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提升高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效应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7 共5610字

  第 5 章 提升高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效应的对策
  
  高铁通车,带来的不仅是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还有观念的变化。如何放大高铁优势,极限降低高铁带来的冲击,是每个地方政府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5.1 转变观念,创新思路。

  高铁机遇不是"普惠制",高铁经济不会均衡发展。谁起步早、行动快、措施好,谁就能抢占先机、加速崛起,否则"被遮荫"、"被屏障"、"被虹吸".从上述国外和我国已开通高铁的沿线城市发展实例来看,并不是所有沿线城市都"因高铁而兴","因高铁而衰"的例子屡见不鲜。高铁就像强大的"吸管"它能把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吸来,也能吸走。日本、法国高铁建成几十年后,有很多城市因此而兴盛起来,但也有一些城市被逐步"边缘化".从客观上讲,高铁本身对沿线城市的机遇是相同的,关键看如何应对。高速度需要大视野,大视野需要新思路。

  因此,必须深刻认识高铁机遇的实质和核心,以崭新的视野和全新的观念,来定位和谋划龙华"两区一城"建设发展路径。

  一是树立"同城"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高铁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同城效应",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可在更大范围内加速流动,传统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优势、人才实力等依附性相对减弱。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狭隘区域经济理念,把龙华置于粤港澳大经济区乃至全国、全球的大背景下,在更大范围、更宽视野、更高层次上谋划循环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二要强化开放意识,拓宽发展领域。高铁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高铁时代的到来,使广深港澳成为龙华开放的"市场"、"门户"和"窗口",加速龙华开放开发,融入全国、全球进程,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高效、创新、文明意识,在巩固扩大现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和"同城效应"产生的倍加"磁场",吸引更多优质外商来龙华投资创业,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

  三是强化差异观念,用好发展优势。高铁开通对于沿线城市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铁带来的流动便利,不仅推动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实现资源的进一步共享,也会加速产业的向深层次转移,细化各项功能分工。同时还会使建设资金、基础人才、八方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行政效率高、社会秩序好的区域聚集。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的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就很可能导致要素外流,原有的"洼地"优势将被削弱,产业转移蛋糕面临分割摊薄和截流,区位差异将趋向扁平化,在区域竞争中落伍,甚至被"空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会因为四通八达的交通,受到周边区域的抑制和挤压。如何找准定位、凸显比较优势、协调互补发展成为关键。

  5.2 依托高铁枢纽,打造"三个集聚区".

  5.2.1 把北站片区打造成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

  充分发挥深圳北站的带动作用,围绕北站枢纽,实施 TOD 开发,强化龙华新区作为深圳重要门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扩大与莞惠、珠江西岸、汕潮揭等地区的合作,依照高铁沿线产业的梯度化分工及错位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高端职能,提高经济和产业增长效率,逐步实现龙华新区由深圳城市副中心向华南区域重要节点的跃升。在高端商贸及企业总部集聚区内,知识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往往较为发达,形成为先进制造业、总部企业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条,由此产生由传媒、通信、网络、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证券、银行、保险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审计、会计、评估、律师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展览、现代物流、国际商务商贸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

  5.2.2 把北站片区打造成全市高端商业综合体集聚区。

  依托深圳北站和通往各个方向的高速铁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轨道 4 号线沿线商业长廊和龙华商业中心。有序建设商业网点,在观澜、大浪打造区域性商圈。改善购物环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社区商业。积极发展电子产品、高端汽车、时尚服装等行业会展。规划各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的物流功能区,建设区域性供应链管理中心,提高物流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

  坚持内源外源并重、引进培育并举,以深圳北站为核心建设商务总部集聚区,瞄准世界 500 强企业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中国 500 强等大型企业,重点引进研发、采购和销售总部。依托新区先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先进制造业企业总部,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龙华特色产业总部基地和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本地大型企业,支持大企业开展总部运筹、科技研发、品牌管理、交易展示、市场营销等业务,以大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创新协作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5.2.3 把北站片区打造成全市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全力推进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针对性地承接高端服务功能、业态,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构建商贸、金融等高端服务体系,打造对龙华乃至深圳至关重要的华南地区高端服务支撑区。加快实施外溢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优化产业的组织形态,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进产业梯度发展、区域分工协作,变综合交通的枢纽优势为生产服务的功能优势,有效提升龙华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推动龙华从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转变。

