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以石氏伤科为例探讨中医流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新思路

时间:2014-03-20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173字
    中医药谓之岐黄之术,是炎黄子孙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之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在维护人民的健康和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标志且相互联系的三大历史时期:秦汉时期四大经典奠定了中医药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宋金元时期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拓展深化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使中医学理论进一步完善。而在这些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家流派的形成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使中医药学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缩小;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而在当今时期,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院校制,建国以前的师承模式长期淡出主流体制之外,使得曾经耳熟能详的流派发展受到冲击,中医流派后继乏人,甚者出现断代或者消失的现象。结合目前国内中医药发展形势和笔者的实践体会,我们认为“流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而学科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取势、明道、优术”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 学科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石
   
    1.1学科的定义与功能
   
    学科的概念有多种表述。《辞海》:“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现代汉语词典》:“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最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一是指学问(知识)门类或科学分支;二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讨论,多数人认为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并具有3个要点:一是历史形成的有公认内涵的知识体系;二是结成以一定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三是有一批代代相传的学者队伍。由此可见,学科的建立和形成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前提,而是以在一定历史时期构建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并且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者队伍及不断成长的后继者。
   
    1.2 学科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抓好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生存力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是高校的基础,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层组织,是高校的主体,更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加强学科建设必须努力构建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平台,在继承固有知识体系要素的同时,不断创新丰富其学术内涵,拓展其外沿和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开创新局面,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物质和精神产品,奉献社会,服务大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造就一代又一代新的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继往开来。
   
    1.3 中医药学科建设思路与策略“一体两翼”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提出了“一体两翼”的观点,作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思路和策略。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发展,要以传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历代医家所积累的丰富临证经验为主体,以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相结合为一翼,以借鉴和引用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探索生命规律为另一翼。在坚持“一体两翼”的实践中,我们的思路是:源于临床,总结经验,建立现代科技创新平台,诠释和发现中医科学内涵,推进中医药在继承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从而实现“一个主体,两翼齐飞,协调发展”的大鹏战略。
   
    2 流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
   
    2.1 流派是中医药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派是源于或成熟于某一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明确的传承脉络,目前仍拥有传承人,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与独到的诊疗经验的中医文化和学术现象。自《黄帝内经》、《难经》等确立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基本规范,以后2000多年来,历代医家以此为指导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感悟、灵活应用,一方面不断深化、完善中医药理论,一方面不断积累、创新防病治病的新鲜经验和学术思想,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流派风格和特色,在救死扶伤中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独特现象,各家学术流派之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吸收融合、相互取长补短。
   
    时至今日,各家各派的学术与临床传承人,在临床上仍以独特显着的疗效深得群众的信赖,成为继承弘扬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中坚力量。正是如此,数千年延续使中医药宝库更丰富、更伟大。
   
    2.2 流派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及其各个分科通过流派为载体,将经典的中医学理论和前人精湛的技术,在传承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发扬光大,显示了独特疗效,不仅使中医药学得到延续,还造就了人才辈出的境地,使中医药学伟大宝库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如骨伤科,上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八大家之称;河南洛阳白马寺郭氏伤科自清代中期以后的100多年间经久不衰;内科更是流派纷呈,以一代宗师丁甘仁传承并发展的孟河学派更是英才辈出,在中医兴衰存亡之际成为中流砥柱,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均无不与流派的传承密切相连。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时至今日,中医流派依然在民众中广有影响,传承并弘扬其学术思想及其独特技术,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 流派传承与学科建设互动,开拓中医药事业继承创新的新思路
   
    3.1 传承基因,保护生态,不辱使命
   
    以我们石氏伤科为例,石筱山先生是龙华医院伤科创建者、第一任科主任,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学术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上世纪30年代起偕同胞弟幼山先生将石氏伤科流派进一步发扬光大。筱山先生提出理伤应“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精辟论断,突破了自唐代以来一贯执守的“损伤一证专从血论”的固有观点,全面发展并完善了中医伤科内伤学说,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指出:“在祖国的伤科中,并不是专治骨折和脱臼,另外还有人民群众所熟悉的内伤,所以人民群众不把‘伤科’单称作‘骨科',而一定要叫伤科,就因为还有内伤的因素包括在内。”根据《正骨心法要旨》的启迪,筱山先生总结了“内伤分部论治”的经验及系列方药,尤其是头部脑震伤的治疗效果显着,直至今日仍为临床沿用。提出理伤要“防治兼邪,尤重痰湿”的观点,显着提高了伤科疑难重症的辨证施治水平。将家传武术功夫与手法和药物内外治疗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骨折脱位整复手法及调治内伤外损系列经验方和着名的石氏膏药、敷药,解放后全部捐赠国家。主持编写了第一二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伤科学》,并将内伤列为独立一章,成为伤科五大疾病(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骨病)之一,为我国当代中医伤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石筱山先生直系弟子传人目前已逾400余名,遍布海内外,为石氏伤科流派的继承和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筱山先生是着名的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我们有幸作为石氏伤科流派的传人,长期深入整理、研究、阐述石氏伤科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独特技术及其临证应用,将这些原生态的优秀成果挖掘、继承。同时深入研究石氏伤科临证经验,并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评价研究,探索石筱山伤科理论以及学术内涵形成的历史底蕴与渊源。我们还积极引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以临床为源头,以石氏伤科学术内涵为核心,与时俱进,明确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研究,打造当代中医骨伤科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高端平台。最近,我们团结全国的石筱山先生门人,在石仰山教授、诸方受教授支持和参与下成立了“石筱山伤科学术研究中心”,建立了石筱山弟子、传人间的全国合作联盟,组成多课题、多中心、多网点、多流派的协同研究,在全国形成网络,促进流派内外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建立较为稳固的国际合作点与合作中心,继续推动石氏伤科走向海外,从而发扬石氏伤科流派的学术优势和传统特色,丰富骨伤学科的内涵建设,旨在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2 聚焦目标,双向转化,在继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深度继承
   
