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实现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2 共4947字
标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 钢铁产能过剩加剧, 需求增速持续放缓, 供求关系的根本逆转已成为钢铁产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主要运行特征。 抓紧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钢铁企业突破市场重重围困的唯一途径。邯钢经过 2008 年-2012 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产业转型、装备升级 ",为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年来,邯钢在职工总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由 2008 年的 256.6 吨/人·年, 提升到 2012年的 508.7 吨/人·年,劳动生产率增幅近 1 倍,为传统国有钢铁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邯钢 1958 年建厂,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发展,尤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邯钢经验"享誉全国。2008 年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为邯钢的战略发展制订了新的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一五 "期间 ,邯钢依据国家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制定了以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精品板材为主要方向的 《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总体规划》,于 2005 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实施。 2008 年邯钢与唐钢两大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河北钢铁集团,邯钢与宝钢合资兴建的邯钢新区一期工程全线贯通。 在"十一五"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邯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装备升级改造"的步伐,到 2010 年的"十一五"末,在管理模式、装备水平、技术指标、产品结构、 盈利能力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基本达到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目标。

  2011 年是邯钢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年 ,公司 "十二五"总体战略目标是:"着力打造国家循环经济样板,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瓶颈,创新推动河北钢铁发展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效益型企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国内前三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挖潜增效为主线,市场定位做精钢铁主业,拓展钢铁功能,成为精品钢材和转变发展方式示范企业。 建立精准高效与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同心同力与共创共享的企业文化,全面实现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战略目标".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的延伸,是公司战略管理活动的职能组成部分,属于嵌套关系,见图 2.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减少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有效配置。

  1.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及公司发展战略,明确规划,明确定位。

  总体思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主要目标:推行现代劳动组织模式,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造就尖端操作技能人才,科学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控制主业人数:新区达产之后,本部钢铁主业职工总数控制在 20000 人以内。 "十一五"末,人均产钢本部达到 550 吨 / 年。 具体措施:一是实施"集中一贯"管理和机构设置扁平化,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 6%以下,技术业务人员为 10%以内。 二是优化素质结构,适应建设国际水平现代化邯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是完善薪酬体系,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实现职工收入持续适度增长。 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十一五" 末,职工平均收入达到 5 万元 / 年,其中关键岗位、特殊人才等群体达到 7 万元 / 年。

  2.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河北钢铁集团及邯钢公司的"十二五"规划,邯钢人力资源"十二五" 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全力打造支撑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发展的人才基地。

  具体措施:一是根据省国资委和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计划,依托公司"十二五"总体战略规划,打造资源结构合理、素质结构优良的国内领先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人才基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邯钢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 二是围绕公司 "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钢材企业和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的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主题活动和"6S"精益管理活动,实现"绩效一流,薪酬一流"的目标。 三是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阶梯。 四是结合邯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需要,合理平衡人力资源,科学组织,深入挖潜,重点落实"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和技改技措项目基本需求。五是"十二五"末将钢铁主业人数控制在 1.5 万人,人均产钢达到 800 吨/人·年,劳动经济技术各项指标达到或保持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水平。

  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在 2008 年-2012 年连续五年的滚动跨越发展中,明确定位,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系统联系,以供求预测为核心,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采取滚动计划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运筹技术方案设计,克服资源结构缺陷、离岗人数骤增、人员补充受阻、周边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有效解决了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岗位需求与供给缺乏难以匹配的矛盾。

  通过职能战略定位、管理流程再造、组织机构优化、定岗定编定员、薪酬体系激励、绩效考核评价、劳动用工改革、人工成本控制、培训开发创新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准确把握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卓有成效地推动了邯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修订与实施,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人力资源规划实施。

  依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邯钢经过 2008 年的战略起步到 2012 年的战略成熟连续五年的滚动跨越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在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邯钢人力资源规划应用滚动技术,实施动态规划,在滚动跨越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三步。 第一步,2008 年公司战略发展之初,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源盘活"期;第二步,2009 年公司战略实施之中,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的"人力资源挖潜"期;第三步,2011 年公司战略日渐成熟 ,全面推动钢铁主业 、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涵养"期。 见图 5.

