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理据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杨鄢
发布于:2022-05-27 共11595字

摘 要

  研究相城区记叙性地名需要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文献考证,来探究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理据,分析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特点。按命名方式,相城区记叙性地名可分为叙述文化景观、记录人物族姓、记载文化传说、方言误读及经济发展五大类。研究结果显示,相城区记叙性地名反映了当地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情况、宗教信仰及民俗。在历史文化方面,相城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名人辈出,传统文艺盛行,以御窑金砖为首的相城十大传统文艺享誉海外;在经济发展上,相城区以超市、步行街等商业形式慢慢取代了原先的市集,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在宗教信仰上,相城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大部分寺庙周围的地名,都与寺庙有关;在民俗上,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个是茶文化,一个是宗族,一个是庙会。

  关键词:相城区  地名理据  地名文化

Xiangcheng District Narrative Naming Principles

Abstract

  Study  on  the  Xiangcheng  District  narrative  names  need  to  be  based  onliterature data,combined with Xiangcheng District features of place names,Xiangcheng Districtnarrative of naming names divided into narrativ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record person familyname,recorded  culture  legend,  dialect  and  other  places  and  other  five  categories.Other  namescan  be  divided  into  and  hydrology  of  place  name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ed  names,and industry related place names containing along the names,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its name,contains maps the name six. Through the names of Xiangcheng District place names reflect thehistory  and  culture,economic  development,religious  beliefs  and  customs.In  the  historical  andcultural  aspects,Xiangcheng  District  has  a  long  history,  Wu  Culture,celebrities  come  forth  inlarge  numbers,  popular  literary  tradition,  headed  by  the  imperial  kiln  BRIC  Xiangcheng  tentraditional  literary  reputation  oversea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Xiangcheng  District  to  thesupermarket   pedestrian   street,   and   so   on   commercial   form   slowly   replaced   the   originalmarket,economic scale expanding gradually;in religion,Xiangcheng people's common belief inBuddhism. Most of the temples around the place names are related with the temple;in the folkcustom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a is tea culture,a clan,finally a temple.

  Key Words: Xiangcheng;Naming Principles;Naming Culture

目 录

  一、引言
   (一)相城概况
   (二)相关理据研究
   (三)本文研究思路
  二、相城区记叙性地名命名方式
   (一)叙述文化景观
   (二)记录人物族姓
   (三)记载史实传说
   (四)方言误读和笔误
   (五)反映社会经济状况
  三、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理据分析
   (一)人文景观地名理据分析
   (二)人物族姓地名理据分析
   (三)史实传说地名理据分析
   (四)方言误读或笔误地名理据分析
   (五)社会经济状况地名理据分析
  四、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的文化的特点
   (一)悠久历史文化
   (二)特色宗教文化
   (三)地方民俗文化
   (四)地域经济文化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一、引言

  (一)相城概况

  相城区,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区。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东依阳澄湖和昆山,西衔太湖,北接无锡和常熟,南临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相城区是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交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春秋时期,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

  现今相城区有 4 个街道和 4 个镇,分别是元和街道、太平街道、黄桥街道、北桥街道四个街道及望亭镇、黄埭镇、渭塘镇、阳澄湖镇四个镇。

  (二)相关理据研究

  研究地名的相关着作有很多,大致可分为研究地名理据和研究地名文化特征这两大方面。

  1.地名理据方面

  李如龙先生的《汉语地名学论稿》通过对地名由来、演变、语词结构、分布规律和功能的分析,把地名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从地名所指称的对象分,分别是:地理环境系统、聚落系统、行政区划系统;第二类:从地名的语言形式分,可分为结构系统、语源系统、语用系统;第三类:从命名法分,他们是: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描述性地名是指描述地理实体的地理特征的地名,如四河口;记叙性地名,是指反映人文地理特征的地名,如顾家里;寓托性地名,是指人们赋予某种观念或情感的地名,如普安桥。

  2.地名的文化特征

  牛汝辰先生的《中国地名文化》通过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避讳年号、姓氏、民族迁徙、社会经济、民族习尚、民族分布等方面与地名的关系,来探究地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分析的角度比较全面。

  而郭锦桴先生的《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中主要从历史、宗教、社会及社会心态这几个方面,来表现地名与其的文化联系,内容比较深刻。

