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唐代诗歌文集中的《诗经》三百首范式探析(2)

来源:中州学刊 作者:李成晴
发布于:2017-06-26 共10650字
四、源自《诗经》的编集义例

        孔颖达主持编纂的《毛诗正义》,明确揭橥了”三体三用“之说,所谓”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 为‘义’“(56)。其疏证将《诗经》六义之”比“”兴“融合,这一点对唐人诗思心理的影响颇为深远。唐人不再严分”比“”兴“之界,而视”比兴“为一体,重”比兴“而轻”赋“.洪亮吉曰: ”唐诗人去古未远,尚多比兴,如‘玉颜不及寒鸦色’、‘云想衣裳花想容’、‘一片冰心在玉壶’及玉溪生《锦瑟》一篇,皆比体也。如‘秋花江上草’、‘黄河水直人心曲’、‘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降及宋、元,直陈共事者十居其七八,而比兴体微矣。“(57)这一评论从深层道出了唐诗区别于宋以降诗歌的特点,亦即唐诗犹能传承《诗经》比兴”微而婉“的韵致。(58)一如陆机《文赋》所论”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唐诗内在思理受到《诗经》的润泽,其外在诗集的义例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可以取《诗经》与唐集相印证,一探唐集中某些源出《诗经》的编集义例。
  
  第一,在集名拟定上,唐代别集有模拟十五国风的倾向,一个典型的例证即是杜荀鹤的《唐风集》。《唐风集》是杜荀鹤于昭宗景福元年自编之集,杜氏于登第次年”宁亲江表,以仆故山偕隐者,岀平生所著五七言三百篇见简“(59),并请顾云为之序。通过顾云的序言,我们首先能够注意到杜荀鹤自编诗集”三百篇“之特点,这又为上节考论中晚唐别集”三百篇“的传统增添一例证。顾云谓”裴公“之所以拔擢杜荀鹤,是因为”以生诗有陈体,可以润国风,广王泽,因擢生以塞诏意“(60)。顾云也认为杜荀鹤之诗”视其继作,得如《周颂》《鲁颂》者,广之为《唐风集》“(61)。可见无论是取名还是篇数,甚至是诗风,杜荀鹤的《唐风集》都打上了《诗经》的深刻烙印。
  
  第二,唐诗多见诗题”首句标其目“.上古典籍的篇名多取首二字以作题名,《诗经》《论语》及诸子书大抵如此,这也被看作是上古文章朴质无华的特性之一。唐代的部分诗人为实现其绍续风雅的理想,在诗题拟定上也仿效《诗经》摘首二字。例如杜甫有《洞房》《宿昔》等联缀八诗,诗题皆源自首句。《洞房》诗取首句”洞房环佩冷“,王嗣奭评曰: ”每首先成诗,而撮首二字为题,乃‘三百篇’遗法。“(62)吴承学先生亦援引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诗题》之论: ”杜子美诗多取篇中字名之,如‘不见李生久',则以《不见》名篇; ’近闻犬戎远遁逃‘,则以《近闻》名篇; ’往在西京时‘,则以《往在》名篇; ’历历开元事‘,则以《历历》名篇; ’自平宫中吕太一‘,则以《自平》名篇; ’客从南溟来‘,则以《客从》名篇。皆取首二字为题,全无意义,颇得古人之体。“并进而论曰: ”拟题方式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反映出唐代的一种追求古朴混沌之气的复古主义审美倾向。“(63)韩愈在诗文复古的思想下,尤其注重诗题模仿《诗经》,例如《北极》《落叶》等诗,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皆一一注出”命题仿’三百篇‘“.他如李白《西施》、王昌龄《初月》、李商隐《锦瑟》等,皆是这一”首句标其目“传统的体现。
  
  基于这一认识,乔亿在论诗题时说: ”唐人制题简净,老杜一字二字,拈出更古。“乔亿认为: ”《天末怀李白》当属“天末”名篇,旁注’怀李白‘,犹夫《不见李生久》以《不见》名篇,旁注’近无李白消息‘也。而诸刻本五字悉居中,直传写之讹,校阅未加察详耳。“(64)乔氏的这一推论属于理校的范围,且是深明文献义例的见解,足备一说。

