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控模式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09 共895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分析
【第一章】 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控模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
【第三章】苏宁云商运营资金管理概述
【第四章】苏宁电子商务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第五章】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苏宁云商营运资金控制措施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保持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其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自 MM 资本结构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现代财务理论研究始终围绕长期财务政策,对短期财务政策较少涉及。但是,从企业实践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企业都有明确的营运资金政策,财务经理在管理营运资金上几乎花费了其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既能够保证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周转所需要的资金,又能够在考虑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对营运资金的利用水平和周转能力不断提升,不断降低营运资金的持有成本,从而使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提高。资金充足、规模庞大的企业,由于营运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也可能砰然倒地。因此,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作为财务管理重要内容,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牵扯到企业的长远生存及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无论在生活水平还是购买能力上都有了显着的提高,这为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依靠雄厚的实力,中国家电零售企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张、并购,从几百家店发展到几千家店,从一个区域发展到全国,几乎占领了我国家电零售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如百思买、沃尔玛等国际连锁巨头)亦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国内家电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家电零售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整合也日趋加快。为了能使自身在将来的竞争中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在加快规模扩张、市场争夺与区域渗透的同时,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信息科技不断优化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并构建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如上所述,线下垄断时期过后,家电零售渠道进入了线上线下双向整合的新时期:传统零售渠道不断加快线上转型并形成了不同的电商派系。各大家电零售企业为应对这一格局的变化积极布局电子商务平台,并且根据每个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进一步加强用户管理的同事积极探索渠道变革新模式。

  作为零售行业的领头羊和转型的先行者,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云商)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传统零售业转型为互联网零售业。2013 年以来,苏宁云商确定了“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发展模式。公司在践行“超电器化”战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营销战略的改革以及物流、信息、售后服务等平台的持续完善建设。然而以上平台的建设对公司营运资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上述平台建设亦将改变企业营运资金的运营效率,并将体现为企业营运资金运营效果的改进。因此,本文将以苏宁云商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如下问题:

  (1)苏宁战略转型的实施是否导致公司营运资金的缺口,如果存在着缺口,则公司是如何解决其资金缺口?该问题则主要关注为支持苏宁云商战略转型的实施,公司主要采取哪种营运政策,亦即激进型,折衷型,还是稳健型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进而为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估提供依据。

  (2)苏宁云商战略转型的实施是否对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个问题主要关注 2013 年苏宁云商发展模式的实施对公司营运资金运营效率的影响;1.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本文期望实现如下写作意义:

  第一,客观评价苏宁云商的运营绩效,进一步为提升苏宁云商的营运资金运营绩效,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第二,客观评价苏宁云商的战略转型的有效性,进而为苏宁云商下一步的渠道建设等提供建议。同时,为其他家电零售企业的渠道及其网络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三,客观评价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的财务风险以及营运资金的收益率,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部分建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

  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国外开展的比较早。Harry G.Guthmann(1934)分析了1929-1932 年经济衰退大环境对美国一些主流企业的营运资金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还都停留在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优化方面。William Beranek(1966)介绍了现金、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Knight (1972)指出:每一项流动资产最优,但这并不代表整体最优,我们应该将各项指标联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很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决策性质应是满意化的而非最优化。HamptonC.Hager(1976)提出了“现金周期”的概念,他提出了缩短现金周期并提出了改进现金管理的措施。Keith V.Smith(1979)指出分项目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不能保证一个企业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的最优化,因此营运资金管理在系统性和整体性上的研究相对而言是缺乏的。利率、融资成本、国际市场、战争等原因使得营运资金管理越来越复杂,作者也首次提出了要对营运资金不断进行整体规划与控制。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营运资金管理的一系列研究继续深化,从而使营运资金管理逐渐成为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内容和范围上也不断扩大,它的重要性逐渐显现。Kenneth P·Nunn(1981)提出了“永久性营运资金”的概念,首次研究了营运资金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他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讨论了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这使得人们意识到企业的战略与营运资金的管理有关且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这个研究对我们认识营运资金及其作用有着深刻意义,至今为我们所借鉴,。John C.Groth(1992)他将营运资金看做了一项投资,并且通过营运资金管理,来实现投入最小的资本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Carole Howorth 和 Paul Westhead 认为企业的业绩与营运资金管理与之间不可分割,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上营运资金管理的出发点只是单个企业整体目标的最优化,而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最优化,这种战略意在与上下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因此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人们开始将其与企业的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等一些现代理论结合起来考虑,强调了企业间要重视物流信息、管理信息以及资源信息的相互利用来实现资源的互补,这些都体现了企业间的合作战略。