  相城区地名的研究离不开对地名理据和地名文化这两发面的研究。而这三本书对相城区地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本文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选取了相城区的记叙性地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相城区的地名进行分类、分析。记叙性地名分为叙述文化景观、记录人物姓氏及记载史实传说这三类,如顾家里、凤凰泾等。相城区历史文化悠久,对于记载人文方面的地名也相对较多,所以本文选择研究相城区的记叙性地名,从而探究相城区的地方文化特色。

  本文主要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城区的地名以记叙性地名的命名方式分类,主要参考文献有李如龙的《汉语地名学论稿》及相城区各镇的镇志;第二部分,对相城区的记叙性地名进行理据分析,主要参考文献有李如龙的《汉语地名学论稿》、牛汝辰的《中国地名文化》;第三部分,通过前两个部分,归纳总结记叙性地名中所反映的相城区的特色文化,主要参考文献有牛汝辰的《中国地名文化》、郭锦桴《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

地名文化

二、相城区记叙性地名命名方式

  (一)叙述文化景观

  人们根据各种人工建筑、设施来命名的地名叫做文化景观地名,一般有建筑地名和设施地名两类。相城区位于江南,河流众多,星罗棋布,所以含有桥及坝等建筑的地名是比较多的。杜牧的《江南春》中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此可见古时相城区的宗教文化的繁荣,相城区宗教类地名也很多。