        第三,唐诗组诗的联章及小序尤能反映《诗经》的影响。顾况有《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形式模仿《诗经》,遂启元白之新乐府; 至于”首章标其目“,直接为白居易所借鉴。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的”序言“是模仿《毛诗序》的典型。新乐府五十首编入《白氏文集》卷三、卷四,曾单行流传,据谢思炜先生《白居易集综论》的考察,有敦煌写本、明刻本、清翻宋刻本《白氏讽谏》以及日本藏有多部平安末期至室町时期的古抄本(65),实际可当作一种别行小集来看待。《新乐府》组诗,篇首有总序,自述作新乐府的意旨,而后继之以五十首诗的小序,自”《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以迄”《采诗官》,鉴前王乱亡之由也“,秩序颇为井然。陈寅恪先生论其规仿《毛诗序》曰: ”乐天《新乐府》五十首,有总序,即摹《毛诗》之大序。每篇有一序,即仿《毛诗》之小序。又取每篇首句为其题目,即效《关雎》为篇名之例。全体结构,无异古经。质而言之,乃一部唐代《诗经》,诚韩昌黎所谓’作唐一经‘者。“(66)陈寅恪先生将白居易《新乐府》概括为”一部唐代《诗经》“,论断扼要透辟,正是基于唐人小集义例受《诗经》影响而进行的推论。
  
  另外,唐人文集尚有一些源自《诗经》的传统,虽是个别作者偶尔为之,且非有意识系统性的模拟,仍具有样本分析价值。以《柳宗元集》为例,四十五卷本《唐柳先生文集》由穆修据”刘连州旧物“校编,故知此集颇接近唐卷子本柳集原貌。此集先雅诗歌曲一卷,后赋一卷、文三十九卷,诗二卷,将雅诗歌曲与格律诗分卷排布,实为《诗经》”雅颂“与”十五国风“分别排布之遗意。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直称”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密,制述如经,能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67),推柳宗元《雅章》”制述如经“,洵具只眼。

       注释:

