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社会背景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4232字

  4 分析与讨论

  4.1 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社会背景分析

  身体问题自身体解放以来一直处于日常社会与学术研究的核心位置,所以梅洛·庞蒂曾说:“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不管当前的社会属于何种形态,身体问题都在社会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消费文化的兴盛历史同样可以看作是身体文化的发展历史,消费文化研究中的起伏转折都有身体的参与,并为身体所主导。凯瑟琳·艾莉斯曾直接的指出:“消费社会的文化冲突就是围绕身体展开的”.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产物,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以身体文化消费为核心,消费文化随身体的转向及介入而开启了全民狂欢化的身体消费时代。

  身体消费现象白热化,为以身体为主要媒介的体育活动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体育身体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迈入消费社会以后,“无论从体育消费形式、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消费符号等方面都发生了悄然变化”[18],体育围绕消费文化形成了体育消费文化的新图景。身体在体育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已不再是单纯的练习媒介,而成为了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体育消费也不再是满足一般的健康需求,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19],即身体的符号价值取代了身体的本位实用价值。“物品要想成为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要成为符号,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使消费活动本身成为一种文化实践”[20] .当身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功能逐渐转入符号意义,体育身体活动便成为了身体文化消费,从而真正的被纳入消费社会的体系之中。

  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发展经历起源、隐秘到祛魅、普及的历史过程,在保留原有的传统体育形式的同时也在拓展出新的文化内涵。与消费社会的碰撞是太极拳身体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必然,太极拳身体文化在消费环境的左右下开始融入消费体系之中,成为体育消费的一种,具备了消费文化的部分特征,从表面现象层、社会制度层、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都与消费文化紧密联系。此外,太极拳身体文化又并非一味的屈从与消费文化,它仍然保有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蕴,被消费文化影响的同时对消费文化产生着能动的作用,形成了具有自身文化的特色的身体消费形式。从身体的遮蔽到身体消费化,以及太极拳身体文化的神秘迷信到广泛普及、体育消费概念的提出,身体消费与太极拳身体文化的结合是两种文化之间先天条件的融合与时代文化发展背景下共同造就的结果。

  4.1.1 身体消费的兴起

  后现代的身体被研究者解构、分析和命名,认为“今天的历史,是身体处于消费主义的历史,是身体被纳入到消费计划和消费目的中的历史,是权力让身体成为消费对象的历史,是身体受到赞美、欣赏和把玩的历史”.同时提出“后现代的身体文化注重身体的意义表现,强调身体的符号学特征”[22].而在此以前,身体也曾只是身体,被压制、贬低和使用,历经了漫长的蛰伏。身体成为消费品,为身体的功能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身体的本位功能与符号功能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完全的反转,身体不再只是劳作和使用的工具,而成为了展示符号和意义的场所、消费的对象。

  4.1.1.1 身体的历史沉寂

  身体的发展过程曲折而漫长,但身体却从未缺席过人类的文化历史。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等哲学家都曾表明过自己对身体的立场和态度。早期的身体是与意识相对立的产物,哲学家们认为身体只是灵魂的住所,是禁锢灵魂的障碍。与身体相联系的,通常是烦恼、恐惧等负面情绪,或者与刺激、利益及战争等相关的人的欲望。以至柏拉图曾提出“我们要接近知识只有一个办法,我们除非万不得已,得尽量不和肉体交往,不沾染肉体的情欲,保持自身的纯洁”.哲学不愿提及身体,身体在社会伦理的层面上备受贬低和谴责。在与灵魂对立的哲学历史中,身体成为贬义、消极、罪恶的化身,在哲学家们的一致否定下,身体陷入最为黑暗的历史压制时期。

  4.1.1.2 身体的过渡转型

  17 世纪开始,神学和教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使身体摆脱了神学的禁锢。身体虽然尚未迎来光明,但收获了短暂喘息。意大利文艺复兴推动了人类文化历史的大步发展,人文情怀使感性文化走入人们视野。身体是“感性事实”,在与理性文化尚未形成交融之际,身体仍然与当时的文化格格不入。神学被推翻以后,培根将“知识”推至世人面前,强调知识是才是力量,学者们的关注中心再一次与身体擦肩而过。历史需求决定了事物在当下的价值,这一时期的身体虽然不再被完全的压制、贬低,但位置的缺失使身体失去了性质,身体隐形了。

  身体的晦暗隐蔽,直到福柯对于身体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终于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福柯继承了尼采的身体理论,并且激发了世人对于身体的兴趣,身体主动性的提出,使身体不再是被动地与历史产生火花,而是主动地与历史发生互动。福柯从身体的角度看待历史,关注身体的发展,推动身体的发展,身体开始为走进人们的关注中心而跃跃欲试。

