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包装设计论文

包装设计中色彩传输与复制的运用分析

来源:中国包装 作者:邓科迎,于文喜,韩森浩
发布于:2021-10-25 共3866字

  摘    要: 包装设计通常侧重色彩构图和创新创意而忽视色彩传输与复制的重要性,导致设计作品在复制环节可能遇到种种问题。本文从色度空间、光栅化、复制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色彩传输与复制的重点理论,并联系实践探讨了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包装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包装产品复制的成本和故障率。

  关键词 :     色度空间;光栅化;复制工艺;色彩一致性;

  色彩是承载与表现包装设计思想的主要的元素和途径,是传达传递包装商品信息的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在数字媒体到纸墨媒体的传输与复制过程中,色彩所处的色度空间及呈色介质发生了质的变化,极易导致产品与原稿之间出现色彩偏差,从而背离包装设计的意图与初衷。为保障产品与设计原稿之间的色彩一致性,有必要对色彩传输与复制的重点理论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探讨其在包装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包装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一、色度空间

  “色度空间”概念的引入使得色彩可以被表征和度量。色度空间并非惟一,目前至少有十种以上的色度空间。[1][2]包装设计常用的色度空间有RGB空间、CMYK空间、Lab空间。

  1.色度空间的维度

  色度空间的维度是指该色度空间表征色彩所需变量的数量。上述三种常用色度空间的维度分别为:RGB—3维;CMYK—4维;Lab—3维。RGB色度空间是原稿设计常用空间,CMYK色度空间是输出复制时使用的空间。从设计到生产,色彩必须从RGB空间转换到CMYK空间,这种转换的数学机制是非线性“升维”映射。包装设计时,对于彩色位图最终都要转到CMYK空间中完成色彩校正;对于矢量图,则可直接使用CMYK色标手册上的数值标定颜色。软打样是文件从RGB空间到CMYK空间再返回RGB空间的转换过程,中间的CMYK文件必须是经过分色处理后的文件。

  2.色度空间的色域

  色域是指一种色度空间包含的色彩数量。色域越大,色度空间包含的色彩数量越多,呈色范围越广。反之亦反。RGB色度空间是数字显示设备的呈色空间,每个维度可赋值256个灰度级(8bit显示),三个维度相互组合后色域超过1677万种。CMYK是油墨的呈色空间,该空间虽然比RGB空间多一个维度,实际上受油墨呈色能力及印刷设备性能的限制,CMYK的色域比RGB色域要小,大约是RGB色域的80%。设计过程中,要始终考虑所用色度空间的色域与输出设备的色域之间的匹配问题,坚持色域一致性原则。比如,如果使用传统印刷机输出,设计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超出CMYK色域的颜色;因数字印刷机色域较大,如果使用数字印刷机输出,设计色彩可以适当超出传统的CMYK色域,但也要注意和数字印刷机的色域相匹配。

  3.色度空间的设备相关性

  色度空间的设备相关性是指色彩在该色度空间里的呈色是否受呈现它的设备性能的影响。比如,同一份RGB图片文件,在不同电脑显示器(即使相同品牌和型号)上的呈色看起来可能会存在差异;同一份CMYK图片文件,经过印刷复制的批量产品其色彩并非完全一致。因此,RGB空间和CMYK空间都是与设备相关的色度空间。Lab空间则是与设备无关的色度空间,被称为标准色度空间,作为不同色度空间色彩转换的枢纽和基准。设计时要充分掌握所用设备的特征文件(Profile),在设计作品中嵌入该设备的特征文件,便于生产环节能准确掌握作品设计时所用设备的特征信息。

1.png

  二、光栅化

  包装设计作品的色彩通常是数字化格式,包装产品的色彩通常是由墨点呈色的模拟化模式,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光栅化是完成两者之间转换的必由之路,是把设计色彩忠实复制为产品色彩的技术保障。

  1.分辨率与分辨力

  分辨率用来描述数字图像的精细程度,是指数字图像中每英寸长度内包含的像素数。分辨力是指硬件设备(扫描仪、激光照排机、CTP制版机、数字印刷机)每英寸长度内能够产生的最大记录点数。比如,一台输出设备的分辨力是3600DPI,则输出的记录点的直径约为7?m。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与设备的分辨力之间不存在数理关系。设计前,应先了解输出设备的类型及其分辨力,并以此为依据着手策划包装设计的工作思路。

  2.灰度级与网点单元格

  数字图像的灰度级数是256。纸墨模式下,单个网点所能表现的灰度级则取决于网点单元格的大小,网点单元格大小的含义是单个网点所包含的记录点的最大个数。显然,为保证数字图像到纸墨图像的色彩无失真传输,网点单元格大小最好与数字图像灰度级一致(256个灰度级)。此时,网点单元格的大小应为16×16,低于此数值时,将造成输出时数字图像灰度级的并级处理,导致色彩信息压缩失真。

  3.网点特征

  网点有三个特征:网点形状、网点大小、加网线数。网点形状是指网点的几何形状,常见的有圆形、方形、菱形等。网点大小其实是网点的面积率,意思是被曝光(着墨)部分的面积占该网点单元格面积的比例,单位是%。加网线数的含义是一英寸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单位是LPI。网点的灰度级、输出设备的分辨力与加网线数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用下式表示:

