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儒学在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意义

时间:2015-09-09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7679字

  一、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新境界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解析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立足于我国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的巨大突破,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着眼于全面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显着提高,正迈进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迫切需要增强文化力量,构建自己的文化品格,形成自身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形式日渐繁荣,思想价值日趋纷杂,国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路,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当前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突破了“硬实力”较量的全方位竞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趋突出,谁在占领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地,就意味着赢得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持久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进程,充分运用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深厚基础

  《决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决定》高度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

  在悠悠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力量,也可以对现代西方文明起到互补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学习借鉴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全面客观地挖掘、阐发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维护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特征,使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期激励国民前进的精神动力,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

  历史上,以儒学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东方乃至整个世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但这个“文化圈”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基本上被解构,现在又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事实证明,东方传统的儒学思想中的和谐精神可以遏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强权理念。在当今国际社会,当人类文明面临各种危机,作为世界大国,中国有责任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一点上,在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确实蕴涵着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智慧,通透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重构“儒家文化圈”,意味着大国文化身份重建与中华文化复兴有紧密联系,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是综合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走“文化强国”之路,促进世界和谐有序发展的精神支撑。

  二、文化自觉--儒学传统的现代化

  1. 儒学传统的内涵

  我们要研究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儒学”.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是以 “仁”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汉代汉武帝时起,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延续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体系,也是古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儒学从内涵、结构、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与发展。下面,我谨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儒学”这一概念作简要的解析。

  从结构上讲,儒学是有一个价值核心的。这个价值核心就是有强烈的精神信仰,它不是一套凡俗而普通的社会伦理,但是很多社会伦理和它的核心的精神价值,已经配合起来,紧密联系,对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形式上讲,儒学是多元多样的。儒学本身就是多元文化,想要全面的了解儒学,不仅要充分了解中华文化,还必须努力挖掘日本文化、朝鲜文化、韩国文化、越南文化等其他地区文化中蕴含的儒学因素。不同地域的儒学组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儒学体系。

  从时间上讲,儒学是跨越时代的。杜维明先生曾指出,儒学传统像一条河长得很,你不能把它切断来理解。儒学传统是一条有古有今的思想长河,从曲阜的涓涓细水,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主流的一部分,后来变成潜流。到了宋明以后,逐渐成为东方文明的体现。最近一百年来,进入低谷,几乎要干涸了,现在又有复兴的迹象。所以,这是一条长河,它一方面波澜壮阔,另一方面非常曲折,其历史跨幅是非常大的。

  在这里请允许我引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叫做“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自我转化。

  讲到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儒学传统就是文化自觉的基础,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源头活水,而且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资源。我们应“真正站在儒学的立场上和西方比较杰出的思想家进行公平的对话”.所谓“真正的立场”是在儒学具有超越意义的基础上而言的,而儒学的终极关怀是创造性的自我转化。

  2. 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

  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能否由传统而向现代转化?如果有这样的可能,将如何转化?这一问题与中华文化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当人们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命运以及中华未来文化发展时,总无法回避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

  笔者认为,文化自觉,就是儒学传统实现现代转化的基本方法,进一步阐述为通过对儒学内部不同思想内容、不同价值体系的系统整理与时代定位来实现儒学的自我更新。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儒学基本思想内容和主要价值取向的反省、批判和认同,来实现儒学自身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使儒学真正顺应并推进时代进步。文化自觉的重要任务就是树立和践行符合社会发展的儒学精神,塑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品格和道德情感。在当代中国,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之中,文化自觉的主体不是政治官员,也不是儒学研究者,而是自小就耳濡目染儒学思想的国民大众。

  究其根本,所谓“文化自觉”的方法,其实就是以儒学作为土壤,在儒学传统中挖掘出人文主义。我们都知道,人文主义是西方走出专制时代的文化象征,它是自由与民主,是平等和权利,属于近现代的政治文化范畴。在儒学的深厚土壤中挖掘出人文主义,就是认为在儒学内部蕴含着能够向现代转化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确蕴涵着深厚的尚待我们去开掘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遗产,通过对它们的扬弃是可以作为建设现代文化的重要精神资源的。不可否认,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两面性,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造和培育着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造成了消极落后的社会习性。

  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其糟粕部分是社会发展的桎梏,所以社会的发展必然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凝聚了一个民族自古以来的伟大智慧,是其发展的强大精神资源,所以民族的崛起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又包含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继承与弘扬并不是单纯的“回归”,而是立足于现代化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造性转化。儒学传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也必然包含了上述的两面性,即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因素和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我们运用文化自觉的方法对儒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让其时代性价值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挖掘、整理儒学价值的最重要目标。儒学传统的仁道观、群己观、义利观以及理欲观等,在经过时代性转化以后,能为当前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内容上的借鉴和方法论上的启示。当然,这也只是儒学传统多重意蕴的一个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会有更丰富的、更具现实价值的儒学传统精华被发掘和弘扬,并最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有力支撑。

  三、儒学与文化凝聚力

  一个国家如果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缺乏民族团结,绝对不是一个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社会活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多元的社会已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经济利益上,更表现在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上。在此期间,国民的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性、多变性、选择性等一系列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是我们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遇到的首要难题。所以,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通过为全民族所认同的优秀本土文化来整合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文化信仰,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 儒学“和而不同”思想促进文化融合