  REL 咨询公司和 CFO 杂志(2001)指出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只有有了客户以及供应商的支持合作才能缩短营运资金的周转期。REL 咨询公司和 CFO 杂志(2002) 年发布了“不要让供应链断裂”的调查报告,此次报告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强调了企业与客户以及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同年,John Antanies 充分认识到不影响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前提是,在制定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其他领域的影响。Steyn,W.D Hamman 和 E .v.d.mSmit(2002)也强调,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不仅要重视现金流更要重视非现金营运资金的管理。Matthew D.Hill,G.Wayne Kellyand Michael J.Highfield(2010)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来评估营运资金需求。同年,CFO 调查服务机构发布的第四份报告《通过供应链金融加强供应商关系》,该报告研究了企业是怎样通过运用供应链金融计划,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Erik Hofmann & Herbert Kotzab(2010)研究发现单个企业的现金周转期缩小,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供应链绩效的提高。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基于供应链视角下同步的物流和资金流,因此,我们要重视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以及物流的管理。Vivek UPimplapure 和 Pushparajp.Kulkrni(2011)以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回归分析发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对盈利能力有显着影响。

  (2)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在营运资金管理的基础性研究阶段,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被作为早期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评价指标。1955 年 John Sagan 首次以指标形式指出了营运资金的各种比率在财务决策中非常重要,但却未受到管理现金人员的重视,现金管理人员要利用市场研究、信用分析等研究方法做出决策,管理好现金流。Beaver (1968)研究表明,像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比率在预测财务问题时效果并非十分准确。综合营运资金管理,是注重整体结构的管理方法,Rachard V.D.和 E.J Laughlin(1980)提出了现金周期指标(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这被广泛应用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中。但是该指标存在的缺陷是将不同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简单的相加相减,James A.Gentry 等(1990)在上述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指标即加权现金周期(WCCC)的概念。20 世纪 90 年代的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了新的衡量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和业绩水平的指标——每元营运资金所带来的销售净额的概念即“营运资金生产率”。美国 REL 咨询公司和 CFO 杂志(1997)在对美国最大的 1000 家企业进行营运资金调查研究时,开始使用加权平均营运资金周转期、加权变现效率两个指标。Martin Gosman 和 Trish Kelly(2003)提出了“剩余日”理论(存货清偿天数和-应付账款清偿天数),以此来评价美国的家电零售企业的营运资金。

  2003 年后,美国 REL 咨询公司和 CFO 杂志的调查开始关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他们开始使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DSO+DIO-DPO)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并进行排名。 2005 年,美国 REL 咨询公司和 CFO 杂志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新的供应链视角下必须提出新的思路,即“供应商—企业—客户”无伤痕链接,因为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3)营运资金政策相关研究

  在营运资金政策相关研究中,营运资金政策主要包括营运资金的投资以及融资政策。John J. Hampton 和 Cecilia L.Wagner(1989)指出在营运资金政策方面,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管理、信用评级、消费者信贷等。综合考虑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将投资以及融资这两方面结合并对它们进行整体上研究,他们将流动资产\总资产以及流动负债\总负债结合起来,得出了新的科学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Juan Colina(2002)提出了一个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理念扩展到了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的观点,他认为全面的营运资金政策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供应链管理等。EugeneF.Brigham(2004)指出,作为公司重要财务政策之一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它是一个确定流动资产目标同时选择融得流动资产方法的政策。Herbert J. Weinraub 和 Sue Visscher为研究营运资金投资和融资政策的关系,他们选择了十几个不同行业公司作为样本,非同行业公司拥有着明显不一样的的营运本管理政策。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企业的营运资金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是成反比例变化的,即通常情况下企业稳健型的融资政策和激进型投资政策是相配合使用的。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

