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财政税收论文

Z国税局实施税收计划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9 共3617字
  3 Z 国税局实施税收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计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基数法,通过去年的一个税收收入基数和一个预测的增长系数,作为税收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这种预测方法的好处就是操作时间短,可以迅速地得出税收计划数。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完善税收计划编制的程序,但是实质上还是基数法,只是考虑的特殊因素增加了。尽管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实践来看,税收计划对保障税收收入的征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该种编制办法逐渐地显现不少的弊端。作为最基础环节的基层税收计划,基层税务局在实施这种税收计划的过程中,更存在着不少问题。
  
  3.1 征税过程违反应收尽收的原则
  
  上文有提到,根据税收计划的规定,税收计划管理必须坚持做到:“遵循以经济的客观实际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法治观点,保证依法治税”、“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尽管税收计划的规定明确提出了税收计划的要求,但是实际税收计划的执行则是万千变通,更不乏对税收计划规定打擦边球的违规行为。
  
  一方面,税收计划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税收征收部门,保障预算资金的组织征收的重担税务机关责无旁贷。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预算的法律效力,完成政府预算任务是一个硬性任务,因此每年的税收计划任务也就让税务机关如临大敌,一年的税收征管工作全部聚焦在税收计划任务上。各级机关除了进行税收计划考核之外,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各种奖惩,目的就是为确保税收任务的完成。一旦税收计划无法完成,税务人员一年的辛勤劳动就功亏一篑。这种对税收计划扭曲的认识,让税务人员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不按规定办事,甚至一再违反应收尽收的原则。
  
  实际上,税收计划数和实际征收数要做到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是复杂的,同时也是随时变化的,有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税收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是要准确的预测一个地区当年的 GDP 显然不是易事,运用基数法进行的税收计划方法显然也欠缺准确,由此得出的税收计划数也明显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税收计划必须无条件完成便成了基层税务部门的共识。在考核和奖惩的压力下,人为地安排税收收入,破坏税收应收尽收的原则,这种行为在税收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就见怪不怪了。
  
  3.2 征税过程易导致“过头税”、“藏税”现象
  
  从近年的数据来看,税收任务一直呈递增趋势,每年都有一个增长率。税务机关对税收任务的递增也逐渐习惯。在这样一种具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税收计划制度下,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也变得“松弛有度”,为了能够圆满完成税收任务又不相差太远,“过头税”、“藏税”现象便一一出现。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当本年的经济形势大好,税收收入确保可以完成计划任务时,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会“藏税”,就是把应该当时征收入库的税款延迟入库,通过让企业在年度结束后再进行申报入库或者放松稽查查处力度,该补税的推迟申报的方式来使税款在适当的时候入库。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当年的税收入库数,并且确保明年的税收计划基数不会过大,减少了明年的税收任务压力。特别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人为调节收入的案件更是多不胜数。
  
  第二,当经济形势萧条,税收任务完成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则是采用相反的方式对税款入库进行调控。在基层税务局中,由于与纳税人直接接触,在税款入库紧张的时期,税务人员会通过加强各项纳税评估指标,查处更多可疑的偷税漏税行为;同时也可能会通过征收“过头税”来弥补税收缺口。尽管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如果企业不配合的话这种行为很容易曝光,但是实际上在中国普遍都是人情社会,企业不想得罪税务机关,因此在税务机关有需求时,企业也只能尽量配合。这种征收“过头税”、“藏税”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依法治税的原则,同时也非常容易滋生腐败。
  
  我的岗位是税源管理岗,也就是纳税人的管理员。涉及税收计划工作的主要是做好经管的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预测、以及及时跟踪企业税收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对于特殊的增减因素要告知分局的计划岗和分局长。
  
  如果当年的税收任务紧张,管理员的压力就很大了,一般要进行促收增收。很多时候都是管理员跟企业说明情况,有时会感觉像是希望企业配合,希望企业施舍多点税收,挺没税法严肃性的。而且,一般税收情况不理想的年份,都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我们也不希望加大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又能怎样呢?上级给压力下来,我们也没办法。但是如果企业真的有难处,不能多入些税收的话,我们也不会在日常的涉税审批上故意去为难企业,毕竟本身这样做,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妥。我所在的单位在这方面已经算规范了,换作其他内地城镇,问题还多着呢。听说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买税存在,这种我觉得影响就太恶劣了。
  