  4.1.1.3 身体的消费盛世

  在世界理论中,与身体相关的最新历史,即是身体的消费历史。身体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整体的反转,从压制步入狂欢,消费与身体的共舞,使身体迎来了自己的盛世。如果说“身体本身是被文化所塑造”[24],那么现代社会的身体文化则是被消费所塑造。身体被鲍德里亚定义为“最美的消费品”,身体与消费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消费的参与下,身体得到了真正解放与独立。现代人关注身体消费、关注身体文化、崇尚身体消费,围绕身体展开的一切消费活动都是备受追捧的。例如在身体审美方面,各类护肤品、化妆品摆满了展柜,皮草、短裙挂满橱窗;而身体维护方面,则有减肥药、各类健身房等充斥其中。人们极力的包装自己,只为把自己的身体打造成为电影、广告中宣传的样子。“苦行般的身体劳作所带来的回报不再是对灵魂的救赎或是好转的健康状况,而是得到改善的外表和更具市场潜力的自我”[25],纤细修长的双手可能无法完成产生任何劳动价值,但作为消费的商品,它却可以价值万千。因为这样漂亮的双手可以胜任一切珠宝广告,使没有消费欲望的人产生购买商品的冲动,这便是身体的消费价值。

  4.1.2 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

  世界对身体文化的翘首关注,促使了一切与身体有关的事业的兴盛,体育也理所当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契机。身体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所以体育活动与身体消费具有天然联系。体育可以激发人们消费身体的欲望,体育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塑造的需求,因此现代体育大批的成为消费对象,如:

  网球、羽毛球、自行车以及篮球等。武术在体育中较为另类,它在体育运动以外还具有了更多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部分。同时,武术作为一项身体运动实践,体现着身体文化的符号价值。“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原始的攻防动作的间接作用越来越角色化和定向化,逐渐发展成一种攻击和防守的符号。先人将这些智慧逐渐积累下来,并利用身体把这些抽象思维传递下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术身体文化”.武术是体育活动中一项重要身体运动实践,太极拳则是武术中最具有符号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的身体运动实践。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曾经历萌芽、隐蔽到开放化发展的过程,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变化与太极拳的发展紧密相连。太极拳身体文化发展至今日,其身体功能日趋符号化的发展倾向为进入消费社会作了良好的铺垫,使太极拳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可以一拍即合。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并非体现为消费全面改造太极拳的过程,而太极拳身体文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事实。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被消费文化改造的同时也在调和着消费文化,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个性的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

  4.1.2.1 太极拳身体文化的技击起源阶段

  “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写到一句四言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当时的‘武术’是指军事技击术,属兵技巧类”[27].武术的定义随年代的推进,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武术的内涵也随之变的更加的丰富和完善。这里我们不追究武术定义的其他层面的内容,只需了解武术的技击内容是最初的,也是最不可磨灭的功能特性。明代,武术开始有了“内家”“外家”的区分,太极拳即产生于“内外”分离的明代。张三丰创立内家拳的说法最早被《王征南墓志铭》

  所提出,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术的代表也在这个时代萌芽。张三丰、陈王廷等太极拳的创始者对于初期太极拳的期望是区别于外家拳种的,贯彻“后发制人”思想的技击术。比如太极拳十三势中提到的“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都是具有攻防含义的武术招式。在朝代交替,战事连年的时代,太极拳身体文化在创立初期与武术的技击本质一脉相承,是以突出技击价值为主的武术拳术之一。

  4.1.2.2 太极拳身体文化的运动健身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太极拳的身体文化价值被重新定位。1949 年,国家体委将太极拳统一编为操类运动,使太极拳从武术的概念中分离出来,成为兼备武术技击与体育活动内涵的运动项目。1956 年,国家体委又组织太极拳专家对杨氏太极拳进行了精简和整理,形成了现代习练最为广泛的二十四式太极拳,使群众能够套路化、规范化的练习太极拳,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太极拳身体文化的技击价值在和平年代被大为缩减,几乎消失贻尽。太极拳贯彻“天人合一”、“以神运气”、“道法自然”以及“中庸之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富有哲理性的内家拳种,所以太极拳身体文化功能中的健身价值在这一阶段被突出放置。“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人们关注到太极拳对于身体的调理是由内而外的,是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科学锻炼方法,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开始传播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大量民众为了强身健体而开始了太极拳的习练,“全民太极”在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健身养生阶段被真正的实践了。

  4.1.2.3 太极拳身体文化的现代消费阶段

  太极拳身体文化经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随消费社会的开始而成为消费文化中的消费对象,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着的转变,身体的符号价值取代实用健身价值成为太极拳身体文化的主要内容。武术的符号价值,是“武术作为一种符号它身上所能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感、文化心理等”[28].同理,太极拳身体文化的符号价值是太极拳身体文化中展现的传统理念思维、审美方式以及文化表达等。太极拳身体文化的符号价值被消费社会所认可,表明人们练习太极拳不再只是为了太极拳的健身实用,还因其内在的符号价值被认同。作为一种“享乐”消费,太极拳崇尚自由发展、容纳多样,弱化了一般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控制和要求;而作为一种“审美”消费,太极拳的姿势形体,“圆”的规律则极大的促使了“审美”的扩散和发展。太极拳身体文化遵循消费文化的体系继续改变,身体的实用价值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身体消费中的“享乐”、“审美”、“形象维护”以及“认同”等表现被融入太极拳身体文化中,太极拳进入以符号价值为核心的身体文化消费阶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