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食疗学论文

中医食疗学术理论与具体运用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作者:王会梅,徐桂华,王丹
发布于:2016-06-18 共6340字
摘要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医药典籍中,有效药食秘方验方达30万余首,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信息,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医食疗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前一大潮流。现作综述如下。
  
  1、中医食疗的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是中医食疗理论的奠基作。其中的理论观点包括如下几点。
  
  1.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1].①药食同源指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口偿身受,发现有的食物具有治病作用,既可当食,也可做药。由此可见,医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二者相辅相成。②药食同功是指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这主要体现于药物和食物均具有形、色、味、气及作用部位这5个方面。这里的“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作用部位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某一特定的内脏有明显的亲和力。如酸的药物或食物先入肝,首先对肝脏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每种食物或药物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专,这就构成了每种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特性或性能。③药食用理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同。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这种结合气候变化选择药物或食物的治疗原则,中医学称作“因时制宜”.
  
  1.2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
  
  《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人体的组织结构及生命活动都与自然界有相适应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有影响。因此,人类必须利用自然万物及中医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行医疗保健活动,即中医所说的养生疗疾。近年来,时间医学研究证明,天人相应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遵循因时制宜的治疗法则可以减少物质、能量的消耗,提高机体自我调控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确实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用天人相应观指导食疗,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优势。
  
  1.3药攻食补论。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明确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认为凡是药物,其性味之偏较大,多有毒,作用猛烈,所以一般用来攻邪。而食物性味之偏较小,平和无毒,一般用来补精益气,强身健体。表明虽然药食一体,但二者仍有区别。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高温、蛇蝎之毒及癖血、癖湿等病理产物。精气又称正气,泛指人体的精华物质及其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自我调控抵抗疾病、康复的能力。西医采用药物补替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如用抗生素直接抑制致病菌,或者用调节酸碱平衡的液体疗法等等[3].这些疗法虽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存在着药物副作用大,不能根治疾病,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弊端。而药攻食补论正是基于保护人体正气的这一原则,从而成为中医食疗的重要指导思想。
  
  1.4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对立统一体。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统一体中的脏和腑、血和气、物质和功能、气的降和升、入和出以及相对的静止和运动等等[4],都处于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协调状态,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即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如果这些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和脏腑的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疾病。基于这种认识,《内经》提出了调理阴阳营养观,即用食物性味之偏,纠正人体阴阳盛衰之偏;《素问·骨空论篇》中指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调理阴阳之大法,据此中医饮食养生与治疗可以概括为补虚与泻实两大方面;同时中医提出不同体质人的饮食宜忌,如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懒动嗜睡,口中粘腻,便溏,脉濡滑,舌体胖,苔滑腻等特点的人为痰湿体质,应当忌食油腻;此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同样注重调和阴阳,使所用膳食无寒热升降之偏。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菜肴性偏寒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脾胃不适之弊。
  
  1.5辨证施膳。
  
  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运用中医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对病人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证候类型的过程,称作辨证[5].根据辨证的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称作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精髓。采用药物疗法称作施药,采用食物疗法称作施膳。《内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说明调治病气,必须辨别疾病属于阴证还是阳证,判断其病位是属表还是属里,再根据疾病寒热温凉性质的不同,谨慎的遵守适宜的治疗原则,而减轻或去除疾病。
  
  1.6食疗的宜和忌。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表明五味偏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素问·宣明五气篇》亦强调:“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内经》对各种不同疾病的饮食禁忌也有所记述。如《素问·热论篇》指出外感热病的饮食禁忌:“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表明病人发热稍退,如吃肉食,疾病会复发;如多食,可使余热遗留不清,所以食肉类或饮食过多,均为热病所禁忌[6].
  