  在对待不同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关系上,儒学采取了“和而不同”的基本态度,这是儒学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民族文化信仰的最重要原因。“和而不同”富有深刻的内涵。“不同”是具体的,指事物间的差异性,它是这一命题的基础;“和”是抽象的,指事物间的统一和圆融。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学作为多元文化其中的一元,总是接纳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在儒学融合诸子百家、兼收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学秉持着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宽容,与其他文化不断对话,相互融合,求同存异,以兼收并蓄的方法丰富和完善自己,因而使中华各族人民都或早或迟地对儒学思想产生认同,在思想文化层面达成一致,这直接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以及中华民族这一稳定共同体的形成,也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2. 儒学“大一统”思想追求和合统一

  “大一统”论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一种追求统一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大一统”思想最早出于《春秋公羊传》,西汉董仲舒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一解释与孔子的本意是契合的。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呼吁“一匡天下”.先秦儒者几乎都具备这种“天下统一”的思维,如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提问时,直接地答道“定于一”,而荀子也提出过“天下为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观点。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多依托于统一国家的形式,所以民族文化凝聚力又集中表现为统一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正是由于“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在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中华民族追求和合的统一观念孕育而生,这种稳健的思维模式长期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民族心理,对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发挥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中华儿女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始终保持着一种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使中国始终以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儒学传统的“家国一体”、“舍家为国”的思想,逐渐积淀为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具备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3. 儒学“民本”思想稳固社会团结

  儒学主张推行“仁政”,要求为政者“重民”、“爱民”以得“民心”,从而稳固社会团结,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形成。站在儒学的立场上,“民”是国家的根本,孟子曾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儒学认为,民心所向之处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能把统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儒者们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民归之,如水之就下”,这些“民本”思想会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一股持久而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即文化凝聚力,这就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团结,保障了政权的根基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为人民大众谋福祉。

  在最近两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巨大的融合力、向心力、凝聚力均由儒学中来,当代社会也需要这种文化凝聚力。今日儒学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过程。与时俱进的儒学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势必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因素。

  四、儒学与文化软实力

  2007 年 10 月。“文化软实力”正式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标志着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在历史上,我国曾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周边国家乃至西方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具备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现代化与全球化同时推进的今天,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硬实力固然重要,但软实力却更加突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突出表现为其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国家形象等能否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否赢得更加广泛的国际认同,能否占领世界文化发展的新高地,能否适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需要。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建立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软实力的着力点也恰恰就是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及其精神内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不仅应当而且可以为构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1. 儒学致力于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实力

  软实力着力点是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及其精神内涵。儒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它首先是中国本土的。在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文化全球化和文化趋同愈演愈烈,每个民族都应维护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特征。儒学对于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质,维护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特征有着重大意义。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是增强文化竞争力,而文化软实力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儒学产生于中国,发展于东方,如今却流传于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它既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实力的重要资源。如今,一股“孔子热”潮流正在全球蔓延,东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海外大受欢迎,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不仅如此,儒学还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价值资源,会对各种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创新、改良作出保证,并创造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也会给中国制造的产品提升文化品质和产品附加值,更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儒学致力于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素质

  国民道德素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儒学道德观念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人皆有之。仁的表现是忠恕之道。忠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尊重人、关心人;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尊重人、体谅人。在家庭伦理上,儒学强调“父慈子孝”,“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在社会伦理上,儒学主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利益关系上,儒学倡导“义以为上”、“舍生取义”.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也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些以道德维系家庭、社会稳定、协调利益关系的思想,通透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仅能使千万家庭和乐融融,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而且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3. 儒学致力于完善面向大众的人文教育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因而教育的力量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儒学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之道为模范,以德在智先为原则,以圣人人格为目标,着眼于把人变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儒学教育理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对个体自身的肯定。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也就是教育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特点,而“有教无类”的主张则是儒学人文关怀在教育观上的最好体现。儒学的教育理念不单纯是对教育的认知,而且蕴含着我国传统社会对于“人”的理解,具有极强的现代意义,它对当今我国人文理念的完善仍有重要价值,对于推进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等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4. 儒学致力于塑造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符号和基本象征。儒学强调,在国与国之间交往中,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才真正具有大国风范与强国威望。孔子称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是仁德的做法,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提出“仁者无敌”的理念,认为大国应推行“王道”,“以德行者王”,必然“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则能“天下顺之”.大国之强,不仅在于“硬实力”,更在于道德和文化的感召力。在以儒学传统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强大王朝对内实行“为政以德”,对外注重“讲信修睦”、“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礼尚往来”,是中国人自古就追求的理想国际秩序。在我们努力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儒学中庸之道,正可施展其特长而发挥积极进步的作用,而儒学的“大同”理念也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很大程度的理论支持。在儒学理念的引领下,今日中国的崛起,必是和平崛起。在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过程中,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把儒学“送出去”,有助于向世界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中国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学思想进一步适应了世界的形势和时代的需求,实现了当代的创造性转化,正焕发出无限生机。新时期,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儒学思想为传统理念的伟大国度,如何在现阶段正确看待绵延了几千年的儒学思想,以及怎样挖掘其现代意义和弘扬其正面价值,使其真正成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 杜维明 .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J]. 浙江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2 期 .
  [4] 刘慧 . 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境界 [J]. 江苏教育 : 教育管理 ,2009 年 3 期 .
  [5] 王世霞 . 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1 年 2 期 .
  [6]《汉书 · 董仲舒传》。
  [7]《论语 · 季氏》。
  [8][9][10][13] 张进 . 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6 期 .
  [11]《孟子 · 尽心下》。
  [12]《尚书》。
  [14]《论语 · 颜渊》。
  [15]《论语 · 子路》。
  [16]《孟子 · 梁惠王上》。
  [17]《论语 · 雍也》。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