  我国的会计制度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是在 1993 年,因此在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来说是较晚的。但是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在我国也已经获得了一些显着的成果。厦门大学的毛付根教授(1995),他指出要综合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开始,同时要流动资金的来源和其配置问题,他还指出要结合风险性和盈利性两个方面来评估一个企业的净营运资金状况。营运资金所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流动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性问题,每个企业都应该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即要兼顾风险性和盈利性问题,这篇关于营运资金的文章首次在会计领域的权威杂志上发表,以此也带动了我国对于营运资金的研究。向平(1997)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即 “零营运资金管理”(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零)的思想。该思想使得企业承受相对高的风险,对于流动资产的融资是利用短期负债进行的,较高的风险使得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对于实施“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思想,廖涛(2006)指出该思想使得企业将面临相对较高风险,一方面是企业可能承担应付账款延期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短期的负债利率波动性较大,企业为减少应收账款,很有可能会丧失客户最终导致影响销售增长。

  以上这些文献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性。王竹泉等(2005)指出,每个企业都免不了与它的上下游打交道。企业的产业链中存在着一条价值链(营销上叫做“渠道”),营运资金从始至终贯穿在这条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价值链中。渠道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跨区分销企业存在营运资金流转程度底、渠道信息不通畅以及成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对于跨区分销企业而言要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加强控制分销渠道,同时将供应链、渠道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王竹泉等(2007)将营运资金重新分类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其中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包括采购渠道、生产活动和营销活动营运资金)。王兴河(2010)一共选取了 520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为提高自身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客户和供应商的聚集度的方法,从而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达到共赢;同时企业还可以不断降低在产品对资金的占用以提高产品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在职人员效率、提高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以及提高企业和客户的信用期管理。

  综上所述,营运资金管理在我国正在逐渐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得到拓展,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齐头并。但是各个上市公司性质、分属行业、金融环境等的不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各个行业以及企业营运资金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陈立弘(2010)分析了家电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同时探究了渠道思想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作用。他的研究明确了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重心在于渠道管理,为我国家电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奠定了基础。石如意(2011)提出了企业渠道营运资金新的管理模式——无缝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分为内部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直接管理)和外部接点营运资金管理(间接管理),而只有将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有机融合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为中恒集团根据渠道管理理论,结合这种新的无缝管理模式,将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不断改进提供了指导方向。樊迎革(2012)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以自身企业业务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等创新理论,为西安公司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解决方案。任文艳(2013)结合供应链、渠道、客户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并且将价值链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探讨了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在营运资金上的管理模式。他得提出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企业只有将上下游企业实现整体价值协同融合才能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才能使得企业长远发展。于森林(2013)将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分为总体层面和活动层面两部分,并提出各部门要时刻把集团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时刻改造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要保持灵活多变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

  (2)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随着营运资金管理内容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也不短的革新发展。早期来说,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仅限于评价流动资产方面,最常采用的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它包含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用它作为指标来进行评价。杨雄胜等(2000)通过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他们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标,得出了现行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并对以上评价指标做出完善优化。但是传统营运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它只适用于事后分析,相比在事中事前这种评价指标就显得很无助。将业务管理与财务结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着眼于供应链、渠道、客户关系管理角度,重新建立绩新的实用的绩效评价体系。

