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形态、材料选择及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13 共4271字
论文摘要

  清末民初时期(1840~1950)的服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服饰真正西化的转折点,但早期大部分服装仍保持一片式的平面结构,没有太多的款式造型上的变化,缘边装饰成了这一时期女装的灵魂,并且在清末服装讲究繁缛装饰之时,由于缘饰复杂的结构、精湛的工艺、多重的花样一度达到了服装线条装饰艺术的巅峰,大约在同治年间,缘饰据称己有“十八镶”之称,大有超过衣料本身之势,主要包括镶,绲,嵌,贴补,拼接,褶裥等装饰工艺。由于这一时期的服装受裁剪方式,面料材质及幅宽等的限制,缘边装饰的设计手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征。

  1、 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形态

  (1)镶边。镶边是指用布条或条状花边镶沿在衣服的边缘,通常缀于领襟、衣衩、袖口等部位,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镶在衣服边缘上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的工艺方法。镶有两种“:1)指镶边。2)指镶色”镶边指在衣襟领口、衩边、袖口边、下摆等部位缝拼上另外裁剪出的一条布边,镶边一般以装饰为主,没有太多的功能性,多数是在边缘处理完成了以后再加上去,起到单纯的装饰作用。例如,内折以后在衣物边缘表面饰以镶边。镶色,是指运用镶边时与衣料的配色,有的为同色系,有的为对比色系或套色系,在清末民初时期服装的镶边也是很注重镶色的。例如,晚清女装已经达到了“十八镶”的境界,用多种布料和花边混合镶饰在衣服边缘,有时和绲边交替缝制,数量之多,因此而得名。

  (2)滚边。滚边,古称“纯”,是指用狭窄的布条边包裹,镶沿在衣物边缘,以增加衣物的牢度,且滚边的材料与颜色的多样对衣物能起到很强装饰作用,滚边不同于内折和内贴的边缘处理方式:1)衣物正反面都能看到滚条。2)由于采用斜丝绺的窄布条,所以可以适合任何弧度的造型。滚边工艺不同于镶边工艺,镶边工艺是在处理好边缘后直接用花边或布条扣烫在衣服的边缘,所以不用考虑是否包裹住衣物的边缘,只是装饰作用,但滚边主要是通过这个工艺来处理边缘散口和增加牢固度的,且在衣物的正反面我们都能看到滚边,有一定的功能性。

  (3)嵌线条。嵌就是在张合止口时或者绲边、镶边时缝在两块布之间并成细条状,有时得在嵌条中间夹线嵌,使之嵌条更加饱满硬挺,有时也空着嵌,也有夹一根的有的夹两根的,两块布之间夹一根嵌条的,我们称之为单线嵌,夹两根的称为双线嵌。嵌线一般用于领圈,由于晚清民国时期的领子无论高低都是立领,可以使领围线更圆顺、硬挺,所以大多用于领圈。

  嵌线条的工艺有时也和镶、绲结合用于下摆两侧开衩或如意图案的轮廓线等部位,在如意的四周边缘用嵌线工艺,使如意轮廓更加清晰,且形状不容易变形。

  (4)贴补工艺。贴补工艺是一种造型简练、概括性强并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的工艺,补即贴、缝的意思,它是将设计好的图案用布料来塑造,将做好花样的布块贴到另一块底部上,然后用线把图案固定在底部上,这种工艺能很容易地体现出艺术效果,给人以浮雕、层次变化的感觉,在领口至前胸和后背处贴补如意图,使整件衣服看起来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美观,清朝的补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5)折裥。褶裥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形式主要为顺折,在女装上比较多见,主要集中在女子的裙装上。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阑干裙”,阑干裙以在每一道褶裥上都镶滚异色布条和花边,布条、花边的颜色与裙门及裙下摆的阔缘颜色相同,其宽度和长短也很多变,质地可织可绣,整幅裙子展开后,其上呈放射状的“带条”式十分明显。

  (6)拼接。拼接指在服装加工工艺中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布片连缀成一片,在裁剪时根据需要分解裁片、化整为零;在缝纫时又通过某种连合工艺化零为整。清末民初服饰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面料拼接的现象,除了有些是为了达到服装造型上的某种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面料幅宽,排版方式和节约面料观念的影响产生一些拼接的现象。受面料幅宽影响的拼接情况。由于受到纺织机器条件的制约,中国传统的面料门幅相对比较窄,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近代增加到80~90厘米,但是中国传统服饰的裁剪方式为一片式平面裁剪,所以服装上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拼接线。大多数会呈现出这样的拼接规律:上装的前后中缝,袖中部分有分割,这些分割线一般是直线,而且比较隐蔽,但也不是样式结构或装饰上的需要而分割的,我们根据结构制作的习惯来推断,它们生成的原因应该还是受到面料幅宽的限制。受面料长度影响的拼接情况。

  除了上述受幅宽影响的拼接现象之外,还有一种是受面料长度而产生的拼接,无论是上等的面料还是粗布衣裳我们都有发现,这种拼接现象体现着一种节约面料的观念,除了前后大身衣片的中缝和袖子有拼接,一些服装还在其他不是很显眼的部位多有拼接,一般在底摆,袖口,腋下,两侧等部位。

  从整体来看,近代的裁剪,排版,拼接还是受到面料幅宽和面料长度的影响较多,基本上每件上衣都有拼接的现象,外露的,显眼的部位面料尽量完整,而看不见的部位采用拼接面料档次较低的,体现了当时中国人重外不重里,勤俭节约的观念。