  1.表观资源盘活期。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邯钢新区一期工程于 2008 年底建成投产,根据人力资源滚动发展计划,新区建设用工成为 2007 年-2008 年度人力资源运作的重点。 如何实施动态规划,科学运筹优选组合可控资源要素,消化内部自然减员、历史性缺员及结构性缺陷,形成有价值、能操作的最佳动态规划路线和可预见、 能控制的最佳动态规划效果,已提到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的议事日程。

  动态规划是管理运筹学的基础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尽力实现当前环节动态选择最佳。 当前环节动态最佳选择既不受制于上一环节的决策结果,也不作用于下一环节的决策行为,具有即时性和高效性。

  应用动态规划原理,我们对公司当年所辖资源结构进行了系统盘点, 对新区一期工程所需岗位定员进行了系统调研。 在充分考虑现代装备技术应用替代效应,深化完善《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坚持"凡国外引进设备比照国外定员,国内设备按国内一流定员" 的原则,对新区初步设计的编制定员方案进行了严格审定,经公司管理、技术和操作等层面的专家充分酝酿,最终核定编制定员为 3806 人。 新区所需人员以老区抽调为主的原则, 决定先期从老区抽调2000 人,支援新区建设,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分批分期进行,骨干力量按新区所需人员总数的 20%~30%先期配齐, 其他人员在 2008 年底试生产前 5 个月到位。 2008 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表观盘活具体措施。

  2.沉淀资源挖潜期。由于历史原因,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缺乏创新、缺乏活力。 适值邯钢与宝钢合作建厂之际,我们顺势而为,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全面学习宝钢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推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2008 年的工作重心确定为"盘点资源、盘活资源". 下发了《关于规范劳动组织工作意见》《邯钢设备点检定修推进初步方案》和《邯钢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制定"人才强企"前期规划。 由于激励政策对路和制度措施严格,2008 年人力资源管理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公辅集中巡检、设备点检定修、在线承包和机构精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邯钢人力资源"浮财"几乎扫尽。 在消化"入不敷出"因素的基础上,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供给3134 人 ,其中盘活资源 1687 人 ,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 "表观盘活"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人力资源管理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 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开展了有机优化、职能整合及岗位精减工作,明确以《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以控制岗位劳动效率为手段,凡达不到 6.5 小时/人·班作业时间标准的岗位,一律实施精减。 在"抓软肋、定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岗位操检合一、工序区域协作、工种拓展培训、推行作业长制度、公辅集中巡检制、设备点检定修、在线设备承包制和机构精简优化等层面加大攻关力度,在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经过对可控资源的平衡优化和置换,累计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缺员提供 2848人。 其中挖潜 1574 人,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沉淀挖潜"取得明显成效。 2009 年-2010 年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沉淀挖潜具体措施。

  3.人才资源涵养期 . 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经过 "表观资源盘活""沉淀资源挖潜"两个阶段的发展,2011 年进入公司"十二五"的规划发展期,随着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正式出台,邯钢人力资源适时调整部门规划战略, 动态修正实施方向,"人力资源涵养 "成为邯钢人力资源 "十二五 "规划期 2011年-2012 年动态规划的具体目标。 为此制定了"管理体制全面创新,大力推动人才强企,科学完善绩效考评,扎实推行精益管理,继续深化分配机制,开拓创新培训模式,有效保障职工权益、提升信息网络功能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措施。 全面落实省国资委和钢铁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总体计划。 围绕公司"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要求,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强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及专家体系的建设。 平衡资源,涵养资源,重点推进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保障供给和控制从业人数,引进紧缺人才辅以配套政策的激励,有效推动了厂际之间人员的自主调动、组织调拨和资源调剂,为新区竣工后期、老区零星改造及关键岗位缺员解决 537 人,其中人才涵养措施贡献 1078 人。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人才资源涵养具体措施参照见表1. 动态规划决策路线。

  四、规划实施效用分析。

  2008 年-2012 年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 ,是企业管理运筹学的具体应用。 规划与实施的动态过程跨越了公司两个五年计划,经历了"表观资源盘活"期、"沉淀资源挖潜"期和"人才资源涵养"初期,通过五年的动态规划与实施,累计为公司新增岗位提供劳动力 6519 人。 其中方案实施获取直接效用 4339 人,按人工成本 8 万元/人·年计算,直接效益 3.4712 亿元。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时期, 邯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经验依靠实践创造,理论依赖实践创新。 实践证明,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规划后期实施方向。

  随着人力资源滚动计划的循序推进,时间又将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带入了新的一年,"人才资源涵养"亦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3 年是邯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是为加快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公司将以"绿色转型、创新创效"为主旋律,以"系统综合创效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发展"邯钢经验".

  邯钢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创新,为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公司转型升级中的基础作用,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撑和人力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创新转型理论,掌握转型技术,取得转型方法。 以优越的管理制度激励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人、美好的发展远景凝聚人。 继续推进"人才资源涵养"计划,继续深化精益管理集训、技术专题特训和操作人员轮训等针对性培训教育计划,实现质量顶替数量。 适时创建虚拟组织,组建技术或技能专家团队,以较少的人工投入获取更好的人力资源效益,强化一贯管理,优化编制定员,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十二五"末邯钢公司劳动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