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

以《三国演义》为例解析文学创作中的“君臣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5-07 共3388字
论文摘要

  从整体上来说,文学作品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文化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包括文学作品渗透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风骨、体现出的人生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叙事性文学作品着力刻画的具有( 有代表性的人物) 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指的是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并且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这种典型人物集中表现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譬如,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罗贯中描绘的刘备、诸葛亮和关羽,鲁迅刻画的阿 Q 等,都是着名的典型人物.
  在文学创作中,典型人物的个性释放一般都集中体现在几件典型的事件和较为有代表性的关系当中.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是一种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形态中决定着其他关系走向和聚合的中心因素,叙事性文学巨着《三国演义》就是巧妙合理地利用刘备、诸葛亮和关羽等人的朋友亦兄弟、兄弟亦君臣的关系建构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君臣关系,其作者罗贯中将其主观构想与理性思考倾注于笔端,极具创造性地营造了一个合理的文学语境,建构起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理想范型.

  一、志士文人的报国梦---文学创作背景下的明君

  君臣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且令人炫目的一种关系、一个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诸多的文学样式和历代的文人学者都投入了极其大的篇幅和经历来再现、演绎并且构建着文学语境中的君臣关系.圣明和睿智的君主,贤良而尽忠,君明臣贤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君臣遇合,尤其在文学创作中,文人学者根据真实事件,结合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宣扬主题,在有限的自由空间当中尽可能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出符合时代背景能够实现自己创作目的的文学作品.放眼中国古代历史,封建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臣武将大多数身逢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谁能撑天柱于即折,扶大厦于将倾; 谁能匡扶天下正义,拯救黎民脱难,定乾坤佑百姓? 单靠明君或者贤臣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最有效的应该是强强组合,明君辅之以贤臣良将,贤臣与良将珠联璧合,既有运筹于帷幄的智士达人,又有决胜于千里的良将武士,内外结合,缺一不可,形成有非常强的战斗力团队,非常亲密的君臣关系,这样就有了先决条件.其中,明君的作用和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塑造和亮相是作者罗贯中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作为理想的明君呈献给读者的.
  从意象层面上来说,文学巨着《三国演义》主要突出和渲染了三个君臣组合,其中刘蜀集团排在首位,其地位和影响力较为突出,与此同时,整本书是以刘蜀集团的盛衰作为小说的主要线索,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情节和人物的需要再配置以其他君臣组合,也基于此,作者在全书中重点渲染和突出的理想的君臣关系也就毫无悬念地成了刘蜀集团中的君臣.刘备既是兄长大哥,又是集团首领,也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贤明君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所长宋子俊在其着作《< 三国演义 >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出"书中更突出地描写了刘备为有德之人,他胸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大志,腹蕴'宽仁爱民,待人以诚'之慈心,具有'知人善任,恭谦退让'之美德等.成为一个几近完美的'明主''贤君'形象".
  总而言之,"有志图王"的博学之士罗贯中根据历史的真实事件,结合自己的生平事迹及其政治思想感情,立足政治影响辅之以道德色彩对刘备倾其笔力加以美化,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情义并重、仁德贤明、知人善用的明君.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罗贯中既有士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亦有他们引以为荣的精神气质.士人们把对现实的叛逆与反抗,对人生的苦闷与清醒,对传统的热爱与失望,寓于一种极为放达的道德实践中,他们以激烈的反传统出现,极其渴望地想在以修齐治平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之外寻找一种更有潜在力的文学倾诉途径.
  于是,我们在《三国演义》这种特定的文学语境中探究君臣关系时,依然能够感觉到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苦闷中的精神超越,江山易代的忧愤,对个体与自由的向往乃至于潇洒飘逸、旷达超远、放诞不羁、笑傲人生的形而上的烂漫气质.