  --L,Z 国税局分局税源管理岗,访谈编号 Ssjh002
  
  3.3 退税的人为操控
  
  在基层的征税过程中,退税与一个时期税款的入库状态紧密相关,因此往往变成了改变税款入库总额状态的一个有效手段。以 Z 国税局为例,每年除出口退税外的其他各类退税款在 1 亿元左右,这部分退税款在年中和年末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发挥税收收入调节的作用,如 2014 年 5、6 月,没有任何退税审批完成,这样是为了在半年报的时候暂时保住税源,以期达到 50%的收入进度。在接下来的 7 月份,延缓批复的退税审批件当月全部审批完成,一下子退税 2000 万元;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 2015 年 6 月,该局税收收入形式较好,当月退税 2317 万元;从年底数来看,2013 年 11、12 月和 2014 年 11、12 月,该局的退税审批都增多,从而将税收收入分别控制在 723000 万元和 856500 万元,分别超计划 340 万元和 940 万元,超计划比例为 0.05%和 0.1%.这个控制的这么准确的税收完成率没有人工调控的话是很难完成的。我负责分管分局的税收计统工作,平时部门的税收计划、预测、分析等工作上报都要经过我同意才上报。
  
  上头给的税收计划数如果难完成怎么办?这个时候最头疼了。上头会层层向下级施压,最后还是面对纳税人的基层一线要消化这个压力。具体如何消化,这个就要看基层税务人员怎么跟企业沟通的问题了。例如要约谈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掘税收增长点。或者让企业的税收入库的时间灵活一点。一般来说,每年的6 月 30 日是一个税收计划的考核点,一般要求时间过半税收过半。如果说在 6 月30 日前税收收入比较紧张的话,基层分局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跟企业沟通增值税进项抵扣是否可以过了 6 月份再进行抵扣,然后多交点税。或者退税调控审批的进度。有的年份如果税收完成情况理想的话,就会加快退税,争取降低当年实际完成数,这样来年的税收计划基数才可以降下来。
  
  --S,Z 国税局分局长,访谈编号 Ssjh001
  
  3.4 税收收入分析流于形式
  
  在基层的税收管理中,税收收入分析贯穿税收管理的日常。它不仅是反映税源变动的报告,也作为领导在做出基层的税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从目前的基层税收收入分析实际来看,领导和负责撰写税收分析的工作人员都无不例外地关心税收的入库情况,而不是税收分析报告背后反映出来的经济趋势和税源资讯,税收收入分析的存在作用因此大打折扣。从对 Z 国税局的工作人员的采访得知,目前 Z 国税局的税收分析存在税收收入分析报告上报时间和数据统计的时间不协调、取数困难、基层忙于应付上级敷衍了事的问题,导致了税收收入分析不能深入地分析重点行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税源情况,而仅仅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准时报送应对考核而大都浅显地统而概之。税收分析报告上报后,上级一般也不会认真地进行细看,也仅是关心当期的税收进度,对无法达到任务进度的,上级会着重要求基层税务人员解释原因,但仅仅是从税收方面,而极少把税收跟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做一个有效的结合进行分析。例如以增值税为主的批发零售企业,当一个月的税收同比减少的时候,税收分析上可以看到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企业本期销售收入减少、本期进项税额抵扣增大导致当期税收减少。但是销售收入减少、进项税额抵扣增大背后的原因又是如何,这些原因对企业之后的税收又有什么具体的影响,这些信息的匮乏都会造成税收分析报告苍白无力,流于形式,不具参考价值。
  
  税收收入计划分析不够详实。由于税收计划岗人员的素质不均、上级更重视实际税收完成数,大部分税收分析都比较浮于表面,无法形成高质量的参考材料。像我这样一个分局的计划岗,每个月的 1 号我才能在系统查询到上个月的准确的入库数,而 3 号就要求完成税收收入分析。我们部门的领导对税收分析的质量要求会高些,因此一篇分析写下来要涉及很多个行业,word 文档就十几页,如果不套用固定的格式,真的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么长的文字。而这短短的三天,我还需要去向管理员了解税收变动的原因,管理员又要向企业财务人员了解,说起来流程好像很简单,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是企业回复的慢,就是管理员顾着忙别的事,很迟才给税收计划岗回复。这只是目前税收计划岗撰写税收分析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而已。
  
  --D,Z 国税局分局税收计划岗,访谈编号 Ssjh0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