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生道路及其发展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1 共9365字
  摘要

        一、引言

  
  城镇化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政府具体指导城镇化进程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目前在其具体实施和落实的过程中,亟需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就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具有政府主导的色彩,即外生型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并完成城镇化的发展目标。然而,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此种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逐渐凸显,城镇化的可持续动力明显不足,阻碍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需要在贯彻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内核的基础之上,全面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强化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城镇化的健康高效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为能够深度革除外生型城镇化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并实现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效率及全民幸福指数的初衷,就需要对既有城镇化模式作出调整,走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这也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选择。也是我国在进入到城镇化加速时期对经济理论分析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
  
  关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问题,国内外学者也有着热切的关注。国外学者Michaels对城镇化模式和结构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并得出结构的合理转换对促进城镇化模式的合理性具有明显促进优势的结论。[1]Kang通过分析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全方位阐述了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交通拥堵的内在关系。[2]国内学者郭小燕以中部地区为例,指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应走多元化发展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迁移、要素集聚、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以及城乡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集约式发展。[3]宁越敏、李健对我国泛长江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如上海市以市外人口迁移为主的模式,浙江省的就地转移为主、省外人口迁入为辅的模式等。[4]曹刚基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城市瓦解农村、农村转变城市和城市馈补农村模式。[5]伴随着研究的深化,王雅莉、张明斗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应走民生型的发展道路,需体现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的运行特点,应摒弃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6]李彦东、刘小新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5种模式,即成都模式、天津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运行过程和特征。[7]对于新型城镇化,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学者们也有着各自的认识,倪鹏飞认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8]王素斋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模式[9]; 胡必亮认为其实质是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10].张秀娥、李冬艳对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指出“多村一社区”,人口就地城镇化的诸城模式; 土地增减挂钩,整村城镇化的平洋模式; 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高水平规划先行的望城模式三大新型城镇化的典型发展模式。[11]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部分地区已呈现出具有典型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然而,对于新型城镇化而言,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外生型模式和内生型模式各有怎样的特征,以及新型城镇化内生道路的要素构成如何,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因此,在综合考虑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下,选择走市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比较分析
  
  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指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及在主导力量影响下所呈现的城镇化特征及发展方式。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相吻合,考虑到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此处主要探讨以市场为主导力量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外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对这两种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 一) 内生型城镇化模式
  
  内生型城镇化模式体现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过程,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企业和居民个人作为城镇化的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向城镇迁移、要素向城镇集聚、城镇内部功能调整和外部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城镇之间的发展协调,以及城乡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遵循市场的一般规则,依靠各个城镇化主体的自主决策、创新和协调,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的选择来推进城镇化进程。[12]内生型城镇化发展是依赖市场机制对各种要素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是源于非农产业与农业的比较优势,城镇化的主体为寻求这种比较优势而发展产业集聚性的生产和生活,经济性的城镇就会形成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对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城镇化主体和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从欠佳区位向最佳区位集聚,即从农村区域向城镇地域集聚,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集聚效应得到发挥,使城镇的比较优势更为显着。这吸引着人们继续进入城镇,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与之相伴的是城镇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并进一步产生规模效应。这样,城镇的各种功能相继逐步得到完善,城镇化在量和质上都得到发展,城镇化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即在城镇这一特定空间,如要素的集聚会带来更多的净效益或净福利,越来越多的要素就会在这些特定的空间集聚起来,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为欧美式的城镇化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的是市场及其主体的力量,虽然政府制定了诸多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法规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究其根源还在于市场本身的内生性因素,诸如产业的兴起、聚集和结构动态变化,以及运输状况改善等,对城镇化起到本质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城市规模由小到大、由发散到收敛的状态变化,还是城市空间形态由点状、线状再到面状的发展过程,均体现出市场主导的内生性特点,内生型城镇化模式也就成为欧美国家城镇化成功的典范。
  
  ( 二) 外生型城镇化模式
  
  外生型城镇化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这一模式特点在于,政府作为城镇化的主体,用行政手段调节城镇化过程,通过制度性安排来确定城镇化的方向和形式,决定城镇发展规模,包括在特殊情况下增减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规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安排投资项目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其他公共产品的建设。这种模式大部分发生在二战以后的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一些原来的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获得独立,纷纷要求发展和进行经济建设,而延续发达国家的市场型城镇化过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等待。所以,随着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兴起,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模式也相随而生。外生型城镇化模式,往往是城镇化规模和布局服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政府主导可以集中有限财富、全方位地进行工业化,待城镇工业发展壮大后再反哺农业,而非基于以农业安全和粮食剩余为前提的市场型城市化模式。外生型城镇化模式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目标,来控制城镇发展的过程,通过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来代替市场。
  
  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的拉美模式属于典型的外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化进程中过多地注重政府本身的作用优势,忽视市场的内在力量。重工业布局于有限几个大城市,工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较城镇人口比重低,忽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造成农业部门的衰退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快速城镇化过程使农民失去了土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从而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极快,但缺乏吸纳城镇人口就业的产业支撑,造成城镇居民贫困化,导致工业化、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严重脱节,形成“过度城镇化”.
  
相关标签:新型城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