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各体文学论文

“隐含读者”对小说写作的影响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9 共35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隐含读者的小说创作探析
  【绪论】“隐含读者”对小说写作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一章】隐含读者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章】作者对读者的认识及其交流
  【3.1  3.2】小说叙述角度与情节安排
  【3.3 - 3.6】小说话语选择与叙事者干预
  【第四章】小学写作文本外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小说书写中隐含读者的应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在以往的文学或写作理论研究中,对作者的研究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可以说,作者研究是多于和重于读者研究的。接受美学产生后,开始重视对读者的研究,很多论者强调读者的重要性,认为在读者阅读之前,作品只不过是文本,"只是一个纸做的东西",只有被读者阅读激活了文本,才可称得上是作品。在接受美学中,读者的地位已大大提高。然而,从这个理论中也可看出,读者的影响和作用仍是有限的,仍然限定在作者完成文本之后,仅仅是所谓阅读文本时的对文本的"激活"、以及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等等。

  我们认为,读者对作者的影响和作用,固然发生在作者完成文本之后,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发生在作者完成文本之前。作者会预期到读者的某些反应,在写作之前或者写作过程当中,提前做出某些选择和调整,因此,读者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当然地发生在文本完成之后,也完全可以发生在文本完成之前。

  过去,人们习惯于从作者的角度来研究小说写作,从写作是一种主体性活动而言,这当然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小说写作从来就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在拥有一个设定对象的情况下的活动,而这个设定对象就是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提出的"隐含读者".按照伊瑟尔观点,隐含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它必然对小说写作产生影响,所以,分析这种影响,将有助于更深、更全面地理解小说写作。那么,将小说构思、写作和定稿的全过程置于读者视域下作一番研究,就是很有必要的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似乎还不多。本篇论文意欲就此问题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二、研究现状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这个概念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姚斯在 1967 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便被印成图书,如果没有经过读者的阅读,那个作品也只能算是个半成品。

  相对于传统文学和美学理论,姚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美学的研究应该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我们认为,接受美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大提高读者研究在文学、美学研究中的地位,对以往理论中作者中心主义是一个反动,开辟了文学、美学研究的新路径。

  (二)隐含读者概念及研究现状。

  "隐含读者"这个概念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提出的。所谓"隐含读者",是相较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可以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伊瑟尔指出:隐含读者不是现实生活中实在的读者,而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预设和希望的读者,即隐含的接受者。隐含读者存在于文艺作品之中,是作者凭借自身经验或爱好,进行构想和预设的某种规约。而且,隐含读者业已介入创作活动,被预先设定在文艺作品中,成为隐含在作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

  必须看到,较之接受美学,"隐含读者"的提出,表现出研究者对读者的地位更为重视,将读者在在创作中的作用和影响论述得更清楚。如果说,接受美学中,读者的作用还是在文本完成之后,而"隐含读者"的提出,读者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之中、甚至写作活动之前就已产生,换句话说,读者的作用已经提前到文本完成之前。

  学术界对隐含作者的研究比之隐含读者要多得多,在为数不多的隐含读者的研究者中,多数人偏向于认为隐含读者是现实读者的向导,是作者在文本中设置的一种秩序和规律。田明刚在《论"隐含读者"》

  中认为隐含读者是一个传统与激进相调合的产物,读者有权利带着自己的知识或偏见进入文本并对主体作出解释;另一方面它又暗示了读者阅读活动在文本结构引导下的秩序、规律性。周晓梅、吕俊在《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

  中认为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往往会在潜意识里设定一部分隐含读者。隐含读者的意义在于,他意味着文本中所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由于此种观点与本文观点不甚相同,所以不一一在此论述。

  也有不少学者意识到隐含读者在作者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符有明在《论读者的阅读个性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中认为读者的阅读个性对作者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推动政府调整文艺策略,促使作家调整创作思路和风格等。指出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如果不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盲目创作,其作品必然被读者拒绝接受,最终成为一堆废纸。