    筱山先生是石氏伤科流派学术思想和优势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者,53年前他创立了龙华医院伤科并亲自担任第一任主任,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几代人的努力,龙华医院伤科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为全国着名的石氏伤科临床基地。近10多年来,我们的研究思路是源于石氏伤科流派,弘扬流派的特色和优势,聚焦阶段的研究目标,结合现代科学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探索规律并形成成果,将研究成果再转化到临床,提高疗效,从而促进了流派传承创新和学科建设发展,进一步显示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体会到中医是以临床为核心的一门经验医学,长期以来始终以临证为基础,反复循环发展,虽然也有螺旋式上升,但其基本模式没有改变,这是限于历史条件。目前国家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现代生命科学高速发展,不仅有较好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也有许多临床研究的新模式。我们必须在以临床为继承基础的同时,适当地向基础研究进行转化,在基础研究取得成果后也必须及时向临床转化。西医来自于实验医学,目前强调向临床转化正成为热点,中医和西医不同,我们强调在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和中医接轨中实现双向转化。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筋骨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危害性大、患病率高、手术率高、复发率高等“一大三高”的特点,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医学难题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我们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要建设“健康社会”的战略思想和当今骨伤科疾病发展需求,结合石氏伤科流派特色和优势,将研究目标聚焦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气血为纲、痰瘀兼祛、筋骨并重、内外兼顾、脏腑同治、重在肝脾肾”的思路与方法。针对目前骨伤科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开展了3个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脊柱疾病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理论与技术研究以及慢性筋骨病气血、藏象理论的基础研究。通过开展临床与基础的系列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疗效和优势。
   
    诸如在椎间盘疾病的研究中形成了“调和气血法”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病证结合、分型论治”的临床规范化方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新药“芪麝丸”,目前正在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4期临床实验。同时通过建立各种动物模型开展了椎间盘的基础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的三期变化,认为中医药在早期可以改善微循环,中期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晚期可以缓解细胞凋亡。同时我们提出了“恢复脊柱平衡”预防与治疗学观点,延伸石氏伤科学术理念,发展成为“调和气血、动静结合、筋骨并重”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技术特色。在继承石筱山、王子平伤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脊柱平衡”疗法的规范化技术方案,防治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脊柱平衡手法和导引术,防治颈腰椎疾病的整颈、腰三步九法及施氏十二字养生功,这些技术目前正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
   
    3.3 继往开来,生生不息,育才为本
   
    学科的建设和流派的发展都要求进行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才能做到流派兴旺、学科发展。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探索出“引路、铺路、养路”的模式,教学相长,师生互补,学生因老师而成长,老师因学生而光荣,在学历、经历、资历培养中注重人格塑造,建设顶尖、体壮、基实模式的金字塔型学术团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形成了四代同堂的石氏伤科传承团队。
   
    3.4 取势、明道、优术是流派传承、学科发展的永恒主题
   
    “势”是大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社会需求,取势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道”是理念、规律、原则,明道就是加强中国文化和中医理论研修,借鉴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指引下,全面、系统地领悟和把握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弘扬岐黄之大道。“术”是能力,能力是知识、策略、方法和经验的集合体,优术即探索和积累实用的策略,不断完善方法,积淀适合于自己和专业的经验。取势,远见也;明道,真知也;优术,实效也。因此“取势、明道、优术”是流派传承、学科建设进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我们在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将两者互相结合、互相给力。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并且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做到传承始终在流派基因(特色、优势)的保护和表达上下功夫,学科建设要营造流派的生态环境,弘扬流派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在保存“基因”、保护“原生态”思想指导下,秉承“坚持继承,深度挖掘;保存传统,弘扬特色;努力创新,彰显优势;团结门人,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共谋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进一步推动流派的学术理论体系、独特的医疗技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促进学科交流并弘扬光大,使得流派代代相传。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