  2、中医食疗的应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发生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了的时代,“崇尚绿色、回归自然”日渐成为当今人们的主流意识。自然疗法已被许多国家重视并加以研究,用有效的天然药物代替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疗保健发展的一个普遍动向和趋势[7].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临床和日常生活的应用中日趋显示出其优势。
  
  2.1品种繁多内容丰富。
  
  《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属常用食物或作食用者就达518种之多,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了亦食亦药的品种和药膳方,内容丰富多彩[8].食疗根据不同的目的、配伍方法和烹调制作工艺,形成繁多的品种,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9].按加工形态分类,主要有粥、汤、饮、羹、菜肴、面食、药酒、药茶等;按制作方法分主要有煎、炒、蒸、煮、炖、烤、煨、炸等;按治疗作用分主要有保健强身、延年益寿、治病防病、美容养颜等类;按治病功效分主要有解表、清热、祛寒、化湿、滋阴、调气、理血、补益、安神等类。
  
  2.2辨证(质)施食以食疗疾。
  
  中医食疗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食物和药物的配伍组方上,还是施膳方面,均以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李希民认为[10],只有在“三因”制宜原则指导下辨证配膳,才能充分体现中医食疗的科学性、实用性,突出中医特色,更好地发挥食疗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作用。三因制宜,是指根据病人、地域和天时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中医治疗学的原则,也是食疗的原则。王爱萍等[11]认为,病证本身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分,饮食也有阴阳寒热偏性之别。如果不加以区分,不能对证施食,则会加重病情,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表明辨证施食的同时注意饮食禁忌的重要性。郭永洁[12]认为,在治疗中,药治的对象是针对有明显病症特点的病员,而饮食治疗适应证多为疾病的前期,或疾病后期,这些阶段病症还不十分明显,但有体质偏颇的倾向,可以认为中医食疗是以辨个人的体质偏颇来施食用膳。如体弱者宜食易消化而又营养充足的食物;体肥者多痰湿,宜食清淡的食物,并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体瘦者多阴虚,宜食滋阴生津的食物[13].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方》对各种病证的治疗辨证精确,用药奇巧。如治疗消渴病,针对上、中、下三消,用动物肺、胃、肾脏以脏补脏,同气相求[14].“以脏补脏”、“以形补形”是中医学几千年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医辨证施食的一大特色。
  
  何晓梅等[15]则采用八纲辨证原则进行饮食指导:如表证、恶热无汗者,适当进饮热粥、热汤以助其发汗解表;热证、便秘者,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瓜果蔬菜。宋晋萍[16]对31例高血压、早期冠状动脉不全及高血脂患者服用消脂1号(处方组成:银耳5g、木糖醇25g)进行观察,在服药膳期间,患者主诉有部分病人出现腹泻,经多次修改组方剂量后,病人腹泻止,对其中10例服用消脂1号,持续30d以上者,在停用任何可降血脂药,单用中药和药膳治疗,进行血脂三项实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虽然病人例数仅有10例,但大体可以看出消脂液在降血脂总的有效率为56.7%.郭亚莉[17]对1例产后出血患者予食疗方(五味子汤:五味子3g,人参3g,黄糖100g煎水取汁时时频饮;黄鳝汤:鳝鱼100g,黄芪20g,西党参20g,煮熟饮汤食肉;鸡蛋桂圆汤:鸡蛋2个,大枣5颗,龙眼肉30g,同煮服食)服用,患者5天后痊愈出院。
  
  2.3预防为主滋补强身。
  
  中医学历来就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并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8].中医食疗通过研究如何烹饪和食用食物,保证机体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从而远离疾病。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等记载[19].中医食疗还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直接用来预防某些疾病。如:大蒜、生姜、葱自可预防感冒;鲜白萝卜、鲜橄榄煎服可预防白喉;生山楂、红茶、燕麦可预防动脉硬化;薏苡粥预防癌症等[20].
  
