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本科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杨洁
发布于:2022-10-27 共12582字

摘 要

  目前,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园也迅速发展起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企业数量较少,企业性质单一;高端创意人才缺失;软环境仍有待改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需要面向市场寻求融资机会;产业链不完整。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字: 文化创意产业园 发展现状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Yangcheng Lake Suzhou entered enterprises of digit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local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also developed rapidly. Cultural and creativeindustrial park is usually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o the media industry as thecore, a large number of closely linked cultures industries enterprise in space andrelated support institutions, includ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gathering, and to divide the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s the core, peripheral 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related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support institutions. Suzhou yangcheng Lake digital cultural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is one of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e theories,entered enterprises on Suzhou yangcheng Lake digit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park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found that : less number, natureof the enterprise single ; lack of high-end creative talents ; soft environment remainsto be improved ; funding support, not enough, you need to seek financingopportunities in the market - oriented ; industrial chain is not complete. And in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must be made in the propaganda and training talents,developing cultural, financial support, and perfecting industrial chain strategyaccordingly.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Development;Analysis; Research

目 录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的现状
  1.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1.3.2 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1.3.3 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1.4.4 系统研究法
  2.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现状
  2.1 取得的成绩
  2.1.1 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正在与日俱增
  2.1.2 各项保障正在加强,产值比较乐观
  2.1.3 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改善了园区高层次人才结构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较少性质单一
  2.2.2 缺乏高端创意人才
  2.2.3 硬环境基本达标软环境有待改善
  2.2.4 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2.2.5 产业链不完整
  3.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3.2 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
  3.3 产业园管委会管理不到位
  3.4 投融资政策落实不到位
  3.5 入驻企业本身的问题
  4.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宣传力度,加大招商力度
  4.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高端创意复合型人才落户产业园
  4.3 加强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建设
  4.4 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4.5 进一步健全产业链建设
  结 语
  参考文献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朝着多元化发展,文化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崭露头角,随后迅猛发展,成为知识经济两大增长点和两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作为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2008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 GDP 20%,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日本的音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其文化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成为日本新兴支柱产业。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制定了切实可行、资金支持力度很大的政策措施,使文化产业呈现迅速发展之势,目前其已成为世界几大动画片出口国之一。

  文化产业被称为“21 世纪的最后一块蛋糕”“朝阳产业”,对于促进我过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水平已经消费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人们对精神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也促使各级政府将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各地发展的重点。

  2009 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7 月 22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来说,2009 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个规划的发表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构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 3 月 5 日同江苏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的“江苏是文化大省。希望你们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精神,以及江苏省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要求,着眼国家产业布局,立足苏州区域、经济、人才、科技、文化、教育、交通和环境优势,结合相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标,由政府出资 5000 万成立了“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苏州阳澄湖数字出版创意产业园”,力争把园区建设成为“政产学研金”的合作平台、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转换基地、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苏州地区乃至全省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构筑有特色的地区文化产业链,使数字出版创意产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1.1.2 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全国内地的迅速发展,它不仅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国家统计局根据相关数据初步估计,2011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9500 亿人民币左右,同比 2010 年同期增长 10%左右,快于同期 GDP 增长速度 4 个百分点。在 2004 年到 2011 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 22%,比同期的 GDP 增长速度高 3.6 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4 年以来,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一共 137 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两批共 4 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产业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人才资源紧缺,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分散等等一系列问题。

  1.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1.2.1 相关概念

  文化,是很早之前就出现的词汇,但是对于文化的界定,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引用《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中提到的“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而对于文化来说,又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2002 年,中国台湾地区有学者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性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包括视觉艺术、音乐与表演艺术、文化展演设施、工艺、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广告、设计、品牌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创意生活、数字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依托众多独立又相互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通过各自的分工协作建立起来的,从而形成一定规模并在一定区域的产业组织。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传统上,文化和产业的关系被认为是二元对立和互斥的。

