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口语的音段信息对词汇语义激活的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04 共4359字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在语言学中,每个音节包含两个语音单元:音段信息(即构成音节的单个音位信息,如元音、辅音等)和超音段信息(即由音位或音位群负载,包括音高、强度、时长等声音线索,如声调,重音等),超音段信息也被称作词汇的韵律信息[1]。汉语中的一个音节由韵母、声母和声调组成,其中韵母和声母为音段信息,声调为超音段信息。口语词汇识别的很多模型都集中在描述人们是如何从众多的潜在匹配候选词中提取出最合适的词的。这些模型尽管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都认为在识别所给口语词汇的过程中,是从相同的发音开始然后才逐步被激活的。这些模型都是来自于对英文的研究,超音段信息在英语的语义激活中并没有负载较多的语义信息,而汉语是使用超音段信息来区别语义的。因此,如果想建立一个完整而正确的人类语言加工理论,对汉语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视觉词汇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音在词义激活中的作用。理论上来说,词义的激活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视觉输入激活心理词典中字形表征后,直接激活语义表征;一是以语音为中介,字形表征的激活首先传输到语音表征上,然后激活词义表征。对于表义文字的汉字加工,周晓林等人提出确凿的证据,说明汉语字词加工中的语义激活过程不同于拼音文字,主要由字形 - 语义之间的直接激活传输(或计算)决定,语音信息在视觉字词加工中虽然自动激活,但对语义激活作用很小[2]。

  语音编码模型认为,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的表征和提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来自重音语言和声调语言研究的肯定。关于音段与超音段信息在词汇加工中的作用,已有听觉词汇识别模型在关注音段信息作用的同时,忽略了超音段信息的作用,认为心理词典中词条的通达是词汇音段信息竞争的结果,超音段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几乎不发挥作用。对汉语的研究却表明,音段与超音段信息在汉语词汇加工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这两类语音信息作用的研究仍不多见,对于这两类语音信息的具体作用过程尚不清楚。

  2 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

  探讨汉语口语的音段信息对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

  2.2 被试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 30 人,其中女生 21人,男生 9 人,年龄在 21-24 岁之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第一语言为汉语。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 2(词频: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大于韵母变化启动词,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小于韵母变化启动词)×2(启动词类型:基本启动词,韵母变化启动词)被试内的实验设计。

  2.4 工具和材料

  2.4.1 实验设备

  使用 E-prime 软件来测试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笔记本电脑一台。

  2.4.2 视觉刺激材料

  在声调信息和声母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了 20对两个音节的韵母都变化的刺激词对,其中一个作为基本启动词(如“车辆”,che1 liang4),另一个词作为韵母变化启动词(如“出力”,chu1 li4)。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3]查出每个刺激词的词频。20 对刺激词对中,有 10 对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大于韵母变化启动词,10 对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小于韵母变化启动词。相对应地,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找出与基本启动词(如“车辆”)语义相关的双音节词汇作为视觉目标词(如“乘客”,cheng2ke4),此视觉目标词与韵母变化启动词无语义相关或是语音相关。此外,还有 60 对填充词对,其中 10 对是真词—真词的词对,50 对是真词—伪词的词对。因此,每个被试需要做出 100 次判断(50 次真,50 次假)。

  2.5 实验程序

  本研究要求被试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使用E-prime 软件进行实验,实验采用的指导语均已标准化。每个启动词(基本启动词或是韵母变化启动词)视觉呈现的时间为 700ms,接下来出现红色的中央注视点“十”700ms,最后出现目标词,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个目标词是否是真词,并按键,真词按“F”键,伪词按“J”键,超过 2000ms 没做出反应就按照反应错误处理。注视点、启动词和目标词均呈现在屏幕中心。对所有被试都呈现相同的实验程序,所有刺激词对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为了使被试熟悉实验程序,正式实验开始前先进行 6 次练习,程序与正式实验相同。E-prime 软件会自动记录所有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2.6 结果与分析

  使用 SPSS16.0 软件对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删除反应不正确的数据。每种条件下的错误率分布均匀,因此只分析反应时的数据。30 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呈现在表1 里。对被试的反应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由表2 可以看出,词频的主效应不显着,F(1,29)=1.199,P>0.05,启动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着,F(1,29)=2.607,P>0.05,词频和启动词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着,F(1,29)=3.521,P>0.05。高频词汇和低频词汇对语义激活没有显着差异,F(1,29)=1.199,P>0.05,即没有词频效应。基本启动词和韵母不匹配启动词的差异并不显着,F(1,29)=2.607,P>0.05,说明韵母的改变在语义激活过程中没有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这与本研究的假设即在超音段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双音节词汇的音段信息的改变会显着地抑制词汇语义的激活是不符的。词频和启动词类型对词汇语义激活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

  3 实验二 研究方法及过程

  3.1 实验目的

  探讨汉语口语的超音段信息对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

  3.2 被试

  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 30 人,其中女生 24人,男生 6 人,年龄在 21-24 岁之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第一语言为汉语,并且都没有参加过实验一。

  3.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 2(词频: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大于声调变化启动词,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小于声调变化启动词)×2(启动词类型:基本启动词,声调变化启动词)被试内的实验设计。