  G=(OPI/LPI)2+1

  式中:G表示单个网点的灰度级数;OPI表示输出设备的分辨力;LPI表示加网线数。

  绝大多数情况下,输出设备的默认网点形状是圆形,但这并不意味着圆形网点就是最佳选择。如果图像的暗调较多,就不应该选择圆形网点,而应选择正方形网点;如果图像浅调区域较多,则应优先选用圆形网点。不同的分色版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点形状,视分色版图像的阶调特征而定。当输出设备分辨力有限时,加网线数并非越高越好。加网线数过高,会压缩网点的灰度级数,降低图像再现的层次和阶调。

  三、复制工艺

  1.分色与专色

  将色彩信息分解成CMYK四种印版的过程叫分色,其实质是色彩信息从原色度空间到CMYK色度空间的转换。以RGB图像为例,如前所述,由于RGB空间的色域大于CMYK空间的色域,因此,包装设计之前一定要了解生产复制的色域,避免使用超出CMYK色域的色彩。在必须使用超出CMYK色域范围色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保真复制工艺或设置专色。[3]高保真复制是使用多于传统四色油墨印刷的工艺,属于更高维度的色彩空间,需要使用专门的配套分色软件对原稿图像进行分色。[4]专色是指采用不同于CMYK的彩色油墨进行复制的工艺。每一种专色需要专门制作一块印版,印刷时占用一个机组,势必会增加复制成本。因此,专色印刷通常用于三色以下的印刷。对于高档产品或知名品牌,为提升产品包装的识别度,可考虑增加专色数量,甚至全部使用专色印刷。

  2.网点增大与补偿

  由于印刷压力、油墨渗透等因素,复制品上的网点面积通常会比原稿文件上的网点面积大,这种现象叫网点增大。面积为50%的网点的增大现象最为明显,其网点增大率可达35%。随着网点面积的增加或减少,网点增大率逐渐下降。5%和95%的网点,其网点增大率基本相同,数值在1%左右。[5]网点增大将导致复制图像变得层次模糊和色彩变暗,因此,在设计环节必须对网点增大进行补偿校正。例如,假设某种复制条件下,40%的网点的增大率是25%(增大10个点),设计时,应将50%的网点下调至40%,这样复制出来的网点仍是50%,与设计原稿网点大小一致,从而保证了色彩复制的忠实性。

  3.灰平衡与底色增益

  灰平衡是衡量色彩复制准确与否的基本标准,只有灰平衡复制准确,整个图像的色彩复制才能准确。受油墨纯度的影响,要得到真正的中性灰需提高青墨(C)的用量。比如,要产生25%的中性灰,CMY的比例应设置为25%:16%:16%。不同品牌油墨的中性灰比例不同,应根据实测确定比例。一旦确定了CMY产生中性灰的比值,就可以用黑墨(K)替代中性灰中的CMY油墨。实际操作中,在用黑墨取代彩色油墨后,复制图像的暗调部分将显得很平淡,细节层次有丢失的危险。为此,在中性灰区域仍使用部分彩色油墨弥补此不足,此工艺称为底色增益。根据经验,底色增益的设置量占中性灰10%左右即可。如对上述25%的中性灰复制时,可采用22.5%的黑墨(K)加2.5%的彩墨(CMY),这样即节省了彩墨的用量,又可获得视觉良好的中性灰。

  4.陷印与出血

  陷印是为了弥补色差明显的两种交界色彩因套印不准产生的漏白。包装设计作品中矢量图形较多,最容易造成漏白故障,一般都需要进行陷印处理。处理的原则是浅色一方的颜色适当向深色一方扩张,扩张量视印刷机套准精度而定,套准精度越高,陷印值越小,一般为0.1-0.5mm。包装设计作品中,当图像边缘正好与纸的边缘重合时,需要作出血设计处理。出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产品裁切后图像边缘留有白边,影响视觉效果。处理方法是设计时把图像的边界拉出裁切线边界(超出3mm左右)。陷印与出血属于复制工艺技巧,是包装设计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

  5.印刷色序

  印刷色序对色彩复制效果影响显着,然而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大部分印刷公司常年使用同一种印刷色序,一方面是没有意识到印刷色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更换印刷色序需要彻底清洗印刷机组,会明显增加印刷作业的时间成本。进行设计时,应提前与印刷公司沟通,了解印刷公司采用的印刷色序及是否可以更换印刷色序,应确保能够按印刷色序的选择原理尽量安排科学合理的色序印刷。

  结语

  包装设计是包装产品制造的首道工序,决定和影响着包装产品的最终质量。包装设计师不应只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装潢创意上,更重要的还要保证所设计的作品能够被忠实复制成产品。包装设计时要兼顾到后端的复制环节,尽量预见并处理好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降低包装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文喜,邓科迎。段华伟包装颜色空间不均匀性的数理研究[J]中国包装, 2021(3):29-32.

  [2]庞冬梅,刘岱安包装色彩学[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1.

  [3]Scott Thompson着,赵嵩译如何保证印前色彩一致性[J] 印刷杂志, 2020(S2):28-32.

  [4]穆云虹浅谈XCMYK扩色域印刷[J]今日印刷, 2019(7):63-64.

  [5]顾桓,范彩霞彩色数字印前技术(第二版)[M].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邓科迎,于文喜,韩森浩,段华伟.色彩传输与复制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2021,41(10):27-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