  1.根据建筑命名

  (1)以桥命名

  姓氏+桥:徐家桥、朱家桥、周家桥、丁家桥、胡家桥、曹家桥、陆家桥、董家桥

  姓氏+姓氏+桥:沈杨木桥、马沙桥、许午桥、罗金桥、张木司桥、戴劳桥、马王桥

  方位+桥:东蠡桥、东石桥、山东主桥、北胜桥、寺东桥、桥东、望北桥、北桥、西蠡桥

  美好愿望:旺庄桥、泰安桥、长康桥、张义桥、万安桥、渡贤桥、太平桥、普安桥

  其他:金坞桥、沈士桥、小方桥、古宫桥、武凌桥、中巷桥、牡丹桥、马路桥

  (2)寺庙

  兴国寺、城隍庙、东庙、寺后底、庙浜上、庙前浜、寺前、下阳庙、西庙浜、尼姑桥

  2.以设施命名

  (1)坝

  王家坝、圩家坝、陆家坝、坝上、坝头村、朱家坝、谈家坝、坝头

  (2)堰

  郭家堰、横家堰、小平家堰、钱家堰、蜻蜓堰、渡生堰、东堰头、方家堰、七家八堰

  (3)圩

  张公圩里、王家圩、洪家圩、塘家圩、芦场圩、百家圩、低田圩、梅圩上、小圩里、大圩溇

  (4)其他

  望亭驿、翦渡、吴驿道、夏禹奠

  (二)记录人物族姓

  人物族姓地名是指以人的姓氏、人名或族姓来命名的地名,有人物地名、族称地名和姓氏地名这三种。

  1.以历史名人命名

  范蠡桥、黄埭、冯梦龙村、蠡口、陆墓、徐庄、漕湖、济民塘、济民桥、东蠡桥、西蠡桥、冯埂上

  2.以族称命名

  包兴镇、陆巷、薛家祠堂、王家祠堂、吴家祠堂、杨四宫音堂

  3.以姓氏命名

  (1)只含有姓氏

  姓氏+家:顾家里、杨家里、汤家里、钱家里、邹家里、史家里、屠家里、夏家里

  姓氏+巷:沈家巷、范家巷、潘家巷、吴巷、董巷上、顾巷上、张花巷、马巷上、朱巷村

  姓氏+角:周家角、戴家角、蔡家角、顾家角、易家角、谢家角、潘家角、金家角

  姓氏+宅基:黄家宅基、周家宅基、陆家宅基、高宅基、林家宅基、陈家宅基、杨家宅基

  姓氏+埂:苏埂上、冯埂上、杨埂上、陶埂上、陆埂上、戴埂上、袁埂上、邵埂上

  (2)方位+姓氏

  前石家庄、后石家庄、中石家庄、东陶村、外朱家庄、前邢家里、前陆寺、后邢家村

  (3)姓氏+自然地地貌

  姓氏+浜:王家浜、丁家浜、尤家浜、赵家浜、沈家浜、周家浜、邹家浜、徐家浜

  姓氏+湾:邹家湾、毛柴湾、陈家湾、许家湾、周家湾里、顾家湾里、吴湾里、赵家湾

  姓氏+泾:蒋家泾、大吴泗泾、小吴泗泾

  (三)记载史实传说

  史实传说类地名是以反映具体历史、历史变迁的地名或是古代沿袭下来的地名。可具体分为故称地名、年号地名、变迁地名、传说地名及事件地名。在以史实传说命名的地名中,相城区的变迁、传说及事件地名比较多。

  1.以变迁命名

  新旧更替:新杭蚂蟥、新杨家里、新杨开河、新宅基、渔民新村、大杨家里、小杨家里

  2.以传说命名

  罗神墩、凤凰泾、叫娘帮、五丫浜、洪墓桥、香花桥、古石桥

  3.以事件地名

  跃进村、五七桥、安全浜

  (四)方言误读和笔误

  1.方言误读

  占上、洋簖头、裴航、古宫桥、金雪湾、黄善泥浜、高江上、龙里

  2. 后人笔误

  过础路桥、清河桥、杭木桥、罗金桥、沈士桥、埝桥、创五泾桥、头鸡头、唐村里、姚云鸡

  (五)反映社会经济状况

  1.与经济有关

  中市桥、倪汇、前张市、后张市、莫店、刑店、酒店桥、沈店桥

  2.与行业有关

  南芦塘、十六亩荡、保滩、青漪塘、埭渔村、芦滩、油车浜、木巷上、北渔池

三、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理据分析

  (一)人文景观地名理据分析

  1.建筑类地名理据分析

  相城区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在相城区这个江南水乡里,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密布的水网决定了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地名中有许多以桥命名。而在相城区,大大小小的桥就共计有 1000 多座。大多数都有它自己的命名由来。

  在以桥命名的地名中,大部分地名是与姓氏相结合来命名。这些桥通常是以出资建造这些桥的建造者的姓氏来命名,如果是单人出资,则以出资人的姓作为桥的名,若果是村里或是一个家族出资建造,因而通常以该村或家族的姓氏命名,如张家桥、陈家桥等,因村内多为张姓人家,桥以张姓得名,村以桥得名;金塘桥,是金姓大户建造的。

  还有一部分桥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如范蠡桥,在《东桥镇志》中提到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出苏州齐门乘舟入太湖。路过西桥村时,在一座小石桥堍经商,留下了“范蠡经商”的美丽传说。故后人称此桥为范蠡桥。还有南桥等的命名与历史上的名人有关。这一类地名,都是根据古代历史名人在相城区留下的事迹,对相城区所做的贡献来命名,表达了相城区人民对崇敬之情。

  还有如普安桥,因建桥时朝廷腐败,太平军揭竿而起,时局混乱,为求太平,故命名为普安桥;泰安桥,清同治年间奚经浜上有个姓周的大地主为求太平而出资建桥故名泰安桥。这类桥的命名都是人们祈求美好的愿望。

  寺庙,宗教对相城区的影响非常大,在相城区有 100 多个寺庙,如兴国寺、城隍庙、东庙、下阳庙、灵岩殿、和村庙、华阳庙、河南寺、悟真道院等;与寺庙有关的地名有50 多个,如寺后底、庙浜上、庙前浜、寺前、西庙浜、尼姑桥、东庙浜、何村庙前等。

  如夏禹奠,俗称下圩田,相传大禹治水有功,后人为纪念大禹而设的祭奠场所。《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云:“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又有一个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越干王城用于祭祀的地方;兴国寺: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四年,是孙权为其母亲建造的寺庙。有些损毁的寺庙现今都在修复重建,由此可见,相城区人民求福、重孝、重义的心态。

