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个人公司理财论文

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形式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0 共61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家族信托理财模式探究
【第一章】 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形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信托业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
【第三章】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现状分析
【第四章】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案例研究
【第六章】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中国家族信托理财研究参考文献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家族信托是信托制度中的一类,英国首先开始发展家族信托,其后,家族信托制度逐渐在美国发展完善。一般来说,发展家族信托的一个目的是,基于当前的信托制度,为了使得委托人能够较好地继承他们的遗产,更好地进行策略投资,实现最佳的资产增值,按照委托人的各种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信托。最近一段时间,刚好因为家族信托与以前的家族财富管理模式(例如遗嘱继承等等)比较,前者有很多后者所没有的长处,所以,中国的很多信托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金融机构都慢慢发展家族信托。以平安信托为例,它在2012 年末完成了一项五十年期的家族信托,该信托的额度有0.5 亿。平安信托的这一行为,开启了中国家族信托的正式发展。而在家族信托开始发展以前,中国的高薪阶层一旦有设置家族信托的意图,则必须去其他国家的信托部门进行办理。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的高收入人群规模越来越快庞大,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和CCB 一起提出的"2014 年中国财富报告"表明,中国的富裕群体户数很可能超过 170万。由此易得,中国的家族信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因为中国有较大的工薪阶层,他们对家族信托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这种需求就变得更加迫切了。可以说,中国的富豪们正在面临着从遗嘱传承财富的传统方式到新兴的家族信托财富管理过度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族信托是新鲜事物,可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它却早就成为比较完善的财产传承方式,并且有大量的经典案例流传。所以,本文以家族信托作为研究对象是符合当前中国的需要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工薪阶层、学界以及其他人对家族信托作进一步的了解,不至于感到陌生。可是,当下有关家族信托的文献,基本都处于实践时期,基本没有理论研究。

  这里面的缘由首先是家族信托原来能够与遗嘱这种形式的信托联系起来,这样的话,信托的成立和发展方式一般都能够参考前面提到的几种信托;与此同时,作为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产品,家族信托的成立和发展环境跟中国的法律环境存在较为深入的不同,而且中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不是特别完善,因此,国内有关家族信托的文献较少,且都偏于实践。

  2007 年开始,随着"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的信托业开始进入了高速成长时期。一直到2011 年末,伴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托业已经达到了 480,000 亿元这一档次。但是,伴随着信托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托企业管理财富的才能、挖掘其他客户的才能就不是那么容易增强了。有超过一半的资产规模属于银行和信托企业共同管理,这里面,信托企业的角色是辅助银行应对相关宏观措施,以使银行达到破除相关政策壁垒的意图。信托企业的这一角色能够把银行的表内资产转成表外资产,从而增强其业务才能。但就信托企业来说,此种行为的利润很少。在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中,类银行这一融资方式从来都是信托资产的管理模式。而且,信托企业总是无法开发出新的管理模式。近年来,相关部门也颁布了一些办法,它们的实施,较大地威胁到信托企业当前仅看量却不看质这一管理模式。还需注意的是,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具有较为光明的前景。相关数据表明,2012 年前,中国的百万富翁量有 960000 人,居民可投资的资产有 620000 亿元人民币。金融企业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进入家族信托财富管理行业,希望在该行业取得领先地位。

  1.1.2 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中国的富人阶层数量也在上升,他们对于"公益信托","子女教育信托"和"财富传承信托"这些信托具有比较强的意向。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家族公司的出现在中国方兴未艾,但这些公司的财富管理成为棘手的难题。如果没有用科学的方法管理,那么家族公司就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因此,家族公司高层及后任都对财富管理极为重视。

  当下,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信托业依然没有那么发达,信托业和信托财富管理相关的文献仍旧不多,这就说明了本文研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本文的研究是对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的一次尝试,在有限的理论文献和不足的市场机制之下,本文的研究对目前的财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处于一个大量造富的时代,现在及未来将会产生一大批富豪,这些富豪及其家族的财富管理问题显得日益迫切。而且,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目前人们的财富管理及传承手段非常有限,很多人对家族信托甚至是信托都非常不了解,因此,本文对家族信托的普及、对人们认识和了解家族信托,并使用家族信托来进行财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先后分析中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现状,然后对遗嘱模式、保险模式以及家族保险模式等几种信托财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之后,本文还将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家族企业的发展经验来阐释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整篇文章的脉络,背景,研究对象和意义等。

