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物哀”在日本和服设计中的整体体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30 共6034字

  第 3 章 日本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禅"意

  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的现代服装设计开始走出单纯模仿美国式设计的模式,逐步形成了独具日本风格的设计之路。曾先后涌现出了包括: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森英惠等一批着名的服装设计大师。而这种他们所特有的服装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本民族传统"禅"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如今充斥着各种服装设计风格的日本,其含有"禅"意韵味的作品仍占主导地位,这一点从每年的日本服装发布会上可以看出。

  禅--引领人们在空寂的意境之中去感受内在的精神世界,达到主体与客体,自我与自然,宇宙与心灵的和谐与统一,进而领悟物我两忘的异常奇妙、愉快、神秘的精神感受。"禅"用无念的手段来除去表层意像的牵绊,洞察人内心深处的隐秘,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和超脱,不离世俗却又深涵空幻的韵味,心灵意境的空灵曼妙使它在审美表现上以韵味得胜。禅宗所追求的无特定情感的最高体验,便是淡的韵味,这成为了禅在艺术领域中的最高境界和审美理想,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中的禅是在对瞬息间感受的捕捉,对空寂的追求,如那凄婉、伤感、孤绝的境地和那轻生喜灭,以死的瞬间为美的感悟,总之,它那所谓的物之哀都彰显着禅的本质,其妙处正是在于色中见空,实中有虚,有中若无,一切空幻转瞬即逝,更不知来去何从,觉非言语所能为之道破。

  如今这种简素、枯淡、自然、幽玄、脱俗、静寂和瑕疵的性格特征的美学思维俨然已成为了大多数日本服装设计界大师们的共同语言,实际中日本服装设计师所追求的不均齐、残次的美学思维,亦即是创造动态的美学,就是借由这种不对称的紧张与冲突之感所迸发出来的张力,从而求得非平衡的和谐作品表现的力道,是非常富有精气的,从内散发着强烈的生命律动,以最少量的元素创造出最丰富的精神世界,以纯粹的构造,呈现一种静谧收敛的意识感受且形成了简约、质朴、淡雅、深远的品味,正如禅意的境界一般,追求一种纯粹的极至之美,如冬雪般的纯净和剔透,如夜月般的澄澈和简明,如秋花般的静寂与淡雅,清爽而微妙的明度变化,如经陈年酝酿出来的幽玄古雅,在这一派沉静的态势之中呈现出来难以言喻的鲜明色彩,让人回味无穷,仿佛一切都是心心相通的,细腻且深邃悠远的意度空间,达到抽象而丰富的意识境界,使其给人带来象外之象,弦外之音之感。这也正是与禅所述的顿悟色中见空的相通之处所在。

  而这种由东方"禅"学影响而衍生的审美意识早已在这千年的浸染之中,渗入了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矗立在当代风头浪尖上的时尚界。

  一如日本现代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曾这样说过"要发掘和服背后的精神",由此可见如果缺乏禅意思维的意念[24],自然也就很难明白三宅一生"参禅"时所悟出的独特的设计概念--"皱的哲学"的含义。他以和服剪裁技术为背景而所提出来的 A 一 POC概念,其本身就蕴涵了禅学的意象,他又利用了电脑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一体成型的服饰,无论是从枕头、服装甚至是鞋袜,其全身上上下下都是只由一块布所制作完成的,是通过寻找身体与服装之间接触融合的和谐关系,表现出生命所有的悠然之感,营造出自由、静谧、恬适的意象空间,在这种统一与和谐中追求简素与静寂的精神意境,他还一改曾经的高级女装对人体曲线刻意呈现的形式,而是将穿着者彻彻底底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与捆绑之中释放出来,这种无结构的设计模式在他的手上呈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披挂,亦或是包缠等,他的信手拈来都形成了奇特并且意韵悠远的视觉感受,在表面看似松散的服装外形之下,实则却蕴育出各种无限的可能性,完美的呈现了禅意中的空灵之境。