  文化产业的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44 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Cluture industry)的理论。从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西方部分经济学家开展了跨学科的研究,对经济与文化间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探讨,阐释了“文化”成为“产业”的可能空间和发展特点,从此文化产业开始走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视野之内。到 20 世纪 90 年代,文化产业一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空间活动的空间聚集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一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者马歇尔是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明确研究的第一位学者。在1961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第 8 版)上卷第四篇第十章中,马歇尔对他那个时代的工业聚集现象进行了探讨,他将这些区域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districts),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优势做了解释。产业集群在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下,可以被理解为在某个地理空间上集中的组织,通过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业务的分工协作,可以冲破自身的局限,同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到最后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从而可以获得创新、成本以及营销上面的优势。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德瑞克·韦恩提出了文化园区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园区就是指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特定的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 (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

  依托于这些研究,国外兴起了大量的文化产业园。其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和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其中,美国最着名的文化产业园之一就是纽约 SOHU 区,它曾是一个被废弃的地下工厂,后被一些从欧洲移居到纽约的艺术家看中,发展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地。全盛时期,面积不足纽约市 1%的 SOHU 区内居住着纽约市 30%以上的艺术家。如今,SOHU 区成为一个集商业与艺术于一体的完善的社区。韩国最着名的就是数字媒体城,它由首尔政府开发,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媒体技术研发中心,主营媒体娱乐广播、游戏、电影制作、动画制作、音乐和 Cyber 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媒体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国内研究现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也开始得到国内学者、官员和企业家们的关注。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在《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一文中分析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第一,中国人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意人群增多,对创意产品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第二,地方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创意设计支持。第三,中国一些城市丧失了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优势,面临就业岗位流失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第一,城市要提供创意产业最基本的投入——人的创造力。第二,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这就是集群的环境。第三,城市要有足够的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企业家能力。同时还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发达城市的内在要求。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

  就搜集到的资料而言,国内外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明确界定,众说纷纭。而国内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论大多是引进国外的理论,并且结合我国相关城市、部分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因此,我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界定、含义、发展规律等一系列问题都在进一步的摸索中。笔者认为,对于描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就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行机制和结构要素的研究。如果研究透了运行机制和结构要素,那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理论转变到实际的应用中,这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的研究理论较少,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指导实践,有了充足的相关理论,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依据,促进产业园更好的发展,进而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做贡献。苏州市富含众多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苏州市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产业结构,但是已形成的产业结构还不完善,通过产业园的建设来实现以点带面的作用,增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而推进苏州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1.3.2 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大势所趋,是世界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表现。我国已有的产业结构中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的研究及对策分析不仅符合我国的相关政策,还符合我国发展经济,发展创意产业的要求,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1.3.3 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了主动权,获得了竞争优势。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充分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后,能够明确如何才能吸引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为吸引大量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理论帮助。

  1.4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阅读大量国内相关外文献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参考借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文化创意产业园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取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综述。

  1.4.2 比较分析法

  以产业园的运行情况为对比标准,比较分析各产业园入住企业管理的现状,通过比较加深认识,为探讨解决对策提供借鉴。

  1.4.3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吸收各产业园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充分结合所调查的产业园入住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式,对产业园入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大量丰富的统计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逻辑判断和推理,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出对策建议。

  1.4.4 系统研究法

  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的思想,严谨地陈述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即对原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

  2.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现状

  2.1 取得的成绩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于 2011 年 08 月 08 日,截至 2012 年1 月,已经有 10 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占地占地 60 亩的一期工程建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产业园年产值达 15 亿,税收 1 亿元,利润 5 亿元。

  同时,产业园还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产业园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绩:

  2.1.1 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正在与日俱增

  通过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几轮招商洽谈,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有十家游戏企业入驻,分别是:苏州摩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连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鹏讯网络有限公司,苏州电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七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广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前海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六六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另有意向的 30 多家企业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2.1.2 各项保障正在加强,产值比较乐观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为入园企业在资金投入及运转上提供融资解决方案。依据《苏州市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投融资平台信用能力,增强投融资平台实力,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总规划占地面积 350 亩,分两期工程建设。占地 60 亩的一期工程建有 2 幢办公用房、5 幢人才公寓以及相关生活配套用房,建筑面积 7.9 万平方米,目前绝大部分投入使用。二期规划占地 290 亩,建筑面积约28 万平方米,预计 2015 年完成建设后,到“十二五”末将总引进企业 120 家,年产值 80 亿元,力争成为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样板园区。同时,产业园的年产值达 15 亿,税收 1 亿元,利润 5 亿元。

