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个人公司理财论文

《大学》理财思想及对当今大学的启迪(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2 共8124字
  关于“格物”、“致知”两德目,《大学》如是论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格物”就是要求人们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到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致知”则要求人们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知。

  关于“诚意”、“正心”两德目,《大学》主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意即告诫警醒世人,凡事要发于内心,表里如一,不矫饰造作,不自欺欺人,应独善其身。

  作为管理者更要注重道德自律,不断加强意识和行为修养,尤其要在“慎独”上下功夫,不被所谓财货享受蒙蔽了思想,时刻保持意念真诚、心思端正,此乃执政做人之本色也。

  关于“修、齐、治、平”,《大学》认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说明“齐家”与“修身”之间的重要关系。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才能教化他人,也才能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推而广之,一个管理者如果自身品行不高,如何管理好单位事务?此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号召管理者要以德治国,广施仁政,实现四海升平,天下大治。“三纲八目”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揭示了管理者人格修炼的一般过程。“三大纲领”提出了修德向善的目标和方向,“八大条目”给出了修炼的方法和途径,实为管理者修养之大道,对于塑造理财者良好的道德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二)“心安理得”———理财决策之心智模式

  理财是组织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世界着名经济学家、现代管理科学创始人赫·阿·西蒙(H.A.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正确的决策,能够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发挥出应有效用,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错误的决策,则会有损组织管理活力,甚至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故而可见,决策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组织系统中的决策活动实质就是管理决策者心智活动的过程、结果和表现形式,其思维活动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决策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身处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心智活动受到众多的外部干扰而易生偏差,难以在审慎的情境中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正因如此,有关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正日趋成为一个热点。而在两千多年前的《大学》里已经非常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决策的心智模式。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即《大学》科学决策“心安理得”之六大过程。如下图所示:【图】

论文摘要

  
  管理者作决策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认知取向、价值追求和处事原则,才能够超越困扰,镇定不乱;只有镇定不乱才能够宁静致远,心不妄动;只有心不妄动才能够随遇而安,安然空明;只有安然空明才能够去私止欲,谋虑周全;只有谋虑周全才能够利益天下,心安理得,从而达到至善之境界。作为理财决策者较之一般人要直面更多的世俗诱惑,如何能够在诱惑和干扰面前做到立场坚定,心不妄动,思虑周详,科学决策,无愧他人和组织的信任与重托,需要理财决策者认真地加以思考。

  (三)“絜矩之道”———理财之组织规范

  “絜矩之道”是儒家具有代表意义的管理思想之一,《大学》里所言“絜矩之道”既是人们明德处事的行为准则,也是组织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规范理财行为同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絜矩之道”原指建筑上反复测量以求水平精准之法,后被引申喻示为审事度理,推此及彼,公平中正的规范管理之道。正如伍庸伯先生所言:“‘絜’是量度之谓。‘矩’则所以为方也。絜矩之道,盖所以预矫其偏,俾其出于正也。”关于“絜矩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上行下效”,“不令而行”之意。“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段话表面意思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忠恕伦理,因其“本于客观普遍不易之理而来,因而便是一原理了”。用之衡量事物,则可使其归于方正;用之处心制事,则万物皆得其自然之所,人人能得以自尽其心;假之用人、理财治理国家,则能以事物发展本质规律为准绳,“智周万物”,“涵养万民”,达到“上下四方,各就其中”的至高管理境界。

  (四)“损余补缺”———理财之调控策略

  俗语有云:“财者,民生之大命,人情之同欲”。财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关乎百姓的生活和国民的生计,更与组织的生存、政权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故此,有关财经制度的改革及其调控手段的实施,一直为古今中外民众所关注,更成为执政管理者和财经思想家的工作重心和谋虑焦点。

  构建一个“小康”、“大同”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追求,而“有余”和“不足”的不公平现象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客观存在。正因如此,“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理想,虽道出百姓心声,但在封建社会却只能成为幻想的“乌托邦”。尽管如此,中国历代高明的统治者、有德行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并竭力倡导和实践着“小康”、“大同”的社会目标。《大学》所提出的“损余补缺”的宏观财经调控措施就折射了儒家“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和对公平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