       ①”诗歌新语“,黄庭坚称作”自作语“,也就是产生于诗人笔下的造词。参谢思炜: 《汉语造词与诗歌新语》,《河北学刊》2015 年第 3期。
       ②〔清〕钱谦益: 《钱注杜诗》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第 407 页。
       ③〔清〕杨伦: 《杜诗镜铨》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 399 页。
       ④钱仲联: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第 527 页。
       ⑤[日]浅见洋二: 《”焚弃“与”改定“---论宋代别集的编纂或定本的制定》,朱刚译,《中国韵文学刊》2007 年第3 期。
       ⑥〔清〕彭定求: 《全唐诗》卷八四三,中华书局,1960 年,第9521 页。
       ⑦《全唐诗》卷八二三,第 9282 页。
       ⑧参见[日]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一《书册装潢考》,叶德辉: 《书林清话》卷一《书之称函》条,又张固也、易吉林有极为详细的考证,见张固也、易吉林:《论卷轴时代的图书合帙方法》,《图书馆杂志》2014 年第 11 期。
       ⑨〔宋〕李昉: 《文苑英华》卷七一四,中华书局,1966 年,第 3687 页。
       ⑩《全唐诗》卷八四三,第 9525 页。?
       (11)全唐诗》卷八四七,第 9591 页。
       (12)姜汉椿: 《唐摭言校注》卷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204 页。
       (13)〔宋〕晁公武: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五下,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淳祐本。?
       (14)〔唐〕权德舆: 《权载之文集》卷三五,四部丛刊景清嘉庆本。
       (15)〔唐〕权德舆: 《权载之文集》卷三九,同上。
       (16)〔宋〕李昉: 《文苑英华》卷七一三,第 3681 页。
       (171819)严寿澂、黄明、赵昌平: 《郑谷诗集笺注》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462、462、463 页。
       (20)〔唐〕刘禹锡: 《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第 240 页。?
       (21)《全唐诗》卷八四三,第 9521 页。?
       (22)〔唐〕黄滔: 《黄御史集》卷六,四部丛刊景明本。
       (23)〔唐〕独孤及: 《毗陵集》卷二十,四部丛刊景清赵氏亦有生斋本。
       (24)〔宋〕李昉: 《文苑英华》卷七〇二,第 3622 页。
       (25)〔唐〕梁肃: 《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文苑英华》卷七〇三,第 3624 页。
       (26)〔清〕王昶: 《金石萃编》卷九四,清嘉庆十年刻同治钱宝传等补修本。
       (27)程章灿: 《唐代墓志中所见唐代经籍辑考》,《文献》1996 年第1 期。?
       (28)《全唐诗》卷六九一,第7940 页。
       (29)〔唐〕权德舆: 《权载之文集》卷二,四部丛刊景清嘉庆本。
       (30)《全唐140诗》卷三三三,第 3721 页。
       (31)《全唐诗》卷六七六,第 7743 页
       (32)〔宋〕李昉: 《文苑英华》卷七〇二,第 3621 页。
       (33)胡可先: 《石刻资料与唐诗文献考订》,参见《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中华书局,2012 年,第 588 页。?
       (34)〔唐〕马令: 《南唐书》卷二二,杭州出版社,2004 年,第 5401 页。
       (35)〔宋〕蔡襄: 《光禄少卿方公神道碑》,《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卷三三,《宋集珍本丛刊》,第八册,线装书局,2004 年,第 224 页。
       (36)〔宋〕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24-725 页。?
       (37)[韩]扈承喜《〈十抄诗〉一考---以〈全唐诗〉未收录作品为中心》,韩国《书志学报》第十五辑,1995 年。?
       (38)[韩]神印宗老僧: 《夹注名贤十抄诗序》,日本阳明文库藏本。
       (40)中唐前唯见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称其”学总八千卷,文倾三百篇“,但此处并未反映唐集篇数之信息。见《全唐诗》卷六二,第 739 页。实际上,中唐以前,编选诗集为三百篇的意识尚不明晰,如李白、杜甫等人的诗集皆以全集的形式流传,齐己《读〈李白集〉》曰”锵金铿玉千余篇“,是所见《李白集》篇目如此。见《全唐诗》卷八四七,第 9585 页。?
       (41)钱仲联: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第 528 页。
       (42)钱仲联: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 12页。
       (43)孟郊: 《咸池集》实有其书,例如苏颂《和前三篇》其一”孟郊篇什况咸池“; 阮阅《诗话总龟》卷五: ”今世传郊诗五卷百余篇,又有《咸池集》三百篇,其语句尤多蹇涩,疑前五卷曾经名士删改也。“则宋人犹见此集,且诗歌数量仍为三百篇。宋敏求《题孟东野诗集》称”蜀人蹇濬用退之赠郊句纂《咸池集》二卷一百十八篇“,似与三百篇之《咸池集》非同一书。
       (44)?姜汉椿: 《唐摭言校注》卷十一,第 225-226 页。
       (45)详细考证可参傅璇琮: 《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251-252 页。
       (46)唐代进士的行卷有多种形式,有诸体皆备者如元结《文编》、皮日休《皮子文薮》,李观《帖经日上侍郎书》提及的”十首之文,去冬之所献“也是分书、赞、碑文等各种文体。皮日休行卷 200 篇,杜牧行卷 150 篇,《唐摭言》卷十二《自负》曰:”刘允章侍郎主文年,榜南院曰: ’进士纳卷,不得过三轴。‘刘子振闻之,故纳四十轴。“有的行卷则是个人著述,如程昔范”未举进士日,著《程子中谟》三卷,韩文公一见大称叹“.到了后唐,据陈鹄《西塘耆旧续闻》卷八载: ”后唐明宗,公卿大夫皆唐室旧儒,其时进士贽见前辈,各以所业,止投一卷至两卷,但于诗赋歌篇古调之中,取其最秀者投之,行两卷,号曰双行,谓之多矣。“本节所要讨论的,是中唐以后在诸多行卷类型中,存在着一种以小集三百首干谒的传统,而不是说当时行卷皆投诗三百首,姑附说明于此。
       (47)《全唐诗》卷六九二,第 7971 页。?
       (48)《全唐诗》卷六九二,第 7965 页。
       (49)《全唐诗》卷四七〇,第 5346 页。
       (5052)〔清〕冯集梧: 《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第 283 页。
       (53)〔唐〕李群玉: 《李群玉诗集》卷首,《四部丛刊》景邓氏群碧楼藏宋刊本。
       (54)?瑓瑤韩泉欣: 《孟郊集校注》卷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年,第 345、346 页。
       (55)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9 页。?
       (56)〔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 年,第271 页。
       (57)〔清〕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陈迩冬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第 2 页。
       (58)〔清〕张维屏: 《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引吴乔曰: ”意喻之米,文炊而为饭,诗酿而为酒。唐诗有比兴,其词微而婉; 宋词少比兴,其词径以直。
       (59)〔清〕董诰: 《全唐文》卷八一五,中华书局,1983 年,第 8586 页。
       (60)《全唐文》卷八一五,第 8586 页。
       (61)《全唐文》卷八一五,第 8586 页。
       (62)〔明〕王嗣奭: 《杜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259 页。
       (63)吴承学: 《论古诗制题制序史》,《文学遗产》1996 年第 5 期。
       (64)〔清〕乔亿: 《剑溪说诗》卷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第 1701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 229 页。
       (65)谢思炜: 《白居易集综论》上编《〈新乐府〉版本及序文考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第 89-104 页。
       (6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第 124 页。
       (67)〔唐〕柳宗元: 《柳宗元集》附录,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444 页。

原文出处:李成晴. 论《诗经》范式对唐代别集义例的影响[J]. 中州学刊,2017,(01):136-1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