  2、 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材料的选择规律

  清末民初服装装饰材料的大多以衣料为主,其中还包括以机织花边和线,但由于这一时期的装饰工艺某些时候要起到一定的功能性,所以线和花边只能是辅助着来用,多数以布料为主。首先,如镶,绲,嵌,贴补等工艺,在装饰的同时也要增强衣边的牢度,减少容易磨损部位的损坏,延长衣服的寿命,所以装饰的材料不能太脆弱,否则无法保护衣服。其次,服装的装饰材料和衣料要有一定的相容性,可以随衣料一起水洗揉搓。再次,服装的装饰材料是镶贴在衣物上的,虽不要求柔软,但至少不能妨碍人的活动,且有些是装饰在弧度较大的部位,要有一定的弯曲度,所以装饰材料也不能太硬。综上几点,我们在选择具有布性的材料作为装饰材料时,我们大致把其分为与衣料相同的材料和与衣料不同的材料两种。

  (1)与衣料相同材料。清代末年即辛亥革命前,中国大部分的衣料以丝质为主,也有少量的是农家自织的土布,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各样的布匹种类充斥着中国市场,包括有短纤维织成的毛类、品种更丰富的丝绸类还有40年代的新科技产品——人造丝都深受广大中国妇女的欢迎。从搜集的资料中显示,用与衣料相同的面料作为装饰材料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并不排除还有一部分,因为用衣料本身作为装饰材料还是比较便捷和节省材料的,但如果拿装饰效果来说由于其面料过于相似,所以与其他不同于衣料的装饰材料相比就稍逊一筹了。

  (2)与衣料不同的材料。用其他材质作为衣服的装饰是较多妇女所选择的,毕竟旧时能买得起洋花边、蕾丝还占少数,能花一定时间绣花的也不多,广大的劳动妇女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选择了唾手可得的另一块小布条作为衣服缘饰的材料,既快捷也装饰了衣服。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图片后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大部分的女装实物都选择绸缎作为装饰材料,那是因为绸缎因其面料有韧性,厚度恰当,有一定的牢度,外观上有光泽,手感滑爽,又比较容易买到等等适合做缘饰的优先条件,所以深受中国广大妇女们的青睐。

  (3)装饰材料的搭配规律。装饰材料与面料的搭配有其一定的规律,在清末民初时期服装的缝制者大多没有接受过服装美学方面的学习,只是凭借自己的审美情趣来随意搭配,但惊喜的是与我们现代的设计思路大多竟是相通的,如高档的面料会配丝织或同样高档的材料,使整件衣服变得更有价值感,即使使用了和衣物相同的面料也能相匹配,反之衣身为蓝色的棉布,但与之相配的却是高档的丝质面料,从而使整件服装看起来更加华丽。这一搭配规律如同我们用高档的皮草来装饰一件面料普通的大衣或者是用精致的刺绣工艺来装饰一件并不起眼的棉质上衣是同样的道理,局部小小的精致就能使一件普通衣服价值感上升。

  3、 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呈现基本形式特征

  通过以上对清末民初服装的装饰工艺技法及材料选择的分析,通过大家有意无意识的对装饰材料的选择,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衣物的装饰无形当中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同时我们从衣物的表面也能分析出其存在的基本形式特征。

  (1)“锦上添花”特征“。锦上添花”原意是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上再增添上美好的成分,美上添美,好上添好。宋·黄庭坚《豫章文集·一五·了了庵送》“:方广庵名了了,了了更著庵遮;又要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本文所说的“锦上添花”类特征是指在原本就很美的服装上加以装饰,使之更加的精致完美。

  (2)衣物面料的平整性特征。我们观察到清末民初服饰当中虽然每件衣物都有或多或少的装饰,但衣物的面料仍然是保持着平整性,并且有些装饰工艺就是为了使其更加平整而添加的。

  (3)衣物面料的完整性特征。清末民初装饰工艺大部分是在衣物的表面进行添加,这种装饰手法运用较为广泛,因为它能在完全不破坏衣物面料的同时进行装饰工艺的添加,保持衣物面料的完整性。

  (4)弥补被“饰”物不足的特征。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说“:物有饰而后能享,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有实而加饰,则可以享矣。小利有攸往。”意思是说,柔小者须加饰才有利于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显示出其美观,这表明对物品做一定的添加装饰是有必要的,在此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被“饰”物的某些不足。在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点。例如,衣物边缘散口的处理,面料幅宽的局限性以及使某一局部更加挺括等等,都能够通过装饰工艺来弥补衣物这些不足,其中既有功能性又有装饰效果。

  4、 总结

  从装饰的部位来看,基本上分布在服装的各个拼合部位,且整件衣服都有左右上下地呼应,大致遵循对称统一的原则,并且配色与图形一致,虽然不同部位的装饰有时也会不一样,但都有相呼应衬托,讲究中国传统的协调均衡的构图方式。从装饰的材料看,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装饰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首先装饰的材料不能太脆弱,否则无法起到增强衣边的牢固度。其次一定要和衣物的布料相融,再次材料不能太硬,且要有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能任意弯曲得功能,以便能装饰在弧度较大的部位。最后清末民初服装装饰工艺整体呈现出既能使服装达到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又能使面料更加的完整和平整,同时还能弥补衣料某些方面的不足而起到很好的功能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 . 装饰之道[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 沈从文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3] 黄能馥,陈娟娟 . 中国服装史[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4] 廖良云 . 中国衣经[M].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5]杭间,张夫也,孙建君 . 装饰的艺术[M].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6] E·H·贡布里希(英). 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 浙江摄影出版社 .
  [7] 王朝晖 . 服装装饰工艺[M]. 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