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中韩大众体育比较分析与不足之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3012字

  4.3 比较分析与不足之处

  4.3.1 俱乐部和器材设施情况

  韩国大众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大量的且运行良好的体育俱乐部及基层体育组织[35].韩国政府在密切关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以国民需求为根本,以大众体育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为目标,由政府和地方投资,制定最适合的管理办法,依据国家政策办俱乐部。在 1988年韩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经韩国议会通过,从奥运会所获得的收人中拨付3000亿韩元投人到大众体育活动建设中[36].如政府于1991年底前,在每个城市和地区,分别建设了一个娱乐场和体育馆,并开放所有奥运设施供公众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体育活动日益增长的需求[37],从俱乐部的发展过程和运营情况来看,在俱乐部的成立初期,依据国家投入资金为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俱乐部运行的规章制度,健全了应有体育设施,随着俱乐部的日益成熟,政府退出对俱乐部资金的投入,俱乐部慢慢地成为民营企业类型,发展还是依靠政策,俱乐部的稳步发展也说明韩国大众体育俱乐部在慢慢整合,逐步壮大,而且单项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推出,更是引来了那些具有特别钟爱于某一单项的大众体育爱好者的关注,占韩国总人口 6%的的会员人数足足可以说明韩国国民对大众体育健身项目的支持,国民的终身体育意识已经形成。在管理层面来说,韩国对大众体育俱乐部的投入较多,能够很好地响应国家政策,国民有意识去锻炼,这是对国家政策的支持,上出政策,下面执行,但在国内却会是俱乐部高层与政府进行沟通,无不考虑到利益情况,这就显现出政策要想实施到俱乐部中,会滤过一层层关系网,真正落实到俱乐部和消费者中的利益不大。在对俱乐部的了解中,仅看大城市,俱乐部与当地体育行政部门联系不密切,当地的体育行政部门并不完全了解当地俱乐部的开展情况,两个部门联系不密切就不能得到当地有多少参与大众体育健身的爱好者,有多少俱乐部会员,这对我国所拥有的俱乐部统计调查情况造成很大困难。

  健身设施遍布的范围更广,既有俱乐部里针对专项能力训练的专门设施,也有遍及城乡各个地区、各个小区的公共体育设施,比较而言,公共体育设施更是能体现国民参与大众体育热情的强有力保证。与韩国相比,我国的公共体育设施不仅数量上较少,而且成片的规模也较小,这其中还包含旧掉、坏掉的设施,还有在郊外的体育设施,一些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已经开始陆续建立,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讲都是遥不可及的,只有那些有车族才能享受市区外良好的体育环境[38].在设施的数量、质量和资金投入上,我国东部、南部发达地区明显要高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平地高于山区,发展不均衡,就很难在没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地区开展大众体育,全民健身更是无从谈起。另外,我国的基础设施质量不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欠科学,这是由于我国体育设施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国家拨款建设,目前我国领土面积大,不能顾全大局,当前不少地区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都存在缺陷,还有一些器材在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再就是好多居民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比较单一,受温度影响很大,好多体育器材在冬天甚至成了摆设,因为健身器材一般都是金属结构,比较坚硬,冬天天寒就使得人们往往有心锻炼,却没法锻炼。

  我国《体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然而由于目前健身场地设施使用缺乏明确和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现有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被占有和破坏的现象普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因为当地经济利益,在涉及体育场地拆迁的重大问题上草率下决策,随意侵占、破坏体育场地和设施,完全忽视《体育法》的规定,对大众体育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总之,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三是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性比赛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开放度不够。

  4.3.2 大众体育指导系统情况

  与韩国完善的大众体育指导系统相比,我国的大众体育指导系统就显得欠缺一些,这其中愿意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我国与韩国相比拥有拥有大范围的领土,众多的人口,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相对韩国会慢,虽然总的资源我国超过韩国但是人均分配的社会指导员数却远远不足,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册的大众体育指导员人数虽已达 40 多万,但是具有国家级别的大众体育指导员仅 3500 名,这与 13 亿中国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还有我们已经得出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分配情况和专业问题,都不是最佳人员情况;体育教师或专业的社会指导员很少去关心群众性体育活动,对于指导中、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尤其缺乏热情[39].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目前这个状况?笔者认为我国的青年人大多选择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来生活,大众体育指导员不具备稳定性,更没有在其它单位的福利,也没有五险一金做保障,这就使得大众体育指导员不是一个好的职业,在中国并不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中,各地的消费、住房等均有大幅提高,特别是房价问题,使得不少年轻人从 27、8 岁就成了房奴,为房子的问题奋斗终身,住房谈不上,人们的健身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就会很难进行,就像 2010 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没能完成 65 万人的目标一样,所以政府应该想办法,下政策,来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发展壮大,这样才能看到我国大众体育的软实力,人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才会形成。

  4.3.3 大众体育宣传情况分析

  相对于韩国系统的宣传体系相比,我国的大众体育宣传虽已有了部分改善但是有待改进,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体育人口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全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型”不均衡现象依然严重),人均体育设施短缺,社区体育的发展效果并不明显,城市、乡村、城市外来务工阶层的“三元体育结构”发展失衡(城乡之间的体育人口比例相去甚远,前者高出后者一倍以上),人民群众的健身和休闲体育观念滞后,体育大众传媒对群众体育、休闲体育报道的“量”和“质”均严重不足[40].然而为了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深入开展,宣传力度必须加大。首先要利用电视、网络、书刊、报纸、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体育法规、全民健身政策,加深国民对体育法的理解,传播体育文化知识、科学健身的意义,让他们逐渐领悟体育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还有传授正确的科学的健身方式。各级的体育管理部门还要与宣传部门一起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手段,有目的、有选择的为人民群众做好大众体育的宣传工作。

  政策、法规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41].国家在颁布一项政策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宣传到位就会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政策的目的和实施计划,在这一方面,韩国的大众体育宣传就做的非常好。韩国宣传部门就开展大众体育的“7330”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宣传工作,精确到具体时间需要做的具体内容然后公之于众,这样国民不仅能体会到政策的下发情况,还能经历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这就相当于韩国政府对国民下的一个保证,要求国民监督和参与,共同实现大众体育发展道路,让国民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这样的政策实施情况在我国是没有的,也正是我们要像韩国学习的地方。事无巨细,国家要想成为大众体育大国,就要多借鉴,从经验的路上多吸取,结合自身情况,设计出更适合我国的政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