  2.1.3 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改善了园区高层次人才结构

  产业园完成“南京师范大学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协议签订,6 个研究中心将入驻园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等 10 所大学的将来园区设立研究中心或实训基地,招贤纳士初具规模,为入驻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同时企业的入驻带来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改善了园区高层次人才的结构。

  2.2 存在的问题

  虽然苏州阳澄湖数字产业园取得的成绩不菲,但是有一些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着产业园的发展,值得产业园管委会引起注意:

  2.2.1 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较少性质单一

  目前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数量还比较少,本地企业占入驻企业的大多数,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形成不了大的产业规模。且企业性质比较单一,集中于网络这一块,大量同质化的企业用同质化的产品进行竞争,其必然手段只能是恶性的价格战,这种恶性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企业元气大伤。另外,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大量潜在竞争者涌入市场,不断摊薄利润,蛋糕就这么大,企业数量增加就使得分到每个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这样就进一步部限制了产业园内入驻企业的发展。

  2.2.2 缺乏高端创意人才

  虽然政府与各个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相应的研究中心或实训基地,但是真正高端的创意人才却极度缺乏,这不仅仅是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没有了创意才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与创意与产业的结合,这需要有大量的既有艺术修养,又有创意能力还要有经济头脑并且拥有计算机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有了这些高端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才会更好的发展,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2.2.3 硬环境基本达标软环境有待改善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苏州 “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来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作为政府筹办的基地,仍带有半官方色彩,其管委会仍会对其进行行政管理,这样就不是一个纯碎的为企业和人才服务的组织。同时,由于开园时间较短,企业入驻较少,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园区人文文化,没有很浓重的文化氛围,总之,整体的软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2.2.4 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虽然政府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融资机会,但是力度远远不够,仍旧需要向市场寻求机会。文化创意项目的测评、无形资产的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银行、保险、担保、评估等机构难以形成合力,这一系列问题不止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有,整个文化产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2.2.5 产业链不完整

  这个不是只是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产业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与传统的产业链结构相比,文化创意产业链并不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的价值创造链,具体包括内容创意、内容创意复制、为内容创意输入和复制提供设备和市场营销 4 个环节。但是,目前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性质比较单一,集中于网络这一块,都是自己公司做自己公司的事情,自产自销,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也没有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

  3.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 21 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个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不断涌现出好莱坞、BC 动漫产业园等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我国也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园。随着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开园,不少企业入驻进来,形成一定规模的聚集区,吸引更过的企业入驻,但是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刚刚于 2011 年 8 月 8 日开园,知名度以及规模都处于萌芽阶段,入驻企业数量较少所以会使得企业来源、性质都比较单一,暂时形成不了大的规模。

  3.2 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加快推进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同时,产业园出台了《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相关文件,从资金、人才、租金等方面予以扶持。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利用省、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并制定园区的人才引进方案,以吸引核心人才的入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定期为企业在省、市人才市场筹办专场招聘会。产业园在政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上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十所高校在产业园设立研究中心或实训基地。虽然如此,产业园对于人才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这就导致了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缺乏。

  3.3 产业园管委会管理不到位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苏州 “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来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作为政府筹办的基地,仍带有半官方色彩,其管委会仍会对其进行行政管理,这样就不是一个纯碎的为企业和人才服务的组织。同时,由于开园时间较短,企业入驻较少,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园区人文文化,没有很浓郁的产业园自有的文化氛围,总之,整体的软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3.4 投融资政策落实不到位

  投融资政策:通过参股和提供贷款担保、贴息等方式协助解决。同时引进风投创投,基金等多种形式给入驻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虽然这样能吸引更过的企业入驻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是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企业的资金不足仍然存在,仍需要不断向市场寻求融资机会。

  3.5 入驻企业本身的问题

  企业抓住了苏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借助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样一个大平台,形成一定规模的聚集地,为形成产业链、节省成本从而进一步发展企业提供了可能。但是,入驻企业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在效益的形成、发展战略、发展思路、资金投入、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发展生态、产业上下游等方面仍有待加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入驻企业自我发展的瓶颈。