  又如山本耀司,他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无数令人惊叹的设计,其永恒的内在共通点就是--他永远不会单纯为了表现人体的曲线而把女性硬生生的塞进紧张拘谨束缚的设计中去,他所设计制作出来的牛仔服饰结构虽宽大但并不拖沓,既便是在 T 台之上,模特们穿着的是日式的厚底人字拖,那也会让人产生利落、空灵、自由的感觉,这就是深深根植于其民族精神中的"禅"文化已无形渗透进他做作品之中的淋漓尽致的呈现,那种完全异于西方的独特剪裁方法让本是硬朗的牛仔也散发出了飘逸灵动之感,从而也使其富有了禅的意境。

  3.1 "物哀"在日本现代设计中的整体体现。

  在现代的许多日本服装设计中"物哀"思想的运用仍延续不断,这种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下的现代服装给我呈现的是一种放空自我,回归自然的意识感悟,将人全身心融入万物中,到达无我、空灵的境界,顿悟净心,追寻心灵的那份澄澈自由[8]
.引导人们要以平静且淡然的心态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在虚无之中寻求豁达的态度,在万物皆为空的生命本意识中表达出一种自在而为的人生追求,看似淡然无奇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极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固而这种思想意境成为日本服装设计界大多数大师所追求的方向和创作的本源,他们将自身的这种精神理念,审美体验和情趣理想融入设计当中,将无形的精神意念切合的注入有形的服装形态之中,使得服装在有限的形象空间中能暗示出不可穷尽的象外之象,情外之情,这种思想意境的表达使人在欣赏时产生无尽的幽玄之美和心灵碰撞的享受。

  一如三宅一生,这位日本着名服装设计大师,他之所以能作为东方设计的代表人物是因为他不是单纯重复西方人的道路,而是把日本的传统文化与东西方的经验结合起来,在时装的表现形式上把东西方的服饰观念融合进而推向全世界,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源源不断的探寻新的灵感。他的着名并不在于其服装本身,重点是在于他将生态理念与服装设计这二者完美结合的体现手法,他的作品不单单在面料的设计运用上有着独特神奇的效果,而且在服装的造型上也能够做到"人衣合一"的和谐境界,三宅一生所希望的是自己设计的服装能像人体的第二层皮肤般舒适贴合。"皱褶"是他对面料二度创作的主要特色,在达到惊人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给穿着者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给他们充分洒脱的展示自己的人体美的机会。

  不仅三宅一生,日本许多设计大师也都秉承了其民族的独特气质,将其与服装设计理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体现在服饰中主要表现为:图案以自然的和谐趣味如花鸟等等为主,还有凋落的樱花,以及冷艳的玫红都体现出了生命的凄美,色调主要偏向重冷色。这种独特审美趣味在三宅一生等这些当代的日本服装设计师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种审美情趣的基调便是--物哀。作品充满着神秘幻妙的生命气息,同时从模特的动态选择来看又显得孤立和充满动感,所展示的服装都具有典型的日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情趣[7].

  3.1.1 生态主义。

  "生态主义"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主义",禅宗所述自然观的特性,首先就在于明心见性从而得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合一",人本就由自然而生,固自然的禅宗理念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日本当代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气质。且大自然对人类有着厚重的养育之恩,加之日本人本就对自然环境十分的珍惜与关注。他们对大自然都是抱着感恩之心,反对随意无度的占有与浪费,注重人与自然之以及自然界各个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这些观念正与当代设计界日益倡导的生态主义相吻合。进而促成了"生态主义"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的领域大行其道。服装仿生设计就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也就是对自然物象的艺术再塑造换言之即二度创作,它采用一定的工艺手法,把自然界的物象原形进行二次设计。现代日本服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运用手段主要由具象和意象两个形式构成,具象形式便是对自然的直接仿生,意象则是指间接仿生。所谓意象也就是泛指设计师其本身的主观情义与外在物象的相互结合。当其观察到自然界某一具体形象时,用主观的感情去感受体会并加以联想,并运用于被设计服装之中且作为创作的元素基点,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夸张、抽象、变形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其完美的融入到服装中去。

