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投资学论文

商业银行应对信贷风险的整改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7 共3237字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契机,截至目前,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提高到全球前列。而中小型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极大的提升中国经济总体水平。但是,此类企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问题,如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负债累累等状况。为中小企业所建立的商业银行,又因企业的各种状况而使自身出现极大的信贷风险,拒绝对此类企业放贷,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愈加困难的状况。本文针对商业银行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以信贷风险作为研究对象,旨借此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建议,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快速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地位及作用

  ( 一) 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的业务优势,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银行是企业获取融资的核心,商业银行创立之初,旨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发展资本,但是随着企业银行能够根据此类企业特性,推出相应的信贷服务,有效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其次是改变以往的经营方式,以需求决定服务,替代以往服务规格决定服务对象的方式。最后要求银行优化组织结构,取消无用管理分级,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形式,进而快速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另外,商业银行有责任和义务充分了解区域中小型企业状况,将其经营信息率先掌握。只有在完整、真实的信息支持下,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自身风险。

  ( 二) 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保障其稳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较多问题,企业长期经营不善难以获得内源融资资本,而在外源融资上,资本市场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发行债券,银行又因风险过高而不愿提供贷款,因此只能够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如高息负债、变卖股权等,对于企业的发展及其不利。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此类金融机构规模较小,资本提供能力较弱,在与大型国有银行竞争中占尽弱势,因此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而银行主要是收益在与信贷收益,此类银行与大型金融机构竞争中的地位,促使其应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提升自身收益,以达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 一) 商业银行自身: 传统滞后的金融管理机制

  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但是国家经济发展命脉仍旧把持在政府手中,而银行则是其中之一。我国银行仅有极少数属于外资和民办,除四大国有银行外,其余多是在地方政府的控制下而成立。而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地方财政的延伸,其领导阶层多是以任命的形式担任。因此,鉴于领导者较强的政治性和政治倾向,在银行的发展中更加强调于稳定与安全,则表现出对高风险中小企业信贷的忽视。这样的发展形势无疑与银行成立目的背道而驰,并且难以对区域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另外,同样在政治化的干扰下,此类银行工作者普遍素质较低,处于金融领域的工作能力较弱,难以对市场状况做出真实的判断,甚至无法坚持自身职业操守,出现人情贷款、贷款返利等恶劣违规操作。

  ( 二) 中小企业自身: 自身发展规模有限,能力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中目前存在着一个普遍状况,绝大部分企业均出现经营管理能力不足而导致企业财务紧张。在管理能力薄弱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实现留存盈利,在出现危机时又难以获得贷款,最终导致企业的灭亡。而此类状况在中小企业中最为明显,管理者缺乏经验和能力,对于企业受益过于关注,并不考虑自身以及市场的情况,盲目扩大产业以寻求更高的发展。而此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颇低,甚至出现通过非法手段骗取贷款的情况。因此,在企业发生问题时,金融机构往往拒绝提供资金。另外,中小企业还存在着发展弊病,通常此类企业为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工作人员密集,能够为我国解决就业压力。但是,中小企业巨大部分不具备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技术能力的弱势,也是其无法获得良好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三) 社会经济环境: 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待完善

  经济因素主要分为三点: 一是法律机制不健全,在我国计划经济的控制下,法律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少,缺乏完善的法律基础,难以对资本市场形成合理、有效的规范,因此衍生出恶意逃债、欺诈贷款等状况,逐步破坏我国市场环境; 二是市场机制存有偏颇,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在资本市场中处处受限,导致企业无法获得优越上升空间,如市场准入要求过高,导致此类企业难以通过证券发售而获得融资资本等。而在银行的表现上,由于中小企业个例造成了对其整体的排斥,银行为回避风险而拒绝对其提供服务,企业发展则受到严重的阻碍; 三是市场竞争机制缺失,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由来已久,上世纪 80 年代便出现以“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尽可能的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格局逐步完善,恶性竞争唯一结果便是两败俱伤,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收益,甚至会破坏我国市场环境。但是,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一些企业仍然寻求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以达成发展的目的。唯有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够帮助企业发展,而更加重要的是需要企业能够严以律己。

  三、新时期商业银行完善其防范机制的有效途径

  ( 一) 明确市场地位,合理规避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目前已经有效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所暴露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主要在于,其先天不足所导致的与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差距,严重匮乏的竞争优势使其无法服务于大型企业。就此问题,商业银行应转变战略方向,以积累中小企业为核心客户,通过数量补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在其针对服务中小企业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回避防线。具体方式如下:
  1. 有效的选取企业。商业银行有着熟悉区域的优势,能够对区域内的企业现行筛选,确定可对其放贷的企业后,将相关信息归入到数据库中,以便于对有些企业提供快速贷款服务。
  2. 建立促进企业成长机制。此类银行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获得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但是能够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培养,获得同样的发展契机。银行在对企业筛选后,承诺为优秀企业提供优惠服务,使企业获得有效的发展,同时培养企业亲密程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实现双赢。

  ( 二) 通过中间业务与防范信贷风险有机结合起来

  商业银行的发展应是在于和企业之间实现收益的共赢,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共赢的发展可能导致自身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有效达成风险的回避,银行可扩自身服务范畴,增强自身收益能力,如采取信息提供,帮助企业获知同业信息,进而有效的做出发展决策,或是以自身金融行业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评估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顺利的发展,也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资料,以便于在提供贷款时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性。银行提供顾问服务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能够吸引企业进行购买。同时银行可结合自身服务,为企业提供信贷优惠,或快速办理信贷渠道,在企业购买服务后,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自身详实的信息,在快速信贷办理上则能够轻易的实现。另外,银行可租用仓库或与物流渠道结合,为企业提供实物抵押的贷款服务,使企业能够将货物短期的变为资金,进而度过难关。

  ( 三) 建立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测及其监督机制

  商业银行所出现的信贷风险,除自身违规操作外,对于企业监督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的加强监督管理,银行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建立长期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时事掌握企业状况; 二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以及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信贷风险; 三是实现长期监督管理,在对企业放贷后,应对其进行定期的发展审核,只有在明确企业资金流向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风险。

  ( 四)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信贷业务骨干的风险防控意识

  服务人员是银行的基础,高素质员工能够帮助银行提升服务效率,并有效的回避信贷风险。建设优秀的员工团队,应首先增强员工培训力度,要求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职业操守,有效的避免违规操作。其次,建立员工技能培训和考核系统,逐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并对其实现定期考核,以持续增强员工素质; 最后,完善员工管理体制,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实现科学、合理的员工管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