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电化教育论文

知识理论下微课建设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470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知识分类理论下微课开发探究
【第一章】微课程开发设计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知识分类研究
【第三章】基于知识的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第四章】基于知识分类的微课程设计过程
【5.1 - 5.3】解题答疑型微课程案例实现
【5.4 - 5.8】微课程试用效果分析
【总结/参考文献】 知识理论下微课建设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微课程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基于理论指导的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导致当前国内的微课程规范程度和质量都不太高。本文选取并确定了以知识分类理论为指导,最终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随后,笔者据此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开发设计之中,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本文通过对知识分类相关理论的研究,借鉴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并结合美国的罗米佐斯基与安德森等心理学家的知识分类思想,对微课程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将其分成了如下五种类型:主题讲授型微课程、解题答疑型微课程、实验操作型微课程、现象反思型微课程以及元认知型知识的微课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微课程在知识点类型上的不同确定其侧重点,分别给出了设计思路和信息呈现处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
  
  (2)以微课程特点为指导,提出了具有知识分类理论特色的微课程开发策略设计流程。
  
  (3)最后,本文选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根据知识分类相关理论,将课程中的部分知识点筛选出来,作为微课程开发设计的主题内容,根据每种类型的微课程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工作,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本文主要呈现了其中的五个案例。实践证明,根据本文研究成果开发的微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点:
  
  (1)遵循学习者认知规律,将知识分类理论融入到微课程开发设计当中,有利于微课程的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策略摆脱了传统微课程在设计制作当中套用传统教学模式设计,有利于将微课程开发设计理念从传统的教学设计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设计方法。
  
  (2)根据知识分类理论对微课程按照知识点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类型的划分,针对每种类型的微课程知识点的开发设计分别给出了设计的思路和信息呈现处理方式方法。
  
  本研究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该研究成果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实验,其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今后,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继续完善本文研究内容:
  
  (1)将微课程分类开发策略应用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类型的课程当中,进行微课程开发设计与总结,丰富每种类型的微课程开发设计思路,确保微课程开发设计的质量,提高本文研究内容的实用性与普遍性。
  
  (2)将开发设计的微课程上传于公开网站,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使用,搜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并据此加以改进,实现微课程开发设计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紧密贴合。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间,充实而又愉快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被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三年让我受益匪浅。西南科大以其优良的学风教我求学,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在此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孜孜不倦教育我的老师们、热心帮助我的同学们以及始终支持我的亲友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范太华老师,范老师非常地平易近人,谦和大方。在论文选题之初,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指导;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时,他总会放下手头工作,耐心地给予分析和帮助;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他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地批注,一遍又一遍,从论文摘要到总结,字字句句斟酌,给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他严谨的学术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都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受益良多。他对每位学生都那么认真、有耐心,都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在此,我向范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
  
  接下来,我还要感谢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所有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和教育,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感谢这三年来与我互勉互励的同学们和室友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认识你们,是我极大的幸运,愿友谊长存。
  
  最后,将我最深沉的感谢献给我的父母,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是他们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直支持我、鼓励我,今后我将用我最多的爱和能力来报答他们!


  参考文献
  
  [1] 解厚霞。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思考[C]. 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2011:1.
  
  [2] S. Huang and H. Yin, A new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cloud computing. InAdvances in Future Computer and Control Systems. Springer, 2012, pp. 393-398.
  
  [3] M. L. Crescente and D. Lee, Critical issues of m-learning: design models, adoption processes, andfuture trend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vol. 28, no. 2, pp.111-123,2011.
  
  [5] 黄孟遥。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1-50.
  
  [6] 全 国 高 校 微 课 教 学 比 赛 . 首 届 全 国 高 校 微 课 教 学 比 赛 方 案[EB/OL].
  
  [8] 中国微课网(中小学)[EB/OL].http://www.cnweike.cn/[9] 姚满团。 微课发展现状及其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价值[J]. 现代教育技术,2014(8):28-33.
  
  [10] 关中客。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1] 赵吟。 从微课看学习的碎片化与泛在化[J]. 校园英语(下旬),2014(11):54.
  
  [12] T. Elias, Universal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for mobil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Research in Open & Distance Learning, vol. 12,no. 2, pp. 143-156, 2011.
  
  [13] 李巧芳,杨文美。 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12-14.
  
  [14] 朱艳艳。 浅议微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 卷宗,2015(9):188-189.
  
  [15] M. Goulish, 39 microlectures: in proximity of performance. Rout ledge, 2002.
  
  [16] A. V. Morris, “little lectures”.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vol. 34, no. 2, pp. 67-68, 2009.
  
  [17] L. A. McGrew,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vol. 70,no.7, p. 543, 1993.
  