  使其服饰形态亦或色彩等充满自然美的意蕴,令人仿佛感受到远离都市喧嚣,回归到自然的质朴和宁静中去。其实这整个联想的过程本身也就是"禅"宗中所讲的渐悟。

  3.1.2 空间理念。

  在禅文化的理念之中,世间万事万物均无绝对的孤立,每个看似有限空间自身均有一个相对无限的空间的存在,无限与有限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世间万物哪怕渺小如尘埃都有生命,哪怕微小如砂砾也蕴含着无限的空间。这种禅的观点也同样被日本服装设计师运用到了其服装设计中去。"体型造就服装,服[33]装改变体型"就是在日本禅文化的熏陶之下服装设计大师川久保玲重新为服装的视觉空间所下的哲理定义。再如设计师三宅一生这位解构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他所认为的观念是服装不应该对人身体造成任何的压力或是束缚,因此他以和服的结构形式为基础,探索研究出其独特的多层叠折,抽取褶皱,缠绕挂覆式的直裁技术,一反西式服装所惯用的通过省裥,衬垫工艺手法实现的与人体贴合的造型方式,而是将服装还原回一块布的概念。整套服装下来只有极少数的开剪,衔接的地方没有一处省道,身体与服装之间仅有轻微接触,使人体在自由舒展活动的同时还能巧妙地牵引着服装的律动,从而将穿着者的身体从服装结构的压力束缚中解放出来。此服装结构的美就在于它这种内在意蕴,通过寻找身体表面与服装之间的和谐共融的空间关系,使服装在穿着时会随着人体不同形态形成人想象之外的千变万化的纹理,孕生出自然且流畅明快的节奏之感和气韵之美。这种无结构设计的工艺模式,将人体从被完全贴合压抑身体的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营造出其独有的内在空间,开创了基于"禅"有限与无限空间共存的思维理念的制衣工艺模式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也正是这种有形而无形的禅宗思想,赋予了大师三宅一生的作品那种看似无形但却疏而不散的精妙感觉。其次他对身体上所能承载的有限的面料进行无限的二度创作,这种再造工艺也充分流露出了"景中景,像中像"的无限延深的空间感,固其所特有的"一生褶"的褶皱效果处理工艺也正是恰恰反映了他本民族的空间观--"折叠小宇宙"的意识。除此之外《时装。伟大创造者们》一书当中,对服装空间解构主义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解构主义时装,最显着特点在于身体与服装之间保留的空间".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工艺讲究人与衣服的和谐性,给予穿着者更多二次创造的空间。穿着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对服装加以调节,不会僵硬的被动的受限于服装固有的有限造型空间之中。

  3.1.3 极简主义。

  禅宗崇尚世间无事万物皆与人本为同根一体,由之而衍化出简朴,单纯,自然等意识理念[16].它以淡为雅,以简为尚,在最纯的自然之中,最大的简素之中展现其臻于极致的美感。这里所说的简淡不是意味着单纯的简化,而是一种意识境界,是经过升华的美,是高于复杂的更高境界。简约风格的服装设计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简淡,低调,高品质内涵的状态,表现出质朴,淡雅,温和,单纯,含蓄以及宁静等的意象,尽量多的摒弃华丽材料所堆砌的形式和繁琐的精美装饰。它讲求将一切回归于服装本体,以"减、约、净化"来摒弃琐碎,去繁从简,从而呈现出服装中最本质的设计元素,获得简洁明快淡雅的效果。

  极简主义换言之则是以少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最大限度的余出空间去供人们想象与思考。"不重形式重精神"为禅宗的审美理念,禅宗强调的是透过物体表象而去关注其精神,发现精神世界中的有规与无常。从而达到表象与精神的统一。禅宗要求应当跨越形式而显现真如,"不加渲染不加雕饰,不以艳色取悦于目,不以脚饰动之于心",这和时尚界的"极简主义"在精神本质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极简主义的思想核心--"去除一切多余的要素"与禅宗本性有共通,即对空寂清净的追求。极简主义的"少"与禅宗的"空"同样不乏很多相似之处:禅宗提倡个体通过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领悟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来实现精神的超脱与自由;极简主义讲求的是通过直觉来进行文化洗炼,将物象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简化凝练成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减表象而增内涵,这就是极简主义所追求的"少到极致".

