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身体文化及身体消费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5727字

  2 文献综述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以“太极拳”、“身体文化”、“身体消费”、“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到与本文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相关研究多篇。此外,我还在成都的各大书城购买了多本专业相关书籍,并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以及网络书城等线上材料查阅与本文有关的学术期刊和多部专业书籍,获得大量的相关研究信息。现综述如下:

  2.1 太极拳相关的研究综述

  历史的不同时代为太极拳印刻下不同的烙印痕迹,太极拳在发展中逐渐走出了以文化为核心,传统包容现代的独特道路。出自中国本土,历史文化遗产的背景以及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太极拳是国内学者在传统文化及体育领域的长期热点。对近十年的太极拳研究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2.1.1 太极拳历史及发展研究

  太极拳的历史及其发展是太极拳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厘清太极拳的传统与现代的重要途径。潘白云在《论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文化·视野,2009),文中列出和探讨了唐代许宣平、宋代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以及王宗岳等五位太极拳创始人的太极拳创始说,认为太极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自我能动发展潜能,每一阶段的太极拳文化发展都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李振邦和王晓丹认为太极拳的命名、动作背景的创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太极拳的文化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密不可分。

  2.1.2 太极拳产业发展研究

  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是太极拳进入新世纪以后的核心问题之一,与太极拳的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刑树强在《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一文中,对当前太极拳的传播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调查总结,认为太极拳的发展迅速而繁荣,但仍然受到教学、管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针对当前太极拳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知识产权、培养高水平人才、建立国际性太极拳组织、形成集团化的运营模式等多项建议[1].佟辉和谢成武的《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太极拳》(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从广告营销的角度对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分析阐释了太极拳的多种功能价值,并提出应整合太极拳多样化价值以促进太极拳的产业化的进程。

  2.1.3 太极拳文化研究

  太极拳文化研究主要讨论太极拳自身文化起源以及文化内容进行的剖析,同时还涵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探讨。李富刚和侯俊在《太极拳文化与现代思维》(搏击·武术科学,2005)一文中对太极拳文化与现代思维的联系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思维与太极拳文化能够相互协调作用,“太极拳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可以弥补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中所出现的精神价值的迷失”[2].高丽的《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以道家、儒家的理论文化体系为主要对象,提出太极拳的文化发展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紧密结合,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太极拳文化内涵,更好的实现太极拳运动的价值。敬继红和王冬慧的《再论太极拳的文化属性》(中华武术·研究,2011)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构,分析了太极拳的医学性、军事性、宗教性、伦理性、娱乐性,总结出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来说,它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3]不应割裂的分析太极拳文化,而应从整体和多方位的角度理解太极拳文化内涵,促进人们对太极拳文化的合理理解。

  2.1.4 太极拳美学研究

  太极拳具有美的外在形象以及文化内涵,太极拳的美学研究包含对太极拳肢体动作的审美研究、太极拳服饰、以及太极拳文化中涵盖的阴阳调和等内容,是传统与新颖兼并的太极拳文化研究领域之一。学者潘开元对太极拳外在运动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太极拳运动形式中的动中求静美、曲线美、阴柔美、虚实变化美,认为从美学了解和认识太极拳文化,能够契合时代特征,并且实现太极拳习练者的文化追求。王岗、吴志强和吴松在《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一文中,深入探讨了太极拳与中国艺术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征与中国艺术高度契合。[4]

  2.2 国内关于身体文化及身体消费的研究综述

  2.2.1 理论介绍

  身体文化起源西方,从尼采、笛卡尔、柏拉图、福柯等学者对于身体的关注开始,身体文化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多方位领域全面展开,身体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对象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

  基于身体文化的西方源起,为更好的梳理和解读身体的发展历程,国内出版社引进和翻译了国外有关身体文化的大量专业书籍,推进了身体文化在国内的传播。例如三联书店于 1999 年出版了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南京大学出版社分别在 2000 年和 2006 年翻译出版了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以及 2001 年社科文献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等。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身体问题,并结合国内的实际研究情况与自身领域,以论文的分析形式促进身体文化理论在国内的发展。例如张建的《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转向与去向》(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1),杨月梅的《波德里亚的身体消费理论解读》(鸡西大学学报,2012.1)等。

  伴随消费文化的兴盛,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紧密结合。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身体是消费品的概念,使身体消费逐渐成为身体文化的研究热点。从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身体消费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身体消费理论研究成果。例如谢珂的《消费社会的身体文化》(宁夏社会科学,2011.5),陶东风的《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研究热》(名家论坛),以及刘举的《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北方论丛,2011.4)等。

  2.2.2 理论应用

  2.2.2.1 身体审美研究

  身体审美是身体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身体是外在的、形象化的表现,身体审美是身体的核心价值。朱春英在《第三只眼看消费时代的身体美学》(巢湖学院学报,2004)一文将美作为解读身体的钥匙,提出身体在消费意识的影响下需要美学的支撑,消费是审美的,身体美学的视角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呼应,消费社会中的身体文化即可看做是审美文化。毛崇杰的《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文中解读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的内涵和联系,认为两者都与美学密切相关,美学、身体与日常生活审美之间存在悖论与融合,“它们本身一方面相互镶嵌咬合;另一方面又各自零散破裂、溶解在多元主义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非定义性总体分为之中”.

  梅琼林和陈旭红的《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文艺研究,2007)一文从视觉文化角度出发,探讨身体在视觉文化时代充当的角色及影响。认为视觉文化与现代身体文化伴随发展,身体需要审美,并列举了外部的权力与传媒对身体的规训和改造,即是审美文化被充分贯彻的原因。成艳婷的《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从美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思想出发,认为身体需要身体美学的调和,“身体美学的目的不在于超越身体的无限与新意的界限去尝试各种极端的边界,而是通过意识的能动使得身体达到一种协调的状态”,即身体审美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身体更加协调的发展。身体美学对于身体文化研究具有引导调和的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