  此外,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饮食疗法对于病后、产后及年老体弱者作用亦明显。疾病后期及多种慢性病程或年老体弱者因正气不足,机体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低下,出现虚弱、不足或衰退等现象,此时适当进补食治之品,既是治标,更为治本,标本兼治,药食化一。值得注意的是,食物有辛、酸、甘、苦、咸五味,分入心、肝、脾、肺、肾五脏。五味调和方能对五脏起到全面的滋养作用,从而使五脏之间的功能保持平衡协调[21].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人命。”所谓谨和五味,是根抓人体生理的需要,合理地调配、适度地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的脏腑气血、形体百骸[22].如果不注意五味调和,偏嗜某一味食物,非但不能滋补健身,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3、展望。
  
  经过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医疗实践的积累,中医食疗学逐渐成为涉及中药、方剂、养生、康复、现代营养、食品、烹饪等学科的一门学科。然而,食疗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为了充分发挥中医食疗在防病治病、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年益寿等方面的作用,以更好的适应现代人的需要,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3.1继续做好食疗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
  
  中医有关食疗的文献记载具几千年的历史且内容浩如烟海,也总结了一套独特的食养食疗方法,但内容多分散在古今大量的医药类和某些非医药类文献中。近年来也出版了很多饮食治疗、饮食养生的书籍,其内容主要还是停留于对食养食治药膳方的汇编和分类,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或解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在食疗的实际应用中,仅仅靠书本记载的一些方子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食疗的功效,针对性就要强,这就要求我们对其组方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中医食疗的内容丰富,包括食治、食养、药膳、饮食宜忌及食物烹饪方法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文献研究者、饮食营养专业人员或临床医护工作者进行系统探究。
  
  3.2将传统食疗理论与营养学结合[23].
  
  中医食疗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根据食物的性味功效,通过合理调配烹制,以膳食方式来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营养学研究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及人体食入、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这些物质的各种过程,以及最终它们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膳食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营养学涉及的内容:食物化学、基础营养学、实用营养学、公共营养学和医院饮食学等,这些内容也正是中医食疗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中医食疗学这门古老学科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理论更具活力和科学性。
  
  3.3采用现代科研思路和方法探求食疗方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可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等途径,对食疗方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观察,排除讹传错伪,取其信实部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我国药膳食疗数据库,将传统的学术思想和经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保留下来,把不断创新的成果记录下来,使药膳食疗学成为具有当代科技水平,密切联系实践的理论体系[24].一方面可以更好对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和纠偏,提高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可以规范食疗方的制作,开发食疗方的方便剂型,使中医食疗真正实现大众化。
  
  参考文献:
  
  [1]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一)--食药一体观[J].中国食品,1997(1):12-13.  
  [2]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二)--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J].中国食品,1997(2):4.  
  [3]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三)--药攻食补论[J].中国食品,1997(3):29-30.  
  [4]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四)--调理阴阳营养观[J].中国食品,1997(4):1.  
  [5]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五)--辨证施膳[J].中国食品,1997(5):1.  
  [6]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六)--食疗的宜和忌[J].中国食品,1997(6):1,4.  
  [7]曹均告,余自贵,谢军。浅谈自然疗法与天然药物[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1,3(4):33-34.  
  [8]张建。《本草纲目》中食疗文献的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4(5):23.  
  [9]万德光。中医的食疗思想与实践[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16.  
  [10]李希民。论中医食疗的“三因”制宜[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6):3.  
  [11]王爱萍,董继开。论《调疾饮食辩》的中医食疗学成就[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8):618.  
  [12]郭永洁。中医食疗的特点与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4(9):22.  
  [13]郭跃生。中医食疗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06,26(4):78.  
  [14]王存芬,朱强,田雪峰,等。《千金方》用脏器疗法治疗消渴特色掬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71.  
  [15]何晓梅,阿依仙。中医食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4,22(6):49. 
  [16]宋晋萍。中医食疗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43.  
  [17]郭亚莉。中医食疗对患者康复的作用探讨[J].当代护士,2005,3:57.  
  [18]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0.  
  [19]翁维健。中医饮食营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  
  [20]黄进,赵长鹰。沈教授谈饮食疗法在中医养生与康复中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3.  
  [21]杜献琛。内丹探秘[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46,52.  
  [22]马烈光,李英华。养生康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8-79.  
  [23]窦国祥。中西医结合食疗新理论的探索[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4(6):29-30.  
  [24]宋胜利。中国药膳食疗发展诸问题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6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