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史论文

对饮食中礼法规制的评价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31 共3328字

  三、对饮食中礼法规制的评价

  纵观中国古代的饮食中的礼法规制,其规制主体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其规制的内容既包括敬献给鬼神的食物又包括人类日常食用的食物,其调整的范围不仅限于人们的饮食行为,更涉及人们的饮食思想,可谓体系庞大,内容复杂。在这一庞大的饮食规制制度中,礼的规制与法的规制各有分工,又相互联系:首先,通过礼的道德的力量与森严的等级制度,规范了祭祀中的饮食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饮食行为,又通过法的国家强制力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推行国家食品专卖制度的施行;其次,国家律法运用其刑罚的暴力制裁违背饮食礼制的行为,尔后又不断吸收饮食礼制中的相关内容成为正统法律中的一部分,保障饮食礼制的实施。饮食中的礼的规制是"本",法的规制是"用",这也正符合中国古代"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模式。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在具体实施中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

  (一)中国古代饮食礼法规制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推行伦理教化。

  对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而言,饮食不止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制定饮食礼仪制度,是通过饮食活动中的仪礼来表达礼义,教民趋好避恶,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好礼从善的欲求。"寓礼于食"是中国古代饮食礼制的一大特征。首先,饮食礼制提倡孝亲,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吃饭时都以家中尊老者为重为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亲是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伦理规范,而日常饮食行为就是体现孝亲的最佳形式。子女每餐尽心侍奉老人,也会让后代耳濡目染、上行下效,孝道便得以传承;其次,饮食礼制崇尚节俭,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粮食有限,不允许浪费,浪费粮食不仅是失德,更是失礼,历代统治者及思想家大多倡导勤俭戒奢,形成了中国古代人民克勤克俭,勤劳朴素的淳朴民风;最后,饮食礼制注重德性修养,饮食礼仪虽然规矩繁多,但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并在饮食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周人欢宴,饮至深夜,酣然致醉,宴饮结束时钟人奏《陔夏》,告诫周人饮酒不可失控,否则会像夏一样灭亡,宾客闻此,即敛醉态。

  推行伦理教化需要礼制的积极引导,也需要法制的有力保障。如乡饮酒礼起初只是民间地方的一种宴饮风俗,经过法律化之后,正式成为在全国普遍推行的固定的教化仪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化效果,如《礼记》载:"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2.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礼记·乐记》中说:"酒食者,所以合欢也。"聚餐和宴饮是古代中国人联络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因此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法。《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说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饮食礼制正是具有强化宗族兄弟间的亲密关系、加强诸侯邦国的友好关系、谐和四海万民等方面的政治社会功能。饮食礼制的推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周代以降,历代统治者都以"食"为八政之首,民本思想指导下的重食重农政策,正是发展农业经济繁荣社会的坚实基础,而体恤百姓以民为本,也是君主"以德配天"的重要体现,若统治者能处处为人民着想,那么民心所向,也会国运昌盛;二、统治者常利用筵宴来融洽社会关系,诏示国泰民安,如乡饮酒礼对维护民间宗法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汉书·礼乐志》:"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争斗之狱蕃。""内者宗族,外者乡里,皆得而俱饮食之,虽使鬼神诚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又如清朝的千叟宴,也是清朝政府笼络民心之举。

  饮食法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食品安全从古至今都是关系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系统稍有波动则会造成社会大乱,因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又如中国古代法律还对粮食的贮存和赈济粮食的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在自然灾害时期的灾区难民有了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此外,国家专卖相关的法律制度也避免了一些特殊食品被极少数富商所垄断,在一定意义上对稳定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有助于预防食品犯罪。

  纵观中国古代的饮食法律,我们不由的对古人产生敬佩之情。中国古代饮食的大环境不像今天这般复杂,因此国家正统法律中对饮食的规定相对较少,然而就从这不多的法律条文中,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例如,汉朝法律明确规定,严格惩治扰乱市场正常运作的罪犯,渎职官员也将受到一定惩罚,对整顿市场秩序十分有帮助。又如唐律中关于"脯肉有毒"的规定,不仅强化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又进一步完善了唐代法案。除此之外,大部分食品安全监管法案发挥了强效预防作用,如制作茶叶和贩售茶叶行为都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其他无数量行为却未做任何惩罚规定。可见古代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微杜渐。

  《论语·学而》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作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认为仅依靠法制的威慑预防犯罪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道德去教化百姓。孔子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着,为止有也。"中国古代饮食礼制中的思想、礼仪处处提倡尊老敬老、勤俭克己,并通过每日的饮食行为进行强化,使道德伦理深入民心,有助于形成淳朴的民风,对预防食品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饮食中礼法规制的局限性。

  1.鲜明的政治等级色彩。

  就整个国家而言,统治阶级与广大贫民之间的饮食等级差距十分悬殊,饮食礼法为不同阶层制定了不同的饮食范围及饮食礼仪规范,就是为了保证上下有序,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目的,从而维护统治秩序。这即是中国古代饮食礼制的本质。出于维护政治等级的目的,社会政治因素被过多的注入饮食活动,"饮食与政治地位紧密胶合,饮食是政治地位的标志,而政治地位又在饮食中得到了确定、强化。"本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添加新乐趣的饮食转变成了统治者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借力工具,即各种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礼治"工具,正如《礼记》所云:"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政治主导意识是极强的。

  2.过于注重形式,讲求排场。

  中国古代饮食礼法所对不同身份等级不同场合的饮食都有所规定,尤其是统治阶层的饮食,无论是祭祀、设宴还是日常饮食,从食材原料到加工烹饪再到盛摆的器具,都十分讲究,排场之大,菜肴之精,令人惊叹。一些统治者及贵族过于追求排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相传慈禧垂帘听政后,"每饭约精馔一百五十品,列成长式,大碗小碟,相间排列。别有二几,置果盘,皆糖、莲子、瓜子、核桃等干鲜果品,为餐后掇食之用。米饭以玉田稻米为之,长及五寸,有胭脂、碧粳之名。每膳必备粥,乃至五十余种,稻梁菽麦,无所不有。"每顿饭都有 150 道美味佳肴,慈禧却只吃几口,剩余的全数倒掉。这种非理性的观念,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影响社会风气。值得注意的是,节俭饮食本应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应由统治者为榜样做起,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只对下层民众做严格限制。换言之,人民成了被要求节制饮食的对象。为何会出现这种逆转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看,"礼"起到了极大的约束作用。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享受,凸显自己的权力与地位,通常会用礼划分国民等级。而贫苦人民因处最下层,无法获得优质饮食享受,只求温饱即可。而历代统治者对贫苦人民实行的各项剥削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高等统治者经常使用各种剥削手段从贫苦人民手中搜刮粮食产品,以满足自身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此时,贫苦人民陷入无法温饱的状态,并由此对统治者提出抗议。而"礼"的存在,又压制了贫苦人民的行动,使贫苦人民的精神与道德受到压迫与欺骗而无理由反抗。

  3.饮食相关刑罚过于严苛片面。

  大多数古代的饮食相关法律,都充满了浓厚的刑法色彩,过于依赖违法后的严刑峻法,尤其是禁榷方面的违禁行为,动辄便处以极刑。在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方面,因政府官员未制定合理的监管策略,政府无法从根源上消除食品卫生安全监督问题。到宋代,因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法案不齐全,即使构建了"行会"也无法完全消除食品卫生危机。除此之外,古代的饮食法律调整范围也过于狭窄和片面,只关注宫廷饮食和国家专卖的食品,对民间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不多,对食品生产流通等过程中的其他犯罪重视不够,打击也不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