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儿科论文

化痰清肺散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25 共1999字
论文摘要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占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首位。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2008 ~2009年均有相关报道称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导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中医中药在治疗此疾病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医认为支气管肺炎多属“肺炎喘嗽”范畴,以“痰、热、咳、喘、煽”为主要表现。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发热及气促等症状易控制,但肺部啰音及咳嗽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迁延不愈。为解决西药治疗弊端,本院采取了内服外敷法即口服化痰清肺散配合中药敷胸散治疗,比单纯应用中药敷胸散治疗效果更显效,患儿恢复时间快。为探讨化痰清肺散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效,笔者筛选了肺炎喘嗽痰盛时期的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160 例患儿均来自 2013 年 1 月 ~ 2013 年 11 月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按随机抽样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85 例患儿中男 40 例、女 45 例,年龄 1 ~12 岁; 对照组 75 例患儿中男 38 例、女 37 例,年龄 1 ~12 岁。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1. 2. 1 西医小儿肺炎诊断标准①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

  可见喘憋、呼吸困难、鼻煽、三凹征及发绀。②两肺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间质性肺炎早期可不明显,少部分患儿可有融合病灶,出现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③X 线胸片: 可见点状、斑片影,有融合病灶时可见较大片状影。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1. 2. 2 中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诊断标准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渴、泛吐痰涎、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1. 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小儿肺炎轻症诊断标准和中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诊断标准; 年龄 1 ~ 12 岁; 监护人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治疗者。

  1. 4 病例排除标准

  小儿肺炎重症及合并症者; 高热不退者; 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虽符合纳入标准未坚持服药中途换药或加药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 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 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好转: 咳嗽减轻,痰量减少,肺部听诊少许湿啰音及痰鸣音; 未愈: 咳嗽、咯痰症状及肺部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采用中药敷胸散并口服化痰清肺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定处方) ,成分: 胆南星、橘红、酒黄芩、清半夏、瓜蒌子、麦冬、海浮石、苦杏仁、川贝母、桑白皮、青礞石、款冬花。口服剂量: 1 ~3岁: 1 ~ 1. 5g/次; 3 ~ 8 岁: 1. 5 ~ 2g/次; 8 岁 ~ 12 岁:2 ~ 2. 5g / 次; 日 3 次。对照组: 单纯采用中药敷胸散,成分: 大黄、芒硝、炒芥子、炒桃仁,使用方法: 将“天江中药”以温水调成糊状,摊在肺部听诊湿啰音密集处或 X 线检查改变明显处。根据不同年龄选择敷药时间,1 ~ 3 岁患儿每次 10min,3 ~ 7 岁每次 15min,7 岁以上每次 20min,每日 1 次,以皮肤潮红为度; 敷药后,局部用温水擦拭,保持皮肤清洁。

  2 组均以 14 天为 1 个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干扰疗效观察。

  3 结果

  3. 1 两组患儿治疗后疾病总疗效比较【表1】
论文摘要
  
  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

  3. 2 两组患儿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表2】
论文摘要
  
  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

  4 讨论
  
  小儿肺脏娇嫩,外主皮毛,内主呼吸,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肺卫首当其冲; 由于小儿禀赋“纯阳”之体,感邪之后多从热化,故肺热炽盛,炼液成痰,阻塞气道,致肺气郁闭,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咯痰、鼻煽等症。经使用抗生素后,发热、气促、鼻煽等症易消失。咳嗽伴有咳痰不爽始终迁延不愈,困扰患儿家属。

  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笔者探讨了化痰清肺散在肺炎喘嗽痰盛时期的疗效观察,以证实化痰清肺散的实效性与价值性。

  化痰清肺散是以清气化痰丸为基方进行加减而成。方中胆南星味苦性凉治实痰实火之壅闭; 橘红理气使气顺而津顺; 黄芩苦寒燥湿善清肺热; 瓜蒌子清热化痰,苦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两者合用,润肠通便,给热邪以出路; 清半夏燥湿化痰; 桑白皮性寒,入肺经,泻肺热,止咳;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海浮石化痰兼使热邪从小便去;青礞石坠痰下气;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全方共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体现了寒温并用之法,清热而不致凉遏,祛痰而不致伤阴,时时顾护阴液,对于“阴常不足”的小儿更贴切。因此,化痰清肺散对肺炎喘嗽痰盛时期的患儿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韩耀巍,李新民,杜洪喆,等. 湿热证小儿肺炎喘嗽辨证施治 1 例[J]. 中医药信息,2013,30( 5) : 83 -84.
  [2] 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