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吉林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困境与实现途径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作者:庞凌霄;顾雅超.
发布于:2020-11-27 共4387字

  摘    要: 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美好生活追求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在加快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环境融入的过程中,仍存在社会歧视尚存、身份界定模糊、社会福利不均和生活方式差异这四重问题。针对农民工群体这种城市社会环境融入困境,通过加速农民工社会认同、主观认知塑造、加强福利保障和提升公共生活频率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农民工; 城市社会环境; 融入;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的新兴群体,即持有农村户籍但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贡献着重要力量。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工人口217万人,约占吉林省乡村人口的18.9%,吉林省总人口的8.02%,占吉林省城市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工群体的美好生活需求一直以来都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之一,随着我国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作为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独特群体,吉林省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也在近几年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物质需求基本达到满足之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环境融入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困扰农民工群体日常生活、影响农民工群体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解决好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环境融入困境,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基本内核的正确反映。

  1、 吉林省农民工城市社会环境融入困境

  农民工群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背井离乡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出生地与工作地的差异性,在城市生活中其自身归属感较弱,日常生活较为简单,日常社交范围十分狭窄,城市社会融入程度较差,基本属于半游离状态。农民工的普遍社交活动地点也基本维持在城市公园、湖边等免费公共场所,其社交对象较为简单,主要以家人、同事和初高中同学为主,这些社交对象的生活背景基本与其十分相似或一致,大多也都同为农民工群体。由此可见,农民工群体尽管已经来到了城市,但其日常社交范围仍然未能跳脱出原有的圈层,整体呈现半融入状态。
 

吉林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困境与实现途径
 

  1.1、 社会歧视尚存

  社会歧视问题是造成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融入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长久以来在城市人口的普遍认知里,或多或少都会对农民工群体抱有一些偏见,而这种存在于城市人口潜意识中的偏见也正是农民工群体自卑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目前这种偏见已经有所改善,大众对于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有所提高,大部分城市人口不会对农民工群体产生明显的排斥行为,但在日常社交来往方面,城市人口主动与农民工群体产生的接触和交往行为仍然较少、两者之间的来往频率仍然较低。这种尚未完全消失的社会歧视是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人口正常交往的阻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者之间的社交活动。

  1.2、 身份界定模糊

  农民工群体作为改革开放的新兴群体,在城市化融入的过程中户籍归属地成为其城市社会融入的一大阻碍,是农民工群体同城市人口之间差距感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持有农村户籍的农民工群体,长期在城市务工,其个人身份认知会出现模糊,归属感较弱。由于户籍制度的阻隔,农民工群体往往会将农村的老家当做自己的最终归属地,但又由于其长期在城市中进行工作和生活,对于城市依赖感增加的同时又无法完全摆脱其对于农村归属感,无法明确界定自身身份。这种模糊的身份界定不仅是造成农民工群体主观上对与城市人口进行日常社交存在自卑心理和不适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农民工群体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不便。

  1.3、 社会福利不均

  在社会福利分配方面,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政策之间的差异,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同城市人口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供给对比城市居民还是较为不完善的,在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福利供给方面农民工群体同城市人口之间还有一些差距。这种社会福利分配的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群体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能够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社会环境的信任感,也是农民工群体主观排斥城市社会生活融入的诱因之一,是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环境融入的一大阻力。

  1.4 、生活方式差异

  农民工群体虽然脱离了农村来到城市务工,但在某些生活习惯方面仍然维持着原来的生活方式,这也就造就了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方式一直存在着某种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人口交往的同时,极易发生生活共同点交融困难、生活相处节奏不对称等问题的频繁出现,从而造成城市人口同农民工群体出现相处困难的假象,而这种来自于生活习惯差异所导致的融入困难问题,往往以在双方在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差异最为巨大。农民工群体相对城市人口而言,其在文化和娱乐生活方面参与程度较低,内容也十分单一,基本为看电视和玩手机等方式,同外界交流较少。据调查显示,排斥与农民工群体密切接触的城市人口中,56.3%的城市人口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的原因选择不与农民工群体有密切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逐渐拉大了农民工群体和城市居民的距离感,从而造成农民工同城市人口隔阂加深的现象。

  2 、吉林省农民工加快城市社会融入的实现途径

  2.1 、加速社会认同

  2.1.1 、提高城市人口包容性。

  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部分人群对农民工同胞具有偏见,带有色眼镜看人,这种社会上对农民工的认同感的缺失,也是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环境融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提高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同程度,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平台等手段,宣传农民工群体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纠正极少部分人群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偏见和轻视,让人们正确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背井离乡承受巨大压力来到城市务工的同时对城市建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纠正城市人口对农民工群体的普遍思维观念,增加社会整体包容性。