  以极简之风表现在现代日本服装设计中,就是通过临"神"入"境"的设计表现方法将服装时尚化潮流化。如当今简约风格的宽松晚礼服设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在造型上不一味追求明确的立体形态和夸张的人体线条效果,而是通过宽衣结构造型和上下连属制的二维平面工艺,舍弃了多余的装饰和不必要的曲线做作,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减法,具体特点表现在除去了宽厚且棱角分明的肩,没有了凹凸感淋漓尽致的三围曲线,减去过多的镶滚、花边、刺绣等装饰,取而代之是相对轻松、利落且大方雅致的廓型和精简准确的色彩。就如同如山本耀司,他选用松垮的廓型、天然的面料、单调的颜色,搭配穿着平底鞋以及没有任何面妆的模特,一次又一次挑战着西方固有的着装体系以及传统的审美观。

  3.1.4 残缺之美。

  残缺--本意是指不圆满,不完整,易逝的事、物。正如禅宗所述的"娑婆"一般,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禅宗追求"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残缺的状态",因为残破之处才更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变幻和脆弱,从而由心升起一种自我反省和珍惜现有的情感,正是残缺的存在才更加深刻的烘托了美好一面的珍贵,由此便有彼,让人从忧伤不平衡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进入悠然的淡泊的境界之中。日本服装设计师正是把禅文化中万物无常和富有缺陷的意识充分利用了起来,表现进服装设计中去,其主要的设计工艺可归类为拟态、颠倒、夸张、错位、分离与拼接,拟态是这中间最为直接的思维方式,颠倒、夸张是其结构的建立方法,错位、分离与拼接则是将无序元素的整合相连的手法。比如在时装设计的某个细节处理上,在衣服上加以错乱的怪口袋,使服装的整个造型产生非对称的不平衡感;不强调肩部的线条以及不按正常的固有比例设计袖子的创作方法;采用各不相同的平面几何图案进行将面料、色块进行拼贴与组合,以及把看似残损毛糙不规整的缝合线外露装饰等等。

  正如被誉为"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的山本耀司一般,他是八十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他曾说过"我觉的完美是一种丑陋".他所指的这种丑是一种娇柔造作的完美,一种不真实故作姿态的完美,他一直都在对抗着那种表面完美实质确实病态的美的原则,最是令人诧异的便是他那长盛不衰源源不断的想象创造力。他总是能够切合时机的扣住时代的脉搏,而且预见性准确。其实,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基于他所关注的对象一直都是真真实实的人,而不是衣服款式。他一直以来都是以时装来反时装,以残缺来体现美的鲜明个性,使他在西方获得了时装哲人的名誉。他告诉人们时尚甚至是生命的虚无感,但又于此同时告诉人们虚无并非是可怕的,因为那是生命存在过程中的一种阶段状态,你对付它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正面的承认它,接受它,不要对它有偏见,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美--真实的存有遗憾且永不能被造作的美,这是一种心灵感悟的意境。又如日本着名服装大师川久保龄设计的破烂式服装一般,就是完美地演绎了这种残缺、破损的美感,她用解构的手法,打乱了服装结构中本来已经近乎完美的关系,打破了原本所固有的衡量美的形式法则。那些带有大大小小网眼的破烂面料,看似奇怪松垮的款式,暗沉隐晦的色彩,或有意保留着的粗糙的缝纫针迹,令人在不快中感到某种强大的张力,让人们发现感悟在破破烂烂的布片缝合的背后,蕴藏着属于东方特有的禅机与思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