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计量经济学本土化、统一化和情境化案例教学实践

时间:2014-08-04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4107字
论文摘要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地位、困境与定位
  
  (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
  以回归分析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是经济学类各专业的 8 门核心课程之一。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成为分析经济问题的标准范式。 2000 年第 1 期至 2004 年第 10期 《经济研究》 发表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超过了1999 年以前 20 年的总和。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已获得各高校经管类教师的普遍认同,并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受关注的课程之一。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困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Frisch,1930),完整掌握相关理论需要较好数理基础。讲授式的教学法居于主导地位,数理推导,公式繁多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背景或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兴趣不高, 较深的数学推导感觉晦涩难懂;部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把握不准,课程教学普遍面临困难。教学方法注重老师讲解,轻学生参与讨论,弱化了学生的能力,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课程教学演化成了输入式的教育。 其它问题也皆因此而起,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传统且单一,基础要求高, 先修课程不足,又要兼顾应用学习,因而教学课时少;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强等。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的定位:理论与应用
  1.理论教学模式的不足
  计量经济学以经典回归分析为基础,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分析, 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完整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 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所以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多数教材倾向于数理推导,定位于理论教学。 再者计量经济学的课时最多为51 个课时,少的仅有 36 个课时。 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理论教学尚有难度,即使重视应用的教师也沦为被动的理论派。

  2.理论与应用并重
  既然理论教学枯燥、晦涩、难懂,那么重视应用教学显得顺其自然,也符合将计量方法应用于经济研究的教学目标。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非常明确,如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与 Frisch(1930)的定义一致。 所以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双重定位,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应用性显而易见,而且能够巩固理论,一箭双雕。 案例和实验教学肯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双重定位,而且产生了理论、实践和案例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平衡,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如何协调,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尚在摸索之中。

  二、案例与实验(实践)教学的问题
  
  王立平(2006)以实验教学为标准划分教学模式,而更多教学研究者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派和实验教学各有市场,但案例教学的碎片化和实验教学的程式化降低了教学改革的效果。
  
  1.案例教学的碎片化
  案例教学常出现的问题是案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关联性,我们称之为碎片化。 案例教学碎片化可能导致以下后果:案例太多,学生熟悉程度不够,只能在教师的讲解下学习计量方法及应用,不能提出自己见解,使案例教学不具有探索性;多案例降低了学生系统掌握计量建模方法的能力。

  2.实验教学的程式化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事经济研究的过程。完整的实验教学只能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完成耗时不少,完整实验模式只能布置一次。 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特定的教学任务而设置的针对性实验;这种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的目的一致,但后者寓理论于案例———事半功倍。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应自主选题、自主实验。 所有学生都做同一实验,学生的“相互借鉴”会降低探索的意义。 但自主实验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不同实验很难指导到位,而且各种典型问题也不能及时公开讲解。 可能想象,最终演化成了所有同学的共同实验,教师更有可能把案例改成实验,即利用已有研究让学生再演习一遍, 我们称之为程式化实验。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程式化问题, 针对某一理论问题而给同学们布置相同的实验。

  而且由于实验较多,不断重复几个典型的实验使程式化更严重。实验教学存在两难:自主实验实施困难,同一实验又陷入程式化。

  三、案例教学的改进

  (一)案例统一化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和数学的综合,经济学是模型设定和检验的基石。模型设定是否正确取决于研究者对经济现实的理解,这要求研究者不但经济理论扎实,而且熟悉所研究问题并有探索激情。 如果每个理论要点都设置一个不同的案例,那么课程要安排 6 到 10 个案例。案例个数增加,学生熟悉及思考经济现实的工作量太大,难以仔细探究,也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如果在课程教学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案例则此问题迎刃而解。 具体方式为,随着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不断修正模型的设定,逐步引入理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斯托克教材(2005)的班级规模与成绩关系案例贯穿教材始终。如在一元回归中,设定班级规模作为班级成绩的解释变量,然后不断修正假定条件,相继引入异方差或自相等问题;在多元回归中,考虑遗漏变量发现高估了班级规模的影响;进而又考虑非线性和二元解释变量的问题。在步步为营不断修正模型的过程中,班级规模的参数估计逐步合理,培养了学生逐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斯托克教材能够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启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系统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全过程(方法论),与完整实验教学异曲同工。