  王竹泉等(2007)建立了重视渠道管理的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王竹泉(2007-2013)在《会计研究》上连续的发表了 6 篇“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存在现状以及其变化动态进行了调査分析。其他学者也纷纷的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新的观点。李文(2010)将收益与风险成本进行权衡,他从营运资金在企业中的占用比例,营运资金的来源以及其来源结构,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张婉君(2010)将评价指标分为了两个层次,其中一个层次为主体部分,所谓主体部分即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评价,另一个层次是融合了价值链思想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包括供应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评价。邵芬芬(2010)指出这些绩效评价指标为营运资金的管理,提供了充足的评价依据,并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指明了方向,绩效评价指标和被评价主体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因此,针对现行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的缺陷,笔者通过在现行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揉和动态因素来增强了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同时通过不断改进存货周转天数带动流动资产周转效率的改进。彭峰(2012)分析了在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他采用了四个维度下的十五个财务指标及现行营运资金管理的专用指标。同时他采用了因子分析法、熵值法,通过这些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绩效综合指数,以此计算函数获取量化结果,得出了内容全面热切较容易理解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徐玮(2013)建立了一套较全面而且科学易懂的供应链视角下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他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同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刘芷绮(2013)根据电子行业本行业特征将营运资金进行了重新分类,经过评价指标的选择,确定指标关键变量,最后确定各渠道营运资金评价指标等过程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电子制造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得出了在我国的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其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在体现在采购渠道和生产渠道这两个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差异上,通过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意见。

  (3)营运资金运营政策相关研究

  毛付根(1995)对营运资金政策进行研究,从理论角度他认为营运资金政策主要包括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通过进一步研究,他将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划分为激进型、中庸型和稳健型,这是对管理风险的直接控制。对这些政策进行分类分析,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分析其中隐藏的一些风险和管理重要部分。高风险带来高收益,然而要想实现最佳的收益与风险组合,就要将让营运资金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相互配合,衙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刘运国等(2001)将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策略分成三类:第一类策略是较低流动资产搭配较高流动负债的激进型策略;第二类策略是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两者高比例组合,或着两者低比例组合形成中庸型的策略;第三类是将较低的流动负债与较高流动资产相组合,形成稳健型策略。王丽娜等(2008)通过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得出适中型和稳健型是我们国家绝大数上市公司采用的营运资本政策。并且得到对于盈利能力,适中型政策高于稳健型政策。刘怀义(2010)以零售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 64 家作为样本得出了提高零售行业绩效的政策是稳健型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吴娜等(2010)探讨了 18 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研究他们营运资金的激进程度,发现对于不同的行业其激进程度是也是不一样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最终营运资金的管理政策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1.2.3 文献述评

  营运资金管理已经被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其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为此,国内学者以及对国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综合研究,从研究单项流动资产转向了研究整体营运资金的管理,同时,评价体系也跟随从单纯的依据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为重心。

  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政策之一的营运资金政策,他的合理搭配可以加快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前学者,以往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时,往往单一的集中在营运资金效率或者营运政策方面,很少将二者结合来考察。鉴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家电零售行业苏宁云商,对其云商模式下的营运资金政策进行分析及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分析,客观评价苏宁云商的财务结构、企业风险以及其营运资金收益的高低,发现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为一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部分指导性建议;客观的来评价苏宁云商的运营绩效如何;客观评价苏宁云商的云商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而为苏宁云商下一步的渠道建设等提供建议,为其他家电零售企业的渠道及其网络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3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介绍了文章的的研究背景意义,还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了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内容,其中包括营运资金及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界定,苏宁云商营运资金政策的类型,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理论及其方法。

  第三部分是苏宁云商战略转型分析,包括苏宁云商的基简介、苏宁云商战略转型背景、苏宁云商战略转型必要性、战略转型的模式介绍及其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可能影响分析。

  第四部分介绍了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分析。分别从营运资金的筹集、投资等方面对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的财务风险以及收益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介绍了战略转型对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分析,分别基于渠道和基于要素视角进行了分析,以其判断云商发展模式实施对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程度。

  第五部分别介绍了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六部分主要给出了加强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建议。

  第七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1.4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文献,结合家电零售行业的众多特点。通过采用了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的现行状况,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的措施。具体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个案研究法

  本文以苏宁云商为例,通过收集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和企业经营信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对案例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2)定量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苏宁云商财务报表数据以及其他内部数据的定量分析,评价了苏宁云商营云商模式先运资金管理的现状

  (3)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涉及到本课题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的文献进行搜索、分类、整理和研究,以已有的理论成果为铺垫,归纳总结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成果,进而为本文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