  二、图志还是注定---明君何以圣明

  沈伯俊同志曾言: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 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 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刘备在识人用人方面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用诸葛亮来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二人经常夜以继日的促膝长谈,这份惺惺相惜之情不仅感动了当事双方,而且也穿越了时空和地理的限制感动着所有度过和听过之一情节的有识之士,同时,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也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深度.章武三年,刘备意识冲动,倾其所有为义弟关羽报仇,未成想遭到火烧连营兵败白帝城,无奈临终托孤,嘱咐诸葛亮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临终托孤,独挑诸葛亮,虽有各种不同言辞,但其间的深厚感情和无间信任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和赞扬的.刘备麾下人才虽然不及曹操,但也人才济济,曾有人给三国名将排名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如此算来,三国强将前六名,刘备手下就占了一半多,可谓强将,由此观之,刘备的识人用人确有独到之处和超凡能力.
  站在今天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回首和品味这段三国往事,我们的感慨和思绪是颇多的.想到周瑜遗憾作别的无奈和困惑"既生瑜,何生亮",想到一代贤相诸葛亮智慧超群却苦于无法助刘备匡扶汉室天下,我们站在历史画轴的边沿可能会偷笑,也许会泪噙满眶,笑叹他们像走马灯般诠释着一个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哭惜他们在历史某一画面曾浓墨重彩却终无为谁而改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才决定着三国版图的布局,影响着三国争霸的成败兴衰.
  "演义者,本有其事,而添设敷衍,非无中生有者比也",也就是说"演义"是根据史实,敷陈大义的意思.在各种各样的文学创作中,"历史演义"是小说创作中的特殊品种,它有别于历史记事的真实笔录,也不同于简单记录史实的典籍,它是需要作者依据一定的历史史实再加之以艺术构思和加工的文学成品.它具有一般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烘托,又有一般小说无需依托的环境和性格.它取材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正史的史料,二是民间的传说.通过《三国演义》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可端倪一二,刘备不顾众将的极力反对,破坏孙刘联盟,率兵亲征,为义弟报仇雪恨,可惜时机不成熟,被东吴名将陆逊看出破绽,设计火烧连营,刘备惨败元气大伤,急召诸葛亮到白帝城临危受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言辞恳切,进退恰到好处,既肯定了诸葛丞相无二的政治地位,亦父亦臣,奠定了旧臣与新主的情感基础和亲密关系,同时又有效地防止了政权的轻易易主.后来者也藉此质疑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言其明是"鱼水之谊",实则戒心十足,其实不然,刘备临终托孤委大任于诸葛亮,根据当时实情,确实只有诸葛亮是不二人选,但是,并非独有此人.刘备选择诸葛亮有对其才能的肯定和赏识,必然考虑到了其间的较为和谐的君臣关系.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评析到: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主之风,英雄之气焉,及其举国托孤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三、结语.
  文学语境中的"君臣关系"样式颇多,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君臣关系的真实记录或艺术再现,有褒扬的,令后人渴慕不已; 有贬斥的,叫人无限感慨和唾弃.《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源于史实经世代累积并由文人创作而成的文学巨着,其间包含的真情实感、信念理想和艺术价值是异常丰富和耐人寻味的.书中罗贯中艺术呈现的封建社会理想的"君臣关系"更是内蕴丰富,影响深远.
  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政体中,君臣关系一直是引人注目且难以理清的问题,历代学者志士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解析和重构,历代文学创作形式也多样化地反映着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样式.君明臣贤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君臣遇合,尤其在文学创作中,历代文人学者都大幅度地解读和重构着夹杂了特定历史背景和深厚感情的君臣关系,明君贤臣的思想和言行都具有深刻的审美意蕴,这一点在文学创作语境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这也是《三国演义》君臣关系体现地较为突出和重要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宋子俊.《三国演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 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6,( 4) . 190.
  [2]王圻. 稗史汇编·文史门·杂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3. 153.
  [3]沈伯俊. 枭雄与明君[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5) : 19.
  [4]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 岳麓书社,2004. 183- 184.
  [5]刘廷玑.《在园杂志》自序[M]. 北京: 中华书局,2005.
  [6]陈寿.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 83 -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