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证券企业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2953字
论文摘要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全球化进程继续加快,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资本竞争复杂而激烈。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市场证券企业要保持正常平稳运行,对治理标准和风险指标的监管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即使一项风险指标的不达标或出现一个违规事项,证券企业的某项业务就会被停止,或某项业务资格被取消,甚至取销营业许可。对此,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其职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规避和防止违规事件的发生,对企业治理和风险防控中作用日益凸显,大力提高内部审计层次和水平已成为新形势下证券企业治理的必然要求。

  一、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

  1.两者关系。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抓好企业治理,关键是在证券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内容上分工协作、组织上相互制衡的权力框架。现代企业制企业的运行造成财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到代理人手中,形成财产所有者(委托人)与管理者经营(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构成了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共同的理论基础。而无论是治理企业,还是施行内部审计,都依靠这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离不开内部审计评价与约束机制;二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缺乏企业治理制度安排和支持,内部审计将很难有所作为。

  2.作用分析。(1)证券企业治理的优化也需要有效的内部审计作为保障。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所有者亟需建立一套能对组织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有效监督的机制,并能对揭示组织控制缺陷和风险管理给出客观的保证和建议,以便及时了解证券企业经营状况和证券企业管理层履行职责情况,为决策提供真实、客观依据。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者,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审查,又可对重大问题或风险隐患进行经常、连续、系统深入的分析,可以满足所有者的愿望。以防止企业所有者缺位引发的失控问题。

  (2)内部审计的发展需要企业有效治理的推动。为使内部审计发挥应有职能,必须由企业为其建立履职的组织条件。要具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赋予的开展审计工作工作独立性;要具备企业审计委员会给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要具备国家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指导下的合法性;要具备企业制度规章授予的开展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权。以解决内部审计工作被“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发生。

  (3)内部审计是有力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良好的内部审计可从独立客观的角度,有效监督财务制度及核算等一干控制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控制环境、控制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把发现的漏洞、盲点、盲区和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客观地加以反馈。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效能进行审计,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成因及后果,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简言之,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关注的利益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内部审计对加强内部控制、推动企业治理间,是保持良性循环和互动而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在证券企业的治理框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位置。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

  1.两者关系。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地位愈发重要。风险管理是是指以应付危机、保证盈利所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决策制定与实施,遂行调节、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全过程。证券企业作为管理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是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内部审计专职于摸排企业风险所在,是企业内部一种相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是风险管理过程的参与者、协调者。

  2.作用分析。(1)内部审计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为企业提供抗拒风险的咨询与保证服务,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增加企业的价值,推进平稳运营。

  (2)企业在风险管理的推进中能够反哺内部审计模式。在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能促进内部审计法规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从而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做好证券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今内审部门业已成为证券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部门。

  三、推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适应证券企业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国内金融行业法制法规和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但很多证券企业由于内部审计的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风险。众多学者和业内专家都在不断挖掘央企涉足衍生品交易而巨亏的根由,通过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主管监管单位认为,排除外因素,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企业内控机制缺失和投机交易泛滥。总结总管证券企业,主要的问题有:管理框架上失位,对证券这种高风险行业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投机肆虐;风险管理上不到位,风险控制体系的漏洞频出;操作上的业务流程不完善,导致风险评估不可靠。追溯原因,这些问题都和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模式有关。如果抓好证券企业的内部审计,就能内控投机行为,外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已成为证券企业防范内部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证券企业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中介机构,生存状况和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随着证券行业发展,仅仅依赖交易佣金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无法持续,开拓新的业务就必然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

  伴随国际内部审计行业的发展,传统的财务审计已被管理审计所替代,并正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迈进。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具备传统审计方式所不及的进步与优势: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加主动、超前,由事后评价向事前、事中评价转移,使审计关口前移;可以使审计范围更加广泛,涵盖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更为密切;审计建议更易被管理层接受,更加切合风险管理、控制与企业治理的要求。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风险评估的范围从局部围观拓展到了整体宏观,把企业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该模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既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又可以降低或者规避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与责任。同时,此模式紧密伴随审计程序始终,节省了额外审计环节和资源,这就即达到了提高审计质量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审计成本。这些都促使不同的证券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用以严格内部审计、强化风险管控。它不仅延续其独立客观的审计本质的一面,而且将其上升到评价层面,通过监督活动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提出改进建议。这就是内审在保安全,促发展上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加强证券企业风险控制上占据特殊地位,并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变化复杂的市场竞争下,作为高风险行业证券业应该看清形势,推行更适应证券企业的发展需要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胜凯.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2]陈蕾,李爱华.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思考[J].财会月刊,2006年12期.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