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投资学论文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防控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7 共47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企业海外投资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三章】国有企业国际投资概况
  【第四章】国企海外投资风险解析
  【第五章】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防控措施
  【总结/参考文献】国企海外市场投资风险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防控措施

  5.1 应对国有企业内部风险: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

  责权利之间的关系要理清摆正。国有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企业负责人个人的直接利益与该企业经济效益责权利关系不对等所造成的。国有企业法人对企业没有所有权,只有经营权。企业法人责权利不对等,怎样使只有经营权的企业总经理或称企业法人不是从道德上或责任上强调是自己的,而是在心理上实实在在地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使企业经理层做到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国有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个人所占该公司中股权结构的比例有关,或者说,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亏损没有将企业领导个人的直接利益与该企业经济效益很好地挂起钩来。更进一步地说,要根本地减少或防止亏损风险的发生,最终是要完成将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者身份向企业所有者身份的身份转变。

  为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企业应不断强化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海外投资亏损企业究其原因,其中,因决策错误导致投资亏损的占多数。由于海外投资在中国还处于是试水阶段,总体上是历史短,经验少。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和外部咨询力量,缺乏信息及获得足够信息的渠道,这就难于制定适应国际环境的系统完整的战略规划。在政治、社会、法律、税收等等各个方面都会不适应国际环境。为适应环境就得成为专门人才,就得逼着学习,学习需要时间,而学了还有一个再学习的问题。国际市场是一个群雄逐鹿的竞争舞台,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内部投资风险因素如:企业管理体制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境外投资风险因素诸多包含有:投资决策风险;企业境外融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涉外政治环境风险;涉外经济经营环境风险等。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因素中,归根结底是企业法人的制度制衡约束存在问题。公司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四个部分协调制衡机制存在问题,相关部分的责权利不对等。现代企业制度要不就是没有,要不就是形同虚设。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法人定位和职责发挥是关键。现在看来是企业法人的理论定位存在着缺陷,责权利不对等,没有解决好经理层经营权与所有权的企业法人身份统一的问题。

  5.2 应对企业外部风险

  5.2.1 构建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风险预控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行动,它是预先制定好的各种风险的处理计划和方案。建立预警识别机制的指标体系,获得风险走向的第一手材料。从技术角度事前管理,以尽量小的支出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及时报警。

  境外投资风险列举:

  (1)政策法规风险控制。

  调整对外投资基本关系的专门法律,包括对外投资项目审批,事后监管,投资服务措施等。如近十几年,世界掀起了所谓矿产资源稀缺潮,也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当这些企业进行矿产项目的投资后,有些国家修改了矿产法,导致成本上升,这些企业也随之蒙受损失。这就是政策法规风险。

  (2)决策体制风险控制。

  对外投资决策形成过程的体制上就须控制住风险。新进入一个行业,要研究行业风险。相当多的可行性报告是怎么能批就怎么写,因此称之为"可批性"报告。写"可批性"报告,跟实际完全脱钩,这个风险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就是保证董事会的作用发挥。瑞士的苏黎世保险公司为例,这次金融危机苏黎世保险公司没有大的失误,与董事会结构、董事会决策直接相关。他们的董事、董事长全部为外部董事,与管理层无利益关系。董事会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3)财务和投资成本风险控制。

  这里同时包含着物价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购买力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变现风险。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或其他的投资收益率变化,使得某项对外投资的收益有相对减少的风险。企业的成本构成中首要的是投资成本,其次才是运营成本。关键是投资成本,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4)市场和事件风险控制。

  市场每天都会出现价格波动。事件风险通常都是突如其来的。如近年来苏丹、利比亚出现的动乱,对中国海外投资项目更是造成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以及中石油员工在伊拉克遭遇绑架的事件都是触目惊心的实例。导致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5)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考核评估制度控制。

  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就是要解决从项目的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企业运营全过程有项目法人负责。改变传统的不同机构、不同人项目分段管理,出了问题互相推诿。

  三峡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度应该推广,三峡工程从一开始就设立长江三峡总公司,公司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建成运行全权负责,使之有连续性。

  这个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度涉及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问题,因此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完全建立起来。很多企业在项目决策之后没有跟上相应的考核,将项目建设全程要求列入对项目法人及执行团队考核。

  5.2.2 境外企业系统风险与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1)借助国际投资咨询公司,做好投资环境评估。

  企业在投资前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政局及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要借助海外投资服务的大型咨询公司。

  (2)增强境外投资主体的核心能力。

  企业特定的竞争优势、有如技术、管理,知识等的综合核心实力,是境外企业抗拒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通过自主开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运用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通过兼并、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发展企业核心技术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品牌,增强与外国跨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这是企业境外投资的核心。

