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企业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法及防范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07-10 共3191字

  摘要:近年来, 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被曝光, 众多投资人、股民、债权人等蒙受巨大损失。人们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 财务造假的动机和惯用手法, 以及如何识别财务造假越来越关注。文章从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入手, 分析了其主要的惯用手法, 进而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来防范财务造假。

  关键词:财务造假; 舞弊; 惯用手法; 防范措施;

会计毕业论文

  一、研究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大批优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企业面临巨大冲击和重大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为获得资金或利益, 不少公司不惜铤而走险, 通过高层串通舞弊、财务造假等粉饰财务报表, 达到欺骗市场的目的, 最终让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例如, 美国的安然事件, 其财务报告造假曝光后, 股票价格狂跌投资者损失约900亿美元。

  随着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和相应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 我国开始出现“大众创业”、“草根创业”, “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趋势。然而, 在“双创”的过程中, 如何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十分重要。

  二、财务造假的特征与动机

  (一) 财务造假的特征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做假账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其通常有如下特征:以虚构业务、原始凭证为载体。企业往往通过伪造原始单据, 虚增收入, 多列或少计成本费用等来实现造假;以企业高层参与、串通舞弊为主体。宽松的企业控制环境, 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机会, 企业高层的参与、串通舞弊, 财务造假更具隐蔽性。

  (二) 财务造假的动机

  1. 中小企业出于税收的考虑

  中小企业特别中小私营企业, 往往规模较小, 且其经营行业竞争压力大, 利润微薄, 经营者为了能把盈利更多的留给自己, 甚至很多小企业设置两套账, 一套给企业内部, 另一套专门用来应付税务局等政府单位, 通过少计收入, 多列成本费用等人为控制和调节企业利润, 以非法手段达到其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 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需要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 特别是对中小私营企业的银行贷款有诸多限制, 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前需要对其偿债能力进行评估, 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财务信息, 来评价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一些经营不好的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 从而进行舞弊, 对经营业绩进行粉饰。

  3. 企业实现成功上市融资的需要

  我国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良莠不齐, 有些企业本身存在先天不足, 甚至其上市纯粹只是为了满足其提高身价或解决资金短缺。由于自身有“内伤”, 为了成功上市, 想尽各种办法通过造假以达到上市要求。之前的“银广厦”、“蓝田”会计造假, 再到近年被查处通过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段造假上市的云南绿大地,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 以及2017年被证监会查处的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上市”等等。

  4.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增发股份或“保壳”的需要

  我国《证券法》规定,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增发股份必须符合相应的财务指标, 为了顺利实施发债或增发, 一些业绩不达标的企业往往通过虚增收入等手段, 粉饰财务报告。同时, 《证券法》规定, 如上市公司连续2年发生亏损, 公司股票就会被戴上“ST”, 甚至存在退市的风险。部分公司为了保住其上市主体资格, 或是早日“摘帽”, 可能会采取各种方法粉饰财务报表, 力争“扭亏为盈”, 保住其宝贵的“壳资源”。

  三、财务造假与会计舞弊的惯用手法

  因企业财务造假的目的不同, 其采用的造假手法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分为如下两大类。

  (一) 虚增利润

  1. 虚增收入

  第一、虚构收入。常用的方法有:一是虚开发票, 通过伪造销售订单、出库单等, 虚开发票确认收入, 然后长期挂账, 最终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进行冲销;二是将商品在不同地点之间转移, 凭出库单和运输单据为依据确认销售;三是隐瞒某些特殊交易的相关协议, 将售后回购或回租发出的商品确认为销售收入。

  第二、提前确认收入。一是确认劳务收入时, 故意低估预计总成本或多计实际发生的成本, 以此来高估完工百分比, 进而多确认当期收入。二是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如在与商品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尚未全部转移给客户之前将其计入当期收入。

  第三、通过第三方“规避”关联方交易。一是与尚未披露的关联方进行不公允交易;二是利用与未披露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循环虚构交易, 如企业利用子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第三方, 子公司将之确认为收入, 后期再由其他未披露的关联方从第三方手中购回。

  2. 虚减成本费用

  一是转移费用。为了虚增利润, 上市公司将有些费用不入账, 或将其归入母公司。二是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 或者将本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项目却故意放在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科目。三是费用资本化。企业将本应该费用化的借款费用或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四是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业绩不佳、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企业,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利润操作空间。

  (二) 虚减利润

  1. 隐瞒收入

  为了达到降低税负或转移利润的目的, 有些企业采取少计收入或延后确认收入。其主要手法有:将货物已发出、已收货款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 不确认当期收入, 而是将其作为负债挂账, 或转入本企业以外的其他账户, 根本就不记入本企业账务;通过以旧换新销售商品时, 只以交易差价确认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或建造合同收入时, 在其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 不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故意推迟确认收入的时间。

  2. 多计成本费用

  通过虚增存货成本, 增加转出的销售成本, 减少企业利润。到处收集普通发票, 千方百计增加企业各项费用。再就是通过资产减值准备, 多提减值准备, 调节利润。

  四、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

  (一)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1. 董事会负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确保进行有效实施

  监事会代表全体股东行使监督权利, 对公司经营以及董事会建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负责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 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明确组织分工

  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

  3. 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职责

  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 企业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严禁个人单独进行决策, 规避相关决策风险。

  (二) 提升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经济业务两项基本职能,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会计不应仅仅停留在业务核算的层面上, 而是要切实的执行好其监督职能。当然, 这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熟悉并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明确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处理流程,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三) 加强会计工作管理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报考人数403.6万人, 可见会计群体的庞大。在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当下, 新业务、新业态不断涌现, 对会计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应不断完善会计准则, 制定相应政策, 持续完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 引导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会计新知识, 熟悉新准则、新业态, 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让会计更好、更有效地为“双创”服务。

  (四) 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水平, 加强会计人员失信处罚力度

  随着《会计人员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的发布, 财政部已着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将建立会计人员严重失信行为“黑名单”和讲诚信“红名单”, 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实施约束和惩戒, 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水平, 引导和督促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明, 施建军.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动机及治理[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07) .
  [2]李兴灵.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J].财会研究, 2010 (15) .
  [3]朱义民.财务造假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 2013 (24) .
  [4]刘永.上市公司绿大地造假案例分析[J].中国市场, 2013 (45) .
  [5]方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识别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10 (07)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