  促进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信息中心、银行及船代、外代、物流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推动物流业组织形式和运营流程创新,鼓励国际货贷、货代等企业的网络化发展,促进物流业协会组织发展。以电子商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与物流、商流相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络。加快打造标准服务品牌,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主体,培育一批代表新区形象的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扶持重点物流项目,培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推动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从简单的加工装配向设计制造、品牌制造、自主研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升级。

  引导新区重点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引进一批衍生能力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项目,抢占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城市高端商务区和区域性商圈。

  5.3 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

  相对休闲旅游业,高铁带来几大利好:一是人流量大;二是流入人口以商务出行、旅游团队、家庭为主,素质普遍较高;三是人口滞留时间在 1-3 天为主。这为吸纳人口进入新区休闲旅游业打下良好基础。龙华新区要抓住城市功能转型契机,深入发掘新区体育休闲和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中高端旅休闲游,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民生福利的重要载体,使龙华新区成为深圳乃至珠三角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片区,满足高铁客流的需求。

  --体育休闲。以观澜高尔夫旅游度假区、九龙山高尔夫球会等景点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高尔夫运动为代表的高端体育休闲业。支持观澜高尔夫旅游度假区扩展服务范围,发展涵盖高尔夫、网球、健身中心等综合业务,配套发展中西美食、商务会议中心、高档住宅区,打造综合性、国际化的体育休闲胜地。

  --文化旅游。围绕观澜原创版画基地、永丰源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木家居艺术街等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革命旧址保护工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掘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等古村落人文历史潜在价值,加快推进古墟、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培育文化旅游业新亮点。

  --观光旅游。加快山水田园农庄、羊台山森林公园、观澜河休闲文化长廊、大脑壳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打造一批都市型观光旅游景点,推动观光旅游业发展。

  5.4 引进酒店、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

  在深圳北站的 A1 单元,是深圳北站配套的酒店,维也纳酒店即将入驻。南面有卡瑞登酒店,东面有彩悦酒店、名豪轩酒店。这些酒店档次普遍比较高,缺乏中档酒店。

  在餐饮方面,深圳北站 A 栋大楼内已经入驻了一批品牌快餐店,如嘉乐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SPR 咖啡等。周边的酒店除以上酒店外,还有帝源轩酒楼等。这些餐饮以快餐为主,缺乏特色休闲餐饮,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连锁企业较少。应该引进国内的主要菜系的餐饮企业,如湘菜、粤菜、川菜等。

  在深圳北站片区缺乏娱乐休闲场所,比如咖啡店、酒吧、茶楼等,要重点引进西式餐饮和特色时尚的各种休闲吧。

  龙华新区要在紧临深圳北站的片区也要规划部分为区内企业配套服务的商业、酒店、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具体范围应主要集中在深圳北站以北和以东约 2.5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5.5 着眼高铁时代,增强市内外高铁沿线城市的区域协调与经济合作。

  借力高铁,以深圳北站片区为依托,加强珠三角范围内各条高铁沿线城市之间区域合作和产业协调。做大做强高铁沿线各大节点城市,加快形成沿髙铁的"一轴多点"经济格局。积极建设沿线城际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新区与沿线各地区间的衔接,推动沿线地区与高铁的有效对接,尽最大限度地延伸深圳北站影响触角和拉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经济带内的产业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从同质化向异质化、专业化发展,尽早形成无障碍的物流"绿色通道".

