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儒家、道家、佛教的养心思想及其健康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9 共6475字

  一、引 言

  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1]

  在中国的大量典籍中,古代圣贤都把养心作为养生修为的第一要务,养心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以“诚正、仁智”养心,道家以“虚静、真常”养心,佛教以“定慧”养心。古人云: “天下根本,人心而已。”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2]

  养心与道德品质修养紧密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心”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指称人的生理器官---心脏。《说文解字》曰: 心---象形。在殷周的古籍中,多指人的情感、心理活动等,其已具有一些道德意识、思想的含义,并且意识到“心”有思维的功能,是人精神活动的主宰。《易经》中有“心恻”、“薰心”、“立心”,表明“心”是人情感、欲望的发窍之处,是人思维的所发之地。在《尚书》中,“心”除表示情感、心理活动外,还具有善恶的观念,指向道德层面。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对“心”的认识比较具体,主要出于人的感性认识,理性思维还不够。

  到了春秋时期,“心”的含义更加丰富、明确,对“心”的认识也更加理性、抽象。在《左传》中有“武有仁人之心”,以仁释心。《国语》提出了“帝心”,与人心相对,认为天有道德意志,人心要符合帝心,否则会受到惩罚。《老子》中的“心”主要强调“虚其心”,保其“常心”,只有保持心的虚静才能长久,同时强调要有“民心”、“人心”,治国要“以百姓心为心”,这里“心”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战国时期,孟子首次明确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认为人心因有思维功能而不同于动物; 提出“仁义礼智”四心是人性之端,是人本有的“良知”、“良能”; 只有不断地扩充、保养其本心,才能养其本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主要是从道德伦理方面来探讨“心”,将人心、人性与天相贯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3]

  二、管子的养心思想

  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统统是一个“道”,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4]

  早于孔子而生的管仲,对于心性之学已有湛深的造诣,只是后世把他归到政治家里去了。因此,他在政治领导的方向上,能够为中国的历史政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永为后代的典范,并非是偶然的事。管子关于“心”的学术思想,体现在他所着书中的《心术》上下篇、《白心》、《内业》这四篇,是管子对“心”阐述最完整最集中、心性之学的学问。[5]

  在《心术》上篇中,管子提出了心体君位理论,“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把治身之道推广到治国之道。《心术》下曰:“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管子在这里提出了心治则身治、心治则国治的观点。管子认为,所谓治心之术,就是虚静、无为。虚静,就是内心虚无、安静,就是心中没有情感、欲望和主观成见。

  心何以要虚静? 《心术》上曰“天曰虚,地曰静”,“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天道是人道的理论基础,天地虚静,故而人心也要虚静。虚静是针对内心而言的,无为则是针对言行而言,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毋先物动”.对于养心,《内业》中用了安、宁静、正、定、平、治、全、和等词表达“心”的特点和养心应达到的标准,例如: 能正能静,然后能定; 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心全于中,形全于外;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 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管子认为,能让心达到这些标准就是对心的修养。管子还提出养心与养形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养心有利于养形,而正形则有利于心中之德的培养。[6]

  三、儒家的养心思想

  “仁者寿”,是孔子论养心养生的总纲。“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何谓“仁”? 孔子曰:“仁者人也。”( 《中庸》) 这里,“人”不是指纯粹自然的人,而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合乎伦理道德的人。儒家重视人的道德情感,仁是儒家道德内容的第一层次。孟子曰: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是说作为人,他必须为仁,否则就不能称为人,“道”即人道,儒道便是人道。“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在儒家看来,怜悯、关心他人,是仁的开始。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又使“仁”深入一步,即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要关爱他人,这就是“徳”.儒家将“仁”与“徳”融合为一体。孔子曰“大德,必得其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无论得意或失意,都是乐观的,不骄不躁,“不怨天,不尤人”.一个仁慈善良、正直坦荡、品格高尚的人,当是符合养心第一要义的人。

  孟子认为,对一般人而言,“养心”要重视其生存的基本要求,使其“养生丧死无憾”.这虽是初级意义上的“养心”,却很重要。儒家是不唱高调的,如果生养之基本需要都顾不上,何谈其他。

  故这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乃“王道之始也”.不过,君子之养,不能止于此境界。如止于此,他认为只是“小人”,养的是“小体”,君子更应该养“大体”.小体指形体,大体指心气。故《孟子·尽心上》说: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形体相貌是天生的,可是有些人虽长得人模人样,做起事来却像个禽兽,这就是不能践行,内外不相符。那么,内外如何相符呢? 孟子的思路是顺着《易经·坤卦·文言传》来的,“君子贵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是由内而外的。因此,《孟子·尽心上》又说: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一个君子,面貌悦泽、形体宽和,从他形貌上就可以看出其内心充满着仁义与智慧,何须言说。人若能发挥本心,道义自充,其气自盈。这就是“浩然正气”,此孟子养心功夫论。不养之养以勿放失本心为功夫,故曰: “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不动心”,必须要沉得住气。当孟子的学生请教其有何过人之处时,其答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在《修身篇》里,从治气养生谈到治气养心。怎么做呢? “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 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 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 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这和孔子说少年血气方刚即须戒之在色一样。这种调节荀子称为“礼”,故用“礼”来治气养心。在《不苟篇》里荀子详细说明了“治心养心”的法则。“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中的“诚”就是“仁”,“致诚”就是把人心推拓出去,那就是“义”,故云: “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7]养心的功夫,在于守住自己的“仁心”,这就是“诚”.

  四、道家的养心思想

  道家以“寡欲、慈善”修身,以“虚静、真常”修心。老子十分重视养心。老子认为养心的关键和根本就是遵从于“道”.其特性便是“法自然”.养心就是要使人回归到本真,回归到没有人为的、过多物欲追求的纯朴状态。如果人们只停留于物质需求的满足,那么人的心灵就会变得空虚,最终出现“心发狂”的现象。传统修身养德之道的理想人格境界就是成为圣人。那么如何修身成圣?

  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这里,甚是指贪淫声色,奢是指服饰饮食,泰是指宫室台榭。[8]

  也就是说,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要避免奢侈浪费,不要无度挥霍。修身成圣的功夫,就是修德,也包括修心。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这里“虚”是指心境空明,也就是无欲; “静”则是指内心沉静,心灵不受外物干扰,也就是无为。外物的干扰和私欲的膨胀,使人们的心灵失去了“虚”、“静”的状态,因此,人们应“少私寡欲”,修养其心,使其向“虚”、“静”回归,从而达到“极”和“笃”的心灵修养的最高境地。

  庄子关于“心”的描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其一,指生理上的心脏,如“病心”、“捧心”; 其二,指心理活动,是人的喜怒哀乐之种种情感的生发、表现之处,如“列子见之而心醉”( 《庄子·应帝王》) 、“百里奚爵禄而不入于心”( 《庄子·田子方》) ; 其三,指人精神活动的主宰,人自由的根源,强调人的理性、道德性与主体性,如“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庄子·德充符》) 、“心无所知”、“外于心知”等。庄子所说的心知,不是为了认识世间万物,而是为了求“道”,与道为一。

  而只有通过修养其心,去除外物和情欲的干扰,虚“心”丧“我”,才能复其本心,达到“无所待”的境界,遨游于“无何有”之乡。这是道家庄子所特有的思想。[3]

  心理活动之心是精神主宰之心的外在表现,精神主宰之心是心理活动之心的根据,但心理活动之心具有不稳定性、随意性,使人易滞着于外物而带来忧患,从而使精神主宰之心偏离其本然,所以人要不断地保养精神主宰之心的本然状态,使人心不为外物所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