  (3)完善境外企业的治理管理结构。

  海外企业内部账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多本账",会计、出纳一人兼,这种不规范的财务制度漏洞,通过加强对境外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专门的审计,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海外企业的投资所在国外部治理机制借鉴如对境外企业的监督采取引入当地债权银行的代表和选聘独立董事以加强董事会。完善境外企业的治理管理结构,实现对海外企业的有效治理和控制。

  (4)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培养体系1、建立可靠、科学地工作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指标测评考核体系。准确测评考核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成长性,为能选聘适用的员工避免低效人力成本。

  2、签订人力资本投资协议。平均收益回报率是重要的指标,为企业业绩下限应有所规定。据此向人力资本投资对象追偿留有规避风险的空间。

  3、建立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以建立"分享激励"机制。

  4、积极培养完善人才管理。目前,我国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市场法律的人才,应注重招聘培养弥补自身不足。

  (5)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加强对投资所在国公关策略。

  目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国际政策、人文、法律等视野不够,要争取国与国的 "双赢"尽量采用合资形式使合资方分担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等敏感领域可以债务形式出资,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还可通过产品分成等形式获得收益。在这方面央企中海油先期境外投资是比较地成功的。中海油在挑选项目时多以参股、联合竞购等方式为主,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这可以作为成功范例的借鉴。

  (6)合理安排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选择:一是收购资源,资源涉及到持续发展问题,往往引起竞争对手的警惕。中国能源企业避免受到抵制就要与之形成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我国能源行业为例:2005 年中海油豪掷 185 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第九大石油公司最终竞购未被美国国会批准。

  二是市场拓展。通过在海外设立销售类,研发类,合资类企业,实现本地化。

  使当地政府、商界需求并接受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三是收购技术、专利、销售渠道、品牌等单一资产。

  我国境外公司为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可调整经营和金融政策。采取多个公司把母国与东道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方式,防范单独一家风险。分散投资是有效的科学控制风险的方法,"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是最普遍的投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而且还能提高回报率。设法把东道国子公司原料、零部件等与其它国家连在一起,一旦发生任何政治或经济风险,还能受到国际性的保护。

  (7) 通过保险手段减少系统风险损失。

  我国企业应积极加入世界银行的多边投资保险机构。当公司成为该公约或机构的成员之后,为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国际保证。当损失发生时也可以申请国际赔偿,境外投资中的部分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8)境外企业既管理又放活。

  投资主体应明确跨国公司风险决策的权限,一方面防止完全放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管得过死。理顺海外企业的正常运营,所以对境外企业要做到既管理又放活。对于境外企业放开搞活的路径选择:

  一是以市场换技术,换品牌。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面对一个新的市场,就可以参与其股份到如欧洲一些具备全球性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公司企业之中,以此打开市场。

  二是以资本收购资产。中国目前高外汇储备就可以去运用美国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等,资本收购资产这种投资方式。

  三是先行策略。比如,光伏太阳能行业等,当看到有投资效应时蜂拥而入,结果出现产能过剩。要提高敏锐观察新技术发展前景的能力,先行介入。这个时候投资、技术、管理容易获得回报。

  四是交易谈判讲策略。再以中石化收购加拿大 Tanganyika Oil 公司为例,当时中石化表现出来的'不惜花大价钱,终要拿下的心理'让对方掌握看到了底牌,结果吃了大亏。

  5.3 中国因素所导致风险的防控主要在于政府在国企海外投资中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

  一是完善我国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已同 20 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依此为基础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如法国境外投资的政策性保险是委托国家外贸保险公司从事支持业务,这种做法为经营风险提供保证。我国应以借鉴。

  二是建立投资工业园。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走出去,很难避免政策风险。国内服务机构或组织,集投资咨询、法律等一同到境外建立投资工业园,甚至国家成立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工作。

  三是建立境外投资咨询、风险评估机构。美、欧专业投资咨询、风险评估体系和机构相对成熟,但在中国还很欠缺。中国政府在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信息、财务、法律、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提供信息咨询、风险评估服务。

  四是行业协会应该教会企业如何规避风险。企业到海外投资,要经过行业协会的内部协调。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教、管、帮、扶使企业规避风险。韩国、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五是完善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在境外投资联合年检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的企业加大投资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对投资自主权,事前审批事后备案给与灵活对待。这有利于投资主体做出迅速反应来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增强境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六是落实政府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监管措施。随着各大央企海外项目亏损账目的逐步曝光,为进一步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份文件已经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文件明确了中央企业是其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情况,国资委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发改委和商务部也正在共同起草《海外投资条例》,该条例也是我国首部国家层面的境外投资条例。借鉴国际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正在进行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试点的原则,一是,出资人直接选聘外部董事,也同时选聘内部董事。二是,外部董事要超过半数。外部董事有责任、有述职、有任期、有报酬。外部董事对出资人负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