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来源:现代营销(下旬刊) 作者:郑舒溦
发布于:2021-02-05 共3336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为经济发展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新《预算法》的颁布,为我国预算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益于优化政府财政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由此可见,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建设;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党中央、国务院对预算管理高度重视,在2018年9月1日,为解决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财政资金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财政资金普遍存在资金分散,缺少统一管理现象,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将全部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中,确保资金统一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是要全面政府应在分析往年预算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将所有的财务收支列入预算对象,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预算绩效管理要运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有利于激励基层单位,也有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2.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结合短期目标和政府长期目标的预算工作。目前,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短视行为,中长期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比较欠缺,仅评价当前财政资金所产生的绩效结果,大多不能将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融合起来。

  3. 责任主体观念意识不足

  目前,存在政府责任意识不强问题,各级政府对各自的主体责权关系定位不准确。另外,有些人认为,对于我国当前的财政状况来说,各项制度还不完善,财政当务之急是解决资金使用的合规问题,认为还不能达到向绩效管理改革的程度。其实,这是对绩效预算认识不全面的表现,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更全面更高效的管理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问责机制更有效的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4. 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从对美国新绩效预算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消耗,有利于加速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有助于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民主化和公开化。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财政和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成本高、效率低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度缓慢。

  5.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但也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难点。由于全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各行各业的资金支出性质不同,以及绩效指标难以量化等原因,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指标设置存在问题,指标细化、量化程度不足,指标可操作性不强等;绩效评价多为事后评价,缺少科学的事前预算绩效评估机制,导致对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不足,忽略了"事前""事中"的监察和管控,由于未对项目前期环节进行监督,导致出现一些可避免的损失和问题。而在事后发现的问题通常已经无法调整。因此,绩效评价工作有必要向事前和事中进行延伸。缺少动态周期性模式评估机制。

  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

  1. 完善法规政策、规章制度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较为成熟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会通过立法来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运行。1993年美国在第103次国会中通过了《政府绩效与成果法案》;1997年英国政府颁布《支出综合审查》,以对预算和支出进行审查。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预算绩效管理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法规制度的建立是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和前提。

  2.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结构

  完善的制度建设也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组织结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预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合作进行。由于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尚在探索阶段,各地进程也参差不齐,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复杂、难度较大、涉及内容范围广泛。因此各地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需要培训出一支高素质、高职业道德的绩效评价团队。

  3. 强化绩效理念

  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转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重投入,轻产出"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强化绩效理念,统筹考虑。政府部门要率先树立绩效理念,将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督、评价、问责等环节与绩效管理融合。加强对预算绩效的宣传,使社会公众了解预算绩效的工作机制及目的,提高公众对预算绩效的重视程度。

  4. 加强预算绩效目标运行的监控

  目前,政府在预算监控方面普遍不够完善,在项目工作步骤、责任主体、问责机制等方面均存在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相应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监控意识不足,对预算监控环节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导致监督管理资源存在浪费重复、职责不分离等现象。因此,政府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完成进度的监督和控制,当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有所偏离时,相应部门应及时反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对于低于预期绩效的项目,应减少预算安排或撤销该项目。

  5. 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绩效评价体系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意味着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主要方法:第一,事前项目评价。为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绩效评价应包括"事前"监督,评价该项目内容、目标及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条件,项目绩效目标是否明确,项目设计是否合理。第二,事中跟踪评价。项目实施阶段,应评价该项目是否按照预期绩效目标运行,通过事中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事中绩效考评指标,掌握项目进程,掌握预期绩效目标的实现进度。同时,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改正。第三,事后公开评价。事后评价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可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价机制,如聘请高质量、高水准的绩效评价专家、学者等,使绩效评价环节更专业化、独立化、标准化。通过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提高绩效结果可信度和透明度。同时,对未能完成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进行问责,追究其原因。绩效评价结果可分为四个等级:优先、良好、一般、较差。

  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因此,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与资金的分配挂钩,建立激励机制。对于绩效结果优良的项目,进行表扬,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优先安排;对于未达到绩效目标的项目,应进行整改或减少对此类项目的预算安排。

  6. 完善预算绩效信息管理制度

  绩效信息是保证预算绩效质量的核心要素。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依赖于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传递、运用。因此,预算绩效管理必须完善预算绩效信息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绩效信息的高效、快速、准确的传递和使用。首先,绩效评价工作依赖于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基础资料数据库。其次,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依赖于完善的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制度。最后,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财政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公众及时反馈政府预算绩效工作的不足。

  三、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对预算支出的把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根据绩效进行合理分配,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使财政资金的使用合理化、高效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管理重点移向"结果"."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政府预算改革。

  参考文献

  [1]胡绍雨。浅析我国公共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新疆社会科学,2017(06):65-73.

  [2]邹靖,梁永晋,王晓培。美国政府绩效预算对我国预算绩效改革的启示[J].财政研究,2015(07):107-110.

  [3]王海涛。推动预算管理制度创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14(09):2-4.

  [4]程瑜。激励与约束: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J].财政研究,2014(09):5-8.

  [5]蒋奕。影响评估与以证据为基础的预算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13(04):16-20.

  [6]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13-14.

  [7]袁月,孙光国。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9(04):70-76.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原文出处:郑舒溦.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4):99-10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