  2.设施类地名理据分析

  相城区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水利交通发达,建有许多的坝、堰、圩、渡口。

  坝是指通过拦截水流达到调节水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如王家坝、圩家坝、陆家坝、坝上、坝头村、朱家坝、谈家坝、坝头等。堰是指在河道旁修建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水利工程。与堰相关的地名有蜻蜓堰、渡生堰、东堰头、方家堰、七家八堰、倪家堰、居家堰、里小堰、望亭堰等。望亭堰,又叫洪水闸,实际上是一个石塘坝,《吴县志》:“设堰者,恐暴雨流入于域也。”圩是多在中国江淮低洼地区,用于防水的堤或者有圩围住的地区。

  如张公圩里,相传古代有一个姓张的书生隐居在此,该地四周环水,仅有一条通路,故该地就叫张公圩里。

  (二)人物族姓地名理据分析

  1.名人类地名理据分析

  李如龙先生在《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提出“各个民族都有为自己民族和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和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些英雄人物和教导后代,便把他们的姓名或事迹来命名当地的地名。

  在相城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催生出了众多的人才,文学、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人才数不胜数。当地人民为了表达崇敬感激之情,以他们的姓名或事迹来命名的地名也数不胜数。如:

  黄埭,又叫春申埭。由于战国时期,楚国丞相春申君黄歇在黄埭地区治理水患筑造堤坝,造福了相城一带的人民,后人为纪念他就把此地命名为春申埭,后改为黄埭。

  蠡口,相传,吴国被灭后,吴国大将范蠡曾隐居在今相城区的蠡口镇,从事养鱼,并着有《养鱼经》,蠡口这个地名便由此而来。

  济民塘、济民桥,陆云在吴郡放粮赈灾,被有私怨的宦官孟玖诬告,致使陆云被杀。

  相城百姓认为他的遭遇是由私放军粮引起的,于是为他建了“内史祠堂”用于祭奠他,并把一条贯穿全镇的塘河改名为“济民塘”,将跨塘的桥命名为“济民桥”。而这些相城区名人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们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相城区历史文化的瑰宝。

  2.族称类地名理据分析

  在长期的宗法制社会里,同一个姓氏的人通常聚居在同一个地方,许多地方便以姓氏来命名,在人口密集、自然条件相同的地方尤其常见。

  如:包兴镇,包姓为大族,所以命名中含有包字;薛、王、吴为大族聚居,所以分别命名为薛家祠堂、王家祠堂、吴家祠堂。

  3.姓氏类地名理据分析

  “无论南方或北方,也不管汉族或少数民族,归纳起来,所有姓氏聚落地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该聚落的居民是以血缘为特征结合起来的。”

  (1)只含有姓氏的地名

  相城区地处长三角城市群要地,人口稠密,姓氏复杂。通常一个地方聚居的都是相同姓氏的人家,为了方便,就把该地以姓氏命名,这类地名在相城区比较多。如顾家里、赵家里、金家里等这类大多是以村里人的姓氏命名的。

  (2)姓氏+自然地貌

  相城区人口复杂,姓氏较多,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以水文结合姓氏的地名也较多,如含有浜、湾、泾的地名,王家浜、邹家浜、蒋家泾等。这些地名在相城区的分布比较多,由北向南逐渐变多。

  总之,这些地名的命名都离不开姓氏这一命名理据,由此可以看到人们非常重视血缘、重视同宗同族的关系。

  (三)史实传说地名理据分析

  1.迁徙类地名理据分析

  “正如钱穆先生在《再论楚辞地名笞方君》一文中所说:异此同名,绝非同时并起,亦非偶然巧合。古人迁居不常,由此至彼,往往以故地名新邑,如殷人所都皆曰‘亳’之类是也。”

  迁徙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到整个民族的迁徙,小到一个姓氏的迁徙,归纳起来是由于自然与人文两大因素。现今的迁徙多为局部或者部分的迁移,一个姓氏的人迁移后,该地的地名通常还是以姓氏来命名,但为了区别之前的地方,通常会在姓氏前加新旧,大小等字。如杨家里、新杨家里、大曹庄、小奚家桥。

  2.传说典故类地名理据分析

  相城区历史悠久,人口复杂,出现过许多的历史名人,自然也会流传许多的有关他们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在相城区的地名中也有体现。

