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福建生产性服务产业快速集中困境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20 共2986字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瓶颈凸显,产业亟需转型升级。2012 年以来我国 GDP 增长率呈现下滑趋势,粗放型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生态环境污染等各种矛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则呈逐年上升。这表明,当前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与制造业密切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重要作用,有经济学者甚至指出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地区主导产业。
  
  2014 年政府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将集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原则。可见,政府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针。此后,相关省市也逐步出台政策:上海市提出到 2020 年争取形成品牌企业和品牌区域、建成相应公共平台,力争将上海市打造成全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辐射高地;浙江省提出要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同时,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江苏省提出要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的“双百工程”,着力打造 100 家在全国有示范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可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各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部,是海西经济中心。福建省政府层意识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必要性,2016 年初两会中,政府部门提出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统筹建立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库内项目包含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以及部分服务业新兴业态项目。二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建设,梳理以现代物流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代表的集聚区。然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空间布局受制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福建省目前经济发展主要以制造业为主,这使得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依据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借助“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自贸区的建设,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是福建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福建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
  
  首先,在理论上,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范畴。由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方面。理论研究大都来自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一般是从案例的角度展开分析,并且从目前的文献看,分析对象大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京津地区。然而,这些地区跟发达国家有一个相同点,即服务业较为发达并且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比重最大的产业,导致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从福建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依然占比最大(52%),第三产业还有待提高(39%),福建省发展情况具有一般性,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较迫切。
  
  其次,在实践上,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和规划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在发达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时都要实证或通过虚拟模型验证过,然而国内尚未有如此的科学步骤,国内政府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倾向性政策时,往往是希望把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使其能成为创造就业和税收的重要支柱。然而。产业布局不仅仅要结合地区优势,还要使地区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本文的研究即为制造业重点发展的地区提供了衔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思路,期望在产业发展政策上提供相关建议。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选择福建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实证角度探析在目前仍然制造业占据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首先,借鉴前人研究,梳理相关概念,再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等角度对已有的部分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选择 2004 年至 2014 年福建省九地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数据,选取产业集聚衡量指标对 5 个分行业集聚程度进行描述,并通过 Geoda软件进行地图直观展示,便于动态比较 2004 年至 2014 年间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的发展迁移状况;再次,选择理论上可能影响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上探寻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最后从政府视角和行业视角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2.2 研究内容
  
  根据前文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具体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 1 章:绪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的研究内容,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了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第 2 章: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本章先是梳理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概念,然后,从集聚度测算、空间分布研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和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文献进行简单述评。
  
  第 3 章: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空间布局现状。本章最初是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接着选取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两个指标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及分行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统计和描述。然后运用空间统计软件 Geoda 对福建省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进行地图分析,并比较 2004 年和 2014 年分行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情况。
  
  第 4 章: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通过选取可能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六个指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可能影响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合理性解释,分别从整体和行业角度探析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第 5 章:政策建议。本章内容建立在上述现状描述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及行业视角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第 6 章:研究结论和展望。阐述文章主要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图表描述和空间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集聚指标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利用空间地图软件 Geoda 和空间计量描述布局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地理软件对于空间描述更为直观和专业。
  
  (2)计量分析法。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时,用 F 检验和 Hausman 检验来选择混合回归、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准确。
  
  1.3.2 创新点
  
  总览全文,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如下:
  
  (1)在研究对象上,目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对象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省份或城市,这使得研究结论不具有一般意义,而针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也借此为同样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的省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时间序列和空间地图进行描述。目前众多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在描述产业空间布局时主要使用指标表格法,而没有从更加直观的角度进行空间分布的展示。此外,大多数学者都只对近期某一个年度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展开研究,没有从时间跨度上进行动态比较。相对来说,产业布局不仅仅是空间演变,也是时间演变,因此本文选用几个时期进行动态演变描述,希望能更加直观和明晰的展示研究结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