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西安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4293字
摘要

  西安市位于中国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 7℃ ,气候温和,降水丰沛,适宜农作物种植。全市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种植面积约 42 万 hm2; 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果树( 猕猴桃、石榴、樱桃、葡萄、桃、柿子、核桃、枣、梨等) 、蔬菜等,种植面积 8. 67 万 hm2.适宜的气候和作物环境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全市农作物常发性病虫害有 80 多种,其中发生面积大、频次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有 20 多种,如粮食作物的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病毒病、麦蚜、麦蜘蛛、小麦吸浆虫、玉米黑粉病、玉米大小斑病、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莹叶甲等,经济作物的油菜菌核病、棉铃虫、猕猴桃溃疡病、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桃柱螟、桃、杏穿孔病、柿角斑病、葡萄霜霉病、蔬菜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炭疽病、疫病、菜蚜、小菜蛾、菜青虫、夜蛾类害虫等。

  为监测和控制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西安市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始终把病虫测报作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测报网络,改善测报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自下而上的乡、县、市三级病虫测报网络。全市测报人员坚持深入大田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报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媒介加快病虫信息的传递,提高信息覆盖面和普及率,有效地指导广大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 西安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建设概况

  1. 1 加强体系建设,完善测报网络

  西安市始终把建设一个反应迅速、测报及时准确的测报网络体系作为长期建设目标,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狠抓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管理制度,形成准确快速的监测预警机制。西安市现已形成了一个以市测报站为中心、9 个区县测报站为依托的病虫测报体系,具有一批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从事病虫测报工作,强有力的保证了病虫测报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在中央、省市资金的扶持下,目前西安市市周至县病虫区域监测站获批为国家级有害生物区域监测站,长安、蓝田、户县等 3 个区县获批为陕西省有害生物区域监测站,同时具备病虫监测点 65 个,病虫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完善,全年对粮油作物、果树、蔬菜等进行病虫监测,及时开展病虫发生态势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发布病虫情报,从而为正确发布病虫预警预报信息提供有力保障。

  1. 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病虫测报人员网络队伍建设,据统计,至2014 年 8 月,全市共有市、县级专职和兼职病虫测报人员 33 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4 人、本科学历10 人、专科学历 19 人; 市植保站确定 2 名专职测报员,每个区县站也确定 2 名专职测报员,乡镇确定 1 名兼职测报员从事病虫测报工作,形成健全的市、县、乡三级病虫测报人员网络队伍。为提高测报人员业务素质,掌握最新测报技术手段,一是强化技能培训,积极争取派送学员到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参加病虫测报技术培训,扩大和更新测报人员的测报知识,提升测报人员对新型测报仪器设备的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现场指导和生产实践,提升业务能力。2014年西安市共举办测报人员技术培训 10 余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和省站专家进行培训授课,进一步提升测报人员业务水平,要求市、县站测报人员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实际就调查内容对基层点测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示范,提高兼职测报人员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规范其调查方法,提高测报的准确性。三是加强职业责任感教育,每年召开全市测报工作会议,对全市病虫测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测报人员进行职业责任教育,加强测报人员的责任感意识,认识测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测报工作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心。四是对基层兼职的测报员施行补贴,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测报人员待遇,激发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广大基层测报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 3 改善测报手段,提高测报水平

  西安市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病虫测报数字化建设,监测与预报水平得以提升。市站加大对国内外先进监测方法和先进实用的新型监测工具的引进、示范和应用力度,购置了全自动测报灯、频振式杀虫灯、GPS 定位仪、孢子捕捉仪、自动小气候监测系统、性诱剂、黄板,配置了数码照相机、电脑、打字机、传真机等工具,改善了基层测报条件,提高了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加快了测报信息传递速度。严格按照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编写的《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规范手册》对小麦、玉米等作物主要病虫开展调查测报,坚持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病虫发生特点,加大对重大病虫和新发生病虫发生规律研究,坚持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掌握各个区域、各个时期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强对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密切监测病虫发生动态,结合品种布局、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资料对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准确做出长、中、短期预报,提出防控指导意见。

