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业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发展现状与教学环节强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4 共5058字
论文摘要

  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始于 1981 年,当年,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诞生于我国南方着名城市———深圳。如今,经过 33 年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繁荣,物业管理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业内人士将物业管理行业比喻为初升的太阳,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大。不过这种需求并不能简单地通过高校盲目增设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学生来解决。高校在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加大实践环节的培养,使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有本质的提升,在这样的培养模式指导下,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制度,像美国的注册物业管理经理制度、英国的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制度、香港的注册房屋经理制度等。

  然而据物业管理协会对全国 4600 家物业企业调查显示,物业从业人员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总人数的 0. 21%; 本科生占 4. 33%; 大专生占总人数 11. 60%; 中专生占 19. 12%; 高中以下学历占 64. 74%,即中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近 84%( 图 1) 。【1】

论文摘要

  在为数不多的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中,在接受专业教育时也缺乏实践操作,抑或眼高手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多数物业管理人员上岗后不能马上投入工作,严重影响物业企业的发展。

  一、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物业管理是一个文理交融的边缘学科。它不仅需要工科类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建筑学、土木结构、建筑材料、计算机、给排水、能源动力、园艺学、智能化控制、环境保护等,同时还需要管理类文科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美学等,因此,物业管理的教学既不能像文科类教学重点在于理论学习,但是也不能完全像部分理科教学一样,实践环节占据了多半的教学时间。那么,物业管理专业如何平衡于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完善自我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该专业教学能否成功的根本保障。牟志华提出,高校以物业管理智能化训练为特色,以人文管理和技能训练等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既符合市场需要又有学者气质。在物业管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却不多,据王海燕等人在 2013 年对我国现有的 1204 所本科院校调查发现,仅 19 所高校开办了该专业。但是,由于房地产等企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却不断增加,物业的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造成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入行物业管理,在城市中,几乎出现“无处不物业”的局面,所以市场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然而尽管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从业者甚多,但入行的物业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知识结构层次不齐。

  在开办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投入和自身基础条件有限,特别是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创新应用无法实施,制约着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发展。

  ( 一) 对物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些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对自身专业属性认识不足,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使得人们把一些低端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和高校所培养的高级物业管理人才混为一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近年来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另外,现有的物业管理专业教材的内容没有把其独立于房地产学和建筑学的这种独特的专业特色体现出来,而更多时候是将物业管理专业作为房地产专业或建筑学专业的附庸或延伸,使得物业管理专业的身份和地位显得不伦不类。同时,现有的以理论为主的物业管理教材也基本上忽略了物业管理行业重实践操作的特性,使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为物业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温床,为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 二) 部分高校仅开展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田园将现阶段高等教育现状总结为: 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等方面的督导非常到位,而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督促与实施却明显滞后,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对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缺乏与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学生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发展目标不明确,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发展,对企业和社会了解不够,与企业文化融合比较困难。

  物业管理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与物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又能从事具体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教学依然传承了传统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轻知识的实用性,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有的高校虽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落实,实习流于形式,一些高校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实习期间很难学到丰富的实践知识。

  国内很多高校,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错误认识。实践教学常常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和科学的考核体系。邢国威指出,物业管理的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核心、实践教学体系应突出专业的核心技能和专业特色。宋立秋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是目前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的思路。实践教学的缺失或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形成了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较难快速融入实际工作中的窘境,也为物业管理专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更新较慢,实习过程中一味的组织学生去一些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短暂的走马观花的参观,学生事先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参观时不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没有给予很好讲解和指导,学生参观后没有多大收获,仍一如既往的迷茫。

  邢国威认为,案例教学是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案例演示和分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业服务运作的实际情况,体验物业服务的实际感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创新实践。但案例教学不能作为实践教学的唯一方式,我们要在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丰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类似这种所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具备的高校目前不在少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虽然在入行上岗之前都经历了一些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这种肤浅的实践只能为其今后的工作增添一些理论基础,却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策略

  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进一步地掌握书本知识。戚龙琦将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学校与相关业务单位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联系,将业务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实践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二是分散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联系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实习的方式; 三是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是高校通过建立物业管理实验室来开展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物业管理专业不可缺少的环节,亦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合格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 一) 合理设置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邓永红将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五类,不同的阶段开设不同的类别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设置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获取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拓展性思维,是学生能够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基于邓永红提出的课程体系设置分类,按照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不同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有什么教师开设什么课程”的“量体裁衣”的课程设置原则,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和专业背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准确的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各高校还需充分考虑课程体系为受教育者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兼顾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匹配序列化,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满足培养目标需求且体现本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 二) 以校企合作为手段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学校与相关业务单位协议建立较为稳定的联系,将业务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实践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实践性教学最有效地实现途径之一便是校企合作。建立长久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是学生参与实训的主要场地,保证学生能及时的参加到职业技能培训。

  ( 三) 多种实践方式结合,丰富实践教学手段不论是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是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都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我投入潜能为主要目的的,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而言,多数是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实现理论、实践的高效融合,达到真正的实践目的。张茂银将高校实践教学总结为,教育思想上轻视了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实践教学; 教学条件上限制了实践教学。基于这种现状,很多学者提出了如何改进和提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陶全军认为,物业管理专业的技能既包括设备操作技能,也包括非设备操作方面的技能。把物业管理的实践教学手段总结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教学、企业认知实习、设备操作、企业实习和第二课堂。张喆将物业管理实践教学方法分为案例分析、角色模拟、企业认知实习、设备实操、企业实习和服务学习。陆云认为,情景模拟训练是一种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了一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后,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教育教学方法在目前多数开展物业管理教学的高校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针对不同高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这种方式也需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如目前基于我们的教学现状,我们普遍采用案例分析和沙盘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缺乏设备实践操作条件下,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感性认知,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掌握物业管理的关键知识点。另外,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组建任课教师、学生为小组的物业实践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让老师和学生同时参与到物业管理的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老师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 四) 建立合理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制度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以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践报告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为了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达标,学校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实践能力考核制度。

  但是,如何建立适宜的考核制度也是目前高校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考核标准过高,即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标准定得太高,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然而,如果考核标准定得太低,则达不到实践教学培养的目的。因此,只有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建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兴趣考核制度,才会让学生既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针对目前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笔者认为,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需从优化实践教学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组建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出发,加强组织管理,与时俱进,打造物业管理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茂银.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05,( 9) : 25.
  [2] 邓永红,邓永辉.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科技资讯,2006,( 18) : 228 -229.
  [3] 李霞.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我见[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 1) : 85 -90.
  [4] 刘湖北,王炳荣. 刍议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 网络财富,2009,( 12) : 4 -5.
  [5] 邢国威. 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看法[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 6) : 92 -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