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27 共11542字
        绿色单就其本意是指植物的颜色,但在中国文化中还表征着生命的含义,可以代表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等。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概念后,绿色经济不断增添新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发展相对于传统的“黑色发展”,已成为人们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发展模式。在中国语境下,绿色发展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为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提出的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的实施,不仅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要实现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绿色富国,建设美丽中国。因此,绿色范畴内含循环发展,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含低碳发展,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含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发展生态产业,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新常态时期,面对资源要素日益趋紧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和人民生活日益受污染食品危害的现状,“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⑧因此,绿色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备基础,又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强化绿色发展认识,把绿色理念融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努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打造绿色产品,实现资源节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好家园。
  
  (四) 提升开放内涵,坚持把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推动力量
  
  发展开放型经济,既可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又可以利用国际价值规律和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发挥比较优势,重视技术创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日益提升,促进国内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但从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冲击来看,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受资源要素制约的传统禀赋优势削弱和人力成本上升约束,原先处于国际竞争链下游的代工厂及其产品,正日益面临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和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传统管理体制下的外贸政策,审批环节多造成的行政成本和商业营运成本较高,人员和货物流通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造成服务业开放程度和层次低;内陆沿边开放滞后,与周边国家合作机制不健全,阻碍了资源要素、投资、技术和人员等流通。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利于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必须提升对外开放内涵,通过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建立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台合作等方式,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⑨形成有利于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开放模式。
  
  (五) 完善共享机制,坚持共享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主体动力
  
  坚持共享,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不仅顺应了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生活,既能在扩大的消费中给经济发展创造巨大拉动力,又会以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⑩政策的激励下,人民群众增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路径下,过分注重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和资金积累,忽视了人民群众利益与经济发展共同提升,甚至出现牺牲部分群众的利益以迎合国家利益的现象。再加上利益调整机制不完善,由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群众参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性的发挥。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增速换挡和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完善共享机制,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迫切。这就需要国家对发展成果作出更有效的机制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享共建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⑪

        五个发展新理念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原来的速度追求和规模扩张特征转向追求速度、质量和效益并行的趋势,体现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的新认识,把新常态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引领未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和新着力点。
  
  三、新理念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路径引领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已取得转变成效的基础上,以五个发展新理念为引领,转变思路和创新路径,才能为破解新时期经济发展难题、厚植经济发展新优势奠定良好基础。
  
  (一) 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更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动力
  
  新常态时期,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全球视野构建创新体系,塑造更多的创新动力,全面发挥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首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结构及其布局,整合各种创新因素,完善国家创新政策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打破当前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效益紧密衔接,强化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其次,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努力拓展创新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空间。在外需不足和内需潜力有限的前提下,大力改革供给侧结构,优化和高效配置资源要素供给。通过努力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和社会合作融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全球竞争力等途径,努力拓展创新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网络经济发展空间和蓝色海洋空间,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再次,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努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在现有产业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完善现代信息产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⑬的新业态,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