  [18] 赖薇。 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244-246.
  
  [19] 贾铖凤。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08(5):73-75.
  
  [21] 殷向阳。 浅谈“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J]. 才智,2014(6):328-329.
  
  [22] 姜玉莲。 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84.
  
  [23] Kee,T.P. The one minute Lecture [J] Education in Chemistry 32:100-101.
  
  [25] Ulrike Lechner, Johannes Hummel. Business Model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of VirtualCommunities: From a Sociological Phenomenon to Peer-to-Peer Architectures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2,6(3):41-53.
  
  [26] 赵玉璐。 微课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山东:聊城大学,2014:10.
  
  [27] 陈婷。 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高中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设计”模块为例[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1-40.
  
  [28] D. Shieh,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6, pp.A1-A13, 2009.
  
  [31] Potelle,H.,Rouet,J.F. Effects of Content Representation and Readers Prior Knowledge on theComprehension of Hypertex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3,58(3):327~345.
  
  [32] 梁乐明,梁锦明。 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34] MLA Di, Jiaqi, Jianhua Wang, and Long Zhang. The Research in Mobile Learning Based onAndroid Smartphone Platform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Modeling. Atlantis Press, 2012.
  
  [35] 王 晋 抚 . 基 于 网 络 技 术 的 高 职 英 语 微 课 程 研 究 的 现 状 与 趋 势 [J]. 海 外 英 语(上),2013(12):408-409.
  
  [36] 赵慧臣。 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1-44.
  
  [37] 陈洪澜。 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J]. 科学学研究,2007(1):26-31.
  
  [38] 王正明。 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4):21-23.
  
  [39] 栗晓玮。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影响[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6):106-110.
  
  [40] 胡根发。 知识分类理论在政治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07(1):43-44.
  
  [41] 卢炳惠,张学斌。 试论知识的类型与教学[J]. 南华大学学报,2001(1):73-76.
  
  [42] 高侠。 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的开发维度[D]. 漳州师范学院,2012:1-30.
  
  [43] 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8-80.
  
  [44] 钟琼。 编程类网络课程的构建[D]. 西南科技大学,2012:1-43.
  
  [45] 师红。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11:1-44.
  
  [46] 张惠玲。 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 西南大学,2008:1-30.
  
  [47] Kristiina Kumpulainen,David Wray.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social learning :Form theory topractice [M].New York:Routledge Falmer 11 New Fetter Lane,London EC4P4EE,2002.
  
  [48] 陈凤芝。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 跨世纪(学术版),2008(9):90-91.
  
  [49] 休谟。 人性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0-115.
  
  [50] 李桃。 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 湖南师范大学,2009:1-50.
  
  [51] Theo Hug. Micro learning and narration [R]. Fourth Media in Transition conference:The Workof Stories,2005,5.
  
  [52] 张正美。 基于知能结构论的《摄影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 [D]. 山东师范大学,2012:1-45.
  
  [53] 高荣国。 网络教育的形态真谛--解析网络的学习、知识和教学形态[J].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8):25-29.
  
  [54] 夏冬梅,魏程。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运用认知策略教学教授程序性知识[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8):1-29.
  
  [55] 赵俊霞。 浅谈知识与技能目标概念--基于修订版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3(3):35-36.
  
  [56] 张燕,黄荣怀。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5(7):17.
  
  [57] 刘晶晶,范太华。 基于知识分类的微课程开发策略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6(3):94-96.
  
  [58] 吴燕红。 图像记忆法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帮助[J]. 考试周刊,2013(35):112-113.
  
  [59]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0] 任倩梅。 韩国和俄罗斯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调查与对比分析[D]. 黑龙江大学,2011:1-45.
  
  [61] 丁道群,罗杨眉。 认知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J]. 心理学新探,2009(3):37-40.
  
  [62] 张继芳。 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构建及应用[D]. 江西:南昌大学,2008:1-40.
  
  [64] 汪玲,郭德俊。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心理学报,2000(4):458-463.
  
  [65] 纪康丽。 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英语写作教学实验[J]. 外语教学。2005(02):61-64.
  
  [66] Weiss,I.R.& Pasley,J.D.What is high quality instruction [J]. Educational Leader ship,2004( 61)。
  
  [67] Qingji, Y. Xue, L. Li, M. Zhong, and Zheng, Study on key techniques for 3G mobile learningplatform based on cloud servic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IEEE, 2011, pp. 3588-3591.
  
  [68] J. Chen, H. Lu, W. Mo, and Z. Wang,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ce wireless mobile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3G. In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InformationSystem Security (EBISS)。 IEEE, 2010, pp. 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