  第二章为理论和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财富管理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对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将分析信托业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信托的一些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先后分析国际信托和中国信托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第四章将分析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现状,本章先后分析国际家族信托和中国家族信托的财富管理现状。由于相关资料的缺陷,本文对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国际现状的阐释还不是特别的详细,只是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介绍。而在介绍中国的家族信托财富管理部分,本文分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基础不足以及经验不足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详尽的阐释与说明。

  第五章将具体针对遗嘱模式、保险模式以及家族信托模式等几种信托财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详尽分析各种模式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比较各种模式之间的异同点。

  第六章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三个具体家族企业的信托财富管理经验或者教训,分别为永达汽车张德安家族、英皇国际杨受成的家族、长江实业集团李嘉诚家族这三大家族。由于家族信托的保密性,我们根本就无法了解信托的具体状况,这也表征了信托具有私密性这一特性,可是,很容易依据该设计看出,离岸信托的结构从本质上是怎样的,这一点能够协助大家进行家族信托的设立。

  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论述家族信托的基础上对全文做一个结论性的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分析,以案例研究法为基础研究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以及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应用。

  运用文献研究法,将近几年关于家族信托与财富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找到突破点和创新之处。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遗嘱模式、保险模式与家族信托模式等财富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加深对家族信托财富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使得文章的论点更有说服力,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1.3 理论与文献综述。

  1.3.1 家族信托相关理论。

  金融创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兴起的,其后有几十年的高峰期,到了上个世纪末,金融创新依然发展迅猛。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实际上为企业家将生产资料重新组合起来,其中含:其一,研制全新的产品,发展出高效低成本的流程;其二,新材料的运用和新需求的挖掘;其三,改革组织科层,控制工艺可以说,金融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每一项金融工具的出现,每一个新的金融机构的成立,每一部金融法律法规的出台无疑都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具体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寻求更多的利润和资本更高效的利用的要求下倒逼出来的。

  所以能够承认,金融创新是一个对财富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科层进行调整改进的过程,这种调整与改进的目的是实现风险控制以及成本控制,进而保障资产的隐秘性、收益性和变现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同时,金融市场亦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借鉴西方科学的金融理论以及管理经验,并且将这些同我国的现实联系起来,造就了目前这种与中国现实契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这种金融市场,这种变化重点显示为:(1)金融机构多样化;(2)金融业务多样化;(3)金融工具多元化;(4)形成与完善金融市场;(5)完善金融的总体法规结构;(6)金融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7)设置宽阔复杂的全球金融网络等。反过来看最近几年,在中国的社会与经济进行了巨大改革的环境下,中国的金融发展同时成了一篇中国人民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史。要是不存在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努力,也就没有最近几十年来的繁荣昌盛。

  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金融创新可以解放商业银行,使其摆脱从前那些支配的牵制,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当前需求,这些努力含有,推动各种金融机构的联系科学地改善负债资产的支配方法、给民众创造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以及"一站式"的温馨服务。同时,近几年金融相关文献在不断增多,通信功能也在持续完善,含有大力发展比较方便有效的手机银行、设置改善结算系统等,这些均较好增强了运营商业银行的效率,并且增强了商业银行与其他伙伴的竞争激烈程度,促进了商业银行从以前的简易服务到面向客户这一理念的改变。另外,部分高薪阶层具有其他私人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中深入地挖掘其他市场,如此就有了私人理财这一业务。

  生命周期理论是以理性人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的消费储蓄取舍以实现理性人在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该理论主要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

  这些作者在说明理性人为保障收益最大化以及每个时期最佳规划的时候,主要考虑了消费管理这一视角。该理论认为,任何理性人在任何时期的消费选择与储蓄选择均在满足其一生的总收益最大化这一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就能够运用先进的消费与储蓄原则,消除所有居民户的消费被当期收入所限制这一问题,促使消费受到长期总收入的影响。

  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消费者行为。该理论指出,理性消费者可以将总收入和总消费合理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效用最大化"这一基本原则的控制下,消费者能够科学地规划一生各阶段的储蓄和消费,从而满足总收入刚刚等于总消费。所以,消费者的消费就再也无须被当期收益所影响,而是运用生命周期中的收入来衡量消费选择合理与否的标准。这一理论把生命周期分为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三个时期。青年阶段,消费者收入较低,然而收入会依据时间的演进而显示提高的迹象,因此消费者收入中的很多就被拿来消费,或者贷款或者其他投资行为;可到了中年阶段,虽然收入增加了很多,然而因为必须付本还息和养老问题的存在,收入里面消费的比例就减少了。老年阶段,收入很少,基本靠前一阶段的储蓄和投资回报来生活,此时的消费比例将会升高。