  以史实命名:如火烧桥,清咸丰年间,李秀成占领浒墅关后追击清兵,清兵烧毁木桥,但是当地群众献木搭桥,使太平军顺利通过,歼灭了逃兵。事后李秀成拨款建造了一座石桥,当地百姓为纪念李秀成,将这座桥命名为“火烧桥”;济民塘、济民桥,陆云在吴郡放粮赈灾,被有私怨的宦官孟玖诬告,致使陆云被杀。相城百姓认为他的遭遇是由私放军粮引起的,于是为他建了“内史祠堂”用于祭奠他,并把一条贯穿全镇的塘河改名为“济民塘”,将跨塘的桥命名为“济民桥”。

  以名人故居命名:如矫埂郎,相传朱元璋部将徐达平定张士诚时,任命矫顺为行省参政,治理平江。因矫顺定居在此故名矫埂郎;冯埂郎,因姓冯的人家多而得名。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曲  家冯梦龙就出生在这里。

  以神话传说命名:如罗神墩,很久以前,有位仙女下凡,将一担烂泥倒在此地,仙女因无法摞干净地上的烂泥,剩下的烂泥变成了一个墩,实际应叫“摞剩墩”,后人称之“罗神墩”;凤凰泾:据传,有几只凤凰低翔在东亭字圩上空,准备降临休息,看到圩内一片汪洋,凤凰扫兴飞走了,后人故称凤凰泾(经);叫娘帮:相传古代有个大财主,死后坟墓里点着油灯,还有水果等作供品,以童男童女陪葬。童男童女在坟墓里将果品吃尽后,饥饿难忍,便声嘶力竭地喊娘。后人把大财主坟墓附近的小浜称作“叫娘浜”。

  (四)方言误读或笔误地名理据分析

  中国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相城区内部的方言也有一些微小的不同,有时因为混合方言讲话,所以造成了地名的书写与读法不一致。当地名中的一些字的发音相似或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在口头和书面的过程中用另一个词代替,最后演变成另一个地方。

  1.方言误读

  古宫桥,原名雇工桥、做工桥。旧时在中巷桥北面有一姓邹的大地主,为建造祠堂,在小桥边每天点雇小工,因规模大,时间长,远近贫雇农民都去小桥边等招工而得名,故叫做工桥,又叫雇工桥,“古宫”为后人误读,古宫与雇工的读音相同;高江上:原名高岗郎。相传在清咸丰年间,姓顾的大户为镇顾家风水便在南面筑有高岗基一条,故称高岗郎。后人误称为“高江上”,岗与江的读音相同。在苏州方言中地名中,郎等同于上。龙里:原名弄里,因该出地形似一条笔直弄堂便称弄里,后人误读为“龙里”,在吴方言中,龙与弄的读音相同;占上,原名砖场;洋端头原名洋簖头。

  2.后人笔误

  过础路桥,过础路桥原名过楚路桥。原是经过楚相春申君庙的一座桥。后  “楚”被误写成“础”字;杭木桥,杭木桥原名行木桥、巷木桥。从前有个姓顾的富户,为行路方便建木桥一座,故称“行木桥”。又因为在桥村巷口,也叫“巷木桥”。改建成石板桥后,桥名仍然沿用;“杭木”是后人笔误;姚云鸡,原名鹞鹰基。因地形似鹞鹰横飞而得名,“姚云鸡” 是后人笔误。

  (五)社会经济状况地名理据分析

  1.与经济相关地名

  在相城区有部分地名都是小集市逐渐发展壮大变成集镇,如永昌、中市桥、倪汇、前张市、后张市等。相城区以  “店”命名的地名不算多,其由来多是从最初的店铺、驿站而逐渐发展成为村镇的,地名以店铺和驿站的名称而得。如莫店、刑店、酒店桥、沈店(垫)桥等。

  2.与行业有关地名

  相城区河流众多,养殖行业发达,与养殖行业有关的地名如保滩、青漪塘、埭渔村、北渔池等地方,有大的水塘,水池,适合渔业的发展,当地都是与养殖渔业有关的行业,所以命名的地名都是与渔业相关的;另外还有一些地名,如油车浜,是有一家人家,世代以打油为业,油作坊建在浜梢,故称此浜为“油车浜”;吹打巷,因旧时大多数村民均以吹打为职业,故称为吹打巷;木巷上,旧时这里为卖木材的地方,有多家木行;唐村里,因一户人家制糖卖糖为业,生意兴隆,故名唐村里。由此可见,相城区的行业形地名的命名与相城区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需求有关。

