入手,认为应该建立合理的环境资源产权结构,从而解决国有资源相关方面的差异。通过建立一套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通过多个方面的主体共同监管,来控制污染企业的排放,最终实现环境的平衡。另外王如松(2000)的李周(2000)赵敏娟(2001)等人也分别从各自的学术着作中论述了农村资源破坏的原因及形成机理等。李彦玲,李延华(2006、2009)通过辩证的分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应该遵循高科技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华启和;高金龙(2007)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走出农村生态环境困境的创新机制。

  王周(2003)强调了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态伦理建设、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陈丽华(2007)认为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法律的作用非常关键,政府应该确立村民自治组织的环境监管法律地位,因此,将环境管理部门设置在村民组织的内部,从而使村民参与到环境的治理当中,出谋划策,同时村民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1.2.3 文献评述

  1.2.3.1 关于对社区属性文献的评析与判断

  在社区研究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对于社区的研究特别松散琐碎,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种,首先是社区研究中的“社区”的内涵比较复杂,研究学者各抒己见,“社区”的概念难以完全定义。其次,研究对象“社区”存在多样性,而且研究学者知识积累、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等也有所不同,对于同样的社区研究得出研究成果也是有所差异。大多数情况下,社区的研究对象是在特定区域的人群以及社会关系。而在社会经济学中,社区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认知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一种手段。

  在对社区进行评述时,我们采用“守望互助、紧密互动的基层地域共同体”这个为多数学者认同的角度来判断社区:(1)社区的认定必须存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一定的边界。(2)社区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人口密切互动”.通过亲密接触,人们直接按会形成费孝通说的“熟人社会”,人们可以互相认识和密切的交流。社区紧密团结,为居民共同的生活环境,呈均匀的特点,社区的内部会出现同质性,即同一个社区内人与人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由此会产生相似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3)从地域的角度来看,社区是一个中观的概念,它没有达到宏观国家的层面也没有小到围观个人的层面,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介地域概念。而社区由与家庭、邻里这两个中观的概念相异,这两个概念没有社区的整体性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因此,在整体方面更为全面的“社区”就更适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单元。(4)社区和区域的区别。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范围的大小不同,区域的范围更大,社区的范围相对要小一些,区域要对个人产生影响必须通过社区这个功能单位。

  综上所述,在“社区”的概念界定中,笔者认为社区应该是具备整体性的最小功能单元,是“社会基层的将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合”.

  1.2.3.2 关于对农村环境管理的社区运行机制文献的评析与判断

  通过上述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文献的回顾,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政府环境保护机制在目前的农村地区并不适合。目前阶段,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理论层面的研究虽然有零星的涉及,但是并不完善。社区是高于家庭管理又来自于家庭管理的集合,连接上层与下层,确切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力量。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社区是环境治理的必要环节。

  1.3 研究思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政府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3.2 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法。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在对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其中成熟的管理经验,对章丘市环境保护管理机制的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存在于农村管理中问题的相关途径。

  (2)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剖析行为人的行为特征,寻找现象发生的原因,作出进一步的预测,但并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分析方法。本文以章丘市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中的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环境管理机制来探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途径。

  (3)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掌握相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来确定自己研究的方向和目的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很久就存在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与管理机制之间内在关系的一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章丘市的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状况。

  1.3.3 研究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设计如下图所示:

  1.4 研究创新之处

  (1)以章丘市为例,分别对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及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调查。

  (2)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探明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根据章丘市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