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757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中国与韩国大众体育发展情况对比
【第2部分】中韩大众体育现状比较前言
【第3部分】大众体育发展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4部分】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5部分】 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研究
【第6部分】中韩大众体育比较分析与不足之处
【第7部分】大众体育发展问题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8部分】韩国大众体育发展经验借鉴结语与参考文献

  4.2 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研究

  4.2.1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实践情况研究

  4.2.1.1 我国大众体育俱乐部和场地设施的情况

  体育俱乐部是群众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健身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场地规范化、设施专业化等特点,可以让人们更为直接的了解到某一项目运动的特点,参加到体育俱乐部的人群中,既有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也有具有健身意识的中老年人。根据调查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大众体育状况发展较好的国家均是大力鼓励和发展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普遍建立。大众体育俱乐部已成为国外发展大众体育最重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17]

  正因为如此,将两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才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现有场馆利用率较低,而且相当一部分场馆尚未向社会开放,用于大众体育活动的场馆很少[18].目前,在国内大中型城市中,大众体育俱乐部的组建主要以社会力量创办成立、经营为主,也有少数是以企业、事业单位创办和企事业单位合办等的组建方式,这其中民间组建的占有率最高。在这些俱乐部中,这些健身设施的供给方式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完全免费的大众体育设施;第二种是以次、小时、月、季度、年等单位进行收费的有偿的公共体育设施;第三种是专门为特殊人群提供专门化、个性化服务的体育设施,因为要很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所以收费一般比较高。此外,我国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在乡村与城市中大约表现为 3.7 分开,即,城市中占有 7 成以上的俱乐部,农村中的大众体育俱乐部占有量不足 3 成。

  1997-2007 年的 10 年间,国家体育总局共资助建设全民健身工程项目 13919 个,资助资金 119760 万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入 107412.7 万元[19].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各地市纷纷出现群众性的体育消费场所,如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滑雪场地等,这些大型俱乐部或称为体育活动中心的场馆在管理模式中主要还是以总经理责任制运行的,也有以董事会领导运行的总经理责任制,这说明在我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方面还是以管理人员居多,它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以经营为主,而公益性的体育俱乐部未占主流,俱乐部得以正常运行除了由总经理负责制为管理的基础上还由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共同维持运行,这也就共同构成了我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现状。

  在全民健身政策的带动下,截止到 2010 年底,我国总共建成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已达到 23 万余个,大众体育设施的场地条件得以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在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经过试点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具备开放条件学校的总体开放率已达三分之一[20].回顾这十几年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民健身工程”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民心工程”,它的建成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体育设施的不足的现状,让人民群众摆脱了器材缺乏的现状,提高了群众健身的质量,同时也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更是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终身体育事业建设的完美结合,很好的为党和国家树立标杆,展现形象。即便如此,要想使我国发展成为大众体育强国,这些设施还远远不够,我国人口基数大,分配给每个人的器械数量还远远达不到标准,相对缺少的体育设施仍然成为制约我国大众体育建设的障碍。与此同时,我国的大众体育设施还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组织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更有甚者,还存在有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情况,这也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大众体育发展,我们制约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大众体育强国。