  1. 4 突出重点病虫害测报,提高服务水平

  西安市一直注重对农作物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病虫的监测预警工作。近年来,由于受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一些次要病害上升成主要病害,部分地区发生新的病虫害。西安市积极调研,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防治。对一些重大流行性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工作,西安市高度重视,认真调查监测发生新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出预防意见,指导农户采取措施。针对部分区县小麦发生包囊线虫的新情况,市站及时邀请省植物保护总站专家,深入发病田块进行现场察看,并取样送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进行鉴定。确诊后,及时向市农业委员会和省植保站上报《关于我市小麦新病害 - 小麦包囊线虫病发生情况的报告》和向区县发布《切实做好小麦包囊线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防控文件,指导区县开展监控与防治。玉米异跗萤叶甲 2004 年在西安新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2010 年在西安局部地区突发,针对这样的新发突发病虫害,西安市加大对其发生规律的研究和发生动态的监测,及时发布信息,指导防治。

  1. 5 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和覆盖率

  西安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有关农作物病虫草测报规范标准要求,坚持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实行重大病虫日报和周报制度,及时将病虫害情况进行汇总,上报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市县( 区) 专业测报站均能做到深入田间调查,根据当地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全年全市( 含区县) 测报站共发布病虫情报约 120 期,平均每区县站发布 12 期以上。区县站通过电子邮件向本级农业主管部门、市级、省级业务部门传送病虫情报等信息。测报站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在做好粮食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作物结构特点,开展经济作物病虫测报工作,一般每个测报站每年都发布经济作物病虫情报 3 ~ 5 期,约占情报期数的 25% ~ 40%.

  为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各级专业测报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 如陕西植保信息网、西安农业信息网、西安农技推广网) 、报刊等各种媒体,传播和宣传农作物病虫预警预报信息和防治技术,如在西安农技推广网 设立《病虫情报》专栏。全市 9 个涉农区县均开展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和当地电视台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制作、播放农作物病虫预警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据统计,至 2014 年 8 月全市在网络上共发布病虫预报信息 2 300 余条,发布电视预报 400 多次,周报完成率和按时报送率达 100%.

  2 存在问题

  2. 1 测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市测报技术人员在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的测报技术方面比较成熟,测报调查相对规范。但在经济作物病虫测报方面技术相对欠缺,实践较少,还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测报技术规范。

  2. 2 测报经费不足

  近年来,虽然财政上给予一定的病虫测报经费,但数量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一个较苦和较累的工作,测报人员工作辛苦,而报酬少,全市测报系统病虫调查基本没有调查补助,这极大的影响了测报人员工作热情,不利于病虫数据的全面准确及时掌握。

  2. 3 区县测报工作开展不平衡

  区县间测报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区县已建立病虫预警与控制区域站,资金投入大,测报设备完善,人员力量雄厚,测报工作及时规范。但有些区县技术人员较少,只有 1 ~2 人,投入少,测报仪器一直未更新,技术手段落后,制约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3 对策与建议

  3. 1 加强测报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测报技术水平

  组织安排基层测报人员参加各种测报技术培训班,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培训名额,学习先进的测报理念和技术手段。邀请农业高校、省植保站及相关部门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更新测报人员知识,特别是针对测报上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题讲座。召开测报技术总结交流会,让测报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工作中的体会,借鉴好的工作方法。同时,鼓励测报人员自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 2 积极争取测报项目与经费

  积极向部、省申请农业项目,争取资金扶持。特别是还未纳入病虫区域监测站的区县,积极争取列入区域站建设项目,改善病虫监测环境,建设一批农作物病虫测报标准化观测场,推动全市的病虫测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测报人员的补助力度,完善测报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3. 3 加快现代监测科技成果的利用,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加强新形势下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成灾规律研究,加快现代监测科技成果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雷达监测病虫技术及测报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的利用步伐,积极开展现代电子通信在病虫信息传递中的技术应用研究,不断提升速测、速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病虫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吕国强,赵文新,王建敏,彭红,陈战锋,徐永伟。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09,( 11) :36-39.

  [2] 龚美亮,熊信伟,孙晓莉。 浅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的发展方向[J]. 中国城市经济,2011,( 17) :30-31.

  [3] 汪静,张绪科。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2) :215.

  [4] 高灵旺,沈佐锐,夏冰,姜玉英。 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与设想[J]. 中国植保导刊,2009,( 11) : 32-35.

  [5] 岳美红,卞相玲,宋任祥。 浅谈博兴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5,( 03) : 30-31.

  [6] 张凤花,裴海东,巩玉芳。 敦煌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现状与改进措施[J]. 甘肃农业,2014,( 13) :63-6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