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建设问题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1 共5426字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发展的国内资本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工具也逐渐的丰富,投融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在这过程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不仅在国内成为主要的投融资工具,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也已经成为第三大投融资工具,仅次于证券和银行两大银行机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投融资的形式也逐渐的得以丰富,传统的私募股权投资作为非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工具,而现阶段,除了是非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工具,也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之一。2013 年 11 月,我国 IPO 市场再次启动,使得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抓住了 IPO 的机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这一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黄金的时期,出现了"全民 PE"的状况,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如退出途径过窄,法律仍有待健全,道德风险较高等,影响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本课题将针对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剖析其中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其快速并且健康、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一个稳定快速发展。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和完善,PE 近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融资选择,优化了我国资金市场的融资结构,改善国内企业的资本结构、内部治理,推动我国企业的稳定发展。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尤其是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等建设,由此导致我国 PE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或者出现较多的发展障碍,暴露很多弊端,诸如主体不明确、募资渠道和退出渠道较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阻碍我国私募股权投基金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本课题针对我国 PE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弊端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这些障碍和弊端提出关于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课题通过对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近几年研究过程中出现或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其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的趋势,提出本人对促进该行业发展的相关见解,有助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稳定发展,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外,本课题的研究对未来不同研究学者对该课题研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此外对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欧美等发达的资本市场上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已经得以快撒的发展,在上世纪 90 年代,相关经济领域、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热潮阶段,其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投资范围的研究,二是基金发展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三是对投资标的资产的研究,四是对标的资产监管的研究,五是对投资变现能力的研究。

  一、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范围的研究。

  拜格雷夫和迪蒙斯(1992)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的投资范围进行了明确,认为 PE 主要是以杠杆收购方式对高新技术公司处于发展或者成熟阶段的投资,而不是在其发展初期投资;而怀特、罗宾和温妮(1995)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投资标的公司的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所以这些基金大多是以风险投资的身份进行交易;埃拉格等人(1995)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阶段也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不管是对于高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产业,基金的投资反应应当包括企业的所有阶段,并对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收益进行分析,认为基金对企业不同时期的投资所获得的回报率也不同,且创业投资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的趋势。

  二、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动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莎尔曼(1990)引用了委托--代理理论对基金投资者与投资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引入激励机制是保证双方利益和约束双方行为的保障,规范的约定能够保证投资者的资产亏损、保证基金管理者获得管理费等收益,由此可以引入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无法满足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的基金将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曼尼加(1994 年)以欧洲资本市场为研究标的,利用人口生态学的理念对 PE 数据做出一定的研究,认为推动 PE 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即实体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或者政策支持等也能够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但并非其根本的影响因素。怀特等人(2004)也将欧洲资本市场作为研究标的,分析杠杆收购和风险投资市场的联系,其分析结果与曼尼加的分析结果相近,认为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发达程度是能够很大程度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三、基金对投资标的企业选择的研究。

  关于对投资企业的选择研究,麦克米兰(1985)年对美国基金投资的标的企业进行统计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投资标的企业所有者的经营经验、人品等方面比较重视,反而忽略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竞争优势、产品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弗雷德和西斯里奇(1994)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多个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原则,一是标的资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二是标的资产的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三是投资资产的回报能力和变现能力;穆齐卡等人(1995 年)通过对欧美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案例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提出基金管理人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过程中往往综合考虑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资产负债情况以、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产品的竞争力等,还强调,一般来说并非所有标的企业都满足这几个方面要求,基金管理者会通过自身资源对表弟资产施加影响以达到或者基金所要求的指标或者标准。

  四、对投资企业监督的研究。

  赛门(1990)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投资标的企业监管的研究认为,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标的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如在投资交易过程中附带棘轮条款或者其他反稀释条款,以规范的合约来制约标的企业的经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司薇婷(1991)针对基金管理机构对标的企业的监管则由不同的观点,认为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前提下,通过个人关系的弹性管理相对于明确的合约管理更加有效;米切尔(1995)对该领域的研究同样强调了标的企业信息披露、尤其是会计披露的重要性,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五、风险资本变现效益的研究。

  关于 PE 退出变现和投资收益的对比,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展开类似研究。

  佩蒂等人(1993)在以美国 PE 市场作为其研究标的,发现相对于 IPO 来说,并购退出可以使得投资机构快速获得资金,但这种通过协商出售将使得企业所有者很可能失去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企业家对这种退出方式并不满意。而里兰德等人(1994)对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大多 PE 机构会优先选择 IPO 作为其主要退出变现方式,其次是通过并购退出,并总结认为上市和并购是 PE 广泛运用的退出渠道。