  4.2.1.2 我国大众体育指导系统发展情况
  
  1994 年 6 月我国开始施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这就标志着我国开始发展大众体育指导员的政策,而在 7 年后的 2001 年我国又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使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作为一项崭新的职业服务于社会。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这几年虽已改进,但当下仍然不容乐观,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大众体育强国存在明显差距,指导经验不足、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较大等现象普遍存在,最重要的是从事的工作年限偏短,大多属于兼职工作类型,而且青年人很少,这就使得我国的大众体育指导工作缺乏生机、缺少活力,指导力量也就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 13 亿人口中正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不到 50 万,这其中,只有约 3500人具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能力,然而根据《全民计划纲要》的计划,即便我国要到 2010 年二期工程结束时完成发展计划的 65 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这也是远远不够的。经过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每 2.5 万人才能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对我国的大众体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不利于我国国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指导。然而从社会体育指导员个人情况方面来看,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着较大差别(具体情况见图 4.2.1.2)。职业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都具有大专也上文凭,体育专业毕业的居多,而且都16受过专业的培训,他们可以视具体情况对大众体育爱好者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是退休人员,文化水平也偏低,不能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21].与此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像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这些城市给大众体育指导员的待遇就相对好,那么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就比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这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地域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其它指导人员方面,体育管理人员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体育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体育法规对我国的大众体育开展工作进行必要的决策,而且在开展的过程中起到领导作用,组织好工作的内容和进程,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让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目前我国专门从事体育健身管理与指导的管理人员数量匮乏,现有的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经验,更是缺少社区体育活动的宏观策划能力,遇到具体工作,解决问题还是比较随意,整体统筹不太前瞻,所以他们中业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另一种情况就是,大多数社区居民委员会中并没有专职的社区事业干部,更没有专职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但是在社区行政干部中,专门从事体育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

  4.2.1.3 我国大众体育的宣传与相关法律政策情况

  《2001 一 2010 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体育事业是关系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大事。”[22]

  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提前搞好宣传工作,为了推动的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就要运用人类最全面的媒体进行宣传,如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报纸、广告等,我们通过广泛宣传体育法规、科学的锻炼方法等对国民进行有益的教育工作,让大众加深对我国政策法规的理解,传播有效的体育文化知识,让他们在健身锻炼的过程中充分领会大众体育健身的乐趣,领会到终身体育的意义,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各级的体育管理部门同时也开展宣传工作,利用当地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大众提供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相关信息。体育电视台还开设了专门的大众体育锻炼和健身专栏,聘请体育专家、高校教授等体育理论高端教育人才来讲授大众体育的好处和体育健身的益处,并对锻炼时间、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描述和问题的解答。

  新时代的展开,公益广告是宣传工具中的一个很好地媒体,中央及地方开始插播公益广告将《全民健身计划》、《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体育的法案生动活泼的展现给大众,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尤其利用网络,快速、方便的优势更是将平日不看电视的学生一族、高管一族普及到,让他们能够了解大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能够参与进来,真正的形成“我运动、我健身、我快乐”的社会氛围。同时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还应利用重大活动、各类比赛等进行宣传工作,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到体育运动国际化中,如武术、象棋、龙舟等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项目正在走向国际化,并举办了世界性的大型比赛[23],通过诸如此类的国际赛事、亚运会、世锦赛、大学生运动会等充分宣传、争取让每个国人都知道、都了解发展大众体育对国家国民体质的重要性,对自身健康的必要性,营造出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由下表4.2.1.3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基本格局是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确立的,虽经多次改革,由于传统的惰性和利益的冲突,尚未从根本上被打破[24].
  
  4.2.2 韩国大众体育发展实践情况研究

  4.2.2.1 韩国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情况

  大众体育俱乐部经营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保障大众体育爱好者的持续参与,为体育爱好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同时也为该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同地区的各俱乐部之间举行庆典和相互交流可以为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在工作与生活之中发现体育的魅力,排除工作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定期开展这样的活动或可诱导全国该项目爱好者举行庆典活动。

  目前,单项俱乐部运营有 10 个项目,2011 年以联赛的方式在 14539 家俱乐部中有 316669名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韩国的体育俱乐部培育了众多大众体育爱好者为韩国大众体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韩国发展大众体育的核心部分。大众体育若想更好的发展,就要有足够的社会氛围,向着应该推进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非常符合韩国政府制定的国民体育振兴政策,从政策的发展方向来看,大众体育爱好者俱乐部是向国民体育活动提供场所,培养国民爱好体育的动机,使得国民形成愿意并且能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这就使得大众体育爱好者自身的思想与国家的政策不谋而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