  4.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宣传力度,加大招商力度

  不仅仅是在长三角地区进行宣传,让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成为苏州的一枝独秀,更要在全国地区进行宣传,让其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一枝独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前来入驻。同时,还要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招商、引资等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

  4.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高端创意复合型人才落户产业园

  21 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归根到底依赖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可以推出相应的人才政策,与相关大学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企业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并大力推出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高素质人才落户产业园,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入驻企业的管理体制要创新:要有好的激励机制、要有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以及给高素质人才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人才理念要更新:

  要正确认识人才、重视人才;人才战略要求新:要学会人才的组合策略,学会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储备策略以及人才的流动策略等一系列策略。这样才能把人才留住,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加强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建设

  文化环境对于产业园的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建设产业园不容忽视的一面。文化软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有利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关系,是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历史经验上来看,成功的文化产业创意园都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有着鼓励创新、拥有包容性和宽容性的一个文化环境。所以,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该大力发展文化软环境的建设,打造一个拥有良好文化氛围的文化产业基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不仅仅拥有堪比天堂的美景,还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灿烂的文化体现在各类古城名镇、园林、丝绸、刺绣等物化形态,还体现在昆曲、吴门画派等艺术形态。虽然一部分文化已经被推广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仍有很多文化需要企业家来挖掘和开发,这就要求企业家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提炼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创意元素,并且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不仅如此,还要因地制宜,探索苏州当地文化的实际状况,找到最适合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开发道路。进而大力发展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加强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建设。

  4.4 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虽然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对于资金扶持已经有了相应的政策,如办公场所租金扶持政策:根据投资额给予相对免租面积,实行租金两免三减半。但是政策力度还远远不够,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资金扶持力度,为入驻企业免除后顾之忧。

  4.5 进一步健全产业链建设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园内就可能产生同类企业之间为了竞争而竞相降价,这样是一种恶性循环,有可能会淘汰一些优质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就缺乏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有了健全的产业链,产业链中的企业可以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该健全和完善创意产业链,加强产业园内各公司之间的分工协作,整合和延伸产业链,将艺术家的创意和企业家的经营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创意市场化和产业化。

  结 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园也迅速发展起来,因此,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众多产业园之一,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企业数量较少,企业性质单一;高端创意人才缺失;软环境仍有待改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需要面向市场寻求融资机会;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宣传力度、培养人才、文化建设、资金扶持、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形成相应的对策。

  本文的研究结果希望成为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及其同类园区以及入驻企业发展的借鉴,并为他们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亢清泉.2010 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报告[R].山东大学出版社.
  [2]大卫·赫斯蒙德夫着.张菲娜译.文化创意产业译丛 文化产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安徽省社会科学院.2010 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
  [4]陈南江. 创意产业园都有创意吗[N]. 中国旅游报,2010-09-03(002).
  [5]田慧.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D].
  [6]孔村光.政府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研究--以西湖区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杭州科技,2010(5) .
  [7]小红.文化创意产业,各地都有能爵的宝 [J].大众商务(创业版),2007(3).
  [8]张艳.文化创意园开辟印刷新天地[J].今日印刷, 2008(8).
  [9]郭肖华.厦门市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10]台湾经济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调查与推估.2002 年 11 月.(转引自《香港创意产业基线报告》)备注:20D22 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委任台湾经济研院执行此计划.
  [11]黄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现状及发展[D]
  [12]张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N].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
  [13]史征.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建构与优化--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为例[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96221
  [14]杨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96222
  [15]卢娟.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45783
  [16]卢娟.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发展[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16169
  [17]卢娟.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16168
  [18]卢娟.文化创意产业是个什么样的”框“[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16165
  [19]卢娟.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10074
  [20]卢娟.文化与城市文化[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10&id=7485
  [21]卢娟. 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选择[DB/OL].http://www.caaea.org/info_art_member_detail.aspx?board=54&id=274
  [22]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23]严三九 王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
  [2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8.
  [25]郭立伟.杭州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79-181.
  [26]王缉慈.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A].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