  5.6 完善产业配套,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5.6.1 解决商务办公、写字楼等配套设施。

  加快深圳北站枢纽项目周边产业集群配套,以"深圳北站片区"为核心,以集聚高端产业业态为目标,加快规划建设集商务办公和商贸会展于一体的新型复合型区域,带动总部经济、产业金融、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等都市型产业发展。

  目前深圳北站周边已经建设了大量的住宅楼盘,尽管价格很高,但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如圣莫丽斯、鸿荣源熙园山院、金亨利都荟首府、江龙湾、星河世纪等,档次普遍很高。同时紧挨深圳北站,政府建设了十四栋人才安居房。

  但是深圳北站周边商业办公、写字楼配套很少。深圳北站的 AI 栋楼上规划为写字办公楼,楼下为商铺,但是只能容纳五十多家企业。北站北面离得最近的写字楼是东贸商厦和东蒙派特华美达大厦,东面有彩悦大厦、天辅星大厦、东明大厦、蓝坤大厦等,其他写字楼则距离相对比较远。

  深圳北站片区产业规划布局,将会需要大量的商务办公等配套,满足区内企业的需要。政府规划要在民治片区的商务服务区安排部分公共配套用地建设面积相对较小的写字楼。

  5.6.2 合理规划交通问题,促进交通顺畅。

  强化深圳北站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以枢纽建设为支点,加快深圳北站枢纽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功能完善、内外联系、便捷高效、满足多层次交通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随着各个方向高速铁路的开通,客流量将不断增加,深圳北站将产生大量的交通疏导,对交通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几年,深圳北站的客流量将快速增加,计划到 2020 年,每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 4400多万人次,如果在交通组织方面没有明确道路的主要功能,可能产生交通混杂的局面,降低交通的运行效率。要加快构建"四横四纵"高快速路网和"十一横八纵"城市主干路网,全面改善交通微循环,建设一批设绿、娱、商三位一体的生态景观商业街区,形成产业发展和要素集聚的良好交通条件。

  事实上,深圳北站已经建立了以陆路、地铁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建立了与城市生活性交通分离的高、快速路网交通通道。目前已经形成了 21 条公交线路网络,抵达包括东莞(深莞 2 线)和惠州(3B 线)的深圳及周边地区。深圳北站 D 栋楼下即是公交枢纽站,往来旅客乘坐公交、地铁非常便利,合理规划、合理疏导,鼓励绿色出行,是保证交通顺畅有序的关键。

  5.6.3 加强公共服务支撑平台体系建设。

  建设高速、全业务融合的泛在信息网络。构建高速、大容量、业务 IP 化的全光传输网络,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实现新区光纤入户率 100%目标;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无线宽带网络,实现无线宽带网 100%全覆盖;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从网络到业务的全方位融合。构建应用支撑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整合的在线软件服务、集成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共享服务等应用支撑服务,降低信息资源使用成本,提高信息资源融合。构建基础能力服务平台,整合城市感知网络、数据存储计算、信息安全、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各类基础设施资源,提供集成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地理空间信息等基础能力服务,降低城市信息服务运营成本,提高商业运营效率。优化整合电子口岸的存储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加快提升电子口岸的可管理、可扩展、高可用,加快完善企业信息服务、统一安全认证、统一数据交换、统一通信服务等基础支撑平台,进一步优化平台应用架构,大力提升平台服务支撑能力。

  依托北站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优秀企业,支持成熟的第三方综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在国内具备较强影响力、行业排名靠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入驻。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联合征信、电子商务的融合、互联、互享。鼓励建设各种类别、多种形式的在线支付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移动金融和电子配送服务。构建电子认证公共服务系统,统一认证的管理服务标准,初步形成互联互通、共享共融的电子商务认证体系。

  5.6.4 加强社会管理力度、整顿周边秩序。

  建立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探索有效降低管理服务成本、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的群众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根据深圳北站的实际情况,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专业、作风优良的社会工作队伍,加强对深圳北站周边的社会管理,特别是拉生意、发名片等扰乱秩序的人员。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排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创新对进出口企业、外来人员、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5.6.5 优化软环境,积极吸纳高端人才。

  充分利用高铁开通所产生的人才"逆向流动"、"潮汐回涌"的趋势,创新各类人才的引进模式,增强各种优惠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以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需求为导向,引进各种高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进一步推动高铁沿线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