  李曙豪在《论编辑活动中"隐含的读者"》中站在编辑的角度,认为在编辑过程中,编辑往往身兼两职:一会儿是作者,一会儿又读者。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既要想象自己是作者,又要想象自己是读者,怎样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曹禧修在《小说修辞学框架中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中认为隐含作者的任何创作行为都有它假想的读者群,它的文本创作正是以它设定的读者群为对象,并考虑了其对象的群体特征及其阅读消费特点进行设计与操作的。

  赵亚珉在《论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中认为作家应当自觉地革新写作技巧和方法,在创作中展示含蓄、丰富的可能性,向读者发出强有力的吁求。

  杨小芳在《简论"隐含读者"》中认为隐含读者就是作者在创造之时所假象的对话者,它并不指向任何真实读者。隐含读者的存在影响着作家的立意、选材和表现手法,甚至还起着对作家的重塑作用。王卫东在《论老舍小说的隐含读者》中认为老舍小说的隐含读者是城市普通居民。老舍清楚城市居民的欣赏习惯,所以他的小说故事大都有头有尾,人物结局清楚,故事时间地点确定,叙述时间单一。老舍明白城市居民普遍心理对于善恶各有报应的要求,所以他的小说也很注重关于善人和恶人不同结局的描述。

  詹珊在《论读者参与小说创作的几种表现形式》中提出作家们创造了"留白"、"续写"、"改写"、"第二人称叙述"、"结局的开放性"、"整体象征和隐喻法"、"无装订和可链接"和"接龙与互文创作",希望读者参与小说创作。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渐趋平等。

  纪德君在《明清时期读者对通俗小说编创之影响》中提出读者对通俗小说的编创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读者的接受关系到某一类小说创作的兴衰,制约了通俗小说的编创体式与叙述方式,影响了通俗小说的编创旨趣,促进了某类小说编创方式的演变,诱导了一些名著续书的产生。因此,只有将读者影响纳入研究视野,才能更确切地理解明清通俗小说的编创方式及其演变,才能更为客观、全面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史。

  张智虎在《对隐含读者范畴的再理解》中认为作家在创作活动中应自觉树立"读者意识",以引导自己的创作活动。

  (三)网络文学实践与研究现状。

  网络文学是新生的文学样式,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即时性、和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这一特点是由网络这一媒体的技术条件造成的。网络写作者,可以采取写一段、挂一段的方式,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探测读者的反应,迎合读者的爱好,决定下一阶段人物性格发展、情节发展走向等。所以,在网络文学写作中,读者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地步。

  国内目前在对网络小说的研究中比较关注读者对小说写作的参与和影响。雷宇在《"读者强权"与网络小说的嬗变》

  中提出随着读者对网络小说创作过程的不断介入,网络作家在小说题材选择、作品结构构思、作品情节发展等创作环节都不得不向读者屈服。

  汤小红在《网络穿越小说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中认为网络穿越小说的点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作者在创作时积极与读者交流互动,努力适应读者的审美期待。关云波《论读者参与创作小说的后现代叙述》提出网络小说不再是个体创作,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读者可以直接介入到作者的创作中来,对作者提出建议或要求。作者为迎合读者,都会尽力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作出修改,有时甚至将小说推翻重写。龙柳萍在《论消费时代的网络类型小说--基于读者接受视角的审视》中指出读者对网络小说生产过程的影响,比如在写作前,文学生产者通过市场调查判断读者需求和阅读心理,据此选择题材与内容。写作中,生产者根据读者评论可随时调整人物、情节,改变作品走向等。读者的阅读习惯甚至影响网络类型小说的特点。

  敬鹏林在《论网络写作中的读者力量》中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了作者的创作,读者对剧情、人物、语言特色、写作风格、结局的要求,促使作者在写作中更改策略,以期写作令读者满意的作品。

  当然,本文所研究的"隐含读者"对小说写作的影响,并不局限在网络小说的范围内,而认为"隐含读者"对传统小说的写作同样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如网络文学写作中那么明显和重要,但是,这种影响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在事实上,已经体现在传统小说写作中的各个方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