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小儿久咳方治疗小儿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1 共2506字
论文摘要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治疗均有一定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临床发现,感染后咳嗽阴虚肺热证候常见,本研究中采用小儿久咳方治疗儿童感染后慢性咳嗽1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超过4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及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拟定。阴虚肺热兼气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兼咳嗽无力,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或伴食欲不佳,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指纹紫。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18岁;(3)急性呼吸道感染已经控制,处于慢性咳嗽期,且咳嗽时间≥4周;(3)患儿及家长同意接受中药治疗,有条件随访。

  1.3 排除标准
   (1)年龄≥18岁以上;(2)因各种原因不能口服中药者;(3)发热、咽痛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尚未控制者;(4)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如:异物吸入、药物诱发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5)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

  1.4 一般资料
  200例病例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就诊的患儿,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女39例,男71例;年龄4个月至17岁,平均(3.9±2.7)岁;病程4-20周,平均(8.5±3.8)周;普通感冒引起者63例,急性扁桃体炎引起者9例,急性支气管炎引起者17例,急性肺炎引起者14例,急性支气管肺炎引起者7例。对照组90例,女36例,男54例;年龄5个月至16岁,平均(3.7±2.9)岁;病程4-23周,平均(8.8±3.5)周;普通感冒引起者48例,急性扁桃体炎引起者4例,急性支气管炎引起者11例,急性肺炎引起者15例,急性支气管肺炎引起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沙参麦冬汤口服,方药组成:南沙参5 g,玉竹5 g,麦冬5 g,生地黄5 g,天花粉5 g,甘草3 g,桑白皮5 g,款冬花5 g,枇杷叶5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

  1.5.2 治疗组 予小儿久咳方口服,方药组成:桑白皮5 g,干地龙3g,地骨皮5g,枇杷叶5g,诃子肉5g,南沙参5g,麦冬5g,炙黄芪5 g,百部5 g,款冬花5 g,紫菀5 g,山楂5 g,侧柏叶5 g,前胡5 g,甘草3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品及海产品。

  1.6 观察指标
  (1)咳嗽次数:0分:无咳嗽;3分:咳嗽间歇、短暂发作;6分:经常咳嗽,呈阵发性;9分:频繁阵发性咳嗽。

  (2)咳嗽程度:0分:无咳嗽;3分:偶尔咳嗽,多在夜晚或清晨发作,不影响睡眠和生活;6分:咳嗽常作,多在夜晚或清晨发作,轻微影响睡眠和生活;9分:持续性、痉挛性阵咳,昼夜均有发作,影响睡眠和生活。

  1.7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证候评分为0;显效:证候评分值同时下降2个等级;有效:证候评分同时下降1个等级,或1个主症下降2个等级,1个下降1个等级;无效:咳嗽减轻不明显或咳嗽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论文摘要
  
  3 讨 论

  慢性咳嗽属于中医的“久咳”、“内伤咳嗽”等范畴,由于外邪袭肺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病程较长,病理属虚者居多,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症状表现多不剧烈,干咳是主要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多样,呼吸系统疾病或肺外疾病均可引起,且儿童慢性咳嗽的发病与年龄相关。美国医师学会2006年公布的指南中指出,感染后咳嗽的致病机理可能与呼吸道广泛的炎症及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另外根据其特殊的刺激性干咳等临床表现,及遇烟、冷空气、异味刺激后加重等特点,亦有学者认为与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

  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王孟清教授认为小儿外感咳嗽热证较多;邪热久羁,耗伤气阴,炼液为痰,形成肺之气阴不足、郁热留恋、夹痰为患之证而致久咳不愈。故小儿感染后久咳的治疗应以清肺养阴、止咳化痰为主,因久咳耗气,又宜适当益气敛肺。其中肺热阴伤是主要病机,故创立小儿久咳方。方中以桑白皮味苦微寒,清肺中郁热;侧柏叶味苦清肺滋阴;地骨皮泻肺中深伏之火,对于阴虚有热者尤宜,共为本方君药;南沙参、麦冬清肺养阴,化痰生津为臣;前胡、紫菀、枇杷叶、百部、款冬花等止咳化痰;干地龙清热通络,畅通气道;诃子肉、炙黄芪益气敛肺同为佐药;山楂运脾消食,调和药味,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肺养阴,止咳化痰,益气敛肺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白皮、侧柏叶有抗菌作用;地骨皮可抗病原微生物、解热;南沙参可解热镇痛、祛痰及抗真菌;麦冬含多糖、氨基酸物质,可提高免疫力、解热镇静;前胡、紫菀、款冬花、枇杷叶、百部可慎静祛痰平喘;干地龙可阻滞组胺受体而平喘;诃子肉有良好的抗伤寒杆菌作用;炙黄芪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本临床观察表明,小儿久咳方治疗儿童感染后慢性咳嗽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 朱宗涵,申昆玲,任晓旭.儿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9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738-744
  [4]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6] 张燕萍,晁燕,苗青,等.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8):698
  [7] 宋国维.儿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及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