四、相城区记叙性地名的文化的特点

  (一)悠久历史文化

  相城区建于春秋时期,已有 2500 多年历史。在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吴县。公元前 195 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封地在吴县。589 年,隋朝设置苏州,吴县为苏州首县。至 2000 年,国家撤销了吴县市,改立了吴中区和相城区。在这 2500 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孕育出了无数的英才,如吴王寿梦为相城区的建城者;伍子胥,春秋楚国人,公元前 514 年,伍子胥在如今的相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所以城名由此而来;陆云,晋朝吴郡吴县人,其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其因放粮赈灾,济民筑塘,得罪权贵而死;顾恺之是东晋着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沈周为明朝杰出的画家、吴门画派开创人……这些相城名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们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相城区的手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如黄埭的香水西瓜子,有 146 年的历史,曾在1927 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取得优胜奖。而且每逢过节过年都有大批的人士购买黄埭西瓜子来送人,也会有人专程过来购买,由此可见,黄埭西瓜子十分受欢迎。此外,还有相城十绝,如御窑金砖,有陆墓镇的黄泥烧制而成,因做工考究,砖块细腻坚硬,被明代皇帝所喜爱,成为皇宫建筑专用品;元和缂丝,其制作工艺水平独步全国。不只这些,相城区还有许多的传统文艺。由此可知,相城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非常的悠久、深远。

  (二)特色宗教文化

  相城区不仅人文荟萃,而且宗教文化盛行。在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丰厚而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宗教文化,是相城区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相城区五教齐全,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其中佛教和道教最为盛行。佛教自三国东吴赤乌年间传入吴县,距今已有 1600 年,梁武帝时,吴县佛教兴盛。相城区道教开始于东晋,唐宋年间兴旺,着名的道观有悟真道院。其他几个宗教大都在 19 世纪传入相城区。

  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相城区地名也带上了许多宗教的色彩。相城区人大多信仰佛教,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去进香,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节日,如除夕,无论大小,所有的寺院都人满为患。在民国前,相城区共有寺庙 300 多座,而到了现代,相城区寺庙大约有 100 多座,大多数是 xx 寺,xx 庙或者 xx 堂,其中与佛教寺庙相关的地名在相城区最常见,如兴国寺、城隍庙、东庙、下阳庙等;以寺庙命名的街道桥梁名称有寺后底、庙浜上、庙前浜等。而在进香的香客之间,他们会自发的组成一个团体,由带头人组织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教授刚来的新人一些宗教礼仪。相城区信仰佛教的人群的年龄阶段由原来的 40 岁以上的人扩展到了 20多岁以上人群。宗教文化影响着相城区的一代又一代。这些都反映了相城区人祈求平安的心态。

  (三)地方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方面: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及精神民俗文化。物质民俗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民俗文化有家庭宗教、节庆等方面;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等方面。相城区的民俗文化具有很明显的宗教封建色彩,仁义礼智孝的观点深入人心。相城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茶文化

  在相城区有许多集镇所形成的乡村,如圩泾塘、娄子头、刘家浜等小集市,这些小集市上都有茶馆。茶馆是商人洽谈生意的、小贩休息、市民交流信息的场所,各行各业也会在固定的茶馆中举行业余性茶会。相城区有很多茶馆,如在圩泾塘的永旺茶楼,每天清晨都会有一大波的茶客到茶室中喝茶聊天,大约八点左右的时候结束了早茶的时间,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有喝早茶、午茶和夜茶的习惯,每天都会定时定点的来。发展到现在,已有专门的茶灶、茶具、茶礼,这渐渐形成了相城区茶文化。

  第二:宗族

  在相城区以姓氏作为命名理据的地名有很多,同一个姓氏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同宗同族人称为宗族,如包兴镇、顾家里、钱家村、朱家里、王埂上等。这些宗族以年长且具有地位的男子为族长,族长在处理内部纠纷是具有绝对的权威,与外族产生争端时,宗族内部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体现了相城区人重视宗族关系。

