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投资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科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5 共4377字

  题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1. 证券市场的概念以及其发展背景

  2.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入市和退市难
  2.2 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不到位
  2.3 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的歧视
  2.4 证券市场的各级部门单位缺乏诚信
  2.5 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银行也感到放款难
  
  3. 完善证券市场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3.1 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3.2 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3.3 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3.4 鼓励中小企业投靠优势企业
  3.5 规范证券市场,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的,不成熟的市场,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但是还存在功能错位,监督乏力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主要存在的一些 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策,监管
  
  1. 证券市场的概念以及其发展背景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各种有价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证券市场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证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有效合理的分配了社会资源,支持和推动了经济发展,因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具有投机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全局和社会的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经济体系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进程,集中体现了传统体制改革的困难和整个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目前的情况是,探索有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找到战略性的发展思路。但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入市和退市难
  
  (1)证券发行核准制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我国目前对证券的发行实行核准制,以前的审批制有了较大进步。所谓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审核机关对证券发行申请只作形式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应予以登记核准的发行审核制度,而审批制,不仅要求发行人公开发行申请文件,文件格式符合法律,证券管理机构的规定,并对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发行人的资信,营业状况,发展前景,所发行的证券的数量,价格等进行实质审查。而西方世界对证券发行普通实行注册制,注册制,就是证券发行公司在公开 发行证券,募集资本之前,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向证券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并提供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材料。而我国的核准制将证券发行的决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也就是由政府配置资本市场资源,扭曲了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从而形成了资本市场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大量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因为过不了发行审核委员会这一关而被关在证券市场大门外。
  
  (2)证券市场中“政府市”的存在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股市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干预股市,我国“政策市”(政策市是指利用政府来影响股指的涨停)的存在,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直接干预证券交易市场的做法扼杀了市场机制的正常工作,使得证券交易价格不能真正反映有价证券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效率的下降。
  
  2.2 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不到位
  
  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明确了证监会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地位,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主体较多,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涉及证券业务的行政部门出了中国证监会之外还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管理权力方面容易造成了部门之间权力重叠,导致了中国证监会缺乏权威性。另外,中国证监会对市场变坏化的反应存在时滞效应,往往是在证券市场发生重大风险后,证监会才做出相应的反应。
  
  2.3 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的歧视
  
  长期以来,在政府和银行方面,都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 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慎重,条件较为苛刻。尽管现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这种现象。
  
  2.4 证券市场的各级部门单位缺乏诚信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政府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在证券市场的定位上过多考虑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功能,经营者可能作为最大股东的利益代表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是一大原因。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实,虚构利润现象十分普遍,且性质严重,成为目前证券市场几代解决的问题,一些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把上市公司作为圈钱工具,通过占用资金等形式获取大量资金。而将包袱留给上市公司和广大散户。另外,机构投资者也可能因为利益而出现不诚信。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目前在证券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存在较大的诚信问题,包括利用内幕信息等违法手段来操纵股价,导致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了偏差:目前有 的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特权,有可能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5 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银行也感到放款难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承受;二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给其他企业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其作担保人;三是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借贷的途径。
  
  3. 完善证券市场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3.1 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在特殊的环境下起步的,发展之初就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不允许上市流通。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分割为流通股份和非流通股份,造成场外交易价格与场内交易价格相差悬殊,在可流通股份所占比例过低的情况下,通过场内交易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收购兼并不仅成本极高,而且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也使得对上市公司在场内几乎感受不到直接来自兼并于恶意收购的威胁,市场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外在约束力明显不足,不仅如此,股权的分割使得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明显不对称,比如就上市公司分红而言。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实际收益效率就相差很大。
  
  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主要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其中国家股居于主导地位。1999年以来,国家股的持股比例还呈上升趋势,从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国家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居于控制地位,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因此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股股东的影响。因此,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我国上市公司当前也是今后要长期面临的任务,根据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结合国际经验,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要重点关注一下几个问题。
  
  (一)股权结构的调整是改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公司治理结构的 模式选择与公司股权结构的状况密切相关。 然而,虽然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上可能存在不同,但不论哪一种国家治理模式都十分重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制衡机制的有效性,而决策权,执行和监督权三种权利利益指向的一致性则是制衡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二)重视董事会的建设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而随着上市公司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董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化,因此,改进公司董事会将是改善公司治理状况的一个必然选择。上海
  
  3.2 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型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将是持续和多元化的,同时,随着各类投资者的成熟和壮大,投资需求也会越来越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建设多层次证券市场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任务。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要继续推动更多代表中国经济的公司上市,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探索多种并购方式和手段,推动上市公司的整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培养上市公司规范意识,完善内控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改进证券市场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内容,推动以审批为主的监管方式向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不断加强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监管机构内部的协调,提高监管机构的内部治理水平,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防范预警,加强对市场发展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3.3 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社会上应逐步成立一些为证券市场服务的专业机构,如投资信用发布机构,使投资者了解投资动态,投资咨询机构。与此相应,还必须加强证券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健全完备的法规体系是证券市场规范运作与健康发展的基础。证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而有生命力的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里,从开始出现时的小规模,无秩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投资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尽管现在的市场遇到的问题不少,但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发展中进行规范,是管理层及各方利益主体在市场建设中需要深思的主题。
  
  3.4 鼓励中小企业投靠优势企业
  
  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吸纳中小企业成为它的零配件生产单位,按照图纸进行加工,生产其零件、配件。这既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尖、特方向发展,解决了产品的销路,而且为中小企业找到了融资担保单位。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论文对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传统问题,我们不应当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应当以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而且也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对策。借鉴国内、国外的良好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拿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
  
  3.5 规范证券市场,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搞我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的能力,规范我国证券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要对证券市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进行完善和健全。同时,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和WTO准则接轨,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在实施步骤上,采取小步前进,分布推进的策略,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先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李恩强. 《中小企业融资五难》,《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期
  2.刑天才. 王玉霞. 《证券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傅学良. 《现代证券投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万国华. 《中国证券市场问题报告》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相关标签:金融证券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