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闵予小子》组诗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4 共2409字
论文摘要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

  郭晋稀先生在《诗经蠡测》一书中认为《闵予小子》组诗均作于大乱未平之时,结合历史典籍纵观这组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资历浅薄的成王难以应对三监作乱的动荡局面以及体现在诗歌当中的那种"未堪家多难"①的苦楚.

  一、《闵予小子》组诗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与祭祀活动息息相关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周代的史官文化逐渐代替了巫觋文化,在这背后礼乐精神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此之后,礼乐精神就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之中.礼乐精神具体体现在大量的礼制制度方面,它包含了很多的礼仪行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②,祭祀和战争是周代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祭祀,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

  据《毛序》所说,这几首诗都曾在周成王即位时被传唱于宗庙中,也就是说,这四首小诗其实就是当时祭祀时的祭辞,而这些祭辞和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息息相关,这些在情感结构上互相关联的祭辞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二)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

  顾颉刚先生根据春秋时代"徒歌"不区别章段、语句复沓不整齐、歌词铺张等特点和《诗经》进行比较,进而得出《诗经》是乐歌的结论.可见,《诗经》中出现的这种复沓的章法不但反映了那个时代诗歌、音乐、舞蹈相互杂糅的特点,同时也为组诗的体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闵予小子》组诗其实就是在祭祀祖先的严肃场合中配合音乐咏唱的歌词,所讲述的是周初的历史史实,通过这种可以被感知的语言,委婉地传达了周成王向先王先帝祈求赐予福祉、得到保佑庇护的愿望.

  这四首小诗产生于那个时代,还与配乐演唱的乐器有关.当时青铜乐钟的铸造以及调音技术不甚发达,导致无法发出像《大雅》《小雅》《国风》中那么整齐的声音,其不分章节、篇幅短小、大多不押韵的诗体风格与当时的编钟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③.

  二、《闵予小子》组诗的文化意蕴

  (一)亲祖情感的流露

  在天命观的支配下,周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愈演愈烈.这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产生的感情的表露.穿过历史的长河来看《闵予小子》《访落》《小毖》三首诗,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后代人对至亲至爱的先祖发自内心深处的倾诉.《闵予小子》的开头就讲述了周成王孤苦无助的境遇,有"遭家不造""王王在嬛"之句.世事难料,周邦未平又遇三监之乱,更是雪上加霜.成王经历浅薄,担忧自己不能接承祖先遗业,不能发扬先祖的光辉道德,所以忧心忡忡,与群臣在庙中谋始即政之事,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访落》《小毖》中"未堪家多难"的深深感慨.这些看似是把自己屡屡受挫的境遇娓娓道来,亦真亦切,但从心理层面分析,人在极度困窘的状态下往往会选择向自己亲近的人倾诉,这正体现了周人与先祖的亲近.与之不同且形成明显比照的是,《周颂》中的其他一些祭祖诗,主祭者更多的是宣泄情感,而不是彻底压制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与一般宗庙祭祖诗不同的风格.

  可以说,这一组祭祀诗从不同的程度表达了参加祭祀的主要贵族阶层,尤其是周成王的情感,其情真诚动人,可见这种祭祀祖先的诗歌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当然,这种情感虽然真实纯朴,但并非毫无节制.《诗经》祭祖诗里真实的感情和礼制的冲突,正是在合理的规范约束下适度放纵的体现,二者在祭祖诗中辩证的存在,正是《诗经》祭祖诗情感价值的外在体现,也是亲祖情感的艺术化流露.

  (二)崇尚先祖美德,勉励后代

  与周人不可抗拒的天命观相比,颂扬祖先的丰功伟绩显得更为具象化,因而周人很重视宣扬祖先那显赫的德业功勋."德"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周代,所以在祭祀中被反复提倡.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周之典礼,实则为道德而设""周之典礼乃道德之器械"④.因而他们敬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品德高尚、不怕困难的人.诗歌中的"皇考""昭考"被反复歌颂,他们正是被后代所敬仰的圣人.这不仅说明了周民族取代殷商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后人体会先祖创业之艰辛,勉励晚辈兢兢业业,继承家业.

  在"天命靡常"的思想主导下,敬德思艰是祭祀时达到政治训诫的重要手段.这在《敬之》一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日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①黄天赫赫在上且不可抗拒,做为天地间卑微的臣子,不能沾沾自喜,因为我们无法掌控各自的命运.上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隐形力量,它无处不在,并且随时随地监督着我们.作为刚刚继承父业的成王,不能不敬畏上天的警戒,更不能轻视上天的存在,唯有不断学习,并且不断积累、殚精竭虑,才能确保家国人民的平安.《闵予小子》中也讲到,继嗣的成王面对"遭家不造"的境遇,念忧在心,只有"夙夜敬止",夜以继日,不懈努力,谨慎践行先王先祖之道,才能获得更大进步.《访落》中有"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等句子,既是向群臣求助,又在向武王的灵德祈祷,诚惶诚恐,宛转曲折.

  《毛序》谓《小毖》:"嗣王求助也".这首诗似是在向先王诉苦,但更多的是以自身的困境为出发点得出教训并告诫、勉励后辈: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螫鳌.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①周成王吸取"三监之乱"的教训,追悔莫及,家国的多重灾难实在令年幼的成王不堪承受.但幸亏有圣贤的美德光照天下,终能挽回局面,得以安定.

  成王借此告诫后代要小心微患,不及时清除小患则会酿成大祸,就像鹃鹑终究有变成大雕的一天.

  综上所述,《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体制风格独特,饱含政治训诫意味,不仅表达了期望得到先祖庇护的愿望,更勉励后代要敬畏仁德,谨慎处事,发扬祖业,与《周颂》其他诗篇相比,有更为动人且理性化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姚际恒.仪礼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晋稀.诗经蠡测[M].成都:巴蜀书社,2006.

  [4]韩高年.颂诗本义研究述评[J].甘肃高师学报,2002,(6).

  [5]韩高年.颂为"仪式叙述"说[J].甘肃社会科学,200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