  (二)案例本土化
  斯托克教材的班级规模与成绩案例,属于教育学问题, 财经类同学对教育学或美国的问题并不了解,以至于案例中许多变量的含义,部分变量与班级平均成绩的关系很难把握。斯托克教材的美国教学效果在中国很难实现, 笔者使用该教材的教学效果一般,最后放弃。所以开发以中国经济问题为中心的案例迫在眉睫,即案例教学要求本土化。

  案例本土化要求教师不断跟进经济学研究,符合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选择学生熟悉或关心的经济问题作为案例,学生自然会感兴趣。一旦模型设定错误,估计结果与现实或经济理论不符, 容易及时发现错误,更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法。 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计量理论与方法,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的动力和能力。 笔者在自己设计的案例中,学生曾明确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 李子奈(2010)明确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国化”的问题,计量经济学理论不存在中国化问题, 那么可能的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中国化, 案例本土化应是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案例情境化
  案例何时引入,是先借案例引出理论问题,还是讲完理论后再应用案例说明理论。从案例分析中导出一般原理和规律,可以化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兴趣,我们称之为情境化。情境化案例教学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不是所有的案例教学都能做到情境化,如异方差识别只能先讲解理论而利用案例来进行说明。如果结合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和统一化,那么案例说明教学模式也能产生情境化效果,实现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相结合。 持续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同一案例,剥丝抽茧,新的计量方法逐次使用,每个方法都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 当把整个案例连贯起来时,如同电视连续剧,学生的探索热情才可能持之以恒。四、本土化、统一化和情境化案例教学实践如果案例选择能够达到本土化、 统一化和情境化, 那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明显的提高。 笔者将自己的教学案例: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如图 1)与大家共勉。 该案例数据为中国人民大学 CGSS2008 数据,研究教育的收益率,即增加一年教育,小时工资提高百分之几。 由于学生关心自己大学毕业的职业收入,或考研等问题,此本土化案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实现情境化也顺其自然。案例的核心在于统一化。由教育回报率问题引出计量建模方法,应用简单回归模型初步估计回报率为9.8%。 接下来的核心问题一直是回报率估计结果的可信性,引出各种检验方法。 不断修正模型的假设条件:单一解释变量,线性,同方差,无内生性,进而不断的修正教育回报率的估计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兴趣,将科学研究的可证伪性方法渗透在教学中。【图1】
论文摘要

  五、案例教学的措施

  1.开发特色案例库
  本土化的研究案例可以由已有研究成果开发,但最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案例,并能够达到统一化,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实现情境化。

  教师不要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有问题,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有意相不到的收获。教师在授课之余多搜集一些与中国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案例,整理数据,在讲授过程中随时演示和供学生练习使用。

  2.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
  案例教学是基础, 没有案例教学的问题分析,实践教学只能模拟(程式化),但没有实验教学,培养实证分析能力也无从谈起。 但实验教学耗时费利,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原则上可以布置一个自选题目,与案例教学的统一化一致,实验伴随课程教学始终。 自主实验与统一化的案例相配合,类似于例题讲解和对应练习,降低了独立自主实验的难度,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性。

  3.多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应多元化,灵活化。 寓案例分析于试卷中,考试不能只限于计算或理论推导。 重视学生平时案例分析和实验的表现, 在考核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 在实验考核中,应重视学生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如名牌大学学生或研究生, 也可能将自主性实验升级为课程论文考核。

  参考文献:

  [1]胡 荣 才,许 涤 龙.素 质 教 育 背 景 下 的计量经 济 学 实 验 教 学[J].统计教育,2008,(3):4-6.
  [2]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3]姚 寿 福,刘 泽 仁,袁 春 梅.本 科 计 量经 济 学 课 程 教 学 改革 探 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46-48.
  [4]王 立 平,王 健.计 量经 济 学 实 验 教 学 模 式 改革研究[J].山 西 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2):56-58.
  [5]詹姆斯·H.斯托克(Jams H.Stock).经济计量学[M].王 庆石,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