  丹尼尔。斯密特(2004)对 PE 的效益进行研究时,将其份额作为资金池的一部分进行研究,从中分析风险收益特点和分散投资的效益性,丹尼尔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 15 个项目时,边际分散风险最低,并将投资失败及其回报率进行结合分析,分析表明资金池内有 20-28 个项目时,其效率最高。

  斯蒂芬(2005)对 PE 的运营情况和投资人的投资回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PE 平均投资回报率没有超过标普 500 指数,但其中又少部分基金项目表现的非常强势,其优秀的业绩往往能够使其获得在投资机会,从而进一步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对于全球经济周期或者产业周期并不是非常的敏感。

  1.2.2 国内文献综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要晚得多,且真正得得到发展还是在二十一世纪后,而经济领域和学术界的对该领域的研究也相对少一些,其主要是针对国内整体经济环境下探讨我国 PE 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吴晓灵(2007)对 PE 的投资范围做了相关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是针对没有上市的企业,并对其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探索,其研究表明我国作为创新性发展国家,需要多种投资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调整期的内生动力推动私募股权投资近的发展,再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转型需要不同的投融资工具得以满足,最后是我国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制约着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这几个因素的存在推动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

  周丹等人(2007)对 PE 的属性、特点、作用等做了较为客观、多角度的分析,认为其作为金融投资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很高,能够为经济市场中的融资活动降低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风险因素,能够提高经济市场效率,但也引入委托--代理从而带来诸多的问题。

  王蔚(2007)对 PE 的定义及其相关特定进行研究,认为其是专门投资企业的股权并由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管理的基金,并对其特点进行评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前景良好的企业的股权,二是基金的募集、管理、投资、退出都有专业的团队管理和控制,三是该类型基金是企业与资本市场保持稳定联系的渠道。

  高一田等人(2010)从多角度剖析了我国 PE 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缺陷,包括法律、法规等环境不完善、不统一,投资渠道不畅,政府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机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退出渠道有待拓宽,金融中介专业化有待提高等。

  陈建伟(2007)从多角度探索 PE 在我国的发展路径,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发展必然要在完善的法律基础之上,建议除了《合伙企业法》之外,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法律和法规,以保障投资人、管理人和企业的利益。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课题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主要分为几个内容,一是引用国内外经济领域和学术界的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而总结出课题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二是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金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予以剖析,作为主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三是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其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利用对比手法分析国内与欧美等发达资本市场上 PE 的异同,为下文提出促进国内 PE 发展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最后是顺应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参考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从现实中发现我国 PE 出现的多种弊端和障碍,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得出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课题的开始是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相关概述,主要是参考国内外经济领域和学术界相关专家对其研究的一些理论结果进行总结而得,在阐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相关定义、类型及其作用之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前景,在完成理论分析之后在通过鼎晖投资和蓝山中国等作为投资案例来发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以现出现的弊端和障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性,现实中,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进程中存在多方面阻碍因素,因此本课题主要以探索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过程各种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本课题主要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以海外经济领域相关人士或学术界学者的意见为参考,作为对课题研究的依据,并对本课题研究的框架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相关定义概述进行解释分析,探讨其概念、种类、特征及其作用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阐述其现状,与此同时,结合国内经济走势和资本市场的趋势,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简析;第四部分是以鼎晖投资与蓝山中国为实例,揭露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受到的限制因素;第五部分是针对第四部分揭露出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形势、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5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不足。

  1.5.1 本文的主要特色。

  本课题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参考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课题的核心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 PE 在国内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使用了不同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相对全面的剖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情况,在这基础上利用两个案例对课题核心问题进行揭露,多方面揭示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或者受到的受制因素,另外,还利用对比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与海外市场的 PE 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来说,本课题的研究使用了较多的分析方法,比较全面的发现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并对所揭示的问题能够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课题研究提高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课题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研究整体思路仍是"提出核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主线,虽然在分析过程中利用了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够发现较多的客观存在问题,提出了较全面的解决方案,但受限于建数据模型的数据不足,在很多问题上无法实现量化分析,更多分析为定性分析,此乃不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受限于本人精力不足,在实践层面的研究尚显不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