  第三:庙会

  庙会是一种集体祭拜和祭祀的活动。相城区的庙会有很多,如 2014 年在太平禅寺举办的“上天王刘猛将庙会”,仅参与人数就有上千人,主要有舞龙、高跷、挑花担、打腰鼓等表演,队伍沿街一路敲打,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阳澄湖镇的圣堂庙会,有采风缴天饷、抬菩萨、媚神灵等民俗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祈求一方平安。另外还有黄埭的“城隍会”、陆墓白莲寺的“轧莲花”等,这些庙会都反映出了相城区人民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

  (四)地域经济文化

  “许多地名与古代经济活动密切联系,从这些地名里,我们可以透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种行业,各种市场集中区。”相城古代的经济形式非常单一,主要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代表的商业形式。宋代,相城区商业发展迅速,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如元和的缂丝,从唐朝到明朝被御用于皇帝龙袍,而至今元和的缂丝工艺水平独步全国。除了纺织行业,还有制瓷业、航运等。到了明清时,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作坊,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1.反映相关行业

  相城区的地名中有一部分地名是反映了相城区的各个行业,如渔业,有南芦塘、十六亩荡、小东浜、保滩、青漪塘、埭渔村、芦滩、北渔池;油车浜是制作油的;木巷上是做木工的;开店:莫店、刑店、酒店桥、沈店(垫)桥等。由此可见以前的相城区的渔业、手工业相当的发达。

  2.反映市集情况

  早期的市集通常是以市或者集来命名,如中市桥、倪汇、前张市、后张市等,而现代是以“街”的形式命名街道,随着超市等大型市场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商品摆列在同一个地方,不仅方便了人们,也满足了人们的购买需求。以市集、街道为形式的商品交易也在逐渐的衰落,体现了相城区货物贸易日益活跃,商品交易规模变大。

五、结语

  在本文的理据研究过程中,发现相城区地名总体上受人文影响较深,同时也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李如龙先生的《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把地名分为三大类:记叙性地名、描述性地名及寓托性地名。相城区的地名中记叙性地名和描述性地名较多,相城区记叙性地名中有以史实传说命名、以姓氏命名、以经济生活命名、以实体建筑命名,相城区以这一类命名方式最多,而描述性地名中以方位命名、自然实体命名这两类命名理据最多。这些地名反映了相城区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社会心态、经济生活的文化传统。

  此外由于部分地名或来源不清,无法考证;或综合运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命名理据,既含有姓氏,又涉及自然实体和空间位置,因而分析难度较大。且又因篇幅有限,故本文只能提纲挈领的归纳分析占多数的,主要的命名理据。另外,在其他地名研究的论文中,如牛汝辰先生的《中国地名文化》中提到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避讳年号、民族习尚、民族分布等方面都与地名有关系,而本文研究的地名范围仅是是相城区,所以这些内容等都没有作为命名理据来进行研究分析。此外,董晓晓、贾文毓《浅谈地名及地名分类》中提到的以气候地名、土壤地名、自然资源为命名理据,在本文中并未提及,因为这类地名在相城区地名虽有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对相城区地名理据的整体研究影响不大,故此一题。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
  [3]郭锦桴.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吴艳,文珍.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三亚地名结构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6]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苏州市地方志委员会.苏州市志(1986~2005).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吴县地名委员会.江苏省吴县地名录.吴县地名委员会,1981.
  [9]周文德.地名用字及其分类--地名用字研究之一.中国地名杂志,2014(06).
  [10]孙和平.中国地名文化的姓氏元素及其符号形态.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4).
  [11]凌德祥.中国地名命名的地理文化特征.中国科技术语,2015(02).
  [12]单树模.中华人名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商务印书馆,1987.
  [13]望亭镇志编纂委员会.望亭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14]黄埭镇志编纂委员会.黄埭镇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5]太平镇志编纂委员会.太平镇志.广陵书社,2009.
  [16]渭塘镇志委员会.渭塘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7]阳澄湖镇志编纂委员会.阳澄湖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8]荣学润.北桥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致 谢

  大学四年即将结束,回想四年的求学经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留恋之情。如今,毕业论文已经完成,当时复杂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回顾写作的过程,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开题报告、写初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浮躁、痛苦和彷徨等情绪。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大学求学的四年中,无论是在经济生活还是学业方面,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支持我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其次,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悉心指导,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他那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我论文写作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得到了亲友的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