  3.4 工具和材料

  3.4.1 实验设备

  同实验一。

  3.4.2 视觉刺激材料

  在声母和韵母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了 20 对两个音节的声调都变化的刺激词对,其中一个作为基本启动词(如“酒精”,jiu3 jing1),另一个词作为声调变化启动词(如“究竟”,jiu1 jing4)。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3]查出每个刺激词的词频。20 对刺激词对中,有 10 对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大于声调变化启动词,10 对基本启动词的词频小于声调变化启动词。相对应地,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找出与基本启动词(如“酒精”)语义相关的双音节词汇作为视觉目标词(如“燃料”,ran2 liao4),此视觉目标词与声调变化启动词无语义相关或是语音相关。此外,还有 60 对填充词对,其中 10对是真词—真词的词对,50 对是真词—伪词的词对。因此,每个被试需要做出 100 次判断(50 次真,50 次假),同实验一。

  3.5 实验程序

  使用 SPSS16.0 软件对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删除反应不正确的数据。每种条件下的错误率分布均匀,因此只分析反应时的数据。30 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呈现在表3 里。对被试的反应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由表4 可以看出,词频的主效应不显着,F(1,29)=2.246,P>0.05,启动词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1,29)=5.628,P<0.05,词频和启动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着,F(1,29)=33.752,P<0.05。词频的大小对语义激活的作用并不显着,F(1,29)=2.246,P>0.05,说明没有发现词频效应。启动词类型的主效应显着,F(1,29)=5.628,P<0.05,也就是说声调改变词作为不一致启动词时,被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语义激活,说明了声调的改变对词汇语义激活具有制约作用。这与之前的假设即在音段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双音节词汇的超音段信息的改变会显着抑制词汇的语义激活是一致的。词频和启动词对词汇的语义激活有显着的交互作用。

  4 讨论

  4.1 词频的影响

  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与唐浩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因为本研究使用的是词汇判断任务,由于这种任务本身包含了词频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所以词频效应是不明显的[4]。比较关于词频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得到的词频效应比通过命名任务得到的词频效应小得多[5-6]。有很多研究得出了与本实验结果相反的结论。陈宝国等人得出结论,在汉语中词语使用频率和 AOA(获得年龄)都对词汇识别产生影响,而且两者是一种相加的关系[7]。识别高频词比识别低频词更容易,识别的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8]。杜晨采用词汇判断法考察了时间压力与词频对中文双字词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时间压力高低,词频对词的识别有影响,对高频词进行词汇判断的反应时低于低频词进行词汇判断的反应时。而且高频词的词汇判断正确率高于低频词的词汇判断正确率[9]。张仙峰和闫国利的眼动研究结果显示,词频和熟悉度对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的影响都达到了差异显着的程度,词频越高、熟悉度越高,各注视时间都相应地减少[10]。

  4.2 音段信息和超音段信息的影响

  关于音段信息的作用。实验一结果得出启动词类型的主效应不显着。说明了在超音段信息相同的情况下,音段信息(这里指的是韵母)的改变,对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不显着,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实验一的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Soto-Faraco 等人运用跨通道启动范式研究了西班牙语中超音段信息(重音)和音段信息(元音和辅音)的加工,结果他们发现超音段信息和音段信息在词汇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是等同的[11]。本研究没有发现音段信息与超音段信息在语义激活中起到相同的作用。Schirmer 等人采用ERP 技术探测了由于声调和韵母的不匹配导致句子语义违反从而诱发出的不同的脑电位。他们发现声调的不匹配和韵母的不匹配所诱发的脑电位的时间是一样的,而且两者波幅没有差异,因此推断声调与韵母在词汇通达的过程中是同步的,它们在广东话字词加工的过程中起着对等的作用[12]。覃薇薇和刘思耘的研究结果表明,而韵母信息的改变却使得声调的知觉发生了改变,这种知觉上的不对称性表明在单字情况下韵母的加工有可能比声调信息早,而且声调的加工却依赖于韵母加工的完好性,体现了韵母的加工及知觉优势[13]。

  关于超音段信息的作用。实验二结果得出启动词类型的主效应显着。这说明了声母和韵母保持不变,声调的变化影响了语义激活的过程,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这也说明声调也具有独立的加工和表征,也可以独立抑制语义激活。关于声调的加工过程是否独立于声韵母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结论。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认为声调的加工过程与声韵母一样,都有独立的加工过程[14-15],但也有人认为声调只是节奏框架的一部分,它只能与音节结合在一起才能起作用[16]。本研究结果支持前者的观点,认为声调的加工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的改变对语义激活起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桂琴,刘颖,于泽.汉语口语韵律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338-343.
  [2] 周晓林,武宁宁,舒华.语音与词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来自儿童发展的证据.心理科学,1998,21,498-501.
  [3]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4] 唐浩,韩玉昌,于爱华.汉语双字词超音段信息在语义激活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2013,36(1),7—13.
  [5] 李小健,方杰,楼婧.汉语同音字具体频率和同音字数在听觉词汇通达中的相互作用.心理科学,2011,34(1),43—47.

相关标签:词汇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