  2.1.2、 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

  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程度的缺失,农民工群体就业环境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人口就业机会的差异性也是影响农民工群体社会认同程度低的一大因素。优化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环境也是改善农民工群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构建平等就业制度,扩充就业信息传播途径,缩小城乡就业差距,增强就业公平性和机会均等性,发挥政府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工群体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工群体参加成人高考和自考本等教育考试,提高农民工群体素质,强化农民工工作能力,帮助农民工提升工作效率,规范正确工作意识,也能够降低农民工因工作方式不当而导致职业病几率,加强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竞争优势。

  2.2、 主观认知塑造

  解决农民工群体的主观认识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最主要方面。农民工城市社会环境融入困难问题,一部分来自于农民工群体本身的主观意识制约,即农民工本身在对与不同生活工作背景的人群进行社交接触时,存在一定排斥感。农民工群体在同城市人口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适感,情绪会比较敏感,进而开始主观排斥这种接触行为,在心理上开始进行自我保护行为,将自己包裹起来,一直维持在舒适圈内,不敢突破原有圈层。而这种来自于农民工群体主观产生的规避意识是农民工群体积极融入城市社会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这种“自我保护”情绪来说,宜采取温和培养的形式,首先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不定期的小会议形式进行鼓励和疏导,并设置农民工专项心理辅导部门,慢慢培养农民工群体自行树立自信感。其次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优势,适当组织一些包含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人口之间的共同协作活动,配对设置互助组,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各发所长;在两个群体间的互助合作中,增加农民工群体同城市人口的交往频率,鼓励其尽力尝试着脱离舒适圈,使其逐步开始习惯于与不同背景的人群交往,改善农民工群体交往圈层。

  2.3、 加强社会福利保障

  农民工群体作为新时代社会转型的新兴群体介于城乡之间,尚未完全脱离农村又融入到城市之中,由于农民工群体户籍制度的限制,城乡间的政策差异造成的社会福利差异问题,使农民工群体在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环境中时,其社会福利保障仍然受到户籍的限制,难以跟上城市生活的步伐,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活水平有很大影响。对此建议政府加强培育农民工群体对于保险的正确认识,塑造农民工群体的抗风险意识和长远目光。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应适当结合农民工群体的自身情况,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问题,单独设计针对农民工群体特性的福利保障政策,以农民工暂居地为主要参考,进行福利发放,并设立相关部门,专门处理和解决农民工群体福利发放以及农民工合法维权问题,避免由于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造成的转接不当的情况发生,让农民工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增强其城市社会生活幸福感;增加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生活参与度,普及农民工群体法治思维,强化其自身维权意识,让其感受到来自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平等感。

  2.4 、提升公共生活频率

  生活习惯差异性是城市人口与农民工群体的交往壁垒之一,在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习惯上,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公共生活频率,在广泛参与城市公共生活和接触中逐步弱化这种差异性。在文化生活方面,发挥宣传作用,使农民工群体意识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工群体对于城市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公共设施的使用频率。在娱乐生活方面,发挥居委会作用,呼吁农民工群体在闲暇时选择在户外公园等地使用公共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参与如广场舞、大合唱等公共活动项目,增加农民工群体社会公共娱乐健身设施使用频率,增加其同外界的交流频次,在闲暇时的娱乐交流中,逐渐打破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人口之间的生活习惯壁垒,促进农民工群体生活习惯同城市人口大体趋于一致,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的生活节奏中去。

  总之,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人口构成的一部分,不断促进农村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充当着加快我国城市繁荣的建设者,为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着我国的高速发展。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基本诉求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环境融入问题也成为了我们当前正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并且在加速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环境融入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农民工自身的主观努力,同时也要求城市人口的积极接纳和包容,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肯定和认同。

  参考文献

  [1]曹涌.“美好生活需求”视角下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维度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3):32-34.
  [2]张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06):230-234
  [3]卢海阳,梁海兵,钱文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与政策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7):26-36+110.
  [4]曾秋芬,刘启营.文化“半融入”: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8):64-66.
  [5]耿欢欢.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J].智库时代,2020(04):14-17+55.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
原文出处:庞凌霄,顾雅超.吉林省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233-234+3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