  1.3.2 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际对家族信托的研究较多,如Irish J. Goodwin 和Ho(2014),研究了有关家族信托的各个方面。Irish J. Goodwin 的多项成果认为,家族信托在高收入阶层是很普通的财富管理方式。任何阶段制度的改进,都导致了相异的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家族信托的存在,能够使得家族财富摆脱生命有限的束缚,从而达到财富永续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运用各种方法来构造信托是一种学问,且该学问对财富的延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Ho(2014)对国内的家族信托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在前面几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家族信托在国内发展的经济环境已经比较完善。可是,作者亦认为,当下国内发展家族信托的法律环境还不是特别完好,没有信托税或者其他类似的制度来规范信托,导致家族信托在国内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可是由于家族信托的私密性,很多细节他们都没有讲到,很多家族信托的结构和设计条款也不得而知。

  而Belen Vilalonga (2011)实证检验了美国家族公司的所有权治理现状,具体来说,作者观察来自不同州的不同公司,采取量化方法检验了家族公司控制力与投资收益的关系。研究得到,在多种股权结构中,家族公司的控制权均比其股权大。

  国内关于家族信托的研究文献比较少,主要集中个人理财方面。近期出现的一些有关家族信托的文章,主要是介绍家族信托的先进经验,或是强调我国家族信托的重要性,以及具体阐述我国家族信托业务具体面临的发展障碍和应采取的对策等。姚亚菊(2013)指出,家族信托亦能够叫做遗嘱信托,同为信托业务的一种。因此,家族信托包括信托的基础性质,同时,它也包括特别性质。具体来说,委托人通常为私人,也可能为家族公司,受益人则多为财产继承人,家族信托的设立,除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外,最根本的还是想要降低财产传承时的各种损失。而且,家族信托也能够维持公司所有权的聚焦,从而保证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徐莉等(1999)研究认为,每个地区发展家族信托的模式都不一样,部分地区进行兼营,部分地区实行分业,可均有成效。他们研究指出,不同模式之间各有优缺点,并不是无法配合使用。侯仁凤(2012)起初研究了家族信托的一些长处,其一为能够集中所有权;其二为能够确保财产继承时不会存在其他因素而使得财产发生损失。接着,作者也分析了家族信托的不足。其一,信托制度有不足,还无法与信托实际完美结合;其二,缺少成立家族信托的机会。虽然近年来出台的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制度法规条例较大地完善了中国的财税体制,然而,中国现在依然没有颁布遗产税相关法律;其三,对不动产产权期限的规定使得信托财产存在期限问题。潘心玲(2012)在指出,2001 年,中国开始引入遗嘱信托制度。但是,到现在依旧无法在实践中发展,主要原因是,制度上有问题,目前的财税制度不能激励信托业的长期发展,基于此,作者提出中国要想发展家族信托,就得优化信托登记制。

  而有些文章是研究了家族企业所有权争夺和治理权等问题引发的思考和研究。徐细雄(2012)的研究选择国美电器的所有权争夺作为现实基础,研究指出,公司扩张之后,其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以至于家族公司的管理越来越不够。家族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的引入,能让我们更好地由控制权这一视角来运用家族信托,从而解决家族公司的转型问题。任光谦(2012)研究认为,当前的改革开放还在继续,民企在不断发展壮大,家族公司的所有权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感兴趣的议题了。在做了很多论证之后,作者得到的结论是,在现在中国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下,家族公司财富管理模式最好吸取东亚一些国家的形式;企业管理形式依旧是集中所有权、董事会由家族内部人来控制。而且,他还研究了其他数据,发现企业的业绩越好,那么其股权就越集中。与此同时,作者认为,产权相关的法规对家族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由于目前我国信托市场还不完善,要找出典型的、而且具有丰富业务的家族企业可能比较困难。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各有优劣,可能无法确定哪种模式是最优的。另外,由于我国信托市场的特殊性,可能无法找到与比较分析中三种模式匹配的中国家族企业。

  从家族企业切入,来研究中国信托业财富管理模式,是本文最大的创新。分析这三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三种模式的异同是本文的另外一个创新,此前没有文献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由于家族信托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很难找到相关的数据对我们的研究进行支撑,因此本文大部分为理论演绎,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